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3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1/427


“啪……”
大岛义昌狠狠的将陶瓷杯子摔在了地面上,尽管只是泥土地面,但是巨大的力道,还是让陶瓷杯子瞬间碎裂成几十个大小不一的碎片,出一声清脆的响声,热水迅的渗入进干燥的泥土地面之中。
日军伤亡过万,好不容易打开了一个缺口,然而只救出了三千人不到的日军?这个结局,到底有多么的尴尬?谁又能体会到大岛义昌现在的心情?
“八嘎……可恶的中国人!”大岛义昌声音颤抖的愤怒道。
“司令官阁下,二十六师团逃出来的人说有情况需要向您汇报。”大岛义昌的先任参谋阴森着脸走到大岛义昌身旁,倍感失望。
大岛义昌是为了这个战果而愤怒,可是他,却在为这次的任务计划而感到失望,因为这个计划就是由他提出来的,并且亲自负责组织实行的,这个计划的失败,基本上也就意味着他的军旅生涯差不多就要结束了。
当然,他的军旅生涯暂时是不会结束的,因为现在日军缺人,但是至少可以肯定,他的军旅生涯,肯定会生重大的转折,以后估计也很难得到所有指挥官的信任。
“让他们过来。”大岛义昌轻轻的瞥了眼自己的这个先任参谋,语气中微微的有些不喜。
虽然这个战术的确取得了效果,这也是这几天以来,日军唯一一个取得了效果的战术,但是这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大岛义昌根本就无法承受。
大约几分钟的功夫,一名日军少佐被人领进了司令部。
这名日军少佐浑身上下一片漆黑,原本靓丽的军服上也出现了数个破洞,上面隐隐的还能够看到一些干涸的血迹,手臂上被一条碎布紧紧的包裹着,仍旧能够看到正在渗出的鲜血。
“司令官阁下,进攻我们的敌军并不是普通的部队,这支部队我们根本就没有见过,而且他们的火力也极为强大,我们根本就无法抵抗。”那名日军少佐刚一进入司令部,便忍不住的想要哭泣,强忍着委屈的说道。
“怎么不普通了?”大岛义昌微微皱着眉头,中国人的火力强大这自然是不用多说,大岛义昌也知道,但对方好歹也是个少佐,肯定是不会说瞎话的,但这又是怎么回事?
“他们的编制应该跟其他的敌军差不多一样,但是在武器装备上面,却跟其他的敌军有着天壤之别。在之前的几天里,我们一共与敌人进行了大大小小数百次战斗,基本上可以可以肯定,进攻我们的是两个师的部队,其中一个师是以轻武器为主,他们的机枪数量也很少,比我们见到的敌军要少的多。
所以我判断这个师应该是最先登陆的那个师,而另一个师就比较恐怖了,第一个师主要是以配合这个师为主,而这个师全部配备了他们的自动火力,一个班有九支自动步枪,一支狙击步枪,两支那种能把人打成马蜂窝的枪,另外还有一挺他们的最新式机枪。现在他们一个班的火力要比之前一个排的火力还要猛。
而且……”说到这里,日军少校稍稍的有些犹豫,不知道是不是该说出来。
“说……”
“嗨!”日军少佐稍稍一愣,旋即下定了决心:“有很多次战斗,他们明明有能力全歼我们派出去的部队,但是只有几次他们这么做了,其余大多数时候都选择了以不同的方式放我们离开,然后在以不同的方式将我们击溃。再加上这支部队的这种火力配备,所以,我们猜测他们可能是在试验着什么?”
第615章
又一次昏倒的大岛义昌
“纳尼?实验?”大岛义昌忽然间感觉有些懵逼。
“嗨,是有这种感觉,按理说中国人的这种火力配置,完全有能力在一天内彻底的击溃我们,事实上第一天他们也是这么做的,而后面又有装甲部队在堵路,我们根本无处可逃,如果他们发起全力一击的话,估计这会儿我们即便没有被全歼,也差不多了。但是中国人却始终给人一种留力的感觉,这种情况让我们感觉很不好。”日军少佐确定道。
从第二天起他们就有这种感觉了,可是却没有任何的办法,无法突围,又无法正面的抵抗,他们还能做什么?
“实验……”大岛义昌将目光放在了那副巨大的作战地图上,脑袋里迅速的旋转着。
这次中国人所使用的战术,大岛义昌可以肯定,这是他绝对没有见过的,而且在之前的几天里,他就为此感觉到了奇怪,但却始终毫无头绪。
按理说装甲部队在切断三个师团的退路之后,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切断退路,然后分出一部分兵力到左侧去攻击其他的五个师团,这样可以让日军在一天之内全军溃败。
而当日军全部退到函馆的时候,函馆那么大一点的地方,挤了这么多日军,到时候他们大炮坦克炮的一通乱轰,保准效果惊人,而且自身还不用伤亡多少人。
但是中国人却并没有那么做,这又是为了什么?现如今眼前的这个少佐提出了实验这个词,这让大岛义昌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会不会是中国人又想对军队进行一轮新的改革?他们认为当前的编制配置还并不完美,想要通过实战的方式去寻找其中的漏洞,一旦经过实战的检验,他们将会推广这种全新的编制配置?
但是人手一支自动步枪,一个班一挺机枪,这得是多大的消耗啊?中国人的工业能力难道已经强大到这种地步了吗?如果全部按照这种配置,那么一个师的兵力所需要的弹药物资的数量,会超过五个步兵师的需求。
当然了,火力也自然是空前的强大,但是放眼现在,这种结果似乎并不太可靠。
装甲部队切断退路,步兵在中间清理战场,日军苦战无援,手中的弹药和粮食那是打一颗少一颗,拖一天少一天,一旦等到弹药和粮草耗尽,就是饿也能饿死里面的日军。
不对,配备了这么强的火力,中国人不可能这么无聊的会让日军饿死的。他们一定还有其他的企图。
大岛义昌拿起指挥棒,在目前的作战地图上随意的比划了一下。这种战术的突防能力很强大,机动性这么强,火力又这么猛,别的国家他不敢肯定,反正在日本,是不会有军队是他们的对手的,他们有能力在短时间内突破任何日军防守的阵地。
那么如果,只是说如果啊。
如果将前面布置两个装甲师,他们的任务不是分割包围,而是一股脑的往前冲,根据之前日军的表现,大岛义昌可以得知,日军肯定会陷入至少一天的混乱局面当中的。
如果这个时候,将后面负责攻击的两个步兵师换成两个装甲师和两个步兵师呢?装甲师开进战场,依靠着强大机动能力和防御能力以及攻击能力横冲直撞,速度不用太快即可,身后的步兵则趁机开枪射杀慌乱的日军。
前面有两个师的装甲部队顶着,日军也不可能会集中精力的去对付后面的步兵。
这样的话……
大岛义昌忽然间觉得自己的头好懵,血压好像有些升高的迹象。难道中国人真的在做实验?这……
大岛义昌双眼一黑,瞬间失去了知觉,幸好身边有不少的人正在守着,否则的话,大岛义昌这下倒地肯定会摔的很疼的。
……
另一边,驻日军前敌司令部内。
二十七军缴获的日本特种部队的装备已经被送到了这里,司令部警卫团那边也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对这些武器装备进行了射击试验,虽然最终的数据可能不是那么的准确,但至少也让人心中有些底。
警卫团团长黄志国上校先是拿起了那把日本制造的冲锋枪,语气中不免有些轻蔑的介绍道:“这款武器我们暂且称它为自动步枪吧,跟我们的03式自动步枪相比,它的制造结构更为复杂,枪身更短,重量更重,容弹量更大。说他是一款机枪也毫不为过,总体上来说,这款武器的火力强度还是可以保证的。
但是问题也同样的很突出,首先,他的连发弹道很不稳定,后坐力很大,虽然比不上我们的03式的后坐力,但是一百颗子弹的容弹量已经打破了枪支本身的平衡,在射击的时候一般人很难掌握,即便是训练过后,也无法保证一口气打光所有的一百颗子弹。
其次,说它弹道不稳,那是真的很不稳,他的有效射程暂时没有来的及测试,但是它的子弹在大约两百米开外的时候,就会飘忽不定。也就是说,两百米以内,勉强还能保证命中率,可是超过了这个距离,或许你瞄准的是脚,最后命中的是头,但更大的可能性是脱靶。
而且这款枪的设计感觉也有些不太合理,至少我将它挂在身上的时候,会有种不知道该往哪挂的感觉,这个弹夹会隔的我肉疼。
但是这款枪也有它的好处,比如说,将它的射速提高一些,在缩短一些,布局稍稍的改变一下,使携带更为容易,那么我想它将会是一款很不错的战壕扫帚。”
黄志国虽然只是测试了这款枪的性能,但是他很快的也为这款枪找到了用途,如果能够按照他的所想而实现的话,那么基本上可以填补中国陆军在战壕战的时候仅有一款霰弹枪的尴尬局面。
步枪很显然是不适合用于战壕作战的,因为太长,不方便移动,加上射速太慢,不便于开枪。这种短小的自动火力配合着霰弹枪用来战壕作战,效果肯定很不错。
“其他的枪我就不做介绍了,都是德式装备,我们这里也有不少,大家都很熟悉。”黄志国将那把自动步枪放下,笑着说道。
“这么强大的火力,在短距离上压制我们的03式自动步枪倒也正常。”蔡锷听完黄志国的分析,暗暗的点头道。
1:10的战损到这时候也算是有了一个解释,一个班只有一支自动步枪,且侦察部队基本上是不配备机枪的,也不是说不配备,侦察部队的机枪是跟在后面的,有需要的时候他们会在两分钟内跟上来,不需要的时候就在后面跟着。
一般而言侦察部队是不会跟敌军主力部队作战的,所以这样的配置似乎也够用,但是遇上日军的特种部队,近距离火力被人比了下去,加上准备不足,对方又是经过特殊训练的特种部队,打不过人家倒也正常。
“将这款武器送回国,让科研所那边研究一下,另外在将你的想法写下来一并送回去,看看科研所那边是否能够根据这种想法研究出一款新的自动火力来填补我们的装备空缺。”蔡锷轻轻的说道。
其实中国陆军的火力配置已经很强大了,但是人总是希望自己的装备可以更加的出色,火力可以更加的强大。
早些年的时候,他们希望可以配备更多的机枪,这样部队的火力就会有足够的保证。后来机枪勉强算是多了起来,虽然还没有达到最后的预计,但实际上已经无伤大雅了。
后来又增加了03式自动步枪,虽然每个班只有一支,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机枪不足的局面,进一步的增加了班排火力的强度。
再后来又增加了手榴弹和霰弹枪,这两款武器是近距离杀敌的利器,自打他们一出现,就深受部队将士的喜爱。
现在这些装备都有了,他们也开始有了更高的追求,比如增加一款更为短小,近距离火力更猛的装备用来对付战壕内的敌军。
虽然03式自动步枪对付战壕内的敌军也是够用的,但是谁又会希望自己的火力太强大呢?基层的士兵是这样,上面的指挥官也是同样的想法。
但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关于冲锋枪,科研所其实早就研究出来了,在03式自动步枪被定型之后不久,王思锐就下令科研所根据自动步枪的设计原理和经验,研究出一款更为短小,方便携带,火力强大的冲锋枪。
冲锋枪早在1908年就已经成功的定型,并且开始量产。只不过并没有被装备到部队而已,主要原因还是后勤压力太大,原本就只能勉强支撑的后勤,如果突然间再去增加这种吞弹大户的话,估计有很大可能性会出现后勤崩溃的局面。
所以上面一直在等,一是等部队机械化进一步改变,二是先大量的囤积一些装备弹药,避免到时候消耗的太快跟不上使用。
第616章
支援琉球?
日本的战事正在有序不乱的进行着,从各个方面汇报回来的情况来看,日本前线的战事进行的很顺利,函馆战役也正在朝着中国人所预想的方向发展着。
原本函馆那么大的区域是无法容纳太多的军队部署的,但是中国人有意的将战线后撤,尽可能的给日军腾出了更多的空间,再加上时不时的对日军发起几场战斗,打击一下日军“膨胀”的士气。
迫使日军不得不派遣更多的部队支援函馆,按理说,这时候只要派一支舰队到函馆外围,就可以很轻易的切断日军与本州岛之间的联系,并且能够通过舰队对函馆内的日军进行轰炸。
日军在这里并没有什么重型武器,连步兵炮都没有几门,更不要提岸防炮之类的装备。但是中国人却并没有派遣舰队来这里,日本人也很默契的没有派遣他们的舰队过来。或许日本人是在担心,一旦他们的舰队来了,那么本来不想过来的中国海军,也只能被迫的过来参战。
而之前中日海军之间的战斗,也让日本海军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被日本视作依靠的海军,如今也远远的被人家甩在了身后,日本人自然不会去做那种自寻死路的举动来。
同样的,日本人也打探到了一个更加要命的消息,那就是在朝鲜,聚集了至少二十万以上的中国军队,中国陆军在朝鲜南部聚集想干什么?这个还用多想吗?
朝鲜南部距离日本的九州岛只有不足一百公里的距离,距离北海道却有数近千公里,他们为什么要放弃铁路,放弃可以直达海参崴的机会?而去选择徒步来到朝鲜的南部?
日本人联想到了一个月前他们所得到的那份情报,当时的那份情报显示,中国人似乎有意登陆九州岛,而不是北海道。后来或许因为某些原因,迫使中国人不得不临时的放弃了九州岛作为登陆场,临时的将目标选在了北海道。
但是中国人似乎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这个计划,屯兵朝鲜,难道不就是为了登陆九州岛吗?
但是中国人运力有限,现在大部分船只都被派到了海参崴至北海道之间,以确保中国人在北海道的优势,那么朝鲜南部即使派遣再多的部队,他们也无法将这里的军队运送到九州岛。
这也是日本敢于不断的从九州岛抽调军队支援北海道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日本方面可能也是在等,在等台湾那边的消息传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1/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