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577

  要杀朱元璋谈何容易,所以当李志常的事迹传出来后,便是他也不得不动了心思。
  只不过这件事他会对李志常进行很多考察,甚至要弄清楚李志常的性情爱好。只要是人就一定有弱点,只要有弱点就一定能够利用,这是胡惟庸多年来的心得,也决不会有错。
  当然不会把希望都寄托在李志常身上,甚至不到最后时刻,他不会告诉任何人他的目的。
  如今他不过是效仿燕丹,把李志常当做可以作为荆轲的人物。
  甚至这只是万不得已才会用的计划。
  只是看来李志常对他观感未必好,没有直接答应前来。
  胡惟庸等到了下午,从手下线报得知李志常已经乘坐画舫到了秦淮河上。
  同时燕王也到了秦淮河,胡惟庸心里明白,懿文太子死后,燕王恐怕是朱元璋诸子中最出色的一个,只不过朱元璋尽管心疼这个儿子,恐怕皇位跟他没什么缘分。
  因为朱元璋是绝不容许他立下的制度遭遇挑战,传嫡传长这个继承制度,恐怕会成为大明朝不可动摇的祖制。
  夕阳下的秦淮河果然格外的动人,李志常注视着一片枫叶从岸边飘落在河水里。
  以他的目力犹然可见到枫叶上不规则的纹理,甚至他只要一闭眼,其上面的每一条纹理都会在脑海中浮现。
  落叶在水中随波逐流,波光粼粼的水体将夕阳化作千万道。
  让枫叶如同飘动在普照的霞光中。
  若是枫叶便如人一样,只能扬波逐流,那将是多么的无可奈何。
  而如今他已经可以逐渐把握自己的命运,甚至将来有一天可以跳出命运的河流。
  想到这里李志常心头怡然自足,清渊般的眸子流出难以言喻的智能之光。
  就在这时,河岸的对面有一对眼睛注视到他身上。
  更令他惊异的是,眼睛的主人绝没有任何念头,这听来便不可思议,除非是死人,不然任何人都会有念头。
  如李志常这般层次的人物,功力的深厚与否已经不是必要因素,精神和心灵的修养将会成为他现在到将来的主要修行线路,一心生万法,灵觉的厉害绝非常人可以想象。
  在李志常纯粹的精神感应下,眼睛的主人决然没有泛起任何心思。
  是空想,是非想,是无想。
第二十一章
轮回
  天下间能在他面前保持一念不生的人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如果李志常不是心灵修为通天彻地,是不可能感受到这毫无心思的目光的。
  怜秀秀发现了李志常的异状,顺着他的目光延伸出去,只见到不知何时,秦淮河岸上多出一个硕长人影,背着枫林,负手卓立,说不出的神骏飘逸。
  她的眼神极好,虽看到对方的秃头和灰色的僧衣,可是对方的庐山真貌却隐在枫影里,没法看得真切。
  李志常目光从岸边收了回来,叹道:“我向来以为佛门中如今人才凋零,只有‘剑僧’不舍领悟了两极归一的法门,算得上一个人物。没想到两次挫败在庞斑手上的无想僧,还远在他师弟不舍之上,成就之高,恐怕数百年的禅宗无人可及。”
  不知何处吹来芦管,无想僧飘身点足在河水游荡的芦管之上,达摩一苇渡江的事迹,不外乎如是而已。
  四周的画舫涌起阵阵惊叹声,有人已然认出这人便是当代的圣僧,白道两大宗师之一的无想僧。
  无想僧师尊乃是少林绝戒和尚,在庞斑弃用三八戟之前稳坐天下第一高手的宝座。只不过这前面的天下第一人,到头来被庞斑这如今的天下第一人击杀,成为庞斑魔王宝座下的枯骨。
  一声佛号来自无想僧,夕阳普照下,无想僧优雅的身形变得如神佛临世,很快就上了船板,合什道:“施主突破了天人局限,千百年中武林有此成就者也不过屈指可数,实在令贫僧佩服之至。”
  “和尚都以无想,何来佩服的念头。”李志常白衣微动,口中吐出的话利如刀剑,直接挑明无想僧既然将无想神功大成,缘何会产生佩服别人的念头,这等机锋交击,对于他们这种主要走上心灵精神道路的人物,有时候比拳脚交击更加凶险,一旦被弄出心灵缝隙,轻则功力大退,重则永无窥破天道奥秘的机会。
  无想僧不忧不喜,脸色古井无波,说道:“和尚不想,可这佩服的念头却油然而生。”
  “好个空而不空,想而不想,和尚厉害。”李志常抚掌而叹,显然是对无想僧的回话大为称赞。
  今日和无想僧既是偶遇,也是缘法,到了他们这种层次,一旦离得近了,自然会不自觉生出感应。
  无想僧对李志常也倍感好奇,自从三十年前第二次败在庞斑手上后,他便回到嵩山精修,直到这两年,才妙参有无,将无想功臻至大成。本以为世间除浪翻云、庞斑之后再无对手,没想到却听到了关于李志常的消息。
  李志常也知道无想僧两度败于庞斑手上的事情,正因知道这件事,所以对于无想僧还能将武功练到道境,才不能不对无想僧另眼相看。
  败军之将不足言勇,何况无想僧两度都是完败在庞斑手上,就这样无想僧还能抛开庞斑的阴影,更进一步,论心胸气度,当时寥寥可数。
  一流高手靠着奇功秘技便可成就,但到了超一流高手这种层次比的更多是心胸气度。
  而胸襟气度最难量化,也很难后天修炼,更多的是先天的性子。便如当初他去洞庭湖,其实也暗中观察了怒蛟帮几个后辈,在李志常眼中最出色人才不是最努力的那个或者最聪明的那个,反而是其中一个叫戚长征的用刀年轻高手。
  此人行事无拘无束,不墨守成规,胆大妄为,只要十年不死,便可挑战封寒的刀道地位。
  “施主可知单玉如已经请出水月大宗,近些时日出行一定要注意。”无想僧对李志常并无恶感,便把得来的消息告知李志常。
  水月大宗乃东瀛着名的兵法大家,一把水月刀败尽东瀛高手,乃幕府将军的第一教席。从某种意义来说他和蓝玉、单玉如都是利益结合的共同体,其最大的敌人便是朱元璋。
  甚至胡惟庸和水月大宗都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勾连,只不过这些分析无想僧自然不会宣之于口。
  他虽然是世外之人,但是该知道的都能知道,这便是身为八派联盟元老的好处。
  李志常对于无想僧的好意自然不能视而不见,他并非毫无人情味的一个人,因此微笑道:“如此便多谢大师好意提醒,我在船上备了一桌酒席,亦有素斋,大师若有兴致,咱们可以叙谈一会。”
  无想僧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和李志常这等人物论道的机会,武功到了这个境地,闭关的用处已经不大,只有跟同等级或者高等级的人物交流或者交手,才更有可能在大道方面更进一步。
  水月大宗尽管是宗师级人物,且精通刺杀之道,不过李志常仍旧不把他放在心上,以他的心灵修为,任何的刺杀都会变得毫无意义。另一方面,只要他决心要杀一个人,对方就是逃到天涯海角也休想逃出他的感应。
  大道到了高处,便万法殊途同归。此时便可以道为技,在各个领域都能十分出彩。
  小艇在茫茫江水中比一片落叶好不到哪里去,不过浪翻云对水性的熟知远超任何人想象,小艇在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的长江水中,比游鱼更加灵活自如。
  秦梦瑶在船边悄然而立,轻轻笑道:“若是名震天下的覆雨剑扮作长江里的艄公,肯定也是艄公里面头一号人物。”
  “不过在长江里面的当艄公,不知要几世修来的福气,才能渡得梦瑶这仙子一样的人物。”浪翻云头也不回,随意回道。对于秦梦瑶的坚强,他真是刮目相看。
  虽然得了他玄功的帮助,秦梦瑶的伤势不再恶化,但是其时时刻刻经脉都在承受红日法王的如烈日一般灼热的真气,这带来的疼痛感,非是人世间任何酷刑可以办到。
  红日法王的不死法印,正因其‘不死’的含义,所以一旦侵入,就不死不灭,难以去除。浪翻云又对明玉功的特性不了解,也只能帮助秦梦瑶抵抗不死法印灼热真气,不让其摧毁秦梦瑶的心脉。
  他能做到的也仅此而已,难为秦梦瑶仍旧能够谈笑自若,超越肉体承受的苦痛,同时也对李志常教导弟子的手段,刮目相看。
  “浪大哥说笑了,论心灵上的动人,放眼天下谁又记得上你,只有瞎子才会看不出浪翻云超脱俗世的美丽。”她对浪翻云用出‘美丽’二字,非但不是调笑,而是带着尊敬的意味,也只有她这种通明的心灵,才能感受到浪翻云无时无刻都处于完美的状态,这种感觉非但用言语说不出来,一旦细细体悟,便是让人陷入其中,难以自拔。
  不过秦梦瑶是真正的剑道种子,心中慧剑之锋利可以斩断一切虚妄,见得本如真实,因此虽然欣赏、崇敬浪翻云的境界,却不因此而对这个人无法自拔。
  浪翻云实在没想到秦梦瑶这小丫头居然说出他‘美丽’二字,不由得呆了呆,心下怅然。
  这种情绪蔓延开来,秦梦瑶也能感受到,奇怪道:“浪大哥这是怎么了。”
  浪翻云苦笑道:“梦瑶不知,其实惜惜生前也说过我很美丽的话,我不由得想起了她。”
  秦梦瑶闻言一怔,悠悠叹息道:“惜惜姑娘一定是很特别的女子。”
  “是啊,她很特别,若是我能破空而去,真想知道这世上究竟有没有轮回之事,若是有的话,我一定要找到惜惜的来世。”浪翻云露出温柔的神色,尽管他面容粗狂,但这温柔的神色不但不会显得可憎,反而让人难以自拔。
  “浪大哥不比验证,这世间的确有轮回之事,确凿无疑。”秦梦瑶用极为肯定的语气说道。
  “若非大侠传鹰当年当着千军万马破空而去,谁又知道仙道是否无凭,梦瑶此言,定然是有所依据的了?”浪翻云神情触动,明玉宫悠远古老,说不定能知道很多人不知晓的秘密,轮回之事若是果有其事,那么当真便是涉及天地的大秘。
  秦梦瑶露出思索的神色,用一种极为淡然的语气道:“其实这件事已经涉及到十分久远的年代,最远可以从东晋末年说起,浪大哥可知道历史上东晋末年天师道‘孙恩卢循之乱’?”
  浪翻云道:“隐约知道一点。”
  “孙恩在我门中秘闻中,乃是道门中少有的破碎虚空的人物,只不过他不是肉身破碎,而是阳神穿越了世界之门,到达另一方世界,而他成道的凭借便是黄天大法。他弟子卢循在黄天大法的成就及不上他,因此至死没有达至孙恩离去时‘黄天无极’的境界,自然不能离开这方世界。”秦梦瑶渐渐回忆起这件记载在典籍中的事情。
  浪翻云闻弦歌而知雅意,缓缓道:“难道这卢循便死后轮回了一次?”
  秦梦瑶泛起空濛的神色,悠然道:“确实如此,卢循便是真正的经历了一次轮回之人,他的转世之身在隋末就出现了,经过近百年的修行,他也终于到了‘黄天无极’,在别人的帮助下走上了跟他师尊孙恩一样的道路。而那一世,他的名字叫做‘席遥’。”
第二十二章
禹步
  等无想僧离去后,李志常显得若有所思。
  八派联盟召开元老会议这是早就定下的,甚至在刚才的交流中他可以看出无想僧并不在意元老会议之后,少林在八派中的地位。
  以李志常观之,少林除了无想僧和剑僧不舍实在没有什么人物,无想僧恐怕也是明白这一点,其内心深处恐怕极不愿意少林寺陷入京城权利角逐的漩涡当中。
  论志向无想僧自然有超脱天人界限的心思,只不过他的出身决定他有许多事情都无可奈何。尘世的因果可没有那么好斩断的。
  天道无情、天道无亲、天道无私、天道无我。
  可作为人追寻天道并不是要磨灭七情六欲,释迦摩尼入灭之前也曾流下眼泪,悲悯世人,佛陀并不是真正断情绝性。
  李志常知道自己向来勇猛精进,跟他本身是个淡漠的性子有很大关系,于万事万物那种不关心的心态,既成就了他,也束缚了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