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483

  公司全称Messerschmitt-B?lkow-Blohm翻译过来就是:梅塞施密特·伯尔科·布洛姆,这家公司由三家德国著名飞机制造公司合并合成,他们几乎就提供了二战德国的军用飞机:Me109、me262,ju52、ju87、ju88,这些都是二战德国主力军用飞机。
  可能有人会说这都是过去的辉煌,二战后德被限制不能发展军用航空器,这些公司还能怎么滴?然而并非如此,合并后的MBB公司,在二战之后依然在航空器制造中占有一席之地。
  F28喷气式六十座支线客机,OB105等等,在二战后的三十年,德国的军用、民用飞行器研制能力逐渐恢复,虽然没有再做过四五十吨的大飞机,但是制作过多款民航飞机,有完整的研制流程经验,也算是和西飞有互补。
  弗洛里说到了双方的实力衡量,这倒的确是一个值得说道的,西飞现在就急于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只有把自己的实力展现出来,后面会谈才会更加占据主动。
  云十项目的副总师程不识提议:“制造这样的一款小飞机,我们的实力完全足够,这次大家来的还算适时,三天之后请一起参加我们的新飞机首飞吧,我们的轰油六加油机就要首飞,军队方面已经允许MBB同行观看首飞。”
  这算是爆出来的一大猛料,也杨辉来的这么急的原因,参加轰油六新平台的首飞那可是一件大事,好歹这也算是共和国第二大的喷气式飞机首飞,不容错过。
  弗洛里倒是表示兴趣一般,听名字就知道是图16轰炸机的一个亚型而已,没有什么好看的,这仅仅只能表示西飞方面有制造七十吨级别飞机的能力。
  “好的,到时候我们会去看看,能看到一架飞机的首飞也是一件幸运的事。”
  说的平平淡淡,知道内情的人一眼就能猜出来德国方面明显是误会了,不过这并没有什么问题,那就继续误会着吧,三天后看到新的轰油六才能给这些德国人更多、更深的震撼。
  这样对西飞在以后的合作中更加有利,这是西飞所需要的。同样杨辉也不会坏了西飞的好事去当个出头鸟,杨辉自己也想看看满脑子都是齿轮的德国人到时候看到新轰六时的样子,恐怕搞不好就要卡死。
第271章
德国人傻了
  几天的会议中,杨辉真正的当了一个旁听的听众,西飞方面由于马老爷子参加过云十的研制,虽然没有最后走完全程,但是大致的过程都知道。
  民航飞机研制和军用飞机研制的之间差别还是挺大,本来MBB以为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比较丰富一点可以压制住西飞,但马老爷子的独到见解,始终能在关键时刻给出关键的意见,让德国人对西飞的实力总感觉摸不到底。
  直到第三天,双方对新飞机终于有了一个初步的定位、大概的设计布局,杨辉一路听过来这么久,见证初步方案一步一步的成型,和杨辉记忆中后世的MPC75项目不断重合。
  而第三天会议却是停止下来,按照计划这一天是西飞的大日子,新的四发轰油六平台就要正式试飞,之前的地面滑跑试验早就已经完成,大家都等着这一天。
  八月正是最炎热的时候,西北地区更是如此,虽然还只是早上九点,但杨辉也感受到了大西北地区阳光火辣辣的热情。
  杨辉和德国方面都是观摩试飞的嘉宾,被允许在观众席远距离观看试飞,忍受着炎热,所有人目不转睛的盯着远处的机库。
  终于,一架飞机慢慢地从机库中拖出来,随即便拖上跑道做起飞前准备,杨辉明显能看到德国人已经傻眼了。
  明明只是仿制苏联的TU16飞机,但是现在看起来和弗洛里所想的出入实在太大,机翼下吊挂着的两台发动机,无不表明这架飞机现在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双发中型轰炸机。
  “哦,四台发动机,现在这架飞机装上了四台发动机,这是我看花眼睛了吗?实在是太不可思议,老旧的图16居然也能这样改进。”
  前来谈判的可不只是弗洛里一个人,同来的自然还有负责技术的MBB公司设计师,MBB在战后主要精力放在大型飞机上面,这次来商谈的是大型客机项目,自然来的也是对大飞机有经验的设计师。
  德国人满脑子都是齿轮,虽然死板,但也还不是瞎子,同来的设计师操起桌子上放着的望远镜,仔细的端详着卧在跑道上的大家伙,单从外形上还是能看出来很多东西。
  “嘶……啧啧……实在出乎意料,上帝啊,我实在没有想到。”
  依依不舍的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现在是他这个搞技术的设计师做一个评价的时候到了,这将是MBB高层的参考数据,从而再次评估西飞的实力,最后将直接影响西飞在新飞机合作中的地位。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架飞机确实是从图16基础上改进过来的,不论是在机体气动布局还是从内侧的两台发动机安装位置来看,都有着图16的印记。”
  首先肯定了这架飞机的原来身份,然后才在随身笔记本上画出大致的三视图,要想将飞机的大致情况表达清楚,还是需要画出来才行。
  在图纸旁边是一系列的式子,通过最后推导出来的数据来评价,这样才能更有说服性,虽然这些数据并不是很准确,不过看个热闹、分析大概还是够了。
  “这架飞机是采用了四台发动机,但应该不再是图16的原装发动机,这是从机翼结构上分析出来的。这架飞机的机翼并没有做太大的改动,这样肯定就承受不了一台九吨推力的发动机的推力,看起来这台发动机应该是斯贝512。”
  一旁的杨辉听着德国人的分析,倒是非常赞同,能从外表看出结构,再从结构上分析出发动机推力,这牛逼啊。最主要的是还真让这位给分析对了,斯贝202(涡扇九)无加力版几乎就是斯贝512。
  听到手下的设计师给出了分析结果,弗洛里算是彻底服了,能把图16改成这样,这也算是一大亮点了,整个动力系统几可以算是完全重新设计。
  弗洛里再次刷新了自己对西飞公司的评估,这样的公司实力还真是不俗,若是此次真试飞成功,或许后面的客机项目可以更多的听取西飞公司的意见。
  摸摸自己的大鼻子,迫不及待的拿起桌上的望远镜,要验证一下是不是真的如刚才所说的那样。
  而当弗洛里从望远镜里面看到新的轰六之后,终于是服气了,这还真是一架四发动机的新飞机,甚至弗洛里看到了发动机已经启动,进气口处的风扇叶片飞速旋转着。
  坐下来,弗洛里这才想起旁边的杨辉,好像这位从一开始就没有表现出一点惊讶的样子,看来这位应该是早就知道消息,或许可以打听到一点什么。
  这时候终于变得殷情起来,古板严肃的面部表情挤出了一点笑容,杨辉看了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舒服,应该是这笑容太颠覆德国人的传统了。
  “杨,似乎你事先知道这款飞机,你可以为我们解答一下这款飞机吗?我们对这架飞机非常好奇,通过这架飞机我们需要重新评估西飞公司的实力。”
  杨辉当然知道这架新飞机的消息,现在杨辉倒是可以把一些不太重要的消息透露一些,旁人的评价比起西飞自己介绍,听起来会更加容易让人信服。
  “是的,这款新飞机就是图16(轰六)的一个改进型号,但是现在已经和老式的图16有了很多的不同,四台发动机,使得这款飞机起飞重量已经达到到了接近百吨的起飞重量。”
  百吨的起飞重量是一个坎儿,能研制百吨以上的飞机,就可以自豪的说自己可以研制大飞机了,这是实力的象征。
  “其实这次的大改动,是去年才开始立项,到现在也不过刚好一年时间而已。”
  这次杨辉是替西飞把牛吹大了,刚立项一年时间,就完成复杂的动力系统该进,同时还对机体重新进行设计,输油管线也要进行排线。仅一年时间,杨辉自己都觉得有些太快,好在西飞有轰六资料。
  从设计到制造原型机,再到首次试飞才用一年时间,德国人是完全不淡定了。弗洛里当即就从凳子上跳起来,刚才杨辉说的时间上实在是太快了,快的令人不敢相信。
  瞪大双眼,一脸的惊恐,这完全不科学:“不,这么大的改动一年时间就能制造出原型机进行首飞,你这完全是在胡说,这绝对不可能。”
  弗洛里的夸张表情倒是把杨辉搞的一愣一愣的,自己说的本来就是事实啊,轰油六项目从去年立项到现在事实上,它确实才一年时间。
  摇摇头,既然弗洛里不相信,那杨辉就没有办法了,这年头说真话都没有人相信,还是老老实实的看试飞吧。
  “不管你相不相信,事实就是这样的,这架飞机是我们空中加油机的载油平台,去年八月空中加油机项目立项。这些你可以去问问那旁边的英国人,他们是空中加油设备附件的提供方,什么时候加油机项目开始的他们都知道,这不是什么保密的项目。”
  杨辉毫不保留的坦白给弗洛里,德国人愿意问英国人就去,事实就是这样。只是杨辉选择不说以前下马的轰六I,也不会说这次的新飞机采用了轰六I的技术。
第272章
我们实力很强
  还别说,德国人的求真、求实精神确实值得佩服,弗洛里大手一挥,找来随从一起前来的设计师。
  “你去英国人那边打听一下,这款空中加油机项目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记住,一定要打听清楚。”
  老板一声吩咐,下面的人自然是跑断腿,眼看跑道上的飞机都要起飞了,现在让人去打听什么消息,这不仅仅是随行的这位设计师要错过这一关键时刻,恐怕英国人那边还不一定会高兴的回答。
  满脸幽怨的看着正在跑道上开始缓慢滑跑的飞机,然后往英国人所在的地方走过去。
  现在没有人管这位幽怨的德国设计师,所有人都被跑道上滑跑的大家伙吸引着,一架四台发动机的轰炸机起飞。
  那家伙光看着就感觉有气势,同样吨位的客机相比就差了老远,民航客机永远飞不出这种气势,因为它们没有这种蕴含在骨子里的暴力基因。
  没有了油老虎的拖累,四台发动机消耗着少量的油料就能推动飞机向前加速滑跑,同时座舱中的机组成员小心的操作着飞机。
  四台发动机要多提供三吨的推力,空载状态下推重比远远高于老轰六,驾驶员轻轻拉杆飞机前轮抬起、后轮再抬起,小角度爬升,飞机算是离地了。
  现场所有人都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不管是英国人还是德国人,同是搞航空的,有飞机首飞成功,焉有不高兴之理。
  虽然一直到现在弗洛里心意依然想不通,到底要有怎样强大的设计能力能在一年之内就拿出新飞机并首飞。不过这并不妨碍弗洛里心中的高兴,合作伙伴的实力超过自己的预期这不是好事吗,于是高兴的随着人群一起鼓掌表示祝贺。
  同样高兴的还有云十设计组成员,一年前才经理了痛苦的云十下马,本以为要彻底告别大飞机设计与制造,甚至好多人都心灰意冷打算退出航空业。
  在魔都那样的大城市,八十年代到处都是机遇,总有人想要去闯闯,但是当听到马总设计的一声号召,国家有新的军用大飞机上马,所有的设计人员再次燃起热情。
  人这一生,总还是要为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负责,用尽半生的心血投入大飞机制造,国家花大力气的培养,所有人都有沉甸甸的责任抗在肩上。
  设计组义无反顾的从繁华的魔都离开,来到落后的西北苦寒之地,一年时间的再次创业,直到今天这架新的四发大轰六冲天而起,咆哮着飞向天空。
  西飞老设计人员也是泪流满面,特别是那些经历过轰六I项目的老人们更是情不自禁,轰六I被国家砍掉要上马轰七项目,于是本来已经制造出了原型机的轰六I不得不孤独的老去,看着轰七的一步步成长。
  而轰七项目同样一路坎坷,历经多次的下马风波,相关两大厂所几乎是赔了裤子也要继续搞下去,只要军队愿意就要继续做下去。
  但是最后还是被下马,轰七又成为所有西飞人的遗憾,不过好歹又捞回来一个轰油六项目,这次又把轰六I复活。同样的机体、同样的四发动机设计,只不过由运炸弹变成运油料,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只要活下来就是最好的。
  轰六I项目复活了,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轰七是不是也可以复活?这是所有人的期待,不仅仅是西飞,同样远在西南的0011基地也已经为新轰七项目的复活开始多方准备。
  “起飞完成,正在盘旋飞行,一切状况良好,准备降落。”
  首飞首飞,自然是能飞机来就行,至于其它的不用管,后面再说,只需要将飞机安全的降落下来就够了,只有安全的降落下来那才算是圆满。
  “允许降落!”
  简单的四个字,表明首飞就要进入尾声,一次波澜不惊的首飞才是最完美的首飞,首飞不需要惊心动魄,这种惊心动魄大家承受不起,也不愿意承受。
  对准备跑道,飞机开始进场,后轮着地、前轮着地,随后是制动、关闭发动机,慢慢的继续滑跑直到飞机最后停下来。
  这下轰动了,所有人不管是站着的还是坐着的,蹦蹦跳跳的就往跑道处跑过去,至于帽子等等东西,扔上天之后似乎就没有人再管,都是激动不已。
  机组人员现在也算是完成最关键、最完美的首飞,轰炸机和很大,完全可以站起来收拾着装,调整状态。随后在机长的带领下,机组人员这才一个个排队走下来,按照习惯列队完毕。
  “报告,轰油六机载平台首飞完成,试飞员梁正刚!”
  “试飞员XX”
  “试飞员XXX”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