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483

  甚至于总师是拍着桌子给杨辉警告,这种苗头坚决不能有,现在机基地这样子,就是求稳的时候,没有再冒风险的必要。
  若是没有德国人的邀请,杨辉肯定也是这样小富即安,但现在有了机会,杨辉是绝对不愿意放弃。
  “总师你说的对,我也觉得现阶段不该趟民航客机的混水,但是我们可以做民航客机的子系统啊。这样不管以后国内的民航客机最后战成什么结果,我们都能稳坐钓鱼台,因为我们发展的是民航客机用的发动机。”
  一语惊人,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过的地方,做民航客机用的商用发动机,这看起来的确很好,但这明不是太靠谱,基地现在刚把军用发动机理顺,就要搞更加高端的民用发动机?
  “不行,我们现在才刚把涡扇10技术理清楚,连军用发动机第一梯队都进不了,搞民航发动机更不靠谱,国外那些大公司哪个不是虎视眈眈。”
  于总师觉得不靠谱,但是杨辉思考后觉得这还是有机会,甚至是唯一的机会。原因是:现在国际上三大发动机巨头对支线客机发动机市场还没有引起重视。
  几方都还在十吨级,甚至更高级的商用发动机上面大打出手。十吨级有美国通用和法国塞峰合作的CFM-56,有英国罗罗、美国普惠为首的多国集团共同研制的V2500,现在双方正是打的难舍难分。
  更高级的三十到五十吨级别发动机如RB211、瑞达、GE90、pw4000这些,同样是战斗的血逆流成河,那里顾得上七八吨的小发动机,这小东西还没有引起巨头们的注意。
  乘着机会和同样想重整旗鼓,重返航空工业的德国人合作,先一步做出支线涡扇客机动力,等到九十年代支线客机市场大爆发的时候,就可以称着先手优势拿下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市场份额最好不过。
  上辈子的支线涡扇动力发动机被通用的CF34占据了大概三分之二的市场,就是因为这家伙抢了先机,等到九十年代宝马和罗罗发现这市场,双方合作做出BR710发动机,性能确实不错,但是失去了先机,市场已经被通用占领。
  “国外的巨头实力确实不俗,不过他们现在还对七、八吨级的小发动机没有兴趣,这才是我们的机会,也是我们唯一的机会,错过这次机会,我们以后就只能看着国外巨头大把赚钱,再反过来侵蚀我们自己的市场。”
第269章
先看西飞的动作
  杨辉将所有有利的、不利的情况统统讲出来,就是为了能尽可能的从正面说服众人,耍小心眼是绝对行不通的,白所长对发动机最发言权。
  “你说了这么多,我就算是再笨也明白你的意思了,对于你的分析我们从来都是相信的,但单单是光听你的判断我们就下决心上马一款发动机还有些草率。”
  本来挺宽敞的会议室,现在因为杨辉带回来的消息,使得所有人陷入了沉思之中,投资入巨大资金开发一款商用发动机,这对于基地来说,还是有些难以下定决心,一时间显得有些沉闷、压抑。
  好在杨辉说的也还有些道理,加上现在已经确定以后会让杨辉接班,扛起基地前进的大旗,自然对杨辉的意见也不会无视。
  最终还是于总师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我看这样吧,关于这款发动机的事我们先暂时不急,正好这几天杨辉也没有什么大事,就到西飞那边去看看,先看西飞对德国合作研制新客机的态度。”
  这就是典型的不见兔子不撒鹰,于总师这意见的确折中:先看西飞和德国方面的消息,只有西飞和德国把新支线客机定下来,基地才能开始打算和德国合作发动机事宜。
  不过这样一来,又成了发动机和飞机一起立项,这又到了杨辉几年前就抨击过的老问题。现在杨辉却还是无能为力,毕竟现在基地还不是自己做主,这种憋屈的日子还要过上一两年。
  “那行,我这就去西飞那边看看西飞的意思,说起来最近德国人应该也到了西飞那边,我们去看看也还是应该的。”
  对于西飞,杨辉也是还有些美回忆,好歹上辈子杨辉也是在西北的航空单位做事,对西飞还是经常去窜门的办事。从回忆中醒过来回到现实,杨辉觉得现在也的确是有必要去西飞那边看看。
  “行啊,只要基地这边愿意放我到过去出差,我倒是愿意去看看,现在我们的空中加油项目的加油机是在西飞做,去看看进度,回来对我们歼七四受油机项目也好有个参照。”
  说到加油机,现在也有整整一个年头了,貌似还听说西飞那边挺能行,不仅把他们的老上级马老爷子请了回去,连带着马老爷子把运十整个项目组的骨干都从魔都带跑。
  而且好像这事儿还闹得挺大,当时还把事闹到了高层,也不知道西飞用了什么办法,最后居然还真就把这些人全都吞下去了。
  现在魔都飞机厂和麦道玩的挺欢,虽然设计组人员大量流失,不过招收了一帮学生,加上和麦道现在关系同样不错的奉天所支持,好像也玩转起来,就是不知道这些人以后能不能担负起这重任。
  暂时又把发动机的事给搁置起来,杨辉也有些无能为力,好在现在二所也还有涡扇10的项目没有做完。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可以用来等,一年时间不管怎样,杨辉都要把这次的项目定下来,现在时间并不多。
  ……
  “行了,不用再送,我这次又不出国,去西飞那边处理些事而已,没有什么问题,你尽管放心好了。”
  收拾的干净利索,杨辉准备登机前往西飞,不过这出行却并不一般,一切只因为杨辉这次的交通工具又进化了。
  杨月一脸担心的样子:“这能一样吗?这次是坐歼击机去,虽然这飞机马上就要定型生产了,不会有什么风险,但是就你这样子,我倒是担心了能不能受得了这歼教七A的暴脾气。”
  杨辉听了哈哈一笑,转身爬进后舱,摆摆手表示完没有问题。
  “放心吧,教练机不会太暴脾气,再说严队长也不是那种恶趣味的人,我这不是接到消息要急着赶到西飞那边嘛,这次是一件大事,做火车是来不及的。”
  说完话之后,在杨月和于总师的注视下,杨辉就安稳的坐在后座,当一位乘客,蹭飞机前往西飞。
  在空中改为平飞之后,杨辉这才感觉到原来座舱视野宽一些的好处,坐在后座的杨辉,看着云层就在自己的旁边然后又远离。
  不过最让杨辉感到激动的还是在机头侧面伸出的一根管子,不用说这就是歼教七A的受油管,只用一年多时间,就在歼教七A上面装上了受油管,这并不稀奇。
  歼教七A装上的固定式受油管本来技术含量就不高,同时国家这次为了加快空中加油项目的进度,也是流了血,花了大价钱采购了十套英国软式加油组件。英国自然也就要做技术支持,加快了歼教七A的受油机的研制进度。
  “严队长,这次我们转场到西飞,他们那边的技术已经准备好了吧?”
  两人一起飞行,倒是让枯燥的转场有了些乐趣,开始聊起来,也算是打法无聊时间。
  “当然,英国那边给出的进度表,我们这边的受油机改装完成,他们那边的受油机也就差不多了,据说受油机也是先用一架现役的轰六改装的,这次是提前验证技术,你要是多逗留几天,说不定都可以是看到我们第一次进行空中对接试验。”
  空中对接试验?这是杨辉听到的第二个好消息,或许自己还真的能够在西飞见证了空中对接完成这伟大的时刻,这次来西飞时间上很是合适啊。
  “那行,我到时候肯定要听到你们的好消息之后才会回基地,到时严队长你可要飞出我们0011的精气神来,争取一次对接成功。”
  虽然现在基地、0611、西飞三方是合作关系,但是互相之间肯定还是有争强好胜之心,这肯定是会有的。严队长都快要停飞了,这次还主动请缨执行这次任务,也未尝没有这种好胜之心作怪。
  “那是当然,我在基地已经苦练了快五十多个飞行小时,专门就练歼教七A的低速飞行控制,采用的双三角翼布局比起前的歼七低速性能好上太多,到时候肯定不会有问题。”
  有信心就是好事,若是连飞行员自己都没有信心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干脆就算了为好,也可以节约些燃料。
  “好了,带上氧气面罩,我要准备降落,这飞机始终还是航程太短,要想飞到西飞,我们还得要中途转场才行。”
  边说边摇头,同时看了一侧的受油管,心里越发的对后面的空中加油项目上心,若是现在能有一架空中加油机在前面,哪里还需要麻烦的中途降落加油,直接空中加油就搞定。
  降落,补给油料并简单的检修,随后再次起飞,这次直接就可以飞到西飞,不用再麻烦太多,也算是不错了。
  小半天的飞行,终飞抵西飞,正准备降落,塔台却传来等待的通知。
  “无法降落,请空中盘旋十分钟,地面有飞机正在执行试验任务,请空中盘旋十分钟。”
  听到塔台传过来的消息,杨辉和严队长都没话说了,还能怎么滴,那咱们就继续盘旋十分钟好了。
  倒是严队长有些好奇,将高度降下来,飞到云层下面,飞机微微侧过身,杨辉看到了地面跑道上的小家伙。当然在地面上那就不是什么小家伙,而是一架真正的大家伙。
第270章
西飞也牛逼
  “刚才看到了吗?严队长,那架飞机应该就西飞的轰六改型,说不定就是这次的加油机,看起来确实挺大。”
  飞机早已降落下来,没有再看到刚才在地面滑跑的那架轰六,应该是被拉回机库去了,但这并不妨碍杨辉猜想那架到飞机用来干什么的。
  西飞人很热情,把这次长途转场过来的杨辉和严队长安排好,并小心的把严队长的座驾歼教七A拖进机库好生维护,准备十多天之后的空中加油对接。
  同时还有人前来接待:“等你们好久了,这次的加油机首次对接训练还要我们两边单位精诚合作,两位飞行员同志长途转场,还是先跟我过来住下吧。”
  听有人把自己误认为是飞行员,杨辉倒是挺高兴,虽然杨辉自己并不是飞行员。
  “谢谢,不过我并不是飞行员,我是趁机会坐飞机前来处理些事,事情和前几天到的这边的那些德国人有关系。”
  原来是自己搞错的,不过听到这位前来是和前几天到来的那帮德国人有关系,这就不能怠慢了,前几天到的那些德国人是天天和所里领导层开会,看起来是有什么大事相商。
  搞明白情况,原来是误会了:“原来是这样,请跟我过来,领导说了有0011基地的同志到来就马上安排去参加会议。”
  看起来西飞这边对德国人提议也很重视,这几天应该是一直都在进行着闭门会议,自己得要马上参加到会议中,尽快打听出西飞和德国方面的会议情况。
  还没有到达会议室,杨辉在外面就听到了里面的情况,会议室的隔音效果似乎并不怎样,敲门进去,里面的人倒是挺多,东西方面孔混合在一起。杨辉都有些数不过来,好在上次巴黎航展上遇到的弗洛里首先认了杨辉。
  “杨先生,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到了,我现在正在讨论和西飞公司的合作,你一起来听听也好,可以感受到我们双方对这次的合作非常的重视。”
  重视肯定是重视,这么大的一件事,双方能不重视吗?就是杨辉也都没有说不重视,要不然杨辉会直接坐战机前来参加会议?
  坐下来,这时候才发现,在这里面坐着的西飞公司人员都挺多,最让杨辉吃惊的是,这次在这会议室里面居然看到了马风山马总设计师,看样子这次西飞对MPC75项目比上辈子更加热心。
  现在的西飞虽然没有了飞豹,但现在西飞的情况反而比上辈子好得多,有军队、国家大力支持的加油机项目,四发轰六的上马不仅盘活了西飞,同还借机会把云十设计骨干吞了下来。
  云十本来就是民航客机,设计人员要回来之后,遇到机会能再次进入到民航客机行业,恐怕西飞是干柴遇到火星,同时这次西飞在MPC75项目中的话语权也将会增大很多。
  这不,杨辉刚坐下来,马老爷子就继续发表着自己的意见:“我看这次的飞机机体设计方案实际上很简单,大家的意见就是做一款七十到八十人左右的支线客机。要求座舱舒适,同时以后还得要可以有更大的升级改进空间,所以我看至少这飞机的客舱直径至少要达到737级别。”
  杨辉刚坐下来就听到这么惊人之语,从这话中明显可以听出双方对这款飞机的期待,还有野心之大,这哪里是什么支线客机,妥妥的就是一缩短版的干线客机,类似于后世的空客a319这种东西。
  若真的要在后世的支线客机中拿出一架客机来做比喻的话,杨辉现在只能想到一款飞机,新世纪中苏霍伊公司的SSJ100型支线客机。
  SSJ100的定位应该和现在西飞、MBB双方所打算做的新飞机有高达百分之九十的重合度,甚至双方的野心恐怕都是差不多,后世俄罗斯民用客机制造业也是一落千丈,而SSJ100正是俄罗斯重回民航制造业的野心体现。
  思考明白了这些,杨辉对西飞和德国MBB的计划也就不再多想,看来双方合作之路已经不可避免。对干线客机都有野心的两个家伙,既然都把项目提出来了,恐怕也就没有再停止合作的原因。
  仔细观察弗洛里的表情,更加印证了杨辉的猜想,这弗洛里听了马老爷子的提议之后,那两眼冒出的精光,恐怕这弗洛里也是早就有这种打算。
  弗洛里马上回应着马老爷子的提议:“没错,我们公司研究出的方案,最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如此,这将是最经济、最有潜力的方案,而且我们双方的实力完全可以拿下这款四十吨级的支线客机。”
  要说实力,西飞,MBB双方的实力做这样的一款支线客机还真就没有什么大的困难,西飞方面自然不用说,MBB方面实力同样不可小觑。
  MBB是联邦德国战后最大的飞机制造商,或许听英文简写听不出这家公司的牛逼之处,但是这家公司的历史翻出来却是牛逼到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