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577

  李志常甚至懒得问他真正的来意,直接察看叶素冬的记忆。
  这说来玄乎,不过是到了道家深层次修炼后自然而然会有的表现。
  到现在李志常也不得不承认在道学上黄裳确实称得上一代宗师,九阴真经的总决到现在仍旧对李志常有借鉴的意义。
  只不过限于射雕世界的武学层次,九阴真经仍旧以术为大用,九阴神爪、摧心掌这些武功能让普通人飞速进步,在战力上臻至一般意义上的武学高手境界。
  但要想更进一步,其实仍旧得以其总决为效用,只不过经年累月才看得出奇效。
  若是以李志常的眼光也能将九阴真经总结出一套速成心法,让人在一两年内成为厉害的人物,但也仅此而已。
  九阴真正的厉害之处还是在于其涉及性命之道,将‘天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的思想阐述得淋漓尽致。
  若是有人能专心致志,不事旁务,就算资质低下,只要一心照着总决修炼,恐怕很有可能在一甲子之内步入炼神还虚的境界,成为宗师级人物。
  至于打破天人界限,一是看缘法,二是看天资了。
  故而这个世界古往今来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如宁道奇这般宗师级高手,但能步入天人界限的高手便急剧减少,至于超越世间极限的高手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
  而其中又以传鹰最为幸运,得到战神图录的传承,在不足四十岁便破空而去,这便是所谓的有仙缘了。
  天地本不全,有人生来富有天下,有人生来苦苦求生,半分公平都谈不上。
  而人后天努力却可改变一点自身的处境,但是等到稍有起色的时候,恐怕就垂垂老矣。这便是大多数的人命运,至于像朱元璋这般起于草莽,到建立王朝的人物,整个历史长河都不多见。
  九阴真经和长生诀其实都是阐述高深的道家思想,去除九阴真经的武技,其实九阴真经和长生诀别无二致,只不过长生诀更进一步有着广成子炼虚合道的体悟,正因如此,若非天资绝世、机缘巧合之辈,根本从长生诀练不出任何武功。
  只因为长生诀起点更高,相比之下九阴真经的起点就地上许多,只要按部就班练下去,就能平安度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道家修炼过程。
  李志常双目回归澄澈,叶素冬茫然中清醒,浑不知道刚才一刹那间便被李志常察看了记忆。而李志常也略微有点疲倦,毕竟叶素冬再怎么也是一个高手,而且记忆纷杂,汹涌而至,若是封寒这等级级数的高手来施展,恐怕还得失神一下。
  李志常淡然道:“叶统领原来是替胡惟庸来请我,我和他素不相识,不知道他找我干什么。”叶素冬是朱元璋的御林军统领,和胡惟庸、楞严都是朱元璋手中的刀子,但是三人可未必都是一条心。
  如今看来叶素冬居然和胡惟庸有着特殊关系,着实令人惊讶,难道他们不顾忌朱元璋的看法么。
  叶素冬神智顿时清醒,看着李志常犹如见了鬼一样,喃喃道:“你怎么知道的。”
  李志常神秘一笑道:“我还知道号称‘灭情手’的叶统领养了不少外室,私生子恐怕你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个了。”
  叶素冬不知所措,李志常表现出的能力已经超脱他所能理解的范围,这绝不会是事先收集好了情报,因为胡惟庸让他来请李志常不过是一刻钟之前的事情,而且表明事先不要说明是他的邀请。
  他用轻功飞速赶来,先是因为好奇简正明的事情试探了李志常一下,随即便居然神思涣散,然后被李志常得知他的来意,还知道他一些隐秘的事情。
  要么是李志常有极大的势力早就探知他的一切,要么是李志常有妖术。
  无论是哪一种他都不得不对李志常有着更高的评价。
  叶素冬苦笑道:“阁下确实厉害,不过胡丞相并无恶意,见与不见你自己决定吧,李兄若要来,今晚直接到丞相府便可,话就算我已经带到了。”
  等到叶素冬灰溜溜离去,怜秀秀不由得扑哧一笑,叶素冬这人武功虽高,却热衷名利,做了御林军统领后,更是眼高于顶。
  今天见了李志常之后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恐怕今日的窘态会让他郁闷良久。
  不过怜秀秀一旦也不担心李志常被叶素冬报复,只因为她对李志常有着一种非同寻常的信心,仿佛只要李志常愿意,就算全天下和他作对,也不能动他分毫,这是源于心灵的直觉。
  李志常目光停留在怜秀秀的乌云如墨的秀发上,用一种极为平淡的语气说道:“你说我去不去赴胡惟庸的宴会?”
  怜秀秀浑没想到李志常会把这个问题交给她,她想也不想道:“我说要去,难道先生就去了么。”
  李志常平静道:“本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若是去混吃混喝一顿也不是不可以。到我现在这地步,就算别人有什么阴谋诡计,对我来说也是毫无作用的。”
  李志常知晓只要身处这尘世当中,就算不去惹事,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和麻烦来找他,这本就是人世的一部分,就连仙佛也无法避免。
第二十章
无想
  怜秀秀轻轻叹了一口气道:“如果我想说让先生多陪我一会,先生会答应么?”
  李志常悠悠道:“秀秀小姐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又何必问我?”
  怜秀秀目光迷离,比从高岩跌落的水滴还要散乱,缓缓道:“是啊,我确实不该问这种问题。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能见到先生这样的奇人,已算是此生不枉,先生虽然有一种随时要出尘而去不为任何事物动心的气质,但这样一来其实反而让人更加无法自拔。”
  怜秀秀确实有其独特的气质,更让人产生一种她是柔弱多情的感觉。其实李志常心里清楚这女子恐怕比任何人也想的更加坚强。
  身在这样的江湖,李志常仍旧能看出她犹然是处子之身,这不是简简单单有手段就能做到的。
  李志常微微一笑道:“若能动心,也能不动心,我有时连自己也管不得,又怎么管得了他人。”
  怜秀秀欣然道:“原来先生也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却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李志常道:“比方说有时候我虽然崖岸自高,但看见美好的事物总不由自主去欣赏,你知道么当我看见一朵娇嫩花开放的时候,虽然目光总为它停留,却从不肯将它带走。尽管我知道就算不摘下它,过不久它也会枯萎。”
  怜秀秀讶然道:“既然如此,为何先生还会娶妻。”
  李志常道:“这个问题其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这就是缘法,秀秀小姐其实和她十分相像,你虽然看着十分柔弱,但我知道你却是十分刚强的女子,在这一方面,世上大部分男子或许都不如你。”
  怜秀秀故作不悦道:“那么先生是否将秀秀作为你妻子的替身哩。”
  李志常油然道:“我若是真的如此,恐怕秀秀小姐不但不会不高兴,反而会心里好过些,但事实上我只是喜欢听秀秀小姐的筝音,总让我有一种飘坐云端的感觉。”
  怜秀秀微嗔道:“你若是个多情种子,全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女子会心甘情愿被你祸害,偏偏你又不是那样的人。”
  李志常道:“好了,游戏的话到此为止,跟你聊了这么一会,我已经不想去胡惟庸府上混饭吃,我们去秦淮河看夕阳落下,那一定十分动人。”
  怜秀秀也没想到李志常兜兜转转又回到原来的话题,不过女人的天性只会关注说的事情好不好玩,而不在于追根究底,这有时是优点,有时也是缺点。
  和李志常这种人相处你永远不感到厌烦,他能甘于淡泊隐居幽谷,也能仗剑浪荡天涯,更能生出豪情直面千人万人。
  即便和这种人不是情侣,只做朋友也是十分开心地事情。
  怜秀秀现在更多的便是把李志常当做朋友,当然李志常也仅仅把她当做朋友。
  人心往往是由于不知足,才会生出更多的企求,故而佛家说人生七苦,唯有求不得最苦。
  若是不求,只能心满意足,过得愉快,可惜这简单的道理人人都懂得,但却没有几个能做到。
  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而言,正因为这份不知足,才能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当遂古之初,那时的人如果仅仅满足于吃生食,恐怕对于火的运用就不会推广的那么快。
  怜秀秀轻启柔唇,轻声道:“这样也好。”
  李志常传音道:“简正明我们去秦淮河,把船只准备好。”
  简正明从外面得应一声,在李志常手下干事,比给天命教当卧底可要好很多,而且李志常从不吝惜指点他武功,现在简正明对李志常可是死心塌地。
  只要李志常这靠山不倒,这日子可比以前在锦衣卫过得舒坦太多。自从魔师出关之后,这江湖可比过去危险好多。
  胡惟庸身材瘦削,年纪五十上下,相貌堂堂,但脸色阴沉,细长的眼神充足,但眼珠溜转不定,可见天性奸诈险恶,满肚子坏水。
  叶素冬转述完李志常的事情之后,便长身而去,胡惟庸不以为杵。叶素冬可不是跟他一党,只不过大家有些利益上的往来而已。
  他请叶素冬找李志常这位奇人,亦是向朱元璋表明他绝无他意,只是平常地想搜罗人才。
  楞严传递了李志常相见朱元璋的想法,其有一条要求便是希望朱元璋来见他。
  朱元璋对于李志常这样的人也好奇的很,特别知道李志常踹了天命教高层的事迹,让出身草莽的朱元璋更能体会到李志常这种人拥有的破坏力。
  不过他不会贸然去见李志常,同时也让楞严暗中把李志常的一些事情传播出去。看看京城各处势力的反应,要知道现在京城各派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若是能有李志常这样的人相助,势必能打破平衡。
  当然如果李志常能像虚若无一样超然物外,各方势力也非常欣喜。
  一个人能力到了一定地步后,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心思,别人会忍不住想象你会带来怎么样的危害或者什么样的利益。
  尤其是在权势面前,连父子亲情也是可以放上台阶的筹码。
  纵然李志常无意搅入此间的是非,也不会因为他的意志,别人就不找上门来。
  强如庞斑和浪翻云,也不能够让别人不来挑战他们或者算计他们。
  而这两人出道以来可是从未败过,也难以阻碍别人对他们的心思和行动。
  胡惟庸想找李志常,的确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这样的高手帮忙,他非但不能隐蔽的去找李志常,还得让别人知道他去找李志常,这个别人自然是朱元璋,而他想找李志常帮忙的事情就是对付朱元璋。
  尽管他现在如日中天,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在朱元璋眼中他连一条狗都不如。
  自从杨宪被诛后,胡惟庸便抓住机会,遇事小心谨慎博得朱元璋欢心,进一步获得朱元璋的宠信。
  他在朝中看似独断专行,害了不少人,其实大都不过是揣摩朱元璋的心意而作。这是他和朱元璋心照不宣的地方,说到底他也不过是朱元璋用来和功勋斗法的刀子。
  这位洪武皇帝有大心胸、大气魄,是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好皇帝,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才会对他那些亲如兄弟的功勋兄弟痛下杀手,消弱这些特权阶级,延缓豪强势力做大和土地兼并加剧。
  正因为如此,这位洪武皇帝更不会容忍消弱功勋阶级之后,还有一个丞相来分薄他的权力,从朱元璋准备仿照大唐时期,将权力分摊到六部开始,其消弱丞相权力的用意便再明显不过。
  而且深悉朱元璋性情的他,恐怕朱元璋会一劳永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