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483

  这种事实在是太多了,典型的就是美国在越战中的导弹万岁、导弹万能理论。君不见越战中美军导弹每每打不中敌机,随后导弹用完了,而机炮又被飞机早就舍弃了。
  这些十之八九都是因为导引头的问题,要不就是元器件不靠谱,要不就是导弹追太阳,这些都是吃了导引头的亏。
  现在杨辉就在考虑一个问题,到底是要怎么搞。至少所谓的完全自主研制杨辉是不包有任何信心,倒不是说共和国研制不出来。
  实在是现在的时间限制,还是尽早出成果为好,这时候引进一款西方的中距离导弹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在不引进,89年之后想要引进都没有门。
  对面的是军人,也不需要什么弯弯绕,杨辉有话就直说:“我个人觉得,现在我们有机会还是引进一款靠谱的中距离导弹为好,实在是我们完全没有自主研制中距离导弹的经验,要自主研制恐怕会耗时很长。”
  中距离导弹研制没有经验,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同样是必须要承认的问题,点点头表示杨辉说的没有错,可以继续说下去。
  “所以,我个人以为还是尽量想办法引进一款中距离拦截导弹,为了和蓝狐配套自然是英国的天空闪光导弹最好,不过这个引进的可能挺小,现在的天空闪光导弹还算是相当厉害的中距离拦截导弹,我们最好还是另外想想办法。”
  天空闪光导弹在研制出来的时候性能是牛的一逼,直接就坐上了西方国家最牛逼的中距离导弹的交椅,甚至说是全世界级都不算过,美苏两国的中距离弹还真就差了一截。
  这款导弹强大之处不止是一点半点,而是代差,虽然这款导弹是自美国的AIM-7E-2弹体技术改过来的,但是在导引头上面却是一个世界第一:世界上第一种投入使用的单脉冲半主动导引头,这款导引头是共和国的‘老朋友’马可尼公司的产品。
  同样天空闪光还第一次具有了下视能力,这是第一款具有下视能力的第三代中距离拦截弹,在85年AIM-7大批量生产之前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这样的一款导弹共和国能够在八五年引进到国内生产?这个杨辉自己都不相信,英国人可是一点都不傻,所以这个时候就有了另外的一个目标:意大利的‘阿斯派德’导弹,同样是源自于美制AIM-7E-2。
  这款导弹在导引头上面也是不逊色于天空闪光导弹,最主要是这款导弹现在缺钱,同样是在74年就进行了试射,但是在现在的84年了依然是没有定型,还在进行设计,真正定型都是88年的时候了。
  缺钱这就好说了,虽然共和国也缺钱,但是只要愿意拿钱出来搞中距离弹,同样情况下搞到阿斯派德肯定要比搞到天空闪光要容易的多。
  “所以我就有两个目标,第一是天空闪光导弹,若是能够搞到自然是最好,若是不能引进那么现在意大利的阿斯派德导弹不失为一款可行方案。”
  杨辉把他能想到的两款导弹说出来,要怎么办就要看军队和国家高层的选择了,作为技术人员他现在已经将他有权利做的做到了最好。
第172章
民品进展
  首飞顺利超额完成,后续的研发费用拿到手,同时也成功和军队在超七项目上接上头,基地的各个项目都快速推进,发动机方面的核心机也在不断的进行测试,每天烧掉的燃料是基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杨辉在这个时候,倒是没有了什么事,他需要到基地搞的民品项目去看看。侉子发动机虽然比较老了,但是他将是基地打入民用活塞式发动机领域的第一次试水之作,适当关注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洪都方面倒是挺不错,对基地派过去的技术人员都是手把手的教学,你搞发动机不玩整车还没什么大问题,没有整车上面的竞争,那你愿意折腾你就折腾吧。
  民用发动机的技术组都是相当不错的,从洪都学成归来已经好几个月了,带着洪都方面送的几台发动机,以及基地的报废侉子,就在废旧的机库里面搞起来了。
  杨辉来到这个项目组的驻地的时候可算是惊讶了好久,废旧的机库一边是一大堆的零件,有成品发动机,同样这也有一台没有发动机的侉子;另一边就是一水的办工桌,技术人员就在那边搞设计,看起来搞的还挺热火朝天。
  这是典型的车库文化或者说是机库文化来的更恰当一些,机库怎么的也比车库听起来高大上一些,所以说这些创业者起点相对而言还是要高上许多。
  在门口的杨辉还听到了隐隐约约的听到了敲击声,也不知道最里面在干什么,不管如何,杨辉现在需要去找到他亲自任命的技术负责人,在这些人中,都是搞技术而没有搞行政的,这么二十来个技术人员一个技术组长就足矣。
  “哎,同志,你们丁负责人在哪里啊,我找他有事。”
  负责这些摩托车发动机的技术改造的是一位姓丁的人员,这位负责人杨辉可以找了好久才找到的。一开始在基地中要找到一个搞摩托车发动机的人绝对是相当困难,基地是搞飞机的,哪有人搞这东西。
  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不懈努力之下还真就让杨辉给找到了这样一位。说来也巧,这位在基地还真就是一直在搞侉子的发动机。
  丁雷是本地人,在基地建立之初招进基地的,当时还仅仅是一个中学都没毕业的这位,被招进了基地,负责基地的后勤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负责侉子的维修保养。
  750侉子是出了名的问题多,称之为车棚皇后也不为过,只要是摩托车的问题,它都有可能一不小心就冒出来的。
  有一个段子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说一下:在共和国军队中做摩托车兵,只需要两年时间不用太多,退役之后就可以准备开个摩托车维修店了,因为在军队的两年中,侉子已经把所有摩托车会出现的问题都出现了,这些毛病都是由军队里当兵的自己解决。
  虽说是有些夸张,但是也至少能说明侉子这车小毛病确实不少。基地这位丁雷是维护了整个基地的侉子十多年了,对于侉子这车可以说是烂熟于心,现在基地找不出比他更合适的人了。这位丁雷虽然初中都没毕业,但是基地的培训班倒是去参加过不少。
  所以这位在技术上、理论上都还是没有问题。杨辉把侉子的发动机项目组交给他倒也合适,而这位丁雷也却是不负杨辉的期望。
  “哦。杨秘书长,你来的正好,我们现在的项目进度是到了该给你汇报一下的时候了,我们从洪都回来这么久,也花了这么多的资金了,该出来一些成果了。”
  有成果这倒是可喜的一件事,就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成果,这么快就出成果还是让杨辉有一些小惊讶。
  “什么成果?你说来看看,若是有成品就更好了,我们投资这么多钱为的不就是这个吗?”
  丁雷带着杨辉来到一旁的办工桌,把手上的机油在工作服上面蹭两下,从办公桌下面的柜子里拿出一摞资料,实物没有但是资料、简图还是有了。
  “看看吧,这就是我所设想的方案,我们现在对发动机还没有进行改动,我们现在技术还不太成熟,所以我们在变速器上面做了些修改。”
  750耗油吗?绝对的耗油,那么他的问题在哪里,最大的问题是处在发动机本身,但是在发动机本身之外的变速器同样是元凶。
  这么大的一个油老虎,居然就仅仅是四个档,其中还包括了倒挡,这真么能忍?就这样的变速器,750的油耗不高才怪了。
  将资料中的变速箱设计简图抽出来,递给杨辉看,虽然不知道杨辉到底看不看得懂这个变速器,毕竟航空发动机和这个区别还是挺大的,好在简图这个学机械的都还是看得懂。
  丁雷恰当的解说起来这个设计:“实际上要说我们这个,最主要还是要感谢那位法国来的朋友,他们对我们的侉子很感兴趣,当时坐侉子的时候,对我们这个侉子噪音奇大很不解,在聊天中他知道了我们这款车的来源,于是介绍了在欧洲的宝马摩托车,介绍到了宝马的变速器档位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
  听到这里,杨辉突然想起了上次安装CATIA的那位法国又人,现在想想感觉还挺不错的,能透露出消息,点醒了基地的摩托车发动机项目组,还是要感谢他啊。
  “嗯,不错继续说吧,我听着,看起来有些可行性。”
  “知道需要对变速器进行修改,但是我们对变速器的修改并没多大的改动,仅仅是将四档改为另外五档,多了一个前进档,先保险一些,慢慢来。”
  就增加了一个前进档这个虽然有些挺一般,但是考虑到这仅仅第一次改进,保险一些还是有必要。
  “那好,这样也不是不可以,那你们的改进进度如何到了哪里?”
  说到了改进的进度,这个还真就不能太急了,毕竟这个项目实在是有些太突兀,基地一干人可没有人做过这个,现在人员都还在磨合期,刚刚明白了这个是怎么回事而已。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丁雷,让丁雷很困扰反正他一个人是做不了这么多的:“杨秘书啊,这个进度你还真不能崔,实在是大家都还刚明白这个是怎么回事,大姑娘上花轿是头一回,所以这个还真的需要再等等,按现在的情况来看至少需要等上一年时间。”
  一年时间说长也不算太长,但是等不了了,国内的摩托车行业马上就要爆发了,若是不能赶快拿出一款好的动机,以后就吃不到热乎菜。
  “这个问题我知道,但是时间上我们等不了,实在不行我就允许你到外面去招人,就找你这样的侉子修理工,修理的越熟练,经验就越丰富,人数最多不能超过二十人。”
  杨辉哪里知道现在的熟练的摩托车修理工并不好找,要不就是在企事业单位专门做维修保养的,要不就是自己开个小铺子搞搞私营经济,都是活的很滋润哪里愿意搞到基地来搞发动机,人家都是精灵着的。
  丁雷对这个不知道,但是对杨辉说的这个方法第一印象觉得可以一试,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试还真就让他给捞到了一条大鱼。
第173章
会议的重点
  既然民品方面还没有什么大的进展,杨辉也就没什么好看的了,继续等着吧,能提供的支持也都已经提供了,什么时候可以出成绩这就要看造化、看丁雷的能力了。
  现在杨辉没有什么事情,他就需要提前先安排一下航展事宜,作为西南航空科工联合公司的秘书长,航展这种事就需要他先安排好,虽然现在离九月的航展还有好几个月,但是提前准备还是有备无患。
  要给新教练机做宣传,杨辉需要想办法拍一些漂亮的照片,想到共宣部的战斗力,杨辉就发自内心的觉得要自己想办法操刀宣传事宜。
  首先是静态模型的制作,这个是必须要做的,不过好在基地对模型早就有了经验,直接就是做几架航模就好了,反正超级歼教七的航模已经做过的,再做起来是轻车熟路。
  对新飞机的宣传需要有专业的照相机、专业的摄像人员,最主要的还需要双坐的战斗机,这样才能把我们的摄像师带上天空,拍摄出超级歼教七的试飞美照,你不可能让飞行员去照相,同样也不可能用侦查机的照相枪来照相。
  这些都要杨辉去寻找,好在杨辉运气好,通过军队找到了军队报刊的一位摄影师。专业人士的确是不错,来到基地才十多天就坐上了歼教六。在天空中的视角确实不一样,拍出来的照片相当帅气,基地的试飞人员第一次发现原来给飞机照相还可以这样来,两个字“漂亮”。
  随后的一些照片就是地面的视角,在杨辉的指点之下,居然拍出来比天上还要好看,特别是在夕阳背景下显得更加有气质。杨辉一看就知道这次的照片不会低于国际平均水准,宣传上面是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最麻烦的,搞不好又是一番扯皮。
  “为提升国际形象,与国际接轨,西南航空科工联合公司现面向广大基地工人、领导同志们征求意见。公司对外形象需要一个符合身份的标志,此次面向所有人征询标志设计方案,希望大家踊跃参加,奉献出自己的智慧,所有方案中一经使用将会有三十元钱奖励。”
  看着公事栏里面新贴上的大红色海报,一群刚下班的工人、技术人员都围在一起仔细研究上级领导的精神。不过看了好久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这个标志是什么东西都没有几个人明白。
  “哎,看来这就是类似一个征文稿的东西,没什么好惊讶的,都散了吧。”
  说着这位最先看完的就要往外面走,不过现在已经是围的水泄不通了,要想出去还真就有些困难。
  “唉,你挤什么,没看到我在看告示吗,三十块钱的奖励都够我一个月的工资了,你不稀罕我可稀罕。”
  什么?三十块钱、刚才好像是有这一句话,不行要再看看,是怎么回事,连忙转过头仔细的再次浏览告示。
  “标志?这是各什么东西,要这样大规模的征询意见稿,哪位知道这个标志是什么东西的,说说给大家解惑一下吧。”
  要想获得这三十块钱的奖励就需要自己的方案被采纳,不过现在这个标志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先搞清楚再说。
  人群中总还是有那么一两个人知道这个标志是什么东西,这时候就站出来当个百科全书好了。
  “要说这个标志啊,实际上也简单,就是一个代表身份的图案,报纸上经常出现的赤旗轿车见过吧,这个标志就是赤旗轿车前面的那个红旗一样的东西。或者就是我们解放大卡车上面的‘解放’两个字。”
  听了这个解释,算是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这不是太简单了吗?大家都可以自己设计一个,搞不好自己就能拿到这个奖励。
  刚才还围的水泄不通的公示栏一下子就没人了,都跑回家,自己捣鼓自己的标志去了,这可是三十块钱的奖励啊,都快一个月的工资了。
  仅仅三天时间,杨辉就接到了近千份投稿,各种各自样的都有,最简单的就是把公司的名字当标志,复杂的居然有设计了齿轮麦穗加镰刀斧头的红底圆形标志。
  各种各样的标志让人目不暇接,最后终于挑选出来了两款标志。
  “现在都到齐了,先说一下轻松的,杨辉先把这次的公司标志征稿的最后两个方案拿出来,大家看看,我们举手表决。”
  公司列行的经理大会召开,最先要商定的一件事就是公司的对外形象标志,这个不定下来的绝对不行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