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3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2/427


这种思路的确是一种正确的思路,但那也要看自己的对手是谁,如果是建国之前的汉军,日军此举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放在现在这个时候,别说是中国陆军了,就是德军,英军,法军,日本人这一套在他们面前也依旧抓瞎。
由中华帝国率先发起的火力战争,迅速的引领了整个世界的战争潮流,在俄国战场,整个世界都看到了新时代战争对于旧时代战争的冲击力度。
早在几年前,中国人曾经发明了战壕,铁丝网这种阵地战神器,起初的时候列强并不在意,但是在交手几次之后却发现了这两个并不起眼的东西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然而当整个世界都在研究这种新的阵地战战术的时候,中国人却又毫不犹豫的推翻了他们的这种理论,将阵地战改为了攻防战,闪电战等战斗方式。
如果说之前的阵地战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学习的战争方式,那么后面的攻防战和闪电战,就一下子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国家给淘汰了下去,这其中也包括了日本在内。
但是更让人无语的是,时代已经发展了这么长的时间,日本人没有去研究攻防战,闪电战这种新时代战争方式。这个可能因为他们的自身实力问题所导致的,可是谁又能想到,他们竟然连阵地战那一套都没有完全的学会。
日本缺乏资源,但谁又能想到,在他们的本土,日本竟然很难找出铁丝网,就连普通的铁丝都很难见到。
在双方之间这么大的差距面前,唯一留给日本人的,也只有以生命去填补这个漏洞。
那么结果就已经很明显了,战斗爆发一个小时以后,满编两万四千人,除去后勤,指挥等没有战斗能力的人员以外,第三师团战斗人员一共有将近一万五千人,但是在开战之后,在三七一师重炮还未投入战斗的之前,仅仅只是一个小时的功夫,这一万五千人左右的第三师团便只剩下了不足一万人,而且几乎失去了所有的重火力。
如果此时日军没有其他的援军的话,那么第三师团,哪怕是后面跟上来支援的第二十七师团,最多一天的时间就会被三七一师给消耗干净。
当然,如果他们能够突破三七一师的防线,那么情况就将会发生变化,到时候三七一师的装备优势也将无法发挥出来。
“轰……”
一声爆炸,带起了四周的泥土,冰冷的泥土瞬间被高温烘热,发出阵阵的青烟,四周的日军士兵被迫的倒在地上,满脸的痛苦之意,却又毫无办法可言。
一颗接着一颗的手榴弹,犹如倾盆大雨一般从天而降,在损失了五千多人,余下部队皆是疲惫不堪的时候,日军终于是冲到了三七一师阵地前五十米范围以内,五十米的距离,匍匐前进也已经失去了效果。
而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顾,站起身子,然后迅速的冲到敌人的防御阵地之内,只要能够冲进去,就能够打破他们的防御阵型,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友军紧跟着冲上来,而冲上来的人越多,敌人的防御火力就越弱,彼消此张,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至于后世那些电视剧里演的,在阵地战的时候一次打不上去就退下去,待会继续打的剧情,完全就是扯淡,毫无根据。
这种阵地战想要发起第二次的攻击,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第一批派去攻击的部队全部被歼灭了,除了这个原因以外,是不可能有其他的原因的。
而攻上去的部队撤退下来的机会几乎为零,难道你攻到了敌人面前五十米的距离,然后撤退,敌人就眼睁睁的看着你走不成?这个时候肯定要痛打落水狗的,能杀一个是一个,就算是欢呼,那也得等所有敌人都离开射程之后再去欢呼。
所以,现实里遇见这种情况,大多数人都是选择将部队源源不断的派上去,尽可能的保持紧凑的阵型,不出现任何的漏洞,以免前面的努力化为泡影。
大量的日军提前将手榴弹准备好,猛的站起来,便打算先将手榴弹扔到对方的阵地内,然后借助着手榴弹的帮助迅速的冲过去。
然而大多数人却没有想到,在日军扔出手榴弹之前,对面战壕里便扔出了数量更多的手榴弹。一个手榴弹的爆炸威力或许不足,可若是平均每十米不到的距离上就有一颗手榴弹爆炸呢?
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在这片区域内,会瞬间形成一个死亡区域,没有任何人能够逾越,而正打算冲锋的日军也因此而遭殃,手榴弹的防御,成为了他们冲破敌人防线的最后一道障碍。
第581章
防线被破了
上海,驻日军司令部。
电报室内滴滴答答的响个不停,近百个电报组从坐下开始就没有停止过,耳朵里到处都是电码的声音,右手一直控制着按键,甚至隐隐的有些痛,时间久了,甚至会失去知觉。
驻日军有近百万人的规模,其电报数量也堪称惊人,三百个电报组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停的接这些电报,流水线式的工作流程,也让不少人都感觉到了枯燥,无聊。
虽然工作很无聊,也很枯燥,但是所有人都很清楚电报室的作用,而在司令部内,最重要的两个地方便是总司令所在的位置,以及这个电报室。
司令部内,天刚刚亮没多久,不少的人员才刚刚起床,迅的洗刷,吃早餐,然后到岗位上去接替夜班的同僚。
司令部虽然位于上海,但是在开战之前,这里便成为了最忙碌的地方,甚至要比前线的司令部还要忙碌。他们要不停的去协调部队的进攻,部署,战略,战术等任务的规划以及执行,还需要根据战场的情况来不间断的去做出调整。
司令部的那副沙盘图上,清晰的将己方的部队位置,编号给标注了出来,而这幅沙盘却并不仅仅只是国内的兵力部署,连北海道,九州岛的日军部署也都标注了出来。
“这两个师团的兵力是从九州岛直接登船前往北海道的,而在登船以后,他们也一直强调这两个师团是调往东京补充近卫师团离开东京的防御空虚。当时我们只是稍稍注意了一下,但也没有太过在意,昨天的时候,这两个师团突然间出现在了函馆,然后于今早起了攻击。”
“根据第四师团传来的情报,此次起攻击的日军部队有四个师团,分别为昨天夜里抵达的第三师团,最近两天才从本州岛支援过来的十七师团,以及早些天支援的三个师团中的三十九师团和二十七师团。”
“三十六师团前天被三七一师基本打残,所以这一次他们并没有接到具体的作战任务,与第四师团共同守备函馆。日军的指挥官是6军大将大岛义昌,此人曾参与过多次战争,对中国也比较了解,加上以往的任职经历,所以大岛义昌这个人比较具有政治眼光,经济眼光以及军事眼光。”
“这可是个狠人,从这次的作战计划中,也不难看出来,只有一个三七一师的话,我估计有些勉强。”蔡锷拿着电报一点点的分析道。
“情报显示是四个师团,但三七一师目前只见到了两个师团,小鬼子这是想把三七一师给包圆了啊。”曹锟一声冷笑,“也不怕把自己给噎死喽?”
“司令,小鬼子想依靠四个师团吞掉我们一个师,如果运作得当的话,也并非不可能生的,三七一师的弹药补给情况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同时与四个师团作战,而四面合围,也会极大的分散掉三七一师的兵力,一旦让日军突破到防线,三七一师的伤亡必然会骤然增加,我们赖以生存的火力优势也将化为乌有。我们必须增派至少一个师的部队支援三七一师,以避免三七一师伤亡过大。”蔡锷则是冷静的建议道。
短时间内日军的确是吞不掉三七一师,但是四个师团,是三七一师四五倍的兵力,再引诱三七一师浪费一些弹药的话,后面是根本撑不住的。如果援军迟迟未到,接下来三七一师可就不好说了。
即便是能够突围,损失也不会太了,他们的目的也并非突围,而是要将函馆打造成一座绞肉机,在这里消耗至少二十万的日军精锐部队。
曹锟将目光死死的放在了那副巨大的沙盘上,观看着敌我双方之间的兵力部署。
最近几天因为船队需要运输大量的物资前往日本,所以运力方面稍显不足,五天的时间,仅仅只是运过去了一个三十七军,以及四十九师,一共五个师的6军,以及一个坦克营的部队,而且物资方面也比较紧张,现在大多数部队都还待在港口附近,尽可能的将紧张的弹药优先供给给前线作战的部队。
而目前的战事也主要是由三十七军负责,其中三七一师负责函馆附近,三七四师负责札幌方向。其余的部队则是零零散散的在四周进行偶尔的扫荡,清理日军残部。
相比较于函馆的三七一师,负责札幌地区的三七四师的任务进展倒是很快,毕竟那里没有港口,日军也无法像函馆那样可以源源不断的支援过来。
早在10日早晨的时候,三七四师便已经占领了札幌,并且在札幌以东约十公里处找到了适合修建机场的地方,目前三七四师正在抓紧修建野战机场。
野战机场的要求很低,只需要将地面硬化,然后进行平整作业就可以了。对于机械化作业的中国6军来说,这点工作量甚至不用去抓壮丁,只依靠着自己的工程车辆,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就能搞定。
而现在江差町那里唯一能够动用的部队,也就只剩下了一个四十九师和一个坦克营,而那里距离战场大约还有五十公里左右的距离,时间上倒是赶得及,可是突然增加一个师的兵力过去,会不会让日本人感觉到什么?
他们只部署一个三七一师的原因就是想让日本人误以为中国海军运力有限,无法迅的将大量的部队运往日本,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引诱日军,让他们派出更多的部队前往函馆。
当然,日本的运力也并不怎么样,虽然稍微比中国海军强一点,但却胜在距离更近,所以最终日军的兵力肯定要比中国6军的兵力多很多。
但是在曹锟的预想中,函馆战役开始的时候,一零九装甲师是要全部抵达日本的,只要有这个装甲师在,加上大量的空军部队,即便日军比自己多出二十万的部队,曹锟也一点都不怵。
以往的时候,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更多的还是那种打还是撤退?怎么打又怎么撤退,怎么支援这种问题,而现在就是幸福的太多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也换成了怎么支援才能不把日军给吓跑,以免影响到之后的计划。
“报告,日军突破三七一师防线了,目前双方正在近战。”正犹豫着该怎么抉择的时候,通讯兵却忽然报告道。
前线的战事,彻底的打乱了曹锟的计划,三七一师怎么会这么快就被突破了防线?
“先是让日军兵力出控制范围,后又被日军冲破阵地,他黄建斌是干什么吃的?司令部给他的命令让他拿屁放了吗?”曹锟勃然大怒道。
被敌人冲破防线,这种情况在中国6军的历史上已经有多久没有出现过了?当年中国6军尚不算强大的时候都没有出现过这种问题,反而现在比以前更加强大了,却出现了这种问题,这事情要是传出去,还让他曹锟的脸面往哪放?
“司令,您没有去过日本,所以对日本的情况可能不太了解。日本四周环海,且函馆紧邻大海,三七一师所在的地方距离海岸线仅有不足二十公里的距离,且东西两端6地最长不过百公里,日本在春季,秋季和冬季的时候,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比较容易起雾,我想日军可能是利用了大雾作为掩护,悄悄的靠近了阵地,三七一师想要在这种条件下阻止日军冲破阵地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依照现在的情况,三七一师应该是跑不了了,他们已经被日军给死死的咬住了,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一两个小时内,另外两个师团的敌军将会从其他的三面先后起攻击,届时三七一师将疲于应付。
现在我们只能做最坏的打算了,就算这场战役无法完美的实施,至少也要将北海道的所有日军都留下来。”蔡锷急忙说道,一听三七一师的防线被突破了,他瞬间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关于日本的大雾,蔡锷早就已经提醒过前线的指挥官了,但是这种情况你就算是知道了也只能是束手无策,根本毫无办法。只希望日军在突破阵地前遭到了足够的重创吧,不然三七一师这次可是亏到姥姥家了。
驻日司令部也同样亏到姥姥家了,原本还计划着干掉至少二十万的日军,现在搞的只能干掉这五个师团,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不到八万人的兵力,这还远远的达不到他们的预计战果呢。
“命令四十九师和坦克营立即出支援三七一师,以击溃出击的日军为主,如无特殊情况,禁止追击,另外与第四师团保持好联系,若日军想要撤离函馆,就扑上去干掉他们。”曹锟有些生气的说道。
既然日军已经突破了防线,那就没的选了,曹锟必须要派出援军去支援三七一师,否则的话以三七一师是无法同时抵御四面的敌军的。曹锟作为司令官,在作战方面可是一点也不狂妄自大,他深知道部队的极限在哪里,所以也很清楚什么时候才需要支援。
第582章
让你绝望的第一师
“报告,中京电报!”
曹锟刚刚下完命令不久,另一名参谋官拿着来自中京的电报走进了司令部内,脸上稍稍的带有一丝兴奋的表情。
曹锟接过电报,看了眼上面的内容,脸上随即也露出了一副兴奋的表情,但这股表情很快的便消散,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的凝重。
“司令,中京说什么了?”一旁的蔡锷看着曹锟那丰富至极的表情,不由的感到了好奇。
能让曹锟面色不断转换的电报,在印象里似乎还没有出现过吧?
曹锟将电报递给了蔡锷,语气凝重的说道:“陛下把第一师划给我们了,从中京直接乘坐专列前往海参崴,函馆战役的主力是第一师,要我们做好相应的战术变化。”
“第一师?”蔡锷脸色大变。
电报上并没有说的太过清楚,只是说第一师已经登车出发,预计两天后将抵达海参崴,海军那边要做好准备,第一时间内要将第一师运往日本,驻日司令部这边要对计划进行更改,将主力的任务安排给第一师,其余部队辅佐,如有特殊情况,其余部队要听从第一师的指挥。
这事由皇帝亲自做出的命令,并不存在越权指挥的问题,加上第一军本就是拱卫京都的皇家守备军,是整个中国陆军中最精锐的部队,没有之一。
第一师隶属于第一军,同样的,第一师也是第一军中的重中之重,大量的先进装备,优秀的军人都被调入第一师,只有第一师不要的,才会划分给其他的两个师。
将拱卫京都,拱卫皇宫的皇家卫队派往战场,这本就是让人预想不到的举动,然而仅仅只是将第一师派往前线,这还远远不足以让曹锟和蔡锷震惊。
然而真正让他们震惊的是,第一师在一年前才刚刚完成了改建,在帝国军方高层内部,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第一师意味着什么,曹锟和蔡锷如今也属于帝国军方高层将领,自然也有资格了解第一军的情况。
第一军改建之前的编制,武器装备配比,就是现在中国陆军的编制,装备配置。不过当时的机枪还没有这么多,所以暂时配备的是一个排一挺机枪。
可以说,第一师的改建,基本上就意味着在未来的时候,全军都要紧跟着第一师的步伐进行改建,第一师基本上就是全军改革的先锋部队。
将第一师派往前线,这也就意味着,第一师改建后的磨合已经完成了,接下来他们就要到战场上去面临实战的挑战,然后去完善,去补充,等第一师搞的差不多了,那么全军的改革也将逐步的拉开序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2/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