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483

  能看出,这些美国人对基地也非常好奇,好歹也是在自由的国度长大,对于红色共和国的印象从小就被灌输为邪恶、落后的象征。
  虽然是高级人才,对这些宣传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但心里的好奇是怎么也压制不住的。放眼望去,偌大的一条跑道,除了身后的三叉戟客机,就没有再看到哪怕一架飞机,这让一群工程师有些摸不着头脑。
  飞机制造厂的跑道怎么也应该有一两架飞机在进行试飞才对,试飞可不仅仅是飞机研发阶段的事,就算是定型后的飞机,生产出来也还要一架一架的进行试飞,这叫交付试飞,只有这一关过了,军队才会接收飞机。
  好在杨辉来的还算迅速,走在前面的大巴车用来接人,后面跟上的大东风用来运物品的,两辆车在空旷跑道上开的飞快。
  跳下大东风,看到一群美国人,快步走上去:“大家好,我是西航航空科工联合公司的秘书长,杨辉。现在负责接待各位,请问谁是弗兰科,我们需要谈谈。”
  不用找,离杨辉最近的就是弗兰科,负责合作升级歼七四座舱航电工作,在之前是F20的航电总体工程师。
  F20下马,本来负责航电总体设计的工程师弗兰科,被降格为负责座舱航电,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还可以继续在战斗机航电领域继续工作。
  “我是弗兰科,所有的资料都在飞机后面的货舱里面,可以派人去检查交接,请问我们的住宿会怎么安排,工作地点在哪里?”
  说话间,弗兰科还用手比划了一圈,看样子基地的偏僻程度让美国人很惊讶。
  杨辉示意其它人到后面去交接资料,这时候要好好的给这些美国佬上一课,争取把这些美国人也净化为苦行僧,那就是功德无量的事。
  “是的,这全都是我们公司的厂区,当然还包括科研中心都在这里,是一处非常适合做科研的地方,相信你很快就会习惯。至于住宿,我们正在建设新的美国专家住宿区,大概要明年才能竣工投入使用,现在你们得要先住在宾馆。”
  杨辉现在都不好意思再说招待所,在外国人面前,档次必须要提升上去,宾馆是很不错的称呼。
  来红色共和国之前,弗兰科特意了解了一下,对于专家楼这东西,还是知道的挺多,当年苏联人也不过就是这待遇,现在我们美国人也不比苏联差。
  在这之前先忍耐一下也就过去了,在这美苏争霸的关键时刻,不管是在哪里,美国人的待遇都不能比苏联人差。
  “OK,我们同意,完全同意,为了几个月后的美好,我们可以先住宾馆。”
  招呼着其它的十一位工程师,各自提起自己的私人物品,往旁边的中巴车走,留下的八人是负责新飞机的气动设计工程师,他们不是做航电的,自然不会和那帮玩航电的一起。
  这些人才是杨辉这次的目标,航电的合作,有一所的其它人负责,以后杨辉和那十二人交集不多,真正有交集的还是这些气动工程师,以后杨辉和他们一起共事的时候会更多。
  不用杨辉再问,马上就有人站出来交涉:“杨秘书长先生,诺斯罗普公司派我来负责新飞机的气动设计,请你过来和我亲自交接一下这次带来的资料,这些资料非常重要。”
  要亲自交接,看样子是位很负责的领导,跟上一起往后面的三叉戟货舱走,货舱里的资料已全部取出,其中的一个箱子显得和其它箱子与众不同、格格不入。
  合金制作的箱体,精巧的密码锁,无不显示着这里面的资料很珍贵,现在自然是没法打开,只是看看箱子的完整性而已。
  “根据合同,我们这次运来了YF17飞机的边条翼和主翼设计资料,按计划,我们会共同研究边条翼的进一步开发设计,所以,我需要看到你们的工作人员和风洞设备。”
  果然是边条翼的资料,这是杨辉特意提出来的,先在气动设计上合作,边条翼优先,至于说为什么……
  在杨辉的计划中,本来没有这项特殊的要求,不过由于基地气动组出了些问题,需要和诺斯罗普公司合作研发大边条翼技术,大边条翼运用的范围可不仅仅是在以后的双发新飞机上,在其它的方面也可以用上。
  比如说:早一些研究透大边条翼设计,就可以早一点研究大边条翼和侧板的结合,这是杨辉为歼七向枭龙完成终极进化而准备的技术。有了这一层考虑,大边条翼的设计自然就被提到了最优先的等级。
  “不用急,风洞和我们的技术人员都有,现在你们需要的是安顿下来,然后我们再慢慢的研究新飞机的设计。”
  杨辉说这话,也有些无奈,基地的气动设计组大部队正在从涪城往基地赶,上一次杨辉前往美国之前,气动组还和杨辉一起坐运输机到的帝都吹风,算起来也是有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据气动组传来的消息,由于大笔的资金花出去,风洞使劲的吹,侧板技术有了很大的收获,但是杨辉走之前和气动组做的大便条翼理论分析,好像在哪里出了问题。
  现在往基地赶,希望能结合诺斯罗普带来的资料,重新查缺补漏,虽然YF17的边条翼不是大边条,但也有很多直得借鉴的地方。
  至少不再像以前,国内没有任何一款使用边条翼的飞机,两眼一抹黑,什么经验也没有。
  事实证明:跳过普通边条翼,直接进入到大边条翼设计,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步子太大会扯蛋。
  上个位面中,枭龙能直接跳过去,那是因为在之前,已经和格鲁曼合作过超七项目,对边条翼有了一定的概念,后又得到了米格设计局的帮助,这才能直接跳过去。
  若是单单靠自己的力量跳过去,恐怕就会相当之难,尽管有杨辉知道这东西的大致样子、理论,但杨辉终究只是人,不是人形U盘,存储不了所有的资料,自然会有所疏忽。
  好在现在有了诺斯罗普的加入,突破大边条翼技术难关,就显得更有把握。
  中巴车开出机场,左拐右拐,终于来到了一所,这里是所有人下车的地方,也是这些美国人即将投入工作的地方。
  “各位,这就是我们的科研区,只要没有上锁的地方你们都可以去,不过最好是在自己工作范围内行动最好。”
  虽然叮嘱了一番不要乱跑、乱打听,但杨辉知道这些美国肯定不会那么老实,在这之前,保密的资料和科研项目已经转移到了二所,暂时在二所开展工作。
第290章
直接上技术验证机
  “杨组,好事啊,等了这么久,又能和你一起做项目,大家都希望能在你的带领下,再吹出一款优秀的气动设计。”
  刘军一回到基地,就从于总师处得到了即将开展新飞机预研的消息,这可算是把刘军高兴坏了,搞气动设计,不就是盼着能不断有新飞机项目么。
  而后面听到杨辉会统筹新飞机的总体气动设计,刘军是半点话没有多说,刘军早就看懂了基地以后的情况,这些老一代领导明显是在培养杨辉做下一任掌门。
  现在和杨辉走进一些,以后气动设计组就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同时也算报了杨辉两年前的力荐之恩,加上这次是和美国人一起合作,需要杨辉这种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的人来调和。
  同刘军一起回来的队伍显得庞大了许多,绝对不止上次刘军带走的那些,说起来还是因为现在基地实力增强,国家更加重视,人才资源也开始比以前投入的更多。
  就有了刘军再次重演杨辉两年前的壮举,可谓是“重走杨辉路”,回到帝都母校,怎么能放着宝山不带些东西走。
  先是和学弟们现身说法,再是和导师软语相求,还保证以后到了基地一定照顾好学弟学妹们,最后在还真就让这家伙拖家带口的多拉回来十多号人。
  杨辉不得不承认,这刘军很有天赋,最主要的是脸皮够厚,还别说,这脸皮厚的人总能得到一些别人得不到的好处。
  看看后面这十多位新面孔,杨辉非常满意,同时也有些感慨,现在基地的气动组都被北航的学生完全占领。看来哪天自己也要回西工大去好好挖掘一下,西工大航空航天不会比北航弱。
  “大家好,以后都是一家人,在这里有事多问你们的学长,他们都是老油条了,不要客气。”
  简单的和这些新来的学生们认识一下,杨辉和刘军走到一边,询问起这次的大边条翼风洞试验问题。
  “具体是什么情况?按照我们上次得出的理论来做试验,得出的数据应该是不会出现问题的,把你们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具体的描述一下。”
  不问到这里还好,一问到这里,刘军就感觉到这次风洞试验的挺憋屈,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还有些搞不懂。
  回想起测试过程中的种种情况,仔细将所有的吹风过程回忆着,一字不落的说出来。
  “我们在测试中,发现大边条翼的确可以产生很强的涡流,并且随着迎角不断增大,产生的涡流会不断增强,升力变化平稳,但是我们的俯仰配平能力会成为此时的最大短板。”
  话不多,好消息是验证了大边条技术的优点确实存在,但坏消息也紧随而来,要做好俯仰配平确实有些困难。
  杨辉暂时也搞不懂这是什么情况,只能先听听诺斯罗普公司的意见,或许会有什么好的建议,这会就是最好的结果。
  “走吧,我们去看看美国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相信这问题并不仅仅是大边条翼的才有,诺斯罗普绝对遇到过这种情况。”
  杨辉还真就猜对了,诺斯罗普还真就遇到过这种情况,而解决问题的方案却是让杨辉大乎吃不消。
  刘军知道基地来了一队美国空气动力工程师,早就有些迫不及待,美国人在空气动力学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毕竟是可以和苏联分庭抗礼的一方,现在刘军就要博采众长。
  “所以,我们现在就可以去和美国方面商量一下,他们来这里的意义就是辅助我们攻克技术问题,然后才是新飞机的子系统研制。”
  明显,杨辉已经把诺斯罗普来基地合作的主次颠倒了,人家诺斯罗普就是冲着新飞机来的,不然谁会鸟你。
  走进专门为这些美国人安排的办公室里,这些美国人居然闲的在那里玩扑克,这真是不能忍,我们急的团团转,你居然还在这玩扑克。
  拍拍桌子,制止了这些美国人继续悠闲的生活,杨大地主来催促上工。
  “布朗,快起来,现在有问题需要你们解决,我们公司的气动设计人员已经回来,马上你就可以看到我们公司的技术能力,不过,你们也需要解决一个问题。”
  已经闲了三天的布朗一行人早就倒过了时差,就眼巴巴的等着杨辉带他们去见识一下共和国的空气动力学水平,现在有机会可以了解共和国的空气动力学水平,布朗站起来就走。
  “我们早就等不及了,在这没有基本娱乐场所的地方,没有工作的麻痹,我们很难坚持下去。”
  带着一群美国人,来到大办公室,一大堆的资料和问题已经摆在了桌面。
  就等着航空工业的发源地美利坚的大神来解答,一双双饥渴的眼神,把这八位美国人看的毛骨悚然,这是典型的人多势众,以大欺小。
  好在都是搞技术的人,神经或多或少都有些大条,短暂之后也就习惯了,开始把目光放在杨辉身上,就等着杨辉的介绍。
  可惜,杨辉没有打算浪费口水去介绍,只有先让这些美国人看看基地的实力再说,至于介绍就不必,后面慢慢的就会认识,没必要。
  “快看看吧,在你们来之前,我们就开始研究了边条翼技术,现在遇到一个问题,或许你们能给出正确的解答。”
  话没说完,杨辉就把问题数据递给布朗,这东西现在没有保密的必要,随便看。
  同是搞气动设计的,这次来之前布朗一行人还把这次随行的边条翼资料从新看了一遍,对边条翼气动资料一点也不陌生。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东西是什么,不过最让布朗吃惊的还并不是这些。
  当拿起资料仔细观摩,才是越看越心惊,这都把大边条翼技术攻克了,还要我们那普通边条翼技术来干什么?
  这不是玩儿我嘛,这些明明白白摆着的数据,严谨的佐证着布朗得出的结论。放下资料,布朗心里却郁闷了,这都是什么事而啊……
  “不得不承认,你们的技术已经达到了边条翼的顶峰,我们诺斯罗普刚完成的大边条翼技术也就是这样,你们的风洞数据和我们的数据没有太大出入。可以着手准备改造一款大边条翼技术验证机,大边条翼的技术验证机我们诺斯罗普也有试过。”
  布朗这话在旁人听起来是挺带劲的,直接就达到了美国人的水平,但杨辉和刘军听起来就感觉到不对劲。
  这美国人是在乱说?明明大边条翼的俯仰力矩配平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美国人却说资料没有问题,美国人会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刘军首先就开口了,若是美国人连这都看不出来,那刘军就要彻底鄙视美帝空气动力学水平,甚至怀疑美国航空工业的繁荣是怎么来的。
  “不对,我们发现大边条翼的一处致命的问题,在仰角增加的时候,俯仰配平会越来越困难,这一点你们肯定知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