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3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4/427


对面的俄国人就是因为兴奋的时间有些早了,所以才会被这么快的发现,然后被孙兵的一炮直接干掉。
其实说来也怪,同样的都是37炮,理论上来讲,坦克炮的威力应该小于固定炮才是,但在这里却偏偏反了过来,对面的火炮除了给车组几人吓出了一身冷汗之外,其他的也就是一点肉体上的疼痛了,影响并不算大。
但是他们的一炮,却直接将对方给团灭,难道这高爆弹跟普通弹真的有那么大的差距?
透过并不宽广的视角,朱宽猛然间看到了三点钟方向的另外一门火炮,不,不能称之为火炮,而是一种很奇怪的装备,他们有自己的装甲,只有一支炮管露在外面,下面还有轮子,似乎是可以自行移动的,但是这种打扮,到底算个什么?
坦克汽车吗?这种设计也太逊了点吧?除了车子的四周围了一圈的装甲以外,甚至上面都是露天的,只有一门火炮高高的凸起,开炮的时候,主炮手甚至还要露出半个身子。
紧接着,朱宽下意识的意识到,这玩意儿该不会是俄军的坦克吧?四个轮子,这个跟猜测的情况似乎也对的上,如果不刻意往那边想的话,还真不敢这么肯定。
不过想想也对,俄国人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制造坦克?并且将他们送到前线?能够在短短几个月内的时间,造出一种这样的简易坦克汽车,并且交到部队手中,这已经算是工业能力强大的表现了。
“三点钟方向,俄军坦克!”朱宽立即大吼一声,几乎是在看到对方的同一时间,便吼了出来。
一旁早已进入战争状态的安山,自然没有被朱宽的吼声给吓到,在听到三点钟方向有敌人坦克的时候,反而一个加速,让坦克猛的冲了起来,然后以一种违反物理学的方式,迅速的将坦克斜着停在了那里。
因为孙兵已经喊话了,他已经瞄准了那台俄军坦克,安山找了个还算是可以的位置,停稳了车之后,后面的孙兵也没有犹豫,再一次的踩下了击发踏板,第二颗炮弹紧随而至,送这一目标去追寻他们战友的脚步去了。
百发百中,这对于孙兵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他本就是个神炮手,加上又跟这台坦克在一起呆了两年的时间,早已对坦克所有的脾气都了如指掌,说句不好听的,孙兵对于这台坦克炮的了解程度,甚至已经不亚于对他自己的了解程度。
更不用说,俄军坦克还傻乎乎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加上那么大的目标,估计随便来个坦克,都能一炮命中对方。
毕竟那么大的训练量不是白练的,要是这都打不中的话,岂不是对不起国家的栽培?
在313车组解决了第二台俄军坦克之后,后面的步兵也紧跟着追了上来,步兵迅速的扩散了开来,向着四周搜索前进,而在解决掉这台坦克之后,313车组再也没有发现第三台坦克。
不过紧接着,在不远处传来了一阵激烈的枪声,不过持续的时间并不久,只有短短的几分钟。
不大一会儿,步兵跑来告知朱宽,他们俘获了一台俄军坦克,不过那个坦克实在是太惨不忍睹了,甚至根本就不能被称之为坦克。
安山驾驶着坦克跟随着步兵走了过去,只见一台跟刚才自己看到的差不多模样的俄军坦克正静静的停在那里,地上躺着几具俄军尸体,以及零零散散的一堆零部件。
看起来这台坦克是坏在了这里,他们打算停在这里进行维修,而另外两台坦克则在自行隐蔽之后,担负起了警戒任务,但却没有想到,中华帝国的军队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其实如果刚才俄军的坦克若是不开炮的话,他们也未必会发现藏在这里的俄军,因为他们的目的是行军,去占领前方的一座小镇,但是俄军坦克兵因为没有任何的经验,或许是紧张,或许是自信心爆棚,所以便提前暴漏了自己,采取了主动的攻击。
然后就这么被313车组轻而易举的歼灭,当然了,朱宽也并没有嘲笑这些俄军,如果不是他们已经训练了两年,恐怕上到战场之后,他们的表现也跟这些俄军差不太多。
第440章
世上最简陋的坦克
“卧槽!我怎么这么为咱们的俄国同行感到不值呢?”下了坦克之后,安山满是惆怅的叹了口气,无奈的摇着头。
“我也这么觉得,你说同样都是坦克兵,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孙兵看了眼背后的313坦克,又看了看对面的俄军坦克,心中暗暗的嘀咕着,这他娘的也叫坦克?糊弄人呢吧?
朱宽上前仔细的打探了一番俄军的“坦克”,现在他只能在坦克这两个字上面加上引号来描述了,对于俄军来说,这的确就是坦克,但是对于皇家陆军来说,这台坦克的性能,甚至还不如装甲侦察车,除了在火力方面完胜装甲车以外,其他任何方面,包括机动能力,对乘员的保护,通讯等等,一切的手段都无法跟装甲车相比。
这就是一台简单的汽车,通过改装后临时改造的“坦克”。
一台普通的汽车,在四周以及车体部分增加一圈大约二十毫米厚的钢板,没错,就是钢板,最普通的钢板,甚至是不是合格的钢板都是另一回事,反正绝对不能被称之为装甲。
单单只是从外观上就能感受出这台坦克的毛糙,焊接的痕迹没有任何的修饰,甚至还不是那种无缝的焊接,俄国人到底该有多么的聪明?才能想出这样的焊接方式?啪啪啪,大约每隔一二十公分左右的位置,焊接上长约三四厘米左右的距离,然后这就完事了?
通过缝隙,甚至能够看到另一侧的风景。
坦克的后部被改装了一个车斗类型的装置,里面摆放着一些炮弹,副驾驶那里也被封锁了起来,用于充当坦克炮的一座支架底盘,另外的两处位于驾驶员和副驾驶的后方。
火炮就是最普通的37毫米步兵炮搬上来的,同样的将它们焊接在车体上,这就成了一套完整的坦克炮,而这台坦克设计的也极为不合理,如果射击角度稍微低一些的话,甚至有可能直接击中自己。
没有同轴机枪的设计,但看后面的位置,在看看地上的尸体数量,基本上可以确定了这台坦克的乘员为五人,一名驾驶员,一名主炮手,一名副炮手,两名步枪手,负责为坦克提供掩护,或者狙击想要靠近坦克的敌人。
对付普通的步兵,或者没有重火力的步兵来说,这台简易的“坦克”也是足够使用的,但是说实话,将这种坦克送上战场,这也太他妈的奇葩了。
如果将火炮改成一挺重机枪的话,那么或许还比较容易让人接受。而很显然,这台坦克已经坏掉了,他们正在这里紧张的维修着,这也证明了,俄国人不仅在制造坦克方面缺乏观念,缺乏创造力,甚至在汽车制造工业的技术也远远的不足。
而加装了这么多的东西之后,整个车体的重量也会急剧的增加,取而代之的,是削弱了车辆的机动能力。
胡申加距离乌兰乌德大约二百五十公里左右,算上弯弯曲曲的道路,也就三百五十公里差不多,虽然不知道这三台坦克是不是当时出现在胡申加的那几台,但如果是他们的话,那么也就只能无语问苍天了。
差不多一个月了,才跑到这里?虽然不能肯定他们是一直在撤退,但是看着地上的工具,大概也能猜测到,这些坦克是经常出问题的。
就像他们的313坦克,虽然车后部也有工具箱,但那里的工具全部都是简易的工具,锤子扳手什么的,用于简单的维修自检查还可以,一些大的问题,还是要直接交给师后勤部去修理的,也只有在那里,你才能看到一整套的维修工具。
“把这里的情况汇报上去吧,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月神秘感的俄军坦克,没想到就是这样,真是让人感到失望。”朱宽对着步兵说道,随后检查了下313坦克的正面,发现先前被击中的地方只是凹下去了一些,然后有些被燃烧过的痕迹,除此之外,313坦克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紧接着,朱宽半开玩笑道:“顺便也帮我汇报一下,俄军火炮无法击穿我们的正面装甲,甚至不能产生任何的杀伤威胁,不过被击中的话,坦克乘员的感觉还是很爽的,如果谁想体验一下的话,可以去找一下他们。”
“哎,也不知道这帮人图个什么?打又打不过我们,上来也纯粹的就是送死,还不如直接投降了归顺我们中华帝国呢,至少还能图个安稳。”一名步兵苦笑着摇了摇头,上战场之前,他想到过这场战争会有多么的难打,会不会死很多很多的人,他会不会就是死亡的那一个。
但是在上到战场以后,却才发现,原来战场根本就不是他相像的那么残酷,在这里,他们就是战场上的主宰,俄国人根本不可能对他们产生太大的威胁。
在装甲师的带领下,第一集团军一路高歌凯进,现在基本上已经控制了俄国整个远东的南半部份,北半边暂时不在攻占的计划内,那里本就没有多少居民,甚至一连上百里都是无人区,到处都是原始森林,谁会闲的没事抽调大量的部队去进攻那里?
对于中国人来说,只要他们拿下了人口相对密集的南半部份,那么拿下北半部份也只是早晚的事。
“战争只会越来越难打的,想想刚开战的时候,虽然那时候俄军还是比较完整的,拥有的兵力也比较多,但那个时候我们也依旧能够迅速的推进,俄军甚至无法对我们带来什么像样的伤亡。
但是现在呢?虽然这个玩意儿有点四不像的样子,但是在此之前,你能够相像的到,俄国人会这么快的就拥有坦克吗?虽然它依旧无法对我们的坦克产生任何的威胁,但至少他们已经有了消灭我们侦察车的能力了。
这也才不过三四个月的时间而已,谁又能保证,三四个月之后,俄国人会不会拥有一台真正的坦克?而且,俄国的领土之大,早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按照目前的进度,入冬之前我们想要结束战斗的愿望怕是要落空了。
虽然第一集团军的驻地在东北,冬天的环境跟俄国差不太多,他们也早就习惯了这种环境。但是第二集团军呢?他们的驻地那里,在冬天的时候可是要比这里至少暖和一二十度的。
别看现在咱们推进的这么快,等到冬天来了的时候,甚至有可能一天就丢掉上百里的地盘,对于我们真正的考验,不是现在推进的有多快,消灭了多少的敌人,而是在入冬以后,连手都伸不开的时候,该怎么去拿起枪抵抗俄国人的反扑。”朱宽语重心长的说道。
在俄国人的坦克出现以前,他的确没有太将俄国人放在眼上,但是在这一个月里,朱宽也想了很多,虽然现在表面上看起来战争是越来越好打了,这也是很多将士们的直观感觉,但是实际上呢?又有谁意识到,真正难打的战斗马上就会到来?
他们是三月份开始的战争,现在已经到了六月中旬,基本上再有三个月不到的时间,这里将会进入冬季,那时候漫天飞雪,士兵冷的伸展不开,这仗又该怎么打?
朱宽的话,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因为他说的很有道理,自从军队开始推行文化学习之后,士兵们也发现了他们的理解能力是直线上升,现在也比以前更加愿意去听那些有道理的话,有理据的分析。
想起刚来到这里的时候,特别是他们装甲师,因为是从洛阳直接开到的东北,一路上有不少的士兵都患了感冒,直到战争开始的时候,还有人不断的患病,一直到气温回升之后,这种状况才有所好转。
即便是他们穿上了厚厚的棉衣,也依旧没有效果,他们不适应这里的环境,这不是简单的穿上一身棉衣就能解决的,或许,等过了这个冬天以后,明年的这个时候,他们才会真正的适应吧。
可是按照朱宽所说的,这个冬天,他们这里的这些人,又有多少人能够熬过去呢?俄军的反扑到底有多猛?没有人知道,但是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了,那绝对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好了,不要说这种伤感的话题了,咱们是军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管他反扑的猛不猛,只要做好咱们的事情就可以了。”步兵连长孙田拿着一封电报走了过来,旋即看向朱宽:“上面命令你和你的车组,带着这台俄军坦克立即返回赤塔,我们在这里就要分别了。”
“伊丽卡怎么办?如果那里还有俄军的坦克,你们手中没有反坦克装备,到时候怎么对抗他们?”朱宽愣了下,旋即问道。
他们车组此行的任务就是配合步兵连占领伊丽卡小镇,肃清那里的敌人,等待大部队过来。其实大部队距离他们也并不远,就算他们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占领伊丽卡,最多一天的时间,后面的大部队就会赶上,到时候依旧能够占领伊丽卡。
但是那样的话,步兵连的伤亡将会是什么样的?朱宽想不明白,上面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314车组会来接替你们的任务的,我刚刚联系了他们,他们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大约两个小时后就能赶到,我们的任务时间推迟了,你就不用担心我们了。”孙田笑着说道。
第441章
俄军坦克的弱点
任何时候,当一支即将踏上战场的部队被上级命令调回的时候,这种时候部队里永远只会存在着两种气息,一种是太好了,终于不用再去那恐怖的战场上拼命了。另外一种则是浓浓的不甘,他们渴望到战场上去建功立业。
大多数情况下来讲,第一种人是稍微多一些的,因为这很符合人类的那些主观思想,即便是军队,被训练成杀人利器的机构,他们也绝对不会想主动的去上战场的。
但是在现在,在中华帝国,这种情况却是发生了一些转变,现在没有人不想上战场,军队在后勤等各方面的保障都做的很好,前线部队什么都不缺,而且还有大量的弹药去保证他们作战。
加上俄军的战斗力不行,己方优势几乎是压制性的,俄军根本就掀不起什么浪花,这种顺风仗,上战场并不是去拼命,而是简简单单的去收割战果的。
这种时候,只要稍微小心一些,多注意一些有疑点的地方,最差也能保证活着回来,除非运气差到爆,这个是谁也没办法的事情。
313车组像是霜打了的茄子似的,整个车租晃晃悠悠的,满脸失落的往着战场相反的方向返去,坦克的身后,一根手指粗的钢绳,一端系在坦克尾部的挂勾上,另一端则系在那台俄式的坦克车上,炮手孙兵满是无聊的坐在俄式坦克的驾驶位上,嘴上叼着烟卷,无聊的左右打探着。
孙兵并不会驾驶汽车,虽然俄式坦克是用汽车改装过来的,但就目前这个情况来说,驾驶俄式坦克还真没多大的问题,随随便便的换个人,要不了一会儿的功夫就能掌握其中的要领。
无非就是扶着方向盘,右脚放在啥车上,挂空挡就可以了,况且坦克的速度也并不算快,就算没来得及踩下刹车,撞在坦克身上也没什么大事,毕竟三十公里左右的时速,加上泥泞的地面,撞上的时候速度怕是也降到了二十公里左右。
伊丽卡距离赤塔并不算远,以坦克的速度,就算是不慌不忙的,五个小时的时间也足够了,若是全速前进,最多只要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差不多了。
所以,天黑之前,313坦克带着那台缴获的俄式坦克返回了赤塔。
自从皇家陆军在博尔贾和贝尔卡两座战场上歼灭了俄军主力之后,之后的小镇那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反抗力度,规模稍微大一些的地方,里面最多也就有着一个营的驻军,派上一个坦克排,再加一个步兵营,轻轻松松的,两个小时都不用就能拿下。
更多的地方甚至只有一个排的驻军,甚至是没有驻军。
而随着第二集团军的到来,他们已经在前面切断了俄国援军的线路,几天前还属于前线的赤塔,转眼间已经变成了位于前线几百公里的后方,附近可能会有俄国游击队,但赤塔作为皇家陆军位于俄国境内规模最大的一座后勤补给站,在这里整整驻扎了一个步兵团的兵力,还有三十多门火炮,以及一个坦克排的机动兵力,那些俄国游击队根本无法对赤塔形成任何的威胁。
……
“清平同志,前线刚好缴获了一台俄军坦克,他们前段时间摧毁了我们三台侦察车,不过根据前线部队汇报回来的情况来看,俄军的坦克似乎很不怎么样,你们是这方面的专家,还请你们暂时担待一下,过去帮忙看一下俄军的坦克到底怎么样?这样也好让我们前线部队做到心中有数。”曹锟在得知朱宽车组带着俘获的那台俄军坦克回到赤塔之后,便立即亲自赶来通知来自洛阳战车工厂的李清平。
虽然李清平只是个即将出师的学徒,他的业务水平远远无法跟那些工厂的老师傅们相比,但是在跟他手下的这些部队士兵比起来,李清平的评价显然还是更加具有参考意义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4/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