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4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9/577

  除他之外,一切都是外道。
  他便是天地间唯一的真实,其他都是虚妄。
  他身周同样火焰熊熊燃烧,非但没有给他半点伤害,仿佛还被他无形排斥。
  火焰如潮水涨落,他的身体也一隐一现。
  有诗为证: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中年人便给人这种‘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的味道,一切外来事物,都不能对他动摇分毫。
  李志常突然有了一种明悟,这个中年人并不是什么妖魔鬼怪,而是一道执念。
  只要没有跟他相关的事情发生,任何一切事物都跟他没关系。
  李志常微微皱眉,一指剑气朝着中年人激射而去。
  这缕剑气,凌厉刚猛,浩然无匹,直直往中年人眉心而去。
  那男子睁开眼睛,朝着李志常望去,露出一种一意孤行,永不回头的情绪,可是到底没有任何动作。
  剑气正中眉心,随即男子身躯寸寸瓦解。
  李志常紧锁的眉头并没有因为中年男子身躯消解,而得到缓解。
  事实上他已经离天仙只有一步之遥,远非任何地仙可以比拟,只要度过了风灾,便可成就天仙果业。
  他的成就已经超越诸天万界的无数众生,也已经脱离了生死轮回,可是他并不算永恒,相比朝生暮死的众生,只是多走了半步。
  长生不老虽然是足以值得夸耀的事情,李志常从不因此满足。
  或者说他现在只相当于在一个盲人的世界中,他能够看到一丝光明,这便是他超越众生的地方。
  面前这道执念给李志常一种奇妙的感觉,那就是他和执念之间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联系。
  这执念所化的中年人,或者说在某方面而言已经是永生不灭,就算将他粉碎,也不会改变他的本质。
  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这道执念都不会有什么改变。
  这也是一种永恒。
  这不同于日月星辰的亘古长存,但是某些方面而言却又一般无二,因为日月星辰是没有念头的,而这执念只有一种念头。
  中年人身体溃散,变成无数的金粉,撒到他身上,连外面的元神青光都不能阻碍分毫。
  因为这不是任何实质的东西,又或者说是一种经验,玄之又玄。
  这份经验侵入李志常体内,他并没有任何惊慌失措,或者说他早就准备好了这件事,还是说他连自身的存在都已经不在意了。
  这一点除了他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知晓,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明白。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也不需要有什么人明白。
  李志常仍旧站在原地,可是周围已经没有了火焰。
  这是一条大街上,他变成了一个僧人,一个修为高深的和尚,他已经到了人间极致,只要他愿意,他就可以飞升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任由自己的肉身,在人间一步步衰败。
  下一世他成了一个道士,因为带着宿慧,所以修行很快,数十年时间,他就有了人间巅峰的实力,可是他依然没有飞升。
  李志常知道他来到了那个中年人的生命,这一切都是中年人的经历。
  一世又一世的轮回,他始终屹立在人间的巅峰,可是他从没有破空而去,飞升天界的打算。
  等到最后一世,他便轮回到了这方天地,成为了大圣国师王菩萨。
  这方天地的上限比任何之前轮回的世界都要高,或者说这方天地并没有上限,大地之外便是无穷虚空。
  当然这里也能感应到天界,也能感应到西天。
  他的法力练到了前所未有的强横,李志常也无法说明这力量有多强,他无法形容。
  只知道体内那股庞博道无边无际的力量,对世上任何力量都产生了排斥。
  他见到了水母,水母是那样的强大,可是依旧被他轻易降服。
  到后来,已经不是世界在排斥他,而是他在排斥这个世界。
  最后他终于遥望西天,那里端坐着一尊金色佛像,它是如此的巨大,如此的圆满,一手指天,一手触地。
  佛陀正满目慈悲的看着他,或者说,他的成就让佛陀都要亲自接引他。
  只要他朝见一下佛陀之玉像,便是下一个位列西天的佛祖——南无大圣国师王如来。
  他见到有着大清净、大慈悲、大自在气息的佛祖,没有任何惊讶,亦没有任何尊敬,更没有任何感动,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我不去西天”。
  然后顿了一下,接着道:“也不证佛陀。”
  周围天地再是一变,熊熊火焰,金莲已经消失,一页经书浮现在李志常面前,上面刻着四个大字,不知是什么文字,李志常清楚认得——太乙真诀。
  一口巨钟出现在天空上方,天塌地陷,经书飞入李志常的识海。
  等李志常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回到了静室当中,或者说他从没有离开过。
  识海中的那一页经书依然存在,手中的画卷已经消失,而腰间的神秘石室所化的那个铜铃,依旧是灰扑扑的。
  李志常自语道:“为什么不证佛陀?”
  佛陀是一种认证,一种称号。
  而释迦摩尼也说过众生皆具佛性,遂有‘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即身成佛’或‘即心即佛’等说,进而有‘草木国土,悉皆成佛’之说。
第四十五章
罗浮
  圆满成就的佛陀,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达到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境界,所以诸“佛”都有十个称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及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有五眼、六通、十力、十八不共法,佛身有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等。
  可以说圆满成就的佛陀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无所不至,无所不能。
  纵使大圣国师王菩萨去了西天,不能成就圆满修行的佛陀,也应当远在一般的三千诸佛之上。
  他又为何不去西天,不证佛陀。
  虽然菩萨、罗汉、佛祖都是果位,不能全盘代表具体实力(如四大菩萨法力都在一般诸佛、菩萨、罗汉之上),但是位列西天,便可随着佛经将自身投影布满过去未来诸天万界,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永恒不灭。
  这一点通过大圣国师王菩萨的经验,李志常已经知道。
  可是大圣国师王居然拒绝了这天大的好处。
  虽然不知道最后大圣国师王和佛陀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但从他留下的执念来看,大圣国师王菩萨一定没有成佛。
  而且大圣国师王也没有入任何佛教经典,甚至没有任何庙宇,便可以看出他果然没有位列西天诸佛之中。
  同时李志常也想到了神秘石室阻止他去破碎后的世界,那便是道家所言的仙界。
  两者之间,倒有一定相通之处。
  这些事情都太过神秘,李志常也理不透彻,他没有继续去研究那一页经书——太乙真诀,而是决定先出去一下,他也不知道他研究这画卷,花了多长时间。
  推门而出,外面已经是冰天雪地,一枝寒梅傲立在雪中。
  青青清冷的声音传来道:“你终于出来了。”
  李志常朝着青青声音方向看过去,只见到她一身素淡,有些奇怪,心中起了一卦,叹息道:“原来都过去几个月了,你母亲都仙逝了。”
  青青道:“这对她也是一种解脱,我亲自护送她投身了一个好人家。”
  李志常沉吟道:“这么说来,你红尘的因果已经了断了?”
  “还有一件事,只因为你尚未出关,我怕有什么意外,至今没有启程,既然你出来了,我也该去了断那件事,当然我也不会回来了。”青青悠悠地看着面前的一朵梅花,雪白、清冷,不惧风霜,一如她的人,一如她的剑。
  李志常缓缓点头,目视着片片雪花,他也有些萧索,毕竟进入大圣国师王的经验,相当于轮回了许久。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说那日徐鸿儒遁走之后。
  罗浮山当年本是罗浮派占据,罗浮派当初乃是道门第一大派。这个第一大派指的是人数,而不是实力。
  罗浮派人数最多的时候,足有万人,当真是香火鼎盛。不过这并没有什么用,因为举派之内,都只有两三个普通的元神真人。
  有时候人多势众,不代表天下无敌。
  当初上古有一教派还号称万仙来朝,教中弟子那真是有上万名天仙,金仙高手都层出不穷,最终还是风流云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9/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