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1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483

  杨辉甚至知道,在后世共和国军队也给飞行员配发了帅气的皮制手套,但很多的飞行员依然不愿意是使用,依然钟情于劳保手套。
  摇摇头,只能安慰自己:手套这种护具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护具的选择以飞行员舒适、灵活为前提,毕竟土鳖不土战斗力五,还是忍了吧。这是天朝特色,只要习惯了就好。
  继续看过去,飞机已经在不断加速滑跑,发动机喷出明亮的火焰,表示现在正稳定工作着,这次明显又可以看出飞机的滑跑距离比以前的歼教七A要短上很多。
  看着这架首飞机飞上天空,杨辉却陷入来了思考,现在这款飞机的设计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发动机经过这么久的高强度测试,正常情况下也不会出状况。
  唯一让杨辉看过之后,觉得有些不太合适的则是这款涡扇10发动机的尾喷管,看起来确实有些太落后。
  在涡扇10发动机的研制中,有高温涡轮、燃烧室、连续漏气技术的攻关,风险实际上是很大了,基于这些考虑,在涡扇10发动机的尾喷管设计上,又延续涡喷七、涡喷13所采用的老式简单收敛喷管技术。
  听名字就知道这种尾喷管结构上是比较简单的,众所周知,机械设备在结构上简单了,很多时候效果就比较差,简单收敛喷管就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从本质上来说现在所使用的简单收敛喷管,是固定喷口截面,只能优化固定的飞行速度区间。而飞机在不同飞行速度中,对发动机的尾喷管截面要求又不同,而简单收敛喷管自然就没法做到随机应变。
  这种简单收敛喷管,在早期五、六十年代挺受欢迎,那个时候的飞机大多都是亚音速、低超音速,很少会飞到高超音速,自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真正要飞到两马赫、三马赫的飞机,所采用的发动机尾喷管都是引射喷管(比如米格29使用的P31发动就是引射喷管),这些尾喷管自然是可调的喷管,可以随飞机飞行速度的变化做到随机应变。
  在杨辉计划中,歼七四、歼七五都是放弃了高空高速,跟上国际主流走中低空飞行高度,在低超音速、亚音速速度区间作战,更具有攻击性的多用途战机。
  基于这种作战要求所设计的飞机,最大飞行马赫数自然就不高,超过两马赫的时候几乎没有,简单收敛喷管的使用在这上面,也算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实际上,简单收敛喷管在1.5马赫的时候,推力损失也不过就百分之十四左右,这在众多的尾喷管中,它的效率还算比较中庸,和歼七四、歼七五配合使用完全没有问题。
  杨辉现在想到的是,简单收敛喷管在较高的马赫数飞行时的推力损失问题,按照多年使用的经验分析,简单收敛喷管在飞机飞行速度超过两马赫的时候,推力损失能达到百分之三十,而到了三马赫的时候,推力损失则会高达百分之五十。
  这样大的推力损失,杨辉不想像这款发动机用在高空高速截击机的时候,那又会是什么样子,就算不在三马赫的速度范围飞行,但只要超过了两马赫,简单收敛喷管几乎就是拖油瓶,是绝对不能忍受的。
  当然,这种奇葩的设计在世界范围内找找也不是没有,比如在共和国就有这种奇葩的设计,在共和国的歼八战机中,早期型号就采用了涡喷七发动机,是典型的简单收敛喷管。
  甚至上一位面中的歼八二战机,使用的涡喷13发动机依然是简单收敛式,作为一款在八十年代设计的高空高速截击机,这样的设计简直是让人笑掉大牙。
  当然负责涡喷13研制的黎明厂,对外宣布的时候,那说的是原话可是:简单收敛式,尾喷管可调。
  听听这种前后完全不着调的说法:既然简单收敛,你还尾喷管截面可调,你当所有人都是傻子吗?
  可以看出这种仅仅是为了宣传而宣传,用来糊弄外行的手段是多么的拙劣,实在不行你就是不予介绍,大家心里都好受一些。
  现在的涡扇10发动机又再次延用了简单收敛喷管,这在不注重高速飞行的歼七四、歼七五上面,勉强使用还是没有问题。
  但涡扇10被拿到黎明厂生产,是要装到歼八二上面的。杨辉很难想像那又会是什么样的情况,黎明厂会不会花费些功夫,把涡扇10的尾喷管做一番改进?做到更加适合歼八的使用。
  “哎,拿什么拯救你,我们的老大哥黎明……”
  长长的叹息之后,这才强制自己不要多想,现在是西南科工的大喜日子,歼七四的首飞还是相当重要的。
  “于总师,这首飞要进入尾声了,看来又是一次成功的首飞。”
  杨辉高兴,于总师同样感慨万千,从83年开始,一直不断的对老歼七进行魔改,直到现在改的连它妈都不认识它,中间的坎坷艰辛,付出的努力又有多少人看见,大家为的也就是每一次成功的飞行。
  感慨到了改进过程中的艰辛,于总师也唏嘘不已:“谁说不是啊!我们投入那么多的资金,那么多的人力,期间甚至有科研人员累倒在岗位中,这飞机的首飞于情就不该出问题……”
  于总师后面的话没有说,但所有人都知道。没有任何人可以说一种复杂的机械设备于情于理都不会出问题,精密设备谁都不能保不出问题。
  随着机轮和跑道的亲密接触,刺耳的摩擦声传来,这意味着飞机已经安全着陆,往跑道看过去,才看到飞机速度已经降下来,发动机喷出的火焰也不再耀眼。
  “好,首飞顺利玩成,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另外的一件大事,歼七四是一款多用途作战飞机,不再是教练机,武器装备要比歼教七A多出很多。”
  说话的是站在于总师一旁的海军老大刘司令,他对这款轻巧又富有攻击力的歼七四非常看好,首飞成功之后,武器系统的开发需要提上日程。
第325章
武器系统(上)
  飞机性能再好也不过只是武器的载具而已,强如美制F14到了伊朗,经过十多年的制裁,库存的武器导弹耗光,战斗力就只能是呵呵了。
  至于说伊朗人自己大开脑洞,把霍克防空导弹挂上F14,用以替代AIM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这种做法,虽然听起来是可行的,但实际战斗力到底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现在的歼七四,同样也仅仅只是一款武器投放平台,要发挥作用还需要有强大的机载武器,这也正式刘司令所提到的重点。
  机载共和国的机载武器发展,同共和国的军用战机一样,在八十年代同样落后国际主流一代,不过好的情况则是用于配套的歼七四的武器都有了着落。
  比如杨辉在这里听到刘司令说的武器系统的时候,就想起了一件事,距离上次关注此事到现在有接近两年时间了,也不知道情况到底如何。
  心里想到那东西,表情自然就有些变化,有些不自然的向刘司令询问道。
  “刘司令,说到武器系统,我想问问84年同我们一起到范保罗航展的先进中程空空导弹引进项目组,现在到了什么进度,这都快有两年时间了?”
  先进中程空空导弹的引进是为了配套给引进自英国的蓝狐雷达,这款小口径雷达具备制导中距弹的能力,杨辉没有打算浪费了,当然也有给歼八二作配套的打算。
  在84年九月的范保罗航展上,项目组先后接触了蓝狐雷达的原配天空闪光导弹,以及意大利阿莱尼亚公司研发的阿斯派德导弹,不过由于资金不足最后改为了仅仅只是引进国内的软肋:导弹导引头、发动机两部件。
  后面的事,却由于航展结束,杨辉匆匆的离开,没有再继续深入关注,现在过去两年,歼七四都要说准备武器系统了,这才想起这项目。
  听到杨辉说先进中程空空导弹的事,于总师、白所长、刘司令这些知情人士都是一副我明白的表情,特别是刘司令,他对款中程空空导弹知道的更多一些。
  “小伙子不错,能第一时间想到中程空空导弹,我也知道你们西南科工当时也参与了这款空空导弹前期的引进工作,我也就不隐瞒你。实际上在你们离开之后,不到十天项目就谈了下,最后结果是英国的马可尼拿下了项目,项目交易额2000万美元。”
  听到这里,杨辉也是奇了怪了,好像自己离开的时候价格都砍到了1800万美元,怎么最后又涨到了两千万?这里面难道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猫腻,这种盘外招说不定还真有可能。
  看到刘将军的话好像又还没有说完,杨辉先耐着性子继续听,这才发现完全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种情况。
  “马可尼报价比意大利的1700万美元高了300万美元,不过马可尼提出可以协助我们的导弹研发工作,并在五年之内逐步提高导引头的国产化,最后在89年前会完全实现国产化。”
  一听多三百万美元就可以多这么多的配套服务,就是傻子也知道不亏啊。
  心里默默的道歉,然后才说道:“好事啊,有马可尼的协助参与导弹的研制,这三百万绝对不亏,就是不知道现在的进度到了哪里?导弹是不可以按时装上我们的歼七四?”
  这一问就问出了在座所有西南科工知情人员的心声,其中又属于总师最为激动,一群人默默的看着刘司令,就等着刘司令解开谜团。
  刘司令对新的中程空空导弹相当关注,毕竟这款导弹和海军关系还要更大一些。
  “引进的导引头、发动机移交到了魔都航天研究院,加上马可尼的协助,研制新的中程空空导弹,将采用大量的红旗64项目的预研成果。现在是集中力量研制空对空型,代号霹雳11,首批样蛋再有两个月就要生产出来了。”
  听到刘司令的解答,杨辉终于放心下来,中程空空导弹还是有了很大的进展,按照刚才说的进度来看,这款导弹要按时装上歼七四是没有问题了。
  “这真是极好的消息,采用马可尼为天空闪光导弹研制的导引头,我们的歼七四所使用的蓝狐雷达肯定可以有效的制导这款导弹,只要军队有需要,我们的肯定会做好这款导弹和战机的联调。”
  空空导弹的研制在制作出样弹之后,会装上战机进行一系列的测试,要打出去好几十发的导弹,最后才能测出需要的数据,合格之后方才完成定型,不合格则继续改进。
  光是配合导弹的研制还不够,导弹研制成功之后,要装上飞机进行联合调试,设计合适的火控系统、飞机总体重心的配平等等……
  就比如说:“中程空空导弹的事先放一边,暂时和你们关系不大,你们现在要做的是完成歼七四的近距离格斗弹的火控联调,我们准备的一款全新的近距离格斗蛋,说它世界第一毫不为过,你们一定要做好这一项工作。”
  说到这里,杨辉知道刘司令说的是什么了,肯定就是霹雳8这款导弹,这款导弹在它的老家以色列叫怪蛇3,绝对是一款世界一流的格斗弹。
  这款导弹在中东的作战中战绩辉煌无比,一场战争中击落击伤地方50架战机,这绝对是相当了不得的战绩,完全当得起刘司令的这句话。
  怪蛇3近距离格斗蛋来华之路颇为顺利,82年开始和以色列展开谈判,而进展也相当快,83年就在歼七二上首次改装这款导弹,这款导弹的改装杨辉也算是一路看着过来的。
  自然知道改装这款导弹的歼七二并不是多成功,本来装备了这款导弹的歼七二H型,在年初就要准备生产的。不过由于歼教七A的生产任务繁重,现在只有0132在小规模生产。
  但小规模生产的歼七二H型,并不怎么好用,由于霹雳8导弹比以前的霹雳5重了将近百分之五十,改装了这款导弹之后,轻型静稳定设计的歼七二H战机,显示出明显的不适应。
  为了平衡这款霹雳8导弹多出的重量,在歼七的机头中尽然想办法塞进了120KG的配重配平。
  本来就是一款轻型战斗机,每一克重量都是斤斤计较,现在要直接多装上120KG的无用配重,这简直就是犯罪。
  西南科工没有生产歼七二H,但不代表西南科工不知道这些,现在新的歼七四战机研发中,肯定是要克服这个困难,120KG的配种肯定是要扔掉,绝对不允许继续存在。而说到具体的飞机设计中,还是由设计师于总师来介绍最靠谱。
  “这一点刘司令你放心,我们吸取了歼七二H研制中的经验,完全可以把120KG的配重去掉。我们有一款比较重的火控雷达,加上双三角翼的气动布局调整,甚至我们还考虑到了其它武器的挂载,在这挂载导弹的方面,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事实也正是如此,上个位面中,共和国的歼七战机,自就86年生产的歼七二H型开始,就一直背着这120KG的配重,直到93年五月,才在歼七E上面改掉这个毛病。
第326章
武器系统(下)
  “那就好,你们也应该知道歼七二H为了装上霹雳8付出的代价,现在你们能改过来就自然是最好的。”
  空空导弹的安排已经有了方案,而海军最看重的对海攻击能力,这才是歼七四飞机武器系统的重难点,要在这款轻型战斗机中挂载反舰导弹,这是海军最基本的要求。
  这一点,是歼七四研制之初就定了下来的,绝对的硬性规定。
  对于这一点,西南科工早就有了清醒的认识,在歼七四的设计中,特意对重型挂点进行了补强。
  刘司令对这一点非常看重:“你们准备怎样安排这款飞机的反舰导弹挂载,虽说挂载C601肯定是不行,我们海军也明白,但轻型的C801反舰导弹肯定是要有使用的,说说你们的安排吧。”
  刘司令所说重型的C601导弹重达两吨,射程100公里以上,最大的动力航程甚至可以达到150公里。
  在两伊战争中的袭船战斗中,最大的战绩直接是重创了一艘三十吨的超级油轮。喜庆的是,这款导弹在袭船战的双方都有使用。
  不过现在还只是86年,两伊袭船战还没有爆发,C601的威名还没有闯出来,不过从这款导弹的北约代号也能看出这名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