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483

  听到这里,MTU公司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要能有齿轮传动技术的入门,后面的就好说,怕的是连门都不知道该怎么进。
  就这几句话的时间,原本还觉得大有可为的浆扇发动机,一下就变得毫无用处。克劳德惊讶的站起来,一副你太牛逼的表情。
  “贵公司还有这实力?我们很想看一下你们的技术成果,这对我们评估技术风险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看技术,等的就是你们来看技术,就怕你们不看,不然怎么坚定信念,和咱一条道走到黑。
  “可以,我们的技术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果,有些东西可以向合作伙伴公布,大家有兴趣现在就可以来看看。”
  早就让钟建设准备好了,不该看到的东西统统锁起来,该看到的东西都放在最显眼处,走进设计组办公室,这才发现,这家设计所的硬件设备也不算落后国际水平太多。
  不过最吸引MTU的还是那些公布出来的资料,有技术人员走上去,拿起资料开始研究,不过正如克劳德所说,MTU公司完全没有研究这技术的经验,单单看一下这些公开的资料,没有长时的研究是看不出来什么。
  看着资料上写的东西,英文原版的:在风扇和低压压气机之间引入减速齿轮箱,用以实现风扇和高压压气机差动运转,各自在自己最合适的转速下工作。
  风扇转速降低,从而有效降低风扇叶尖速度和气动损失,并可以使风扇转速降低,离心力也大幅度降低,使得风扇受力环境大大改善。
  低压压气机在此时可以适当增加转速,提高气体压缩能力。同样的增压比,采用齿轮传动技术的低压压气机能有更高的转速,可以适当降低低压压气机的叶片数,或者减少低压压气机的级数,从而大大减轻重量。
  前景看起来非常诱人,以前没有注意到这个航空发动机主流技术之外的东西,现在发现这东西真的是很有前景。
  继续翻下去,才发现这资料已然见底,正是看的精彩的时候,没想到给来这么一下,就要准备继续找后面的资料,却被克劳德这位总裁打断。
  “首先,我非常佩服你们的技术积累,相信没有正式签订合作协议之前,我们是没法看到后面的资料,所以我们还是去谈谈具体的合作分工。”
  真是聪明的克劳德总裁,看样子还是被齿轮传动技术所吸引,这就迫不及待了,看来后面的谈判会比较简单。
  示意钟建设放下戒备,可以继续工作,一群人来的匆忙,走的更加匆忙,只有MTU的技术人员一步三回头,看着齿轮传动技术研究办公室,恨不得马上回去,把里面的东西都扫描一遍。
  再次坐在会议室,就连气氛都不一样了,MTU合作的诚意更浓,现在是商量合作方式的好时候,白所长给出合作方式。
  “按照联邦德国政府的要求,贷款两亿美元给我们公司,同时我们公司也要让出发动机研制百分之四十的份额,由MTU公司承担,组成联合公司。这一点我们完全同意,合作方式再具体一些,就是由我们西南航空科工联合公司研制发动机核心机,经过计算,核心机研发占发动机百分之四十五的份额。”
  话还没说完,MTU公司就在心里乐开了花,要效仿CFM56发动机研制的模式?这不就是MTU来这里之前预料到的最好结果吗?
  今年到底是怎么了,好运连连啊,才和宣布和普惠合作,现在又在这边拿下一个新项目,MTU公司航空发动机事业的腾飞指日可待啊。
  “没问题,我们MTU公司可以完成包括发动机核心机之外的几乎所有的技术,当然,齿轮传动技术还需要与你们合作,一起研发。”
  听听,这德国人想的倒是挺好,本来只有百分之四十的份额,现在就要寸进尺,要把核心机之外的百分之五十五的份额包圆。
  就想问:你MTU有这个胃口没,小心消化不良?
  杨辉这时候就都不能忍了,马上反驳:“不可能,你们这次只有百分之四十的份额,我们公司在核心机研制业务之外,还要分配到其它的业务。齿轮传动技术份额一共算百分之十,双方各占一半,我们公司算百分之五,也还有百分之十的份额要拿到手。”
  真是空欢喜一场,本来以为这次可以多拿到一些份额,甚至是主导权,但现在看来是不可能的,还只能是一点一点谈。
  “齿轮传动技术由我们双方合作继续深入研发,使其可以运用到新发动机上,在齿轮传动技术的研究中我们一方占一半,当然我们MTU会提供在齿轮制造中的技术,你们也要提供现在齿轮传动技术的所有资料。”
  MTU给出的条件还算有诚意,要是单单由基地自己消化,再慢慢的改进,就现在国内的基础工业水平,杨辉还真就不敢保证这齿轮传动箱的质量。
  要承受七吨级发动机爆发出的巨大扭矩;要解决高转速下齿轮的发热问题;还要跟进新发动的研制进度,恐怕只有牺牲寿命才行,而商用发动机的寿命太短是绝对行不通的,哪怕只是一个子系统而已。
  因此,和德国合作就显得很有必要的,MTU公司好歹也是世界级的重型柴油发动机供应商,在齿轮传动上有他们的独到之处,德国工业上百年的积累是绝对不能小看。
  若是通过合作,能拿到冶金、齿轮设计、甚至是精密加工技术,则是对整个共和国都有利的,忍忍把这东西拿出来合作也就合作吧。
  这东西也就是800万美元购买回来的,虽然它以后的潜力非常大,但潜力再大,你也得要把东西实用化、并先一步占领市场才行,这就得要抢在普惠开始行动之前。
第28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来
  齿轮传动技术谈下来,还有百分之十的份额要商定,这简单,保证MTU心服口服。
  “剩下的百分之十份额,由我们公司完成发动机控制系统,这也就刚好合适,我相信这一点MTU是不会反对的。”
  这还有什么好反对的,MTU本来就只有百分之四十的份额,把发动机控制系统算百分之十刚好合适。最主要的是MTU自己也没有玩儿过涡扇发动机控制系统,没有研发过涡扇发动机整机,控制系统就不要想。
  爽快的答应下来,就算核心机、控制系统由西南航空科工联合公司拿走,剩下的项目也还有风扇、外函道机匣、低压转子、尾喷管、燃油系统、滑油系统、启动系统这些等等……
  算起来虽然是零零碎碎的,大多也不是什么高难度的项目,但也一点都不简单,由MTU公司一起包圆,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能借此机会掌握高函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叶片的设计制造,这才是MTU公司这次的最大收获,也不算全都是做的无足轻重地项目。
  大概计算之后,感觉大体没有问题,克劳德爽快的答应。
  “好,我们MTU公司接受这套任务分配方案,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讨论一下这款发动机的长远发展?”
  这里所谓的长远发展,说的就是一款发动机的系列化,航空发动机从第一款基本型号定型,会不断的改进,有增加推力型号、也有减推力的型号,一款发动机衍生出来两三台发动机是最少的,潜力大、市场大的发动机,改出十几款,形成一个家族都是正常的。
  既然德国方面有这种想法,所里自然也配合着一起研究研究。
  “当然要系列化发展,我们在核心机上可以改动一番,实现推力的改变,不过一般情况下,这总方案有些得不偿失,最好还是由你们在风扇上面改动。”
  核心机的改动可不是什么好玩儿的事,当然了,若是核心机高压涡轮的总温能有突破,那倒是可以改进一番。这东西只需要换材料就可以实现增推,改动起来是最简单、最有效,也是对基础工业要求最高的。
  MTU也是在航空发动机行业混的,知道一款发动后续的改进和核心机的关系不大,大多都只是在核心机以外改进,克劳德也就不再多说,以后慢慢的改进就好。
  “好,既然是这样,这方面就先暂时放在一边,我们谈其他的,比如这款发动机的直径要多大,这将直接影响我们的风扇直径。”
  克劳德的这个问题就不是杨辉和白所长能给出的答案,这东西得要由西飞和MBB给出飞机发动机安装方式:翼吊或者尾吊。
  若是采用尾吊,自然发动机的直径就没有太严格的要求,若是采用翼吊,那就需要考虑到机翼和地面的距离,这将直接限制发动机的直径大小。
  君不见波音737的发动机短仓,都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圆,靠近地面处的圆弧被生硬的改为一条‘切线’,看起来怎么都不协调。
  原因就是发动机尺寸太大,装上之后离地太近,若是短舱不改动,发动机的离地高度就超过了红线,出事故的可能会大大增加。
  而现在,西飞和MBB都不可能给出一个确定的数据,新飞机还在JDP研制阶段,在这个阶段没有完成之前,还没法给出飞机的子系统接口数据,所以MTU公司现在只能尽可能的先把风扇直径往小做,或者先把这方面放一放。
  “今天,我们的会谈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初步的共识已经达成,天色不早,我们就先散会吧。”
  随着白所长宣布散会,这时候众人才发现,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在这里商谈到了晚上十点,加夜班也就这样了。
  当然,在0011基地,晚上10点并不算是太晚,繁重的项目使得所有人就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不停的按计划前进,十点只是吃宵夜的时间,没有到晚上12点,还真没几个会下班。
  白所长走的匆匆忙忙的,杨辉知道肯定是有什么事,也不再多说,带着这些远来的宾客们前往招待所住下,然后才前往办公室,肯定还有什么事。
  果然不出所料,杨辉在办公室看到了白所长,应该是已经等自己好久,不过看这样子应该不是什么坏事,仅仅是这一点,杨辉就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也不是生人,杨辉找位置坐下之后,就询问情况,得到的消息让杨辉有些惊讶,美国人的效率这么高?
  “情况就是这样的,刚才诺斯罗普来消息,他们已经通过了美国方面的审查,首批12位航电工程师、加上F20座舱航电系统资料已经起飞;诺斯罗普公司负责气动设计的8位工程师,带着YF17的边条翼资料,全都打包过来了。”
  诺斯罗普公司挺猴急的,不过这样才是杨辉喜欢的,早点学到技术,杨辉也高兴。
  “所以,基地需要安排这些人的住宿,同时准备开始新双发战机的预研?”
  笑着打量着杨辉,白所长就纳闷了,这杨辉怎么就这么聪明,什么都能猜出来,简直太妖孽了,不正常啊。
  好在牛克思主意者不相信牛鬼蛇神,这种苗头刚出现就被压下去。
  “没错,基地的专家楼才刚开始建造,工程兵部队再有效率也要时间,新楼至少都得要明年才能使用。不过现在这些还不是问题,最主要的是准备新飞机的预研,基地准备将这个项目交由你负责,所以你就收拾一下,连夜赶到一所去,这边发动机的事你就不用操心。”
  新飞机的预研,这事交给自己!
  好事,绝对的好事啊,杨辉最喜欢这种活,一款新飞机的预研,杨辉可以随心所欲的安排新飞机的构架,后世看了那么多,现在就是发挥作用的时候,特别是气动设计。
  杨辉好歹也是提出了歼教七A的气动设计,同时侧板技术这些都是杨辉提出,在基地,杨辉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气动构架第一人。
  杨辉拿出来的飞机气动设计虽然不是最好,但绝对是最合适,这种能力在基地看来才是尤为可贵的。
  也不推辞,杨辉欢欢喜喜的准备着手新飞机的预研,现在杨辉也不知道自己这次预研能搞出什么东西来,现在的情况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最大的就是发动机方面,若是新中推核心机的研制进度顺利,那么新飞机肯定是不会使用杨辉刚开始打算的涡扇10,这东西推力太小,和F404差不多。
  在新研制的核心机基础上,研发一款新的中推,推力肯定和RD33差别不会太大,一款最大加力推力为九吨的军用发动机,装上YF17已经是后世的F-18E/F级别,那叫超级大黄蜂,已经算是一款准重型机。
  至于超级大黄蜂这东西,杨辉倒是觉得挺不错的,侧重对地攻击,载弹量也不算小,在共和国引进的苏27还只能打火箭弹的九十年代,能搞出一款类似F-18E/F的飞机。
  那家伙简直就不说了,装上反舰弹对海攻击,绝对的利器,自卫能力比豹子要强上不止一星半点,对付弯弯、越南,这种攻击能力强的飞机才是利器。
  至于说F-18E/F的航程比豹子短,这简单,有一种东西叫保型油箱,装上之后不占翼下挂点,长腿奔袭也能胜任。
第289章
经验不足
  虽然基地的跑道只是用来战机试飞的,不过三线建设的时候是按照起飞轰六的标准建造,起降三叉戟这种客机是毫无压力。
  这次带来有很多纸质资料,还有F20座舱模型,加上20位工程师、随行的其他工作人员,基地包下了一架三叉戟客机,从帝都直接往基地飞,免得一周时间都浪费在火车上。
  美国虽然是移民国家,各类人种都有,但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工程师,几乎是清一色的白人,就算有一两位有色人种,也都接触不到最核心的技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