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427


而无畏号采用的是305毫米45倍口径双联装火炮五座,前一后二,两侧各一,76毫米50倍口径单联装火炮27门,450毫米水下鱼雷发射装置5座。虽然在火炮的总数量方面超越了中国人,然并卵,根据军舰的设计要求,就是不懂行的西园寺公望都很清楚,除了那五门主炮以外,副炮遇上了中国人也只能挠痒痒。
而萨摩号战列舰的火力配置就他娘的比较尴尬了,305毫米45倍口径双联装火炮两座,双联装254毫米45倍口径的火炮6座,单联装120毫米40倍口径速射炮12座,单联装76毫米40倍口径速射炮8座,单联装76毫米28倍口径速射炮4座。457毫米水下鱼雷5座。采用的全部都是阿姆斯特朗式火炮,虽然在火炮的数量上,萨摩号是最多的,同样的然并卵,在火力威胁方面,萨摩号战列舰却是最弱的。
也就是说,预计两年后完工的萨摩级战列舰,在还没有完工的同时,就已经远远的落后于整个世界了。
如果是以前的远东,或许对日本人的影响并不大,但问题在于,他们的敌人,中国人有了比日本人更先进的战列舰。而且,就目前看来,在头疼是否建造式的战列舰之前,他们还要先头疼一下,那已经完工了百分之六十的萨摩号战列舰该怎么办?
是继续建造出来,然后等着被人击沉呢?还是趁着现在直接进行改造?亦或者拆除?
恩,如果拿目前日本人手中现有的最先进的香取级战列舰对比的话,西园寺公望不排除直接撞墙的可能。
第432章
中日地位转变
国际局势对于日本来说,是越来越不利,而现在他们真正的盟友还剩下谁?除了英国人或许还会因为自身的利益而无法彻底的抛弃日本之外,其他的列强好像都早已将日本给撇开了吧?
美国人为了亚洲的利益,同时又为了避免看到日本海军越来越强大,所以才悄悄的扶持起了中国海军。
而日本相比较于中国,显然后者对美国更加具有吸引力,两者的发展潜力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再加上四亿人口的数量,如果美国与中国打好关系,那么他们的很多商品都可以正常的进入到中国市场,从而去挤压英法俄等国的利益。
法国人在亚洲的声音一直都不怎么响亮,毕竟有英国这个霸主在,法国人也不敢做的太过份,跟着打打秋风还行,但也就局限于这么点了。
俄国人现在是自身难保,况且他们已经与中华帝国开战了,但是战局却很让人尴尬,根本没有一丁点取胜的可能性。
那么,从军事角度来讲,中华帝国的陆军已经跻身世界一流强国了,海军也正在崛起,现如今的中华帝国,勉强也算是在一流列强中站稳了脚跟。
当年日本人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才终于搭上了列强的末班车,而现在中国人呢?他们只用了多久?最多也就只有六七年吧?
这就是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差距,日本人想要发展,但是自身却没有什么资源,只能不断的去向外扩张,然而扩张也并不是不需要任何成本的,每次扩张拿回来一美元,光是军费就要花上一半,甚至更多,所以留给日本发展的资金其实也并没有多少。
但是中华帝国却不相同,他们本身就有着庞大的国土面积,各种战略资源更是数不胜数,甚至对日本人来说,原本属于战略资源的东西,在中国人那里甚至可以随意的浪费,就好比钢铁。
在日本,每一斤钢铁都需要计算好该用到哪里去,但是在中国,他们却将钢铁用于家用,比如门鼻什么的,这在日本人看来简直是不敢想象的。
但是没办法,谁让人家有的是资源呢,在资源充足,外加政府强势,列强扶持,三方齐下,中国人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便成为了列强,至于经济,好吧,在日本元气大伤之后,中国人的经济早已经超越了日本,现如今更是超过了日本近乎两倍还要多一些。
可以想象的是,即便日后日本恢复了过来,想要再去追赶中华帝国也已经不容易了。虽然,虽然日本人均要比中国人更高一些,但是谁又敢保证几年后的情况呢?
西园寺公望上台以来,身上的压力就比较大,不仅需要平衡陆海两军之间的矛盾,还肩负着恢复国内经济,重拾国民信心的重任。
原本西园寺公望还觉得自己做得还算是不错,但是现在看来,他做的还是远远的不够,在看到这份数据之后,西园寺公望就已经确定了,日本必须要建造更先进的战列舰,否则的话,未来日本将会被堵死在本岛上面,任何海外的地方,他们都无法轻易的去触及。
这就是日本的悲哀,他们想要改变,也曾经做出了改变,所有的一切,都在朝着他们的预想去发展的,但是,现在他们却面临着即将被打回原形的危险。
海军,是日本最后的屏障,一旦海军败了,整个日本也就败了。
“你去看一下,能否将萨摩级战列舰进行改造,如果不行的话,立即停止建造,其余正在建造或者计划建造的战列舰也全部取消建造计划,立即着手研制新一代的战列舰,性能方面务必要全面超越中国人,另外,造价也要尽可能的控制一下,我们已经没有钱了。”西园寺公望很快便做出了决定。
与其让那些还没有建成的军舰成为炮灰,还不如直接停止建造,节省一些资源和经费用于建造更强大的军舰。
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日本人最终竟然搞出了战列巡洋舰,好吧,虽然战列巡洋舰在火力方面的确满足了无畏级战列舰的条件,但是在防御能力上却是差的可怜,甚至连普通的巡洋舰一炮就能打穿他的防御,若是遇上了无畏级战列舰,一炮过去基本上那艘战舰也就报废了。
而这种战舰其实跟早期的铁皮裹木头的伪铁甲舰差不多,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威风,但实际上就只能呵呵了。
而正是日本高层的这一决定,注定了日本人在未来会败的更快,而日本,也注将成为中华帝国的一块垫脚石。
……
就在日本人想尽了办法去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中华帝国这边也并没有闲着。
舰队的归来,的确在国内引起了一番爱国的浪潮,各地的征兵点门前,更是挤满了那些爱国青年,甚至有不少人直接表态想要去海军服役。
这一现象虽然是好事,也很符合王思锐未来的战略计划,毕竟跟俄国全面开战,以现有的兵力是无法满足的,但目前中华帝国正处于国际的风口浪尖之上,对于军队的一些计划,也不便太过于大手大脚。
所以,最终王思锐只能选择了另外一个方案,这个方案与古代的兵役制有些相像,但又完全不同。
首先,对于这些报名参军的青年,将那些身体条件符合的人登记下来,然后以县为单位,由各地驻军进行分批安排,每次安排一个营的新兵进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军事训练,然后进行流水线式的训练计划。
原则上,每一名士兵一年中要经历三个月的新兵训练,这也就基本上固定了每个县的兵员数量为四个营。
驻军需要在不同的阶段,对这些新兵进行不同的训练,而在三个月的训练期满之时,每一名士兵都必须要完整不低于二十颗子弹的实弹射击训练。
然后,这些士兵就可以回家了,接下来的一年中,每三个月需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军事训练,这些并不需要到军营去进行,驻军会派士兵去负责这项训练,主要是巩固一下他们在新兵期学习的内容,而每次的训练基本上在五天左右,每个月只训练一次,这种巩固训练就在各个村的谷场上,训练完了可以直接回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
而对于每一名士兵,军方给出的待遇是每三个月五两银子的补助,而这些人也将自动转为预备役,如国家号召,则进行集训,否则就一直这么持续下去,直至三十五岁为止。
这种兵役制度有一种好处,那就是一旦遇到战事,现役军队只要顶过去最开始的半年至一年的时间,然后他们就可以等到大批量的援军。
而因为有了基础的军事训练,如有需要的时候,这些士兵会被集中起来整训,从而开始真正的军人生涯,这个只需要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去巩固一下先前的训练,剩下大约用两个半月到五个月的时间去学习战术动作,完成训练之后,基本上可以直接上战场了。
虽然无法保证他们像现役军队那样精锐,但是作为普通军队来使用的话,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更重要的是,目前全国有1549个县,除去偏远地区,以及那些暂不受控制的县区以外,中央政府直接掌控的县区有一千两百六十七个,如果每个县按照四个营来计算的话,那么全国就是5068个营,如果全部按照满编营808人来算的话,那么全国就是四百多万军队,这绝对是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
借助着这股东风,王思锐顺利的对部队的扩张做出了第一步,只需要一年的时间,一旦有需要,他们只需要半年的准备期就可以将部队增加至六百多万将近七百万,如果是两年后在暴兵,那时候怕是会有将近八百万的总兵力。
当然,穷兵秣武的道理王思锐还是很清楚的,他也很清楚目前帝国的财政根本就无法支撑一支这么庞大的军队,所以也只能选择这种方法。
同时,继续加大对工商业的扶持力度,而最基本的改变,就是中华帝国撤销了被华夏历史传承了数千年之久的等级观念,也就是士农工商。
去掉了士,提高了农工商的地位,让士彻底的成为一个服务角色,而不是去压制其他行业的角色。
而改革之后的效果也是惊人的,税收基本上每年都能够翻翻,并且按照财政部那边的预计,在1910年将会是第一个全税收年,而有了这几年的积累,在1910年的时候,国家税收将有很大的可能突破二十亿。
而在1910年之后的五年内,将有可能翻三到四倍左右。一艘战列舰多少钱?五百零五万美元,大概也就是六百五十万两白银左右。
就拿现在中华帝国的税收而言,造十艘战列舰都是没压力的,更别说以后了。
当然,钱也不可能全部拿去造军舰,事实上,现在的中央政府手里还真没多少钱,大部分钱都被投入到基建以及工业方面了,政府手里基本上只预留上一年度一半的税收作为备用,其他的资金全部投入进去。
而现在,中华帝国去年的税收为5.5亿两白银,比清朝时期翻了六倍左右。
第433章
全新的兵种
“第一集团军今早传来捷报,他们基本上已经肃清了俄国远东军残部,目前仅有小部分俄军逃窜至森林等无人地带,接下来第一集团军会安排相应部队进行搜索,主力部队将短暂休整,以图再战。
第二集团军的进展也还不错,目前为止基本上已经控制了蒙古全境,除少量蒙古王族逃窜以外,其余均数被俘,或击毙。预计半个月内便可抵达俄国境内。
军部这边紧急安排了一批物资调往前线,预计最快十天内能够抵达前线,可以赶在第二集团军抵达前线之前将物资送到。”徐世昌站在龙椅之下,认认真真的说着。
说来也是奇怪,甚至徐世昌都很不理解,为何他们这些北洋系的老人能够如此得到皇帝的信任?甚至就连袁世凯,虽然表面上看,皇帝算是革除了袁世凯的一切权力,但实际上却将整个国家法律的事情交给了他,放在以往,那就是刑部尚书的角色。
虽然权力没有刑部尚书那么大,但是级别却要比刑部尚书高了很多,基本上是与帝国总理王士珍一个级别的,只不过排位稍微靠后一些而已。
而徐世昌早年间中举人,后中进士,自袁世凯小站练兵时便是袁世凯的谋士,并为盟友,称之同道,若是没有野心,徐世昌会这么干吗?而历史上,在光绪三十一年的时候,徐世昌便任军部大臣。
但是很无奈,因为中华帝国的成立,历史上已经没有了光绪三十一年,取而代之的是建元二年。
当然了,也就是在同一年,徐世昌被任命为军部大臣,这可不是前清的军部大臣,而是中华帝国的军部大臣。
军部,是整个国家军事部队的最高指挥机构,设军部大臣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军部大臣侍郎两人,也就是副部长,对军部大臣直接负责。
而整个军部下设陆军部,海军部,参谋部,后勤部,以及财务部这五个部门,分别由各部总长负责。他们需要对军部大臣侍郎以及军部大臣双重负责。
但是到了这里,他们各自的任务基本上也就是围绕着各自的部队归属去负责,相互之间有接触,但陆军和海军之间的接触是最少的。
同样的,军部大臣的级别,也是跟帝国总理王士珍是一个级别的,甚至排位仅次于王士珍,亦或者根本不分先后。帝国总理主政,主内,陆军大臣主军事,主外。
但是毫无疑问,内外两个部门的大佬全是前北洋系的老人,不仅如此,国内仅有的四个陆军集团军,就有一个是前北洋系的将领,还有一个是未来的明日之星,以皇帝对他的喜爱,升任集团军总司令那也是早晚的事情。
北洋系虽然不存在了,但是这些前北洋系的老人们,却依旧在这个国家内具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徐世昌甚至曾经想过,要不要借助着现在前北洋系的人脉以及权力和威望,恢复北洋系的荣光?但是最终这个想法还是被毫无情义的抛弃掉了,他自认为,恢复了北洋系之后,国家将不可能这么强大,甚至将会再次陷入内乱。
在一个,就算是前北洋系的高级将领冯国璋,目前的第四集团军总司令,要是真的造反的话,估计连他手下的第四集团军都无法调动。
直至后来,徐世昌才从袁世凯那里了解到真正的实情,因为国家初立,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才可以挑选,所以,只要是具有真材实料的,又能够一心为国的,不管他以前是什么身份,在这里都将会被委以重任。
光是这幅气概,就已经深深的折服了徐世昌,而自此之后,徐世昌也开始兢兢业业的去工作,尽可能的将军部的这摊子事给做好,而越是深入,就越是为自己的决定而感到兴奋。
这一日,军部大臣徐世昌同帝国总理王士珍两人一起前来皇宫汇报工作,而皇帝却让所有人都退了出去,屋内只留下了三人。
听着徐世昌的汇报,王思锐暗暗点了点头,不管怎样,前线的部队还是按照他的预计去发展的,这总归是件好事。
“抽调预备役部队到蒙古去接手那里的防务,第二集团军直接进入俄国,与第一集团军会师,然后原地休整,接下来俄国那边肯定不会甘心失败的,所以,未来几个月内,很有可能将会发生一场规模更大的战斗,另外,第三集团军也可以做好准备了,等到下一场战役结束之后,便与第一,第二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第四集团军那边也要做好收复西藏的准备,到时候四个集团军同时行动。军部这边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这是自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事,对于我们的后勤考验也将是巨大的,要避免出现太大的差错。”王思锐淡淡的回应道。
帝国成立已经四年了,那些偏远的地区也是时候收复回来了,而且以现在中华帝国的军事实力,即便是北边正在战争,他们也依旧有足够的实力去收复那些土地。
毕竟第四集团军这几年的任务主要就是在云南、四川西部等地适应高原环境,部队也早已适应了那里的环境,现在去收复那里,已经到了最合适的时候了。
在一个,北边虽然在不停的战斗,但是各个集团军那里也并没有闲着,甚至包括最早参战的第一集团军,他们自己也在东北地区训练了二十万的预备役,而且训练时间长达两年,都是可以随时投入到战争中去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