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483

  两种方案杨辉都让人做了出来,拿出来由经理会选择。
  第一种方案自然就是紧贴公司的联合性质,一个大大的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引出角平分线,最后在三角形的最中间汇成一个点,寓意着多个多个厂所联合在一起,汇聚起来成为一体,同时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寓意新公司稳如泰山。
  不得不说这个方案很不错,紧贴了公司的联合性质,这个标志已经被经理会的经理们普遍接受,看起来新公司的标志就应该是它了,不过另外一个标志也很不错。
  第二个标志就紧贴了公司航空器制造的背景,同样是三角形,但是这个三角形就不是坚固的等边三角形了,而是一个有着三十度锐角的等边三角形,三十度角面向最前方,后面拉出一条笔直而又细长的尾迹,甚至在三角形的头部都是红色的,意思不言而喻。
  这个三角形就是一个高速掠过的超音速飞行器,而在尾际下面就是西南航空科工联合公司的名称。这个方案就明白无误的表明了公司的性质,就是一家生产高速飞行器的航空公司,杨辉个人是比较倾向于这个方案。
  两个方案都很优秀,各自抓住了公司的重点,也都有支持者,第一个方案的支持者大多是只搞管理的厂所领导,他们比较注重公司本身的联合性质;第二个方案就得到了在厂所里担任着技术骨干职位的领导青睐,这个标志看起来就和公司在技术上面更加契合。
  就这样两个方案,一直定不下来,举手表决居然一个人都不举手,明显是知道两个方案势均力敌,谁也不想让自己看重的方案被放弃了,只能是继续想办法说服对方。
  本来只有三个小时的列行会议既然就这样硬生生的开了四个小时了,都还没有定下来,这时候杨辉觉得需要他做点什么了。
  “我觉得这两个方案都很不错,放弃哪一个都有些不好,所以我各人认为还是最好把两个方案综合一下,这样应该就可以了。”
  综合两个完全不同的设计思想产物,如何综合?这说的简单做起来就困难了。好在杨辉已找到了两个方案的共同点:三角形。
  锐角等边三角形代表高速飞行器,这个想法怎么样?
  好啊,那是绝对没话说的。
  既然如此那就保留这个。
  同样的:等边三角形加上三条汇合在一起的线好不好?
  也好,这个也没的说。
  那怎么办?简单啊,以锐角三角形为基础,做三个锐角三角形,以六十度的角度围在一起,三个锐角顶点都相接触到一点。
  这样就是一个两相结合的方案,既有了高速飞行器,同时又有了三个三角形的联合汇集在一起,然后在下面是公司的中文名称。
  将自己想的方案画出来,几个线条而已不用多复杂,几下就画好了,拿出来一展示,并说明设计的寓意。
  新的标志总算是让这些领导们都满意了,看起来还挺像那么一回事。
  “不错,这个方案不错,我们的杨秘书就是能想,这个标志很不错,我看就是这个了,大家举手表决吧。”
  终于杨辉的方案以全票通过结束了这场选标志的风波,随后才是这次会议的另外一个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的新教练机非常有潜力,军队、科委都对我们的新飞机抱有很大的希望,在前不久的首飞之后,军队已经开始考虑我们的新飞机重新改为战斗机的意思。现在接到中央的消息,我们需要派五人前往帝都汇报,拿出我们的设计方案。”
第174章
加油机平台之争
  “加油机这个项目我们空军是有,不过现在我们资金不足,而加油机的优先等级并不是排在前面,我们空军方面的项目还有好多,现在军队资金本来就不足,所以还没有进展。”
  又是帝都,这算起来杨辉已经来过不知道好几次了,现在来就不一样的,这次是前来和军队谈事,不再事像以前那样还有政府方面的扯皮,所以倒是有了些新的变化。
  而这次最让杨辉惊讶的还是海军方面与会的大佬,为了这个加油机项目海军也是相当重视的,在这里杨辉看到了海军的最大当家人;刘将军。
  这位将军杨辉倒是认识,当然了刘将军肯定是不认识杨辉了,现在关于加油机项目是海军此次刘将军和空军商量的重点。
  “老张,这次我们都坐在这里好好商量一下,关于加油机这个项目,我们必须要加快进度,不仅仅是你们需要中加油能力,我们海军方面同样也需要,所以我就说句掏心窝的话,我们双方出资,必须要加快这个加油机项目的进程。”
  加油机项目原本就是国家交给空军方面负责的,不过空军在这个时候对加油机的需求不像海军强烈,于是就暂时放下来,海军也没话说。海军方面也没有多余的资金,他们需要单独支持新轰七的研发,哪里来的资金。
  现在就不一样了,海军方面对轰七的难度也算是见识到了,海军自己那点资金还真就不够轰七的研发,若是就这样下去,真不知道什么时候看得到成果,而海军的迫切需求却是不能再等下去了。
  现在看到了新机超七有可能做到多用途对海攻击能力,虽然也是要等上两三年时间,但是好歹飞机已经首飞了,至少看到了希望。
  不就是加油机嘛,这可以投钱研发、或者引进,最主要的之这个东西可以拉到空军一起投资研发,可比轰七由海军一方单方面承担研制费用好太多。加油机的平台也还算是有靠谱的选择,同时在时间上也可以很快出成果来。
  海军方面愿意出钱一起搞加油机项目,空军自然是高兴了,本来这个项目是军委高层责令空军投资的项目,现在能有海军一起分担资金压力,还不愿意的就是傻子。
  “哦,海军方面还有这个精力和闲钱?我记得你们现在都把钱投入到了轰七上面吧,你们是哪里发了横财。”
  发横财,海军这个时候哪里去发横财,在八十年代中期海军还没有搞到发横财的路子,海军登陆舰走私这种事还有没人敢干,所以现在的风气还算不错,思想还没有完全“解放”。
  至于说海军的资金哪里来的,海军方面已经有了决定,现在的轰七项目实在是太遥远了,军委上面再次有声音要求放弃轰七这款新机的研发,一款完全重新开始的新飞机研发,军委的大老板已经很不爽了,要求再次下马这个烧钱的项目。
  海军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舰艇制造方面也在不断的要求放弃这个项目,要造军舰,要把资金集中到新的052的研发。
  这些方面的声音实在的太多了,在上辈子没有超级歼教七的出现,刘将军当然是继续顶着这些,继续投资轰七项目。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同样的一笔资金,投资轰七也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成果,换个方法投资超七、加油机两个项目,可以得到和轰七同样的效果,同时还能得到各机型都能受益的空中加油能力,最主要的是投资这两个项目两到三年就可以看到成果。
  这些思考之后,刘将军也不能再坚持搞轰七项目了,现在的军费本来就少,能节约就要节约一些,各方面都是要钱啊。
  “我们已经打算将轰七项目停下来了,将资金挪出来用于加油机的研制,和其它的项目,所以我们这次的诚意很足,对新的加油机项目就不容许再有人跳票。”
  刘将军这话显得意有所指,至于指的是什么,参加会议的都知道,当年空军跳票轰七的事情可是人尽皆知,特别是这次前来的咸阳设计所方面。
  现在咸阳设计所没了轰七项目,本来是这最损失最大的,不过带队的陈总设计师却是没有任何表情。对于轰七项目的下马他早就有所预料,轰七已经下马、上马好多次了,不过是在海军的力保之下才坚持了下来。
  在来之前,陈总师就已经的到了海军方面的消息,海军已经决定要下马轰七项目了,现在最大的倚仗没有了,陈总设计师虽然也是相当不舍,也没有办法。不过好在随后海军方面答应了要帮助咸阳方面争取到加油机项目,这也算是有失必有得吧。
  轰七下马虽然很不舍得,但是不下马就这样拖下去,就算有海军支持也没办法加快进程,不如就换一个项目好了。
  至于空军跳票这事咸阳设计所也没有办法,还是忘记过去的不愉快,继续下面的项目好了,加油机项目也算是不错。
  空军对于海军说的话也不愿意多说,再多说也没有任何的意义。“好的,这个项目我们肯定是不会再跳票了,这是总设计师在军委会议上指定的一个项目,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这个项目。”
  空军对于加油机同样也有需求,歼八虽然要比歼七的航程远了很多,但是依然不够长,空军需要歼八给轰六护航,加油机必须不少。
  空军在加油机上面跳票这个问题,刘将军倒不是太担心,加油机本来就是空军的项目,再说了以加油机的广泛适应性,空军也没有理由跳票。
  既然加油机项目定下来,那么刘将军就要谈谈海军的条件了,海军放弃自己的轰七项目,加入到空军还没有谱的加油机项目,肯定还是要有条件的。
  “我们海军加入到加油加项目,也有一个条件,我们需要把加油机项目放到咸阳方面,由咸阳方面承担加油机项目,他们没有了轰七项目,我们还是要给个补偿,就以轰六为平台,我想空军也没有理由反对这个项目吧。”
  说这话的刘将军死死的盯着对面的空军司令‘老张’,这个要求若是空军不答应,那么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要说刘将军为什么有这样的一个说法也是比较无奈,本来咸阳的轰六就是国内最好的加油机平台,不过在早期空军可并不是这样想的,空军对加油机有着他们自己的想法。
  在国内运载最强的飞机并不是轰六,而是运八,运八的载重量高达二十吨,而且同一级别的美国在C130基础上改装的KC135加油机可以有23吨的输油量。
  这23吨的输油量远高于了轰六为平台的加油机,后世的轰油六加油机也才18吨的加油量,而且轰油六的使用成本也高于运八。
  所以这时候空军听到海军要使用轰六为加油机平台当然就感到不理解,明显的运八用起来要比轰六好很多的。
  “为什么,我们使用运八为加油机平台难道不好吗,同一个级别的C130运输机就有过改造成加油机的先列,甚至在马岛海战中成功为英国的轰炸机多次加油,支持了英国的轰炸机长途奔袭,所以我们用运八应该是最好的。”
第175章
四台发动机
  空军的想法有没有问题,有美国的KC130在前面试水过了,自然按理来说用运八来改为加油机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那么上辈子的加油机项目最开始使用的平台就是运八,但是运八最后为什么会淘汰了?
  因为很简单的一个问题,运八这款飞机是运输机,它是一款涡桨动力运输机,涡浆浆动力固然节油,但是同样使得运八的速度相当之慢。
  若是低速性能还不错的喷气式飞机,用运八加油机还算是没有问题,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现在共和国的受油机中的歼八低速性能可是一个渣。
  这也是上辈子为什么加油机在最后换成轰六平台,而不是坚持运八平台,还因为歼八这老家伙拖后腿。
  不过现在的空军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一味的看到KC130的各项好处,畅想着运八改为加油机后的优秀表现。
  对于运八的问题,这是时候可以说还没有任何人知道,不过杨辉却是知道这个大问题。
  “张司令,对于运八做加油机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在设计上面的问题,使得我们没有办法使用运八做加油机,这一点甚至没有办法解决。”
  不知道这个坐在后面的人是干什么的,但是听到运八做加油机有很大的问题,甚至没办法解决,这一点就有些惊讶了。
  不过随后有想到,用运八做加油机平台,这个可是研究了好几年的了,怎么还会有问题,正要问问杨辉到底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旁边坐在一边负责搞加油机项目预研的坐不住了。
  “你这位小同志可不要乱说,这个项目,我们已经前前后后论证了两年时间了,怎么可能有问题,你说话可要注意,不要不经大脑。”
  不经大脑,杨辉倒是对这位研究两年还没有发现问题的研究人员来兴趣了,他倒是要看看这位两年是研究什么去了。
  “我有没有乱说,自然马上就明白了,现在我倒是想要问问,你们研究这么久得出运八做加油机平台的原因,是看到了美国的KC130的大获成功吗?”
  这下算是惊讶了,没想到这个小孩还知道KC130这种少见的加油机,要知道这款加油机本来生产的就少,出镜率也低。
  这位研究员自己也是因为搞加油机才知道这款加油机的,难不成这个小孩还真的看出来了什么问题不成,内行人?心里有些怀疑,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位嘴上的反击。
  “是又如何?美国的KC130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和我们的运八是同一个级别的飞机,甚至布局都是一样的,我们在加油机研制上当然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借鉴先进经验?这个先进经验真的有那么好借鉴吗?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既然是这样那轰六做加油也有先列啊?苏联的图16就有加油机型号,而且装备数量还不少,他们为什用图16做平台,不用安12做加油机平台,请问你研究过没有,苏联人可一点也不傻?”
  虽然在这个时候谈苏联不好,但是单纯的谈技术问题,说到苏联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