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483

  杨辉的一串问题确实问的相当有难度,整个会议室多被杨辉这个问题难住了,要搞清楚苏联人当年的想法还真是搞不懂。
  特别是空军本来支持用运八的,在这个时候也开始有些怀疑了,选择加油机平台的论证书中,数百页的研究资料好像真就没有提到过杨辉说的这个问题,虽然现在和苏联关系不好,但是研论证加油机。没有研究到苏联的加油机,确实是一个漏洞。
  空军司令看看一旁说不出来话的加油机论证组,是气不打一处了,简直是一帮饭桶,搞个技术论证都好不好,以后还有什么可以交到这些人去办,太让人失望了。
  失望是一回事,现在还是先听听这个小同志的理由:“哦,这位小同志说的挺有道理的,我们倒是愿意听听你的意见,说出来我们都听听,想来你这么底气十足,肯定有所倚仗了。”
  有着这样的想法的不只是空军司令,海军司令刘司令、咸阳所的陈总设计师都感兴趣,本来以为要拿到这个加油机项目还需要一番龙争虎斗,不过现在看来好像有什么问题使得运八没法做加油机。
  全场都看着杨辉,这次算是出了风头,杨辉这个时候也不打算在多绕弯了,没必要和刚才那位斗气。
  “这个问题说来也简单,运八也好、KC130也好,他们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速度太慢。支持低速飞机加油倒是没有问题,直升机、低速的轰炸机,低速性能好的攻击机、都没有问题,但是给注重高空高速的第二代机空中加油就没有办法了。”
  军事装备的研制要符合国内的情况,现在用运八做加油机完全就不符合国内的需要。
  “若加油机的最大速度都没有受油机的最低可控飞行速度快,还有什么用,我们的歼八低速性能我相信军队的各位领导比我清楚。”
  终于说到了运八的问题,同样也是KC130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共和国是相当严重的。当然了在美国就没有这样的问题,美国给高速飞机的飞行器空中加油的是KC135,KC10这些喷气动力大型飞机。
  而KC130在美国的地位是给低速飞机进行空中加油使用,其中用的最多的是用来给直升机进行空中加油,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太慢,必须用KC130来加油,这才是这款行动不便的空中加油机一直是服役到新世纪的原因,甚至在2000年还在巴基斯坦境内坠毁了一架。
  KC130这款加油机很成功,但是这种成功是基于很严密的分工之下的成功,要是共和国看到KC130的成功,也打算学着KC130来,自然会水土不服,共和国本来就没有几架直升机,对这东西完全不需要。
  最适合的加油机平台只能是轰六轰炸机,只有轰六轰炸机才能给歼八这种二代机实现空中加油,后世共和国空军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已经在运八加油机项目上浪费里不少人力和物力,现杨辉遇到了肯定是不能容许这个问题再发生。
  杨说的这个问题,军队一众领导仔细一想也就明白了,低速的螺旋桨运输机用来给低速性能不佳的二代战斗机做加油机想想都害怕。
  想到到这里,空军的一众大佬没有好气的给负责搞加油机项目预研的那帮人一个狠狠的眼神,意思就是你们这帮废物先等着,会议完了再找你们算账。
  既然运八行不通,那就另外想办法,不是这里还有轰六平台吗?当年空军撤出轰七项目现在的确该给咸阳设计所一个补偿了。
  想了想,组织语言,理所应当的说着,丝毫也看不见原来是一力支持运八做加油机的样子。
  “我觉得,海军方面说的很有道理啊,我们是应该给下马的轰七一个补偿,所以用轰六做加油机平台是可行的,苏联的经验在前面我们还是要学习一下,图16不都是改成了加油机吗,我看这个方案可行。就是这个载油量有点低了,这倒是一个小瑕疵。”
  刚才还是两派力争,现在就成立一起力保轰六为加油机平台,这真是一活生生的悲喜剧啊,当然我们更应该感谢空军方面知错就改的精神。
  这个时候说到了载油量不足的问题,杨辉觉得自己有必要旧事重提一下,当年轰六好像是有一个改为四发动机的计划,也许可以再提出来。
  “或许,我们可以把轰六改动一下,载油不行是因为发动机太耗油,加上载重本来就不怎么多,两个发动机不行,就再加两个发动机,做成四个发动机吧!”
第176章
从新上马?
  四个发动机的轰六,似乎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轰六这个家伙怎么能整出四个发动机来?这可不是一个好玩的玩笑。
  然而在现实中还真就有四发动机轰六的计划,这个计划甚至当年还制造出了一款验证机,代号‘轰六I’,这款验证机制造出来后,验证了轰六上四台发动机的计划在技术上的可行性之后就草草下马。
  原因自然是资金问题了,经济建设嘛,收缩一下国防建设是正常的,这个不可避免。
  距离轰六I下马六年之后,再次被杨辉旧事从提,知道这个项目的皆是一阵惋惜,轰六I、轰8都是在七十年代的远程轰炸机计划,甚至有很大关系上的相同点。
  轰六I下马了,是在早期的试验机都做出来了后下马,这说明前期的设计工作已经做了很多,重新上马可以节省很多事,现在把这个方案拿出来或许会有一些参考意义。
  张司令不假思索的就想起了下马的四发动轰六:“轰六I,这个项目已经是下马的了,现在在提出来依然是令人惋惜,不过这也是无奈之举。”
  咸阳设计所的陈总师对这个项目当然是明白的,现在这个项目依然是咸阳设计所念念不忘的,四台发动机的轰六采用了斯贝512发动机,也就是斯贝202(涡扇九)的民用无加力版本。
  单台推力虽然比不上涡喷九,但是四台加起来推力就远远超过了两台涡喷8,在油耗上面同样有很好的表现,涡喷8的油老虎可是相当的吓人。
  轰六I的试验机得出来数据,航程由原来的5700公里狂飙到8000公里往上,同样的以轰六I为平台,制造加油机。加油机本来就不用跑多远,省下来的油料就可以输送给受油机,这就是一个绝对的新突破。
  海军对于长航程有着相当执着的追求,一款飞机只要是有可能,海军就要想办法增加航程,这几乎快要成为海军的执念。刘司令想了想觉得有戏,试探着说道。
  “难不成重新上马轰六I,这样倒是一个还算不错的选择,就是不知道这样一来我们还能不能找到以前的资料,若是可能的话,我们重启轰六I项目到也不是不可以。”
  四发轰六I研发出,那就不仅在加油机上面有需要,随后的轰六制造肯定也是进入四发动机时代,所以说这订单肯定是不会愁。
  加油机是急需的项目,是总设计师亲自指示过的项目,同样是四发动机的轰六平台。这个时候换身皮,改为加油机平台也许就能活过来,所谓领导喜好这个在集权国家还真的不是说着玩的。
  听到军队在担心资料问题,陈总设计师就是咸阳设计所过来的,自然对所里的事情都知道,一个全所都念念不忘的四发轰炸机项目,就算下马了在资料上面也不会流失。
  激动的站起来,一脸坚决的保证到:“请领导们放心,我们设计所对轰六I、轰八的资料都保存完整,所有资料全都封存起来定期检查,现在只要有需要,我们可以马上就把资料拿出来,一张不少。”
  听到咸阳设计把轰六I的设计资料都保存完整,这就好了。在没有计算机保存数据的时候,要想将上吨的纸质资料保存完整这确实需要一些能力。
  轰六I当年下马的原因很多,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发动机上面,当时使用的是斯贝512,现在国内有了斯贝202的资料,要将斯贝202装上去刚好合适,正好这还是一款军用发动机。
  斯贝下马了,但是再上马就好了嘛?再说这次的难度将会小很多,四发轰六并不需要加大推力,也就是说重新上马涡扇九就不需要再国产化加力燃烧室这个大部件,这样将会简单很多。
  重新上马斯贝这能行?这才下马了不到两年时间,再上马恐怕有些……
  但是这种上马、下马,又上马的是还少了吗?当年的强五,后来的歼轰七、甚至歼十都是一直风波不断。
  刘司令看到空军有意思要重新上马这个项目,觉得海军方面还是可以支持一下。
  “重新上马四发轰六,我们海空军一起抬轿子,一定要将这个项目做出来。还有发动机这方面,我们这次也可以研究一下有没有可能再次上马涡扇9,这次上马涡扇九我们难度可以降低一些,没有加力燃烧室我们可以更快拿出成果。”
  一次就拿出完整的涡扇九,这在资金、时间上都有些困难,先做出无加力燃烧室的涡扇九的确是一个还算不错的办法。
  本来这次就没有想到会谈到重新上马轰六I,对于从新上马斯贝更是没有一点准备,自然就没有通知到红旗厂方面,不过好在在帝都还有一个大能,这位当年可是直接负责斯贝国产化的总设计师,现在需要把他请过来。
  空军方面还是挺实事求是,这个时候还是知道要征求一下有关方面的意见,空军张司令建议着。
  “关于重新上马无加力燃烧室的涡扇九项目,我们需要搞过斯贝的专业人员,要有红旗厂现在的负责人,还需要当年的总设计师吴大观来参加会议,所以现在先不忙着谈加油机项目,在受油机上面我们同样需要讨论一下。”
  要谈到受油机,那就必须要先由海军说话了,现在最需要加油机的可就是海军方面,海军对受油机的选择上是,新的超七是排在歼八后面的。
  刘司令见这里说到了受油机方面,自然就要说起海军最需要的超七。
  “受油机方面我们已经有了打算,我们要对现在的超级歼教七修改去掉后面的座舱,重新设计起落架,腾出重型挂点,这款新超七多用途战机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我们要用它做受油机,所以我们的意见就是受油机现在超七上面做,歼八受油机项目先放放。”
  刘司令的一句话就指明要用超七做受油机,空军也没有什么多说的,不管是用超七还是歼八做国内第一架受油机,他们都没有异议,因为空军现在对超七同样有了很大的兴趣。
  上次军队总参派人去参超级歼教七的首飞之后,回来开会讨论,可不仅仅只是海军方面,空军同样参加到了这次讨论,而得出的结论自然是要大力支持这款新的超七战机,甚至空军方面有人建议要放气其它的歼七改进型号。
  这足以看出,新机的设计之先进,已经足以威胁到其它的歼七小改型号了,不过空军方面对放弃其它的歼七改进项目依然有些不放心。
  原因自然是对新的超七能不能如期定型装备部队有很大的疑虑,现在的歼七三战斗机就是空军比较看好的,毕竟这次海军在超七战机上面占了主要的大头,肯定新机就比较偏重中低空机动和多用途。
  空军不需要多用途,他们需要的是歼七那样的中高空机动性不错的战斗机,如果低空可以得到兼顾自然就更好了,空军在对地攻击方面有专门的强击机,所以在超七的性能上面空军和海军依然有不同的需求。
  “这个我们没有意见,但是我们不需要多用途能力,我们需要保留高空作战能力,以及新机的中距离截击作战能力。”
第177章
分工合作
  空军的需求不能说有问题,海军的需求同样也不能说有问题,这些都是两大军种不同的作战环境、作战任务,作战思想所造成的不同需要。
  要同时满足海空军的需求肯定是不行的,现在基地没有这个能力,同时按照海空军的需研制两款不同作战任务的战机。
  这种事情放在二十年之后还有可能完成,通过飞控软件来选择不同的作战任务这个在瑞典的JAS39上面实现了,但是现在得超七却是想都不要想。
  要满足海空军的不同需求只有一个办法,将海空军的不同需要分开,各自研制两款有所侧重的超七,一款满足海军、一款满足空军。
  趁暂时散会的空挡,杨辉将他的想法说出来,要准备和基地来的几位领导商量一下。
  “各位领导,现在海空军的需求矛盾,这一点大家都看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解决好,若是不能调和好海空军之间的需求矛盾,我们的超七搞不好就要重蹈当年的歼轰七的覆辙,这个才是得不偿失。”
  说到歼轰七的列子,基地几位领导一下就冷静下来了,本来还想要想办法把海空军的订单都拿下来,现在看来确实是有一些想当然了。
  冷静下来的于总师这个时候想了一个办法,却是和杨辉还未说的办法不谋而合。
  “杨辉这话说的挺有道理,我们不能重蹈歼轰七覆辙,所以我们现在需要放弃一边,就看是放弃海军还是空军了,这一点需要我们好好思量一下。”
  现在选择海军还是空军,以后少不得就要和人家一条道走到黑,放弃哪一边都是得罪人的事,需要好好权衡利弊。
  都在权衡之中,杨辉见时间也不多,也不能再拖下去了,等一下就又要开会论证项目。
  “我觉得我们可以放弃空军方面,做海军的多用途战斗机,原因简单:我们以后的超七是要面对国外用户的。国内军队是我们根本,但是国外的战机订单才是我们的致富的路子。”
  放弃空军的需求,杨辉也是权衡了很久,现在他已经有一个方法可以不用得罪空军方面甚至还能落个好处,所以选择海军自然是毫不犹豫。
  “我们的战斗机要出口才能致富,那我们就要好好思考一下我们的战斗机卖家的需求。购买我们战斗机的国家都是一些没有什么钱的国家。他们需要的是花最少的钱,做尽可能多的事,所以他们需要的就是侧重多用途能力,也就是和海军的需求不谋而合。”
  点点头对杨辉分析的挺赞同,既然这样那就给海军做多用途飞机好了。
  “现在我们又该怎样回复空军方面?这一点就有些技巧了,所以就我去说吧,得罪人还是我来。”
  说完之后,于总师在基地其他领导的敬佩目光中往会议室中过去,杨辉这个时候跟上于总师,在耳边嘀咕了一阵,随后于总师就赞同的点头,胸有成竹的往会议室中走。
  再次讨论到海空军的需求问题,这时候就要基地给出一个确定的说法了,要看基地的方案如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