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3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1/427


在国家开放汽车行业的时候,盛宣怀意识到了卡车对于工业的重要性,但是盛宣怀又不太确定,加上这是个全新的玩意儿,年纪越来越大的盛宣怀,也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那股闯劲儿,所以,他只订购了二十台卡车用于工厂自用,以此来节约运输成本。
但是让盛宣怀远远没有想到的是,他订购的卡车才刚刚开回来,帝国日报上便爆出了这样一条新闻,而且已经有人走到了他的前列,并且获得了皇上的欣赏。
不过,在看完皇上的专访之后,盛宣怀便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运通公司最缺少的,便是资金。尽管他的五个股东看起来很有实力,能够从银行贷出二百万的巨款,但是对于一家重资产企业来说,这点钱根本就不够看的。
而且,虽然这家公司才刚刚开业不久,可实际上他们已经到了发展的瓶颈,除非短时间内有大量的资金注入,否则的话,只有等到一年以后,他们才能够重新获得发展的机遇。这就是为什么成功的商人,他们只会越来越成功,而一个草根创业的人,所面临的问题只会越来越难的原因。
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手中的资本实力,有钱,你就可以用钱去砸破这个发展的枷锁,没钱,你就只能用时间去累积资本,然后等着别人去超越你。
盛宣怀打听了一下运通公司的情况,所以他判断出了运通公司其实已经距离瓶颈期不远了,按照这个发展势头,可能最多一两个月就会进入瓶颈期。按理说,这时候盛宣怀应该自己创建一家公司,然后趁机去抢占市场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盛宣怀却并不这么认为,的确如同刘大力所言的那样,盛宣怀是看上了运通公司的品牌效应。这个在近年来愈来愈重要的无形资产,唯一一个让皇帝亲自视察的私人企业,就是凭借着这个噱头,这家公司以后的生意就不会太差,而皇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公信力,连皇帝都视察了他们,那么在以后的生意中,他们也会比较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
做生意,最重要的便是信任,一旦没有了信任,那么生意距离破产也就不远了。
盛宣怀并没有后悔自己入场晚了,这不是一个优秀的商人该干的事情,一个优秀的商人,他只会去想尽办法弥补自己的过错,而不是去怨天尤人。运通公司的问题,恰好是盛宣怀的机遇,或许其他人还没看出运通公司潜在的问题,但是盛宣怀却信心满满。
而经过这几年的资本积累,盛宣怀手中也累积了不少的财富,资产总额甚至已经超过了五千万,就是手中可以动用的现金流,也有一千多万。他的生意更是遍布全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盛宣怀也同样陷入了发展的瓶颈,他也需要这样一个机遇,去让自己的企业突破这个瓶颈。
所以,盛宣怀大手一挥,让人给运通公司拍去了一封电报,四百万元,全资收购运通公司,并且承担运通公司的债务。如果他们同意的话,这也就意味着,孙浩晟等五位股东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赚到了四百万的净利润,即便缴纳百分之十的个人所得税,他们也还有三百六十万,平均每人净赚七十二万。
这个报价,已经足够的显示出盛宣怀的诚意了,相信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拒绝这样的报价,而国内除了盛宣怀以外,也没有任何人会给他们这个报价。
但是,让盛宣怀远远没有想到的是,运通公司在五个小时后便给予了回复,他们没有考虑过要出售公司的打算,他们拒绝了,拒绝了四百万的利润,这让盛宣怀大吃一惊,不过也并没有失望,而是让人继续顶着运通公司,然后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再度出手,而等他再度出手的时候,十有八九会成功的拿下运通公司。
……
开封发展区,其实就是中京铁路以东的那块区域,因为距离开封有近百公里的路程,所以被命名为了发展区。
还是运通公司的那间会议室内,参会人员改为了五位股东,事关公司未来的命运,作为运营人,刘大力是没有资格参与这次的会议的,但是在这场会议结束之后,他们也要将刘大力喊过来,将股东们商议的结果告诉他,让他做好准备。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那种破釜沉舟的魄力的,事实上,在盛宣怀的四百万报价拍过来之后,五位股东中已经有两位有了出让股份的意思,但最终还是被孙浩晟给劝了下来。但是这个结论并不保险,盛宣怀的报价是在太高了,五位股东中的老钱和老李很有可能经不住诱惑而私下出售股份。
而老李则是可以拿着这笔钱订购卡车,用于他的煤炭事业,这个要比使用运输公司的卡车更加划算,也更加省事。老钱则是计划扩建工厂,但是因为工厂已经抵押给了银行,资金什么的需要经过银行的审批,老钱的步子迈的有些大,所以银行并没有审批通过。
两人如果成功出售股份,那么他们的债务也相应的转移到了盛宣怀的身上,这样他们不仅可以拿回自己的企业,还有一大笔钱可以发展自己的企业,毕竟运输公司目前的这点利润,远不及他们企业自身所产生的利润。
“公司很快将会进入发展瓶颈期,如果我们有所懈怠的话,将有很大可能被其他人趁虚而入,我考虑了很久,所以,我有个想法,虽然不能够一下子解决我们的问题,但是也能够相应的缓解一些,同样的能够让公司稳步发展下去。”孙浩晟表情有些凝重道,他知道,一旦自己说出这个方法,老钱和老李将很有可能选择退出,但是没办法,他必须要这么做。
“什么办法?难道还能继续贷款不成?”
“贷款不大可能,如果以运通公司去贷款的话,这属于重复贷款,是不会被审批通过的。现在我们唯一的办法只有两个,二选一,第一个,由我们按照各自所占股份比例进行注资,以这些注资来获得发展,按照大力的计划,我们如果能有五百台卡车的话,应该暂时的可以保证省内的覆盖度。第二个办法是三年内我们不进行分红,所得利润除去运营所需之外,其余的全部用于采购卡车,这个月我们大概会有十万左右的利润,但限于运力影响,即便改制过后,最多也不会超过十五万,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细水长流的方法,我们每个月可以增加大约十二到十九台卡车,一年内应该可以占领省内市场,两年内占领周边市场,三年内开始对更远的省份进行扩张。”
“我不同意,我们现在资金本就有限,哪还有钱拿来投资?就连陛下也都说了,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这段路到底要走多久我们还都不知道,难道要十年以后才能盈利吗?”
“对,不要忘了,我们做这个企业是为了赚钱的,前期这么大的投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回本?”
老钱和老李二人纷纷出言反对,开始的时候,他们是被孙浩晟许以的利益给劝动的,事实上也见到了利益,一年回本,之后净赚,这属于很不错的投资,但是现在竟然要让他们不拿分红,全力的去投资,而且还要拿自己企业的利润去还账,这他娘的是让富豪家庭瞬间变成普通老百姓啊,再说了,四百万加上债务转移,这么好的条件都要拒绝,难道脑子坏透了吗?
“老孙,生意归生意,但是作为朋友,我不得不劝你一句,不要赌的太大,小心把自己给折进去。另外作为朋友,我也不想瞒着你什么,我和老李已经决定了要将股份转让给盛宣怀了。”
第498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运通公司的股权问题并不复杂,孙浩晟出资七十万,占据百分之三十点四的股权,老钱出资五十万,占据百分之二十一点七的股份,老吴同样出资五十万,占据百分之二十一点七,老李和老赵各出资三十万,各占据百分之十三。
五位股东加起来一共二百三十万的本金,股权总数为百分之九十九点八,余下的百分之二的股份,是几人前期就说好的,这百分之零点二的股份分红,将用于为优秀员工发放福利,这一点所有人都没有任何的意见。
而孙浩晟是几人当中占据股份最多的,是第一大股东,所以在公司里占据着绝对的主动权,虽然老钱和老李的股份加起来要超过孙浩晟,但是老吴和老赵两人却是跟孙浩晟站在一起的。
而如果老钱和老李两人出售股份给盛宣怀,那么也就意味着盛宣怀将拥有百分之三十四的股份,将取代孙浩晟成为运通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而第一大股东是有注资权的,在第一大股东提出注资的时候,如果能够获取百分之五十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同意,那么其他股东就必须按比例进行注资,否则将自动稀释其拥有的股份。
也就是说,孙浩晟加上老吴两个人只要加在一起要求注资,那么其他人就必须要跟着注资。而一旦盛宣怀成为第一大股东,除非所有人都否定注资,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否定了就意味着公司将继续陷入瓶颈,引入新股东将没有任何的意义。
但是盛宣怀可是财大气粗的人,如果他直接要求注资二百三十万或者四百六十万该怎么办?那时候他们的股份将会被稀释的可怜到少,而盛宣怀则会相应的成为控股股东,等于运通公司将改名换姓,成为盛宣怀的控股企业。
这是一套完整的公司企业股权运行机制,严格的划分规定,也从而避免了大量扯皮现象的发生,但是同样的,如果有人动了坏心思的话,一旦他们取得优势,对于其他的股东也将是严重的打击。
如果可以的话,孙浩晟宁可自己出资收购两人之中其中一人的股份,但是很显然,在盛宣怀的高价诱惑下,孙浩晟根本出不起这样的价格,四百万的百分之十三,是五十二万,如果在连带上三十万的贷款,等于孙浩晟除非是一次性拿出来八十二万,才能够确保自己的优势,并且将盛宣怀的股份压缩至百分之二十一点七。
这种勾心斗角的事情,让孙浩晟觉得很是心累,他宁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司的运营当中,也不愿去干这种费力而不讨好的事情。
可是他却没有任何的办法,孙浩晟有些无奈的看了眼老钱和老李二人,他们两个这个时候的撤资,显然是打了孙浩晟一个措手不及,八十二万,孙浩晟宁可拿出八十二万来注资公司,也不会去购买老李手中的百分之十三的股份。
既然你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了。孙浩晟在心中暗暗的发狠道,旋即叹了口气,开口说道:“我要求注资二百三十万,将公司注册资金扩充一倍,按照股权比例,我应当拿出六十九点九二万,老钱和老吴应当拿出四十九点九一万,老赵和老李应当拿出二十九点九万。多出百分之二的钱,由我个人拿出来,股权扩增为百分之零点四作为员工的分红奖励专用股。”
听着孙浩晟的提议,老钱和老李两人脸色猛然一变,这是要撕破脸面了啊,废话,他们要是能够拿出那么多钱,还用得着去卖股份吗?孙浩晟这是要将他们往死里逼啊。
如果董事会最终同意了这一提议,并且其他三人都拿出了相应的资金,那么就是149.73万元,相对应的,这注资进入的149万就等于是拿走了百分之三十五的股权,而他们原本的股权,将会被压缩至百分之六十五,然后在按照之前各自占据的股权比例,从这百分之六十五中划分。
如果事情按照这个进行下去,那么孙浩晟将拿走这百分之三十五股份中的百分之四十六点七五,也就是百分之16.3625的股份,原先的百分之30.4被压缩到百分之19.76,两者相加最终的股份将增加至百分之36.1225,其他两人的股份也将被相对应的增加,而老钱和老李两人的股份将会被压缩至不足百分之三十,这样的话,盛宣怀即便加入进来,也无法影响到大局,而有了这将近一百五十万的注资,在加上公司的盈利,基本上已经可以满足接下来的发展需求了。
“老孙,咱们都是朋友,你又何必要赶尽杀绝呢?”老钱有些着急的说道,虽然股权的变动未必会影响盛宣怀的收购价格,但是就这么被孙浩晟摆上一道,他们还是很不愿意看到的。
同时,老钱又将目光看向了其他两位股东,希望他们能够制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我同意,但是我最多能拿二十万出来。”老吴也是看不惯老钱和老李两人的决定,原本大家是一条船上的,现在他们两个想要离开,大家也没人制止,但是为了高价而将其他人置之不顾,这就不行了。
“我也同意,我能拿十万出来。”老赵也同意了孙浩晟的提议。
老吴和老赵两人的同意,已经在孙浩晟的预计范围之内,虽然拿的钱并不多,但是增资的目的是达到了,这能够压缩他们两人的股权,反正现在是能压缩一点是一点,然后直接通过先前的提议,让盛宣怀即便是进来了,也只能跟着他们的决定去走。
“我需要考虑一下,过几天在说这件事情吧。”另外两位股东同意之后,老钱瞬间处于被动局面,但是他也并不甘心股权被压缩。
反正现在大家已经撕破脸面了,那么做的再过份一些似乎也无所谓了。
随后,孙浩晟直接在次提出了三年内不分红的提议,另外两位股东也同意了这个提议,所以直接通过。
而在接下来的这一周内,运通公司可谓是冰火两重天,皇帝视察的威力开始渐渐的发挥了出来,加上刘大力对于现有运行机制的改革也初见成效,让现有的两百五十台卡车车队的运输效率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以上,所以,这一周的净利润竟然突破了八万元。
主要是因为机制的改变,加上新订购的一百五十台卡车全部投入使用,所以利润也开始翻倍增长。
公司的账户上有了十三万可用于购买卡车的款项,所以,运通公司立即向卡车公司下了十六台卡车的订单,用于补充公司的卡车车队,并且计划未来每周下十台卡车的订单量。
面对规模暴增的运通公司,即便公司上下全部开足了马力,但是面对着堆积如山的货物,依旧运输不完,按照目前的情况来估算,运通公司的规模至少要在扩大一倍才能够满足目前的需求。
但好在目前汽车运输业才刚刚开始,尽管运通公司的运力出现了问题,但依旧要比火车运输快上不少,依旧不是老旧的人力畜力运输所能够比拟的,延缓幅度也在众人的接受范围之内,加上运通公司公布的公司决定之后,大家也都相信,这种情况会逐渐的消失。
但是在公司内部,却面临着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情况,老钱主动的提出了召开董事会,并且在董事会上同意了增资的提议,同时主动的提出要注资五百万,并且只要百分之七十的股份。
如果按照正常的计算公式,这五百万是注册资金两百三十万的两倍多,加上孙浩晟他们的一百万,将近三倍,按照常理,只要注资二百三十万,就可以拿到百分之五十的股权。
老钱的这一提议瞬间吓傻了孙浩晟等人,并且意识到,很有可能是盛宣怀出手了,这五百万绝对是盛宣怀直接注入进来的,从而通过老钱之手,增加他手中的股权比例,然后等他收购老钱和老李的股份之后,直接成为控股股东。
尽管孙浩晟千算完算,但是最终却很是无奈,因为自身的实力问题,原本计划的好好的,却让老钱捡了个漏。而这笔资金,他也完全可以说是临时借的,只要这笔钱不是赃款,这件事情基本上无解,孙浩晟等于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老钱临到头来玩的这一手,确实很让人无奈,但这件事情是孙浩晟自己提出来的,并且经过董事会同意的,所以他也无法反悔,而按照最新的股权划分,老钱将会成为控股股东,占据百分之七十六,老李的股权被压缩至百分之四,孙浩晟则被压缩至百分之十,老吴被压缩至百分之六,老赵百分之四。
最终,几人只能将钱打入公司账户,并且到政府部门进行股权变更,以往来说,这件事情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只要当事人提出,并且签订同意书,政府部门当天就可以办理。但运通公司作为近期国内名声最大的企业,又是皇帝亲自视察过的企业,政府部门自然要慎重处理,所以并没有当场办理,而是让他们回去等候消息,理由是需要审核。
随后,这份股权变更协议便被送到了皇帝王思锐的案台上。
第499章
闹剧结束
运通公司,还是那间会议室内,五位股东加上刘大力和开封发展区政府工商部副部长秦茂才以及帝国银行开封分部贷款部副主任庞蕴一同对立而坐。
关于运通公司的股权变更问题,因为涉及到上周皇帝才刚刚视察过运通公司,这等于是运通公司的性质一下子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而股权变更,对于普通的公司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国内有那么多的公司,政府也不可能对每一家公司都实施严格的管控。
到目前为止,在政府挂上号的公司也就只有那些在帝国银行有贷款的公司,以及被皇帝亲自视察的运通公司,但凡是关乎到这些公司的任何变动,政府方面都要小心翼翼的去对待,特别是运通公司。
而最终的结果也如同他们所料想的那样,当运通公司股权变更的文件被送到皇帝那里之后,连一个小时都不到的时间,就被皇帝给打了回来,并且下令彻查。
这不查不要紧,一查之下可是将众人给吓坏了,于是,也就有了此次的这番会议。
“几位老板,关于运通公司的股权变更申请,我代表帝国政府正式通知你们,你们的申请被驳回了,当然,这并不是禁止运通公司进行股权转让,而是在核查过程中,帝国政府和银行方面发现了很多问题,接下来就先让银行的庞主任先说一下他们发现的问题吧,之后我再说政府发现的问题。”秦茂才没有跟众人打太极,而是直接切入了正题,毕竟现如今每一个人都很忙,也没时间去管这件事情,而为了今天这个会议,接下来秦茂才至少还要加班两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今天的任务。
虽然政府职员表面上看起来挺风光的,工资高,待遇好,有尊严,有地位,可实际上又有谁能看到他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又有谁能够看到每天下班之后,大批的政府职员在加班的情景?现在整个国家就像是上了发条一样,各行各业都在卯足了劲儿的向前冲,谁也不敢像以前那样混日子,去拖累帝国的后腿。
“那就由我先来说明一下问题吧,五位股东中的四位都不存在任何问题,我查询了各位的银行账户,并且根据你们的股权变更协议进行了对比,发现你们的个人财产能够满足变更条款,且抵押公司内部并无较大变更,资金运作也都处于正常范围之内。
但是钱老板,你这边的问题就比较严重了,根据我从银行系统中查询到的资料,发现你的工厂虽然收益有所增加,但是远远达不到协议中规定的数额,但是此次增资你却要增资五百万,关于这笔钱的来路,银行和政府方面没有查询到任何的相关信息,只知道这笔钱是在五天前被存入你的个人账户中的,所以,在你没有解释清楚这笔资金的详细情况之前,帝国银行是不会通过这次转让协议的。”庞蕴说道。
资金到底从哪来的?庞蕴早就查清楚了,来路很正,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皇帝亲自下了命令,所以就算是正常的,他也要找个问题出来。
当然,这并非是他在胡搅蛮缠,而是根据这笔资金的来路,再加上与政府之间的协商,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果是单纯的借款,那么没什么问题,就算是他想要找麻烦,只要钱老板拿出欠条出来银行依旧要放行,但是这笔款子显然不是单纯的借款那么简单。
“这笔钱是我向一位朋友借的,我们之间有签订协议,不过这份协议我并没有带在身上,随后我可以向银行出示这份协议。”钱老板对于这个问题一点也不担心,有协议,这事就是闹到法庭上也是他有理,钱老板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才敢这么肆无忌禅的去做。
至于得罪孙浩晟等人,得罪了也就得罪了,反正这次他们也已经撕破脸面了,也没什么好惋惜的,而按照他跟盛宣怀之间的协议规定,盛宣怀将会以一百万元的价格收购他手中的股份,也就是说,这个报价比四百万报价高了13.2万,而两个月前,钱老板的投资是五十万,等于是两个月的时间,让自己的投资翻了一倍。
多出来的五十万就是用来买卡车,也足够他的工厂需求了,所以钱老板才不怕得罪了孙浩晟等人,再说了,这个计划只要能够成功,运通将会出现第一个控股股东,而这个控股股东钱老板已经牵上线了,所以,以后的生意也不会有任何的影响,反而有可能会借着盛宣怀的势力发展壮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1/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