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427


一间小的会议室内,王思锐与李鸿章的幕僚刘学询对立而坐,此次刘学询是代表李鸿章前来与王思锐商议扩军事宜。
而历史上的这个时候,刘学询已经隐退了,但因为王思锐带来了蝴蝶效应,刘学询此时仍待在李鸿章身边。
而因为李鸿章前面已经与王思锐进行过谈话,而且两人也达成了一致,所以这一次李鸿章也不便继续出面。
至于亦劻,他就更懒的出面了,最近一段时间亦劻都是深居简出,难得露上一面,也不知道在家做什么?
李鸿章的意思很简单,他希望王思锐能够在短期内,最好就在这几天,将京城的军队扩充至两万,或者更多。
但是同时,李鸿章又不希望这些军队的指挥权落入王思锐手中。
虽然他很看重王思锐,但这并不代表就会支持王思锐去做某些事情,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李鸿章还是不会去触及的。
这时候,李鸿章便将与王思锐谈判的这件事情交给了他身边的幕僚,刘学询。
刘学询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倒是不如那些名人,但实际上刘学询的作用却要超出了那些历史名人。
刘学询与国父是同乡,两人也早就认识了。并且在七年前,便带着国父去拜见了两广总督李翰章(李鸿章的哥哥),并联合广州名流登报赞扬国父。
五年前,国父创办农学会,刘学询与他组织的师生很快便加入,至于这个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农学会,实际上是革命策划机构。
刘孙逐渐的形成了隐秘的搭档,刘出点子,出钱,国父组织行动。
后来,刘学询说动清廷同意招抚国父,而去年刘给上面写了一封保荐信,称加保总理才堪大用,万不宜任其浪迹海外。
广州起义之前,刘孙密会,国父便想让刘学询出任起义领袖,但被刘学询拒绝。
可以说,此刻坐在王思锐对面的这位李鸿章的幕僚,实际上也是国内最早的一批革命家之一。
只不过,这个革命家却始终有着做皇帝的美梦。
“朝廷寓意明显,不知贤弟有何作想?”刘学询饶有兴趣的看着王思锐,心中暗暗的打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不得不承认,王思锐的能力已经打动了刘学询。
此时此刻,刘学询正在考虑着如何才能招安王思锐。到时候,有他刘学询的点子,王思锐的军事才能,相信不久之后,他们便能够推翻清朝,让他荣登九五。
王思锐连那洋人都能打的过,更何况朝廷那些腐朽不堪的军队?至于孙,至少在刘学询看来,他的作用并不如王思锐。
当然了,王思锐很年轻,这也正是刘学询看中的一点。年轻人嘛,比较好忽悠不是?只要先将自己的思想灌输给王思锐,到时候许他一个兵马大元帅的职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想必王思锐很快就会臣服于他。
当然了,如果真的有那一天的话,刘学询绝对会比现在的朝廷做的更加过份,他绝对会在即将成事的那一刻,毫不犹豫的杀掉王思锐,然后在封他一个异姓王爷。
“只要民族不再受苦受难,我一人受些委屈又当何妨?朝廷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受命便是。”王思锐笑了笑,很是直接的说道。
王思锐虽然对于刘学询并不太了解,但是他的一些事情还是有所耳闻的。
对于这样一个恨不能埋伏到海底的革命前辈,王思锐只能敬而远之。
用王思锐的话来说,老子自己心里都还有着一颗帝王心呢,除非傻了才会去帮你实现帝王梦。
“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既然贤弟已然任命,那为兄也就不再多言,一切随缘吧。”刘学询略带一丝失望,但却并没有绝望。
因为他知道,朝廷是绝对不会放过王思锐的。而那个时候,才是他招揽王思锐的最佳时机。
紧接着,两人谈论了一些关于扩军的问题。
而王思锐则急于为部队解决冬装的问题,所以一时间两人也并没有谈到一起。
最终,在经过一个时辰的谈判之后,两人终于达成了一致。
将部队扩充至两万,其中的一万归王思锐指挥,一万归朝廷直接指挥,不过所有的兵力,都需要由王思锐来整训。
至于部队的冬装问题,这个由朝廷来解决,十日之内,两万套棉衣棉裤会被送到军营当中。
借着这个机会,王思锐再一次的扩招了七千人的部队,将表面上的军队总人数扩充至了一万,而多余的那七千人,则被王思锐隐藏在京城各处,甚至连日常的巡逻,也都临时的交给了那三千兵力。
一时间,被公开的那三千兵力更是忙的不可开交。
其中十五座城门处安排了九百人来驻守,军营内安排了两个营一千二百余人,俘虏营安排了一个营六百余人,只剩下了一个营用来巡逻整个京城。
十二个班的战士被分成了十二片区域,白天不间断的巡逻,夜间则是休息。
与此同时,王思锐也再一次给王树起写了一封信,命其加紧速度筹备七千套冬装,这些是要装备给隐藏在京城各处的士兵的。
毕竟他们平日里无法正常的出走,只能待在院子里或者屋子里,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这些士兵将会越来越难受。
第118章
他叫王思锐
十二月五日,十一国代表抵达京城。
这些代表在见到京城的模样之后,倒是比亦劻他们淡定了许多,因为他们有绝对的理由相信,京城绝对不是被强攻下来的,否则他们绝对不会一个人也没有跑掉。
亦劻和李鸿章以及所有的谈判大臣在这一日终于同时出面了,而整个京城,都被警戒了起来。
不过由于兵力不足,参与警戒的部队也只有不足两千人,其中一千余人还是亦劻他们带来的护卫。
他们并不需要将整个京城都给戒严起来,只需要下一道戒严令,然后在必经之路上安排兵力把守即可。
十一国代表被安排到了外城的一座还算是豪华一些的客栈内,只不过一家客栈是绝对装不下这么多人的,临近的几家客栈都被包了场,用于安置这些十一国代表。
看着还算是豪华的客栈,十一国代表的脸上却始终没有任何的笑容。
今天若是住进了这家客栈,那么就等于还没谈判呢,他们就已经先输一城。
“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巨大,住在这里会让我们很不习惯,而为了能够尽快的谈判,并结束这场战争,我们需要有一个好的状态。而休息,是保证状态的基本方式。所以,我们一致认为,我们应该住在我们各自的使馆区,而不是这里。”萨道义抢先站出来对着李鸿章说道。
至于庆亲王亦劻,萨道义只是看了一眼,然后便直接忽略了过去。
很显然,在萨道义的眼中,最终的谈判还是要跟李鸿章这位外交大臣来谈的,而庆亲王亦劻,只是在必要的时候,让他们找一个施压的工具而已。
李鸿章微微看了眼萨道义等人,对于他们的这一提议,李鸿章也是早有准备。
如今清廷好不容易打了场漂亮的仗,难不成还让洋人从一开始就牵着他们的鼻子走不成?
“阁下有所不知,贵国军队进入京城之后,四处杀虐,奸淫妇女,疯狂抢劫,这早已让京城百姓愤怒不已。当初那是城里没有我大清军队,故而百姓敢怒而不敢言,但现如今的情况已经完全反转了过来。将诸位集中在这里,这其实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诸位。”李鸿章说道,同时语气中也隐隐的告诉了萨道义,回到使馆区以后,你们的安全可就没办法保证了。
“清国是一个泱泱大国,如今军力强盛,难道还无法保证我们的安全吗?为了接下来的谈判,我想阁下应该拿出一点诚意出来。”萨道义继续说道。
住在这几座客栈内,只需要几百士兵就能将四周给封死。
而到时候他们若是想到处走动,怕是也会被对方以无法保证安全为由给拒绝。
如此一来,他们此行的谈判,最终也只能是一个单纯的谈判。想要借此机会来探清京城内的虚实,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而无法探清京城内的虚实,这又会给他们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带来更大的麻烦。
首先他们并不知道京城里到底有多少军队,又有多少武器。
连最基本的敌情都不清楚,而面对的又是一支能够在短短两天内攻下数千联军驻守的京城的军队,这让萨道义他们心里很是没底。
“诚意是有,但你们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你们必须要知道,再这京城内,可不仅仅只是百姓对你们有怨言的,而保护你们的这一营人马,那可是从十万军队当中临时抽调出来的心腹士兵。”李鸿章倒是光棍,再一次的给萨道义上了些眼药。
“我们是钦差大臣,是来谈判的!”萨道义很是不满道。
“我们是军队,我们的职责是用来打败你们这些侵略者的,而不是保护你们,抽调出一个营的兵力来保护你们我都觉得有些多余,我更加希望他们能够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在战场上给你们送上一个更大的惊喜。”王思锐突然站出来开口道。
对于洋人这幅不要脸的行为,就需要一个比他更不要脸的人站出来。眼下清朝的谈判队伍里并没有这个人,但王思锐却很乐意这么做。
原因无他,保存清廷的实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对王思锐有利的。
当然,如果王思锐的理想就是跑到一个偏居一偶的地方,舒舒服服的做个土皇帝的话,那么这么做是完全没有理由的。
“你……”萨道义有些语塞的指着王思锐,想要骂人,但却始终没能骂出口。
因为他从王思锐的身上感觉到了一股浓浓的杀气,而且不止王思锐一人的神撒谎能够给他这种感觉,这四周所有的士兵身上,似乎都给人一种很不自在的感觉。
这种感觉是什么?他们都不陌生,甚至在他们各个国家内也都感受过。
这是只有在最精锐的部队,打过最多仗的部队里才会出现的杀气。
而先前他们只是忙于跟李鸿章去斗法,完全忽略了四周的环境。
“阁下,这里是谈判场,而非战场。虽然这是你们的安排,但我还是希望无关紧要的人离开这里,因为他会影响到我们的谈判,甚至影响到最终的结局。”萨道义转身朝着李鸿章说道。
王思锐的存在,让萨道义感觉到有些难受,而以王思锐的年纪,加上身上的军装,让萨道义误以为是负责这里安全的营长,所以语气中也就带了些威胁。
在他看来,清廷是绝对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去跟他们纠缠下去的。
“很抱歉,之前忘了给各位介绍了。”李鸿章呵呵一笑,然后指着王思锐,虽然脸上没有尊敬之意,但李鸿章的行为还是让人看出了一些门道,至少李鸿章并没有小瞧这位年轻人,而对王思锐的态度,也是平起平坐的感觉。
“这位是大清新式陆军统领王思锐,诸位可能会有些陌生,但在我们这里做客的各国军队高层,对这位可是神交已久。而且,这位在他们那里的名声,可是一点也不亚于你们呐。当然,还有一点需要告诉诸位,王大人是朝廷钦命的协同使,所有的谈判,他必须在场。”
“王思锐?他就是王思锐?”萨道义心中顿时惊愕不已,王思锐的名声不仅在那些被俘的高层圈子里流传着,甚至在他们这些国家的高层里也都在流传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