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校对)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4


得知事情真相的经理当即辞退了B,但是他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却难以挽回了。
竞争对手也分好坏。如果你的竞争对手的专注度都在专业上,那么要恭喜你,你找到了一个好的竞争对象。这样的人,能迫使你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而不是人际关系上。很多场合,当一个很厉害的人获得大奖之后,他会很真诚地感谢竞争对手。也许刚出道的时候觉得竞争对手很可怕,但随着你对工作越来越聚焦,你才会知道有一个好的竞争对手有多么重要。
羽毛球世界冠军林丹的竞争对手是马来西亚的李宗伟。两个人对阵18年,重大场合的比赛交手40场,林丹的胜场28场。喜欢看羽毛球的朋友应该会发现,一开始两个人见面如同世仇,后来两个人见面更多是默契的一笑,惺惺相惜。
没有一个好的竞争对手,该有多么寂寞。
接下来,我再来具体说说什么是对手,什么是对头。
同事总是处处针对我,我要跟他对着干吗
除非你天下无敌、高手寂寞、独孤求败,否则就一定会有对手和对头。就算练到“五绝”的地步,洪七公还有个欧阳锋斗鸡一样地对应着呢。办公室里也一样,有对手、有对头的办公室才不会寂寞。否则,你身在职场,有些时候真的会觉得有些发闷,让你觉得枯燥,难以忍受。
友情提醒,对手和对头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作对的程度上。对手比较缓和,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是觉得对方有潜力,会对自己构成威胁,所以会不时地与对方比较,想一想怎么做会更好,而不是歇斯底里、不问对错地想尽办法打压对方。
面对对头,则要无所不用其极。有品的还好,只在意见、办法、工作上和你针锋相对。遇到没品的,直接盘外招、盘内招纷飞,根本没有缓解的余地。对头之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要弄死对方。如果失败了,就会被对方弄死。
明白了这个差异,你大概就可以了解,为什么我们有这个说法:不要去找对头,让对头来找你。
对手和对头是根据人的层次不同在职场出现的。一个对手很可能目前会比你强势,所以你在心里将他当成对手。因为关系比较缓和,你们不会有太过激烈的竞争和针锋相对。彼此可以互相学习,然后不断改变和促进自己的发展。
可是,如果你把他当对头看,那就糗大了,在你自身攻防不足时,就和别人刀刀见血、招招致命,最后的结局肯定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何况,没人愿意找不如自己的人作对,那样非但显得没品,自身档次也会被拉低。
主动寻找对手,记得别把对手当对头看待。你要找的对手可以是职位、能力都高出你的,这样才会成为你前进的动力。拉低对手的档次,就是侮辱你自身的档次,那会让你“开倒车”。
对头大多不是找的,而是当你发展到某个阶段自然而然出现的。就像电影里的大反派,你武功弱的时候,他根本不会把你放在心上,而当你真正给他带来威胁感,甚至触动到他的利益时,你们之间不可调和的竞争和矛盾就彻底到来。
这也是合理的,因为这个时候,你也有了和他死磕的准备和能力。
有对头是一个标志,意味着你在自己的岗位和领域里取得了成绩。否则,不会有人感到威胁和触动。对头的出现,是你获得阶段性成功的肯定。面对对头,你不会妥协,也不能妥协,狭路相逢勇者胜。击败对头是你的乐趣之一。我不是鼓励每个人都好斗如斯。你要明白,麦当劳之所以能扩展到这个地步,就是因为KFC的存在。没有了微软,也未必能出现这么强大的苹果。可口可乐不是有百事可乐在一边虎视眈眈吗?
要想成为一个在职场中有魅力的人,除了工作能力强以外,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周围的人觉得和你在一起很轻松,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想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就要学会化解尴尬
老虎都有打盹儿的时候,人有时做些糗事是难免的。即使像爱迪生这样的天才,也说过电视机不过是玩具,不能给人的生活带来任何改变,而特斯拉的交流电更是凶器,完全不能造福于人。所以,我们在很多时候,表现出一点儿糗、一点儿囧、一点点“out”,是完全无法避免的事。
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太多了。
我们公司有位叫方龄的主持人,主持着现在90%的电影发布会,我们笑称她是“电影首映礼之母”。这样的主持人经验那是相当多,但她曾经在主持的大型卫视直播庆典上,对着霍建华大喊“李光洁”。霍建华尴尬得要命,李光洁心想:我们长得有那么像吗?直到现在,这件事还被我们拿出来吐槽。
还有一次,我在公司卫生间外面的走廊上,遇见了一个偶像男艺人。所有人都清晰地看到了他“前门匆匆未得锁,一抹卡通出墙来”的样子,但大家都不好意思第一时间当众提醒。只得等他走了之后,大家赶紧给他的经纪人发微信。
这事很有趣,起码你知道了别人的另一面,从而发现:原来这家伙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于是,这也就具备了传播性,很可能在短时间内,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有了变化。
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处理?打压,反驳,还是否认?
无论什么时间、什么环境,哪怕你再不情愿,人总要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当事情真正发生时,它就不再是八卦或谣传,你必须要先接受,然后才能去处理。当你不能接受它的时候,就等于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更尴尬的位置。与其否认既定事实,不如换个角度让自己解脱。坦然承认可能会让你一时尴尬,但也是你展现自己坦诚和风度的最好时机。
美国前副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在莫斯科国立大学演讲时,忽然口吃,没能顺利地说出俄罗斯石油大亨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名字,现场哄笑声一片。但是,拜登马上略带调侃地说了一句:“这下你们可有的说了,我在俄罗斯的表现不怎么样。”
解决所有尴尬的方法只有一个:摊牌。不要一个人一个人地去沟通,而是一次性向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摊牌。一个个沟通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容易让你在不断回忆自己的尴尬时,在心理上造成一些影响。比如,我和B在工作上有摩擦,闹得不可开交,公司其他人都心知肚明,并且当成笑话去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两个人化解了矛盾,才会彻底让大家了解,这个风波已经过去了,我们俩没有问题了。
嘲笑可以,毕竟是你自己出乖露丑,但不要因为这件事,给对方留下什么不良的印象或者压力:让对方觉得在和你交流时,某些事不能提起,或者在他需要时,还可以凭借这件事给你致命一击。
有些尴尬可以有,但尴尬发生后,切记别遮掩,别藏着,别要面子,勇敢为自己埋单。
尴尬是相互的,有时主体是你,有时主体是别人,别以为自己没出糗就没有麻烦。
拿上面那个男艺人来说。在卫生间,他只遇到了我。他可以确定一件事:刘同知道我的秘密,知道我出了卫生间,忘记拉前门。我如果提醒他,他会感激吗?会对我有好感吗?当然会。可是更多的时候,他会担心,如果刘同大嘴巴怎么办?刘同会不会拿这个当谈资到处去说?即便我守口如瓶、决不松口,他也很有可能不这么想。假如有个巧合,他又犯了一次这样的尴尬,被身边人发现,然后传了出去,让他知道了,他能想到的第一个说出去的人就会是我,就是我到处乱讲惹的祸。
我冤不冤枉?换你,你冤不冤枉?
这绝不是杞人忧天,有数据可以证明。美国人的一项研究表明,所有被人看到糗事和囧事的人,会跟知道他糗事和囧事的家伙保持距离的比例超过了75%。你可能觉得郁闷,明明什么也没做错,却偏偏给自己创造了一个隐性敌视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