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4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0/577

  罗浮派便是因为人数众多,妄自尊大,得罪了黑山老妖,被老妖用绝世法力,将一派上下,老老少少,杀了个干干净净,寸草不留。
  因为老妖威名赫赫,又用毒火将这满山遍野烧了个干净。别的练气士也不敢也不愿意来这里修行,所以罗浮山贵为一代名山,数十年来都没有修行者驻扎。
  徐鸿儒深谙狡兔三窟的道理,暗自在这里建造了一个秘密的地下教坛。
  他元神大损,几乎掉了三分之一的修为,非是百年苦修,不然修不回来。
  百年光阴好说,可是他的老对头王森,不是个好欺哄的角色,只要发现他有一点不对劲,恐怕就派人杀上门来。
  好在这处秘密据点少有人知道,徐鸿儒才能有些安心。
  不过徐鸿儒很快元神一阵波动,怒哼道:“是谁?”
  一个虬髯壮汉从黑暗里慢慢走出来,分明就是燕赤霞。
  他漫步而来,缓缓道:“教主怎么样?”
  看不出有什么欣喜或者担心的表情,对徐鸿儒的态度,跟过去差不多。
  徐鸿儒道:“没什么事,只是肉身毁了,得重新找一具,不过我早有准备。”
  他心里却想到此人虽然是峨嵋派弃徒,来投我共举大事,但是不一定是真心的,我万万不能大意。
  燕赤霞道:“教主肉身损毁,得尽快修炼,我就不打扰了。”
  说罢,转身而去。
  徐鸿儒过了良久,元神洞彻方圆数里,没有发现异样,这才往密室深处而去,里面有一个年轻的书生。
  年纪不大,根骨佳妙,乃是他白莲教的弟子之一。
  是浙州金华人士,本名宁采臣。
  徐鸿儒元神往宁采臣身体钻了进去,缓缓起身,自语道:“这段时间我就是宁采臣了。”
  宁采臣是白莲教徒的身份,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十分隐秘。
  他早就知道就算夺走画宝物,身份不一定能瞒过白子山,只要他一日不死,白莲教就能存在。
  白子山就算找到白莲教头上,他分坛到处都是,除非他的死对头王森,别人能找出十分之一的分坛,就算他有本事。
  徐鸿儒怕的就是王森这老对头,发动闻香教的势力,找到关于他的蛛丝马迹。
  当然他也没有料到燕赤霞能够找到他在罗浮山的秘密教坛。
  这也是失算的地方。
  现在他只有尽快的恢复修为,或者找到盟友,才能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同时罗浮山的另外一个山头,虬髯剑客,也就是峨眉剑客燕赤霞,吐出一口血水,自语道:“白月妖圣果然厉害,这不知道要打坐多久,才能恢复,老子平生最烦打坐了。”
  刚才他本来想趁机制住徐鸿儒,逼问出那件事的,事到临头才发现,这伤势实在压制不住了。
  燕赤霞大步迈开,朝着东南方向而去,听说那里有座兰若寺,里面的智通老和尚有些法力,老和尚人也不错,就在那里去养伤吧。
第四十六章
观微毫之妙,能见无穷
  两人沉默不语,本来以青青的性情未必要多说几句,不过这时候她却打破沉默,幽幽地道:“忘了跟你说,那司马红叶已经走了,还有你那小狐狸几次想见你,我看你闭关,给她阻挡住,你还是去哄哄吧。”
  李志常听到后,心里忖道:红叶功力被废,至少也要混元金丹级数的丹药方可以重新弥补她亏空的精血,这千山万水,大千世界,能练此药的人,恐怕也不会太多,我要不要帮她一把。
  另一方面小狐狸的叔叔被抓去了,我还是帮她试着救回来。
  青凤天资根骨,很得李志常喜爱,流波生慧,我见犹怜,无论是狐还是人形,恐怕都让人不忍伤害。
  他虽然没有收青凤为徒的打算,到底将来要开宗立府,青凤若是一路没有妨碍,修行当是有成,至少练成元神大有可能。
  这便是生来命好。
  就像读书人学习,有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照样把经义滚瓜烂熟,有人费尽心力,挑灯夜读,悬梁刺股,到头来不过成了个书呆。
  他也不急着研究那一页太乙真诀,以他剑光分化的绝世剑术加上元神真火,就算不会什么道术,论杀伤力,他自忖天下之大,也可去得,除非遇上大圣国师王那种变态。
  毕竟体悟了大圣国师王菩萨的剑经验,李志常对飞升上界更无兴趣。
  而且大圣国师王菩萨、黑山老妖能在这方天地成就如此之高,他为什么又不可以。
  暂时而言,黑山老妖可以说成了他一个目标,打败黑山老妖,也不知道能不能和大圣国师王当初的实力相提并论。
  虽然他体悟了大圣国师王菩萨的经验,可是到底两人之间差距之大,不可估量。
  就好比一个原始社会的人,让他突然到了现代社会,用那些先进科技,他照样一头雾水,只能看到人类飞天遁地,以及各种各样的先进科技,除了震撼之外,更多的是不能理解。
  但是原始社会的人,只要给他时间在现代社会慢慢适应,还是能够成为一个标准的现代人。
  李志常既然有了这份经验,就再不是一头雾水。
  而且大圣国师王面对佛陀表现出的怡然无惧,更让李志常心向往之,颇有种大丈夫当如是的感觉。
  这种久违的激情,很久都没出现在他身上过。
  让他更加珍而重之。
  修行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修行是一场真正的逆天而行,是对一切磨难的征服,这个过程自然不能一蹴而就。
  李志常现在更加深刻体会以前见到的那句话,知识就像平面上的一个圆,你知道的越多,那么你与不知道的接触范围就越大。
  这一点用在修行上亦复如是。
  登临绝顶,见着越多,不了解的自然也就越多。
  他一下子得了大圣国师王菩萨的经验,就好像从半山腰一下子到了峰顶,困惑也就更多了。
  因为少了半山腰到峰顶这段路扎扎实实的体悟。
  天道不可假他人而成,却并不是说他山之石不可攻玉。沿着别人走过的路,不敢逾越分毫,固然不对。
  但是万丈高楼,更不可能平地而起。
  李志常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对于太乙真诀,他当然不会不屑一顾。
  每一种功法,由不同的人来练,就会有不同的效果。
  好比李志常用明玉功走到了破碎虚空,成就元神的境界,不代表其他人也可以靠明玉功走到跟他一样的境界。
  成功的路,未必可以复制,也未必都能复制。
  越是接近真理的言语,越不可能给出明确的指引。
  所以老子留下道德经,却没有一句涉及真正的修行,但道德经却是修行者的瑰宝,就连李志常如今的层次,也没有丝毫脱离道德经涉及到的道理。
  越是这样,李志常也就越能够体会到老子的伟大之处。
  李志常想起老子,回想起当初在越女剑的那个世界,无论是释迦牟尼尊者、还是那根菩提枝、或者是老子,现在看来依旧是那么遥不可及。
  而且李志常也通过大圣国师王菩萨,知道只要到了某种境界,绝对是可以化身无数的,因此他见到的老子、佛陀都不可能是本尊。
  这一点让李志常更加悠然神往。
  修行的道路是那样漫长那样的难走,那样的看不到终点,这正是修行的迷人之处啊。
  雪花片片飘落,梅花在风中摇曳,暗香混着青青的体香,不觉又是一番新奇的天地。
  李志常淡然自若道:“她的事情我没有忘记,只不过我也没有料到这次闭关会这么久。红叶是个主意极正的人,她要走,自然谁也拦不住,何况她自有师门,我也不担心,倒是要谢谢你这段时间的守护了。”
  青青微微弹指,一丝剑气,带走一片雪花,将其碾为微小的分子,她的修为果然越来越深不可测。
  炼剑成丝的绝世剑术,果然被她更上一层。
  剑光分化是分出更多剑光,组成不同的攻击形式。到最后,一剑之下,生灭一方大世界也并非不可能,故而又称一剑生万法。
  而炼剑成丝却是不断入微,破除一切有无之法。
  因为一面铜墙铁壁可能看起来毫无破绽,可是如果不断入微,便可以发现铜墙铁壁也是由无数的微小腻子构成,中间依旧是无数空隙。
  所谓的毫无破绽,那是在同等世界观为前提的状态下。
  佛家所言,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便是这个道理。
  因为观微毫之妙,便能见无穷。
  李志常分明感受到青青刚才那一道剑气,便是将那一片雪花的空隙填满,自动将其瓦解成雪粉,这并非靠的剑气绞杀的蛮力。
  这种精妙的控制,连他都不过如此,李志常不由得更加佩服青青在剑道上的天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0/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