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3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0/427


深知特种部队能力的蔡锷,第一时间内便联想到了特种部队这四个字。而日本又是唯一一个有过跟特种部队交手的国家,或许他们早就意识到了特种部队的强大,所以也一直都在秘密的训练着他们的特种部队。
而之前第四师团在函馆所做的一切,也让日军误认为他们派出了特种部队去函馆进行捣乱,于是也忍不住的想要以彼之道还彼之身,用同样的方法来恶心一下他们。
“从现在开始,各地加强防御,暗哨数量一定要布置到位,短时间内我们没有精力去搭理日本人的这支特种部队。”蔡锷继续说道,日军有特种部队又能怎样?毕竟只是小股部队,想在大军团当中去发挥作用,这个就只能呵呵了。
特种部队说白了就是去寻找敌军的漏洞,通过漏洞去进行偷袭,破坏,暗杀等任务,如果防御的力量足够,特种部队就很难完成任务。
之前也不知道怎么了,各地竟然没有布置暗哨,就好比昨天晚上那种情况,如果各地布置的有暗哨,那么日军在躲避巡逻队的时候,有很大的机会会被暗哨给发现的,那时候只要暗哨一开枪,日本人的偷袭就只能转为强攻,强攻……
几十个人去打几千人,就是把机枪拿出来跟日本人对射,日本人在火力方面也不占据任何的优势。
所以,人员充足,蔡锷觉得他们压根就没必要去搭理日本人的这种阴谋诡计。
当然了,如果有机会的话,蔡锷也并不介意好好的教一教日本人什么才是真正的特种作战。
第613章
鏖战函馆
5月26日,登陆日本之后的第十九天,又是一个黎明的早晨,昨晚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比较煎熬的一个夜晚。
整整一个晚上,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随着日本特种部队的突袭,导致了中国方面全部的军队实行了高度的戒备。
大规模的小股日军打算突围的举动也被警戒起来的中华帝国陆军给发现,一个夜晚,双方发生了大大小小数百场战斗,双方互有损失,不过总体上还是日军这边的损失更大一些。
这一天,中国方面重要的目标区域增加了防御兵力,这给日本特种部队的偷袭又增加了一些难度,临时逃窜至外围的日军,在夜间再一次打算悄悄的潜入进去,但是很快便被暗哨给发现了,虽然凭借着强大的火力以及自身的能力,特种部队最终还是成功的脱身,并且只以损失几人,击毙中国几十人的战绩结束了战斗。
但是这样的战绩却依旧是无法提起日军的士气,因为他们的任务还是失败了。昨天晚上他们还能靠近目标区域,而今天晚上,距离目标区域几公里以外的地方就被发现了。而那些暗哨更像是无处不在似的,不管你出现在任何的地方,他们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你。
战场上的局势依旧跟昨天差不多,依旧还是一边倒的局势,日军根本无法在正面抵抗第一师以及陆战队和装甲师三个师的包围与攻击。
整整一个白天的时间,被包围的日军再一次以损失五千多人而结束了这一整天的战斗。如果一直按照这个速度下去的话,最多再有五天的时间,包围圈内的三个师团的日军便会被全歼。
这个全歼指的是一个不留,往往在战场上这种情况是很难发生的,毕竟无论对手是谁,总归是有人会选择投降的。所以,日本方面给出的时间是四天,四天之内,他们必须要想办法将包围圈内的日军给救出来。
5月26日夜,大岛义昌不得不再次召开了军事会议,商讨接下来的战局应该如何去应对。
特种部队那边依旧没有任何的消息传来,但是想象中的大爆炸却并没有出现,这也就意味着到目前为止,他们并没有成功。
而无法打掉敌人的后勤基地,对于日军来说可是个极大的灾难,后勤补给充足的敌军,应对缺枪少弹的日军,这场仗根本就没办法打。
另一边,大岛义昌也将自己的两套方案命人加紧送往东京,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最多再有一会儿的功夫,他就能够接到东京的回复了。
大岛义昌准备的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方案,第一种是在北海道与敌军死磕,但是需要大本营派出更多的援军过来,仅仅依靠目前现有的军队,他们根本无力与敌军抗衡,连防线都守不住,还怎么去跟敌人死磕?
第二种方案则是放弃北海道,将战场固定在北海道,固然会让本州岛不受到战火的波及,但是联合舰队此刻正在九州那边默默的舔着伤口,压根就没有精力来这边。
加上日本方面的运力有限,一天的时间内,哪怕舰队不吃不喝的运输,拼了老命也只能将一个半师团运往北海道。但是船队却需要补给,船员也需要休息,所以事实上,一天最多也就只能将一个师团运往北海道。
中国人的运力虽然也不比日本好多少,但是起码人家的陆军战斗力强啊,人家运过来一个师的部队,能顶的上日军的两到三个师团,况且人家一次性就能运过来两个师的兵力,如果抛去路程等原因,其实在兵力的运输方面,中日两国的运力是相差无几的,平均下来也就是一天能够运一个师过来。
所以,在日本无法解决运力这个问题之前,无论日本运输多少的部队到北海道,都是无法保证日军能够在这里获得一场胜利的。
而另一个问题是,日本的总兵力要比中国少的多,日本现在全国加起来也就只有一百多万的兵力,如果连带上那些临时抓进军营的两百多万新兵,勉强不足四百万军队。
中华帝国方面呢?根据情报显示,两年前他们就已经拥有将近三百万兵力了,加上这两年的发展,中国人现在起码也要有五百万的兵力,而新兵营内的新兵估计也有不少。所以在兵力的比拼方面,日本同样的不占据任何的优势。
精兵路线走不通,人海战术又比不过人家,武器装备也远远不如人家,人家一个装甲师就能将你三个师团的步兵给包围起来,而且还让你想逃都逃不出去,如果他们在运两个装甲师过来呢?估计那时候陆军都不用出马了吧?装甲师就是开着坦克去压,一天也能压死几千日军。
所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大岛义昌现在的想法已经改变了,从刚开始的将战场控制在北海道,避免本州岛被战火波及。
到现在他已经更加倾向于放弃北海道,或者说在北海道以小股部队偷袭敌军,以骚扰作战为主,让他们无法在这里集中精力的去干他们想干的事情。
然后将主战场引到人口更为密集的本州岛,在本州岛,他们将发起全民皆兵,让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要遭到日本人的攻击,要让他们寸步难行。虽然百姓的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但百姓发起疯来却是能够拖延住中国人的脚步的。
而且中国人也绝对不敢大范围的屠杀,因为他们要的是日本,而不是一个空无一人的日本,或许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损失会极为惨重,但是越往后,日军就会越来越轻松。
同样的,大岛义昌也更倾向于日本政府在国际上拉拢盟友,至少也要给中华帝国施加一些政治压力,让日本有缓一口气的机会。
当然了,日本更希望的还是能够获得协约,同盟两大集团中的一方的认可,并允许日本加入他们,这样日本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
5月27日凌晨四点钟,随着运输舰队再次归来,一个师团的日军在函馆进行了登陆,并且带来了东京方面的最新指示。
关于大岛义昌的两个建议,大本营那边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终的结论是,无论如何,他们也要在北海道撑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以后,大本营会考虑是否放弃北海道的。在此之前,大本营会尽可能的给予大岛义昌任何的支援。
大本营那边总算是突口了,这也让大岛义昌微微的感觉到了一丝丝的欣慰。
当然,大岛义昌也很理解大本营那边的难处,这场战争来的过于突然,以至于日本方面还没有什么准备呢,战火就已经烧到了他们的本土。再加上中国人刻意为之,日本方面不得不用添油战术一点点的去增加北海道的军队。
而这种战术也正好中了中国人的下怀,到目前为止,日军在登陆的这十九天内在北海道战死的士兵已经达到了七万余人,而中华帝国方面战死的士兵不过四千多人,受伤万余人,两者的战损比例更是相差的万分惊人。
5月27日,战事如同往常一样,装甲师团依旧牢牢的控制着先前占领的分割线,将内外两端的敌人通通隔绝在两侧。
第一师和陆战队的攻击线也正在一点点的收缩着,三个师团的日军的活动场所,也正在被迫的一步步的被压缩着。
函馆战役开始第三天,被包围的日军第二十六师团,第五十一师团,第五十二师团三个师团共约4.5万人,到如今也仅仅只剩下了差不多三万人。
而其他方面,被装甲师冲散的四个师团,在第一天的时候就损失惨重,四个师团原本6万人左右的人数,在第一天结束以后就只剩下了不到4.5万人,而且大多数部队都陷入了混乱之中,军官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军官的情况在这里更是不足为奇。
这四个师团的日军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勉强重新组织了起来,第三天的时候,一天下来他们也报销了差不多八千余人的兵力,但是装甲师的防线却依旧不动如山,丝毫没有被突破的迹象。
而其余的五个师团,则是被三十六军以及二十七军的两个师给牢牢的牵制着,虽然那边暂时不是主战场,可是战斗的激烈程度一点也不比这边差多少。
三天的时间内,那五个师团的日军也可谓是损失惨重,虽然比二十六师团他们好一些,但是也没好到哪去。
五个师团目前大约还有五万多人的兵力,平均下来一天一个师团的损失大约在一千多人的样子。
5月28日夜,正打算然后偷袭军火库的杉山元小队残余势力,被刚刚登陆,携带着众多物资支援战场的二十七军的二七三师和二七四师的先头部队给撞上了,结果双方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战斗。
最终的结果是,二十七军的先头部队以损失二百来人为代价,全歼了杉山元小队的二十余人残余势力。
第614章
司令啊,俺真干不过他们啊
5月28日,随着二十七军的两个师的到来,并且为前线部队带来了意外之喜,这一次他们不仅全歼了一个日本特种部队小队,还一并缴获了他们的武器装备,这对于部队了解敌方还是很有帮助的。
虽然自身也损失了二百来人,跟日本特种部队形成了1:10的战损比例,这个数据放在中国6军身上看似有些夸张,但人家好歹是特种部队,而且又经过了四年的集训,如果在加上之前服役的经历的话。
日本特种部队当中兵零最短的也有七年的时间,最长的更是达到了十二年,反观中国这边,兵零最长的也不过只有九年,而且现在最次的也是个团长,要么就已经退役了。出现在前面的,大部分兵零都在两三年,只有连排长的兵零在四年以上。
以年轻的军队去对付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兵油子组成的特种部队,这种战损其实也没什么好丢人的。
当然,如果是他们自己的特种部队,能够打出这个战损比例的话,常规部队这边肯定会笑的直咧嘴的,而特种部队那边则肯定是一副死了娘的表情似的难堪,然后紧接着就是加练,加练,再加练。
战争仍在继续,5月28日清晨,日军聚集了原本被装甲师冲散的四个师团的兵力,又加上了后来从本州支援过来的三个师团,一共七个师团,将近八万人的兵力对装甲师负责的分割线进行了猛烈的冲击。
由于日军人数众多,且又多点开花,装甲师一时间也有些尾难顾的感觉,多处防线隐隐的有被突破的迹象。
而包围圈内的日军在见到这一幕之后,也更加卖命的一边对正在进攻的第一师和6战队进行疯狂的抵抗,另一边则对着装甲师进行疯狂的冲击,企图与外界的七个师团共同夹击装甲师,从而突破装甲师的防线。
通过这三天的战斗,被包围在圈内的三个师团的日军可谓是经历了双重的打击,如今好不容易看到了强援,哪怕是拼个头破血流的,他们也不会有丝毫的放弃之意,或许在他们看来,这应该就是他们逃出这该死的包围圈最后的机会了。
一时间,装甲部队承受着巨大的防守压力,尽管皮糙肉厚,但是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装甲师也有些难以应付,毕竟他们的重点在于进攻,在于突防,而不是防守,这根本就不是他们拿手的作战方式。
早上九点钟,刚刚支援过来的二十七军两个师被派往了前线,从一号区域和六号区域前插,与装甲师汇合一处,共同对两侧夹击的日军进行抵抗。
中午十二点,装甲师的防线开始出现了破绽,大量的日军通过这处破绽逃出了包围圈,但是好景不长。
随着两个师的步兵加入战团,装甲师的防守压力瞬间减小,外围的阵地由步兵接手负责,原本驻守在那里的装甲部队得以腾出手去支援其他的地方。大约在十二点半的时候,随着其他地方赶来支援的装甲部队的到来,那刚刚被打开半个小时的缺口再一次的被堵死。
而正聚集在那里准备着冲出包围圈的日军,瞬间成为了装甲部队的打击目标,火炮,同轴机枪,一刻也未曾停止,战场上到处都是隆隆的枪炮声,偶尔的伴随着步兵的枪响。
随着两个师的兵力加入,战场上的局势再一次的稳定了下来,而日军集结了七个师团的兵力,花费巨大的代价才好不容易打开的缺口,也瞬间失去了作用,换句话说,日本为了打开这个缺口所损失的兵力,远远要比逃出去的日军更多一些。
而这次的买卖,对于日军来说注定是个赔本的买卖。
而随着日军想要打开突破口的意图暴露出来,第一师和6战队对于残余日军的攻击力度也随之增强了数倍,更是以不惜巨大的弹药消耗,也势必要在更短的时间内解决掉包围圈内的这些日军。
逃出去的日军倒是松了口气,可是仍旧被困在包围圈内的日军却再一次的感觉到了绝望。
是的,就是绝望。
如果说之前是恐惧的话,那么现在就只能用绝望来形容他们此刻的心情了。在一个装甲师的切割之下,他们都没有能力突破敌军的防线,现在又增加了两个步兵师的兵力,他们就更加突围无望了。
而通过这一次的营救行动,也让日军意识到了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
虽然他们距离战场更近,他们无时无刻的都在进行增援,可是对面的中国人也并没有停下来。他们虽然距离更远,但是一次性两个师的投放能力,基本上是与日军持平的,日军在增加兵力的同时,他们也在增加着兵力。
也就是说,除非日军能够利用现有的兵力在战场上取得突破,亦或者他们的运力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否则的话,除非是中国人自己想快些解决战斗,或是他们主动的选择放弃,否则是绝对不可能让日军有可乘之机的。
虽然战争并不能说的那么绝对,但是在某些时候,它就是那么的绝对。
敌我双方之间的伤亡在不断的增加着,而且伤亡的度也远之前的几天,但是毫无疑问的,战争的进程也在迅的推进着。如果按照今天这种推进的度,这场战争到结束的时候,最多只需要两天的时间,甚至一天就能够结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0/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