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2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483

  说实话,若不是这次杨辉看到钟建设带着项目组如此拼命,杨辉还真就想不到这回事。这年头高层、工人之间的交流渠道还是太少。
  譬如《鞍钢宪法》这种东西,虽然在共和国出现了多年,但最后却不了了之。至于工会这种组织,在共和国更多的则是斗争失败者养老的地方,职能就只是发发洗澡票、其它的一些生活福利,真正的职能似乎很少有起到过作用。
第362章
武器投放试验
  给了齿轮传动项目组公司现在开始要正式开始发放加班工资的承诺之后,杨辉又顺道去黎阳厂看了涡扇10发动机的生产情况。
  自涡扇10正式开始定型生产以来,快有了接近一百台的生产数量,算起来已经相当喜人的产量,但分配下来之后却又远远不够。
  歼教七A、歼七四、歼七五都将要使用到这款发动机,这年头国内军队的确没有钱,但要说采购的飞机却也不少。
  上一位面中每年采购的歼七飞机也有五六十架的样子,现在的歼七系列飞机更加先进,价格涨的也不多、更具有诱惑力。
  军队早就从各个方抠出了资金,准备的订单还不老少。甚至杨辉得到消息,由锦官城研制的空军型号战斗机歼七五飞机,由于不像歼七四那样需要考虑海军使用中的恶劣环境、以及多用途性能。
  在年初已经实现定型生产,现在黎阳厂生产的涡扇10也才堪堪满足歼七五、歼教七A的使用。
  以后西南科工自己的歼七四定型之后,对内有海军采购,对外有泰国、伊拉克的大笔订单,对涡扇10发动机产量的要求就更加严峻。
  “现在发动机产量已经达到了生产线的巅峰,这条涡扇10发动机生产线是从涡喷七发动机生产线改进而来。工厂的涡喷7发动机生产线在设计的时候,就是按照年产100台发动机设计,现在已经是满负荷生产。”
  走着走着,黎阳厂的副厂长就开始向杨辉诉苦,现在涡扇10实在是太抢手,黎阳厂天天加班生产,那也满足不了。
  关于建立新生产线一事就被提到了日程,但生产线的建设不是那么简单的,若是按照现在那条从涡喷七生产线改进而来的涡扇10发动机的标准来建造新的生产线,恐怕早就投入了生产。
  原因无他,老式生产线效率低,建设也还比较简单。很多都是专用机床生产,而要改进生产其它型号几乎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涡喷七生产线改进涡扇10生产线的时候,西南科工就花费了接近整条生产线百分之六十的造价。
  另一方面则是效率太低,生产线上几乎就没有几台数控机床,唯一的几台机床都是为了一些需要高精度的零部件而设立的,它的作用是提高零件精度,而不是数控机床的最大一个优点:高效率。
  “我知道黎阳厂现在的难处,产能确实严重不足,这一点公司早就知道,新生产线上用的机床也早就在采购中,这一点你们也知道。现在的问题是,几十台各种数控机床都还在制造、运输的过程中,要到位形成生产力恐怕都已经是今年秋季的时候。”
  西南科工确实比较有钱,每年通过各种渠道采购到的各种数控机床确实不少,但要用到这东西的厂子也不少,机床还没有到岸,早就已经被分配完毕。
  这次黎阳厂的发动机生产线已经是杨辉多番努力的结,需知:
  “按照原计划,你们这一条国内数控化程度最高的生产线至少是的要88年才能全部到位,现在我已经是尽了最大努力,甚至还将其它厂的设备挪用,原来准备用于建设快反中心的数控机床都拿了过来,你就不要再多说什么。一句话:严把质量关!”
  质量问题重于天,“一手托着军队财产,一手托着战友生命”这是军工战线一直紧绷着从不敢放松的一根弦,但杨辉依然要一次又一次地重复。
  黎阳厂知道新生产线原本的建成时间,现在能将这条生产线提前至少半年时间建成,这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黎阳厂自然是没有什么好说的。
  “保证从工厂走出去每一台发动机都是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生产的,绝对不会再出现上一次涡喷七发动那样的重大质量事故。”
  说到这里,这位副厂长也是一脸的羞愧,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年时间,但每次想来依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
  正因为如此,整个西南科工才有了质量大整顿,从航天系统学质量管控经验,现在也确实很不错。
  由于歼教七A、涡扇10在研制之初就投入了大量资金试验,在设计上的漏洞已经是补的差不多了,加上严格的质量管控,西南科工这几年生产的飞机还没有任何的负面大新闻传出。
  回到西南科工旗下单位最密集的安顺,这里是西南科工的办公区,杨辉也在这里干活。首先将全面开始实行加班工资制度消息放出,然后才是说其它的事。
  现杨辉所看到这支队伍,有两架装上完整火控系统的歼七四飞机,他们已经被推上跑道,同时还有一架运七飞机,它们即将从西南科工出发,往楠海的海军航空兵大本营而去。
  在那里,将要开始测试歼七四发射反舰导弹的性能,只要为期一个月的测试完成,歼七四就可以拿到定型生产授权,这就意味着西南科工的生产线上不仅仅只是生产歼教七A,同时还负责歼七四飞机的生产。
  杨辉现在来到机场,就是为队伍壮行的,海军、西南科工的希望都寄托到了这支队伍身上,他们成功之后,共和国对楠海的控制都将会有很大的扩展。
  “于总师,一切就看你们这次的测试结果,我在公司等你们随时发回来的好消息!”
  最后于总师握手之后,队伍开始上飞机,运七飞机虽然也有民航版的计划,如运七200、甚至是后世的新舟系列飞机都是从运七基础上发展而来,但现在还只是一款军用运输机,各方面确实有些不尽人意。
  运七飞机有些慢,但航程还算不错,这次飞往楠海刚好合适,至于舒适性这就不要多想,一行人坐上飞机、戴上耳塞,伴随着涡浆五发动机的飞速运转,运七飞机快速飞上天空。
  目送运七慢慢的奔东南方向而去,后面的两架用于测试的测试机也启动发动机,各自挂上两具副油箱,虽然有些小,但好在不占用机翼内侧的两个挂点。
  歼七飞机的副油箱比较小,歼七四飞机研制中也就继续保留这一点,到没有像0611设计的歼七五那样直接将副油箱挂点改到了机翼内侧的重型挂点。
  最内侧的挂点承重能力强,0611把连副油箱都重新设计,新的副油箱比原本来歼七系列使用小型副油箱足足大上了一大圈,转场航程也确实比歼七四长很多。
  为此,空军还一直向海军炫耀了好久,似乎有了大型的副油箱之后,歼七五就要比歼七四牛逼好多……
  好在海军还是比较理性,知道那只适合空军用,海军歼七四飞机的重型挂点在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一般是用来挂反舰导弹。
  至于说什么航程问题,海军表示现在已经有了空中加油能力,这些都不是问题,本来就是轻型多用途战斗攻击机,一切就该以攻击为主,妨碍海军对海攻击的都是异端,必须要狠狠打击甚至是烧死。
第363章
反尾旋试飞
  武器投放实验是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一时半会儿也得不出结论,好消息、坏消息都得要等到时间到了之后才能知道,有这时间还不如做些其他有意义的事。
  趁着时间充足,现在西南科工的大项目也还不多,杨辉结合后世国有军工企业的成熟经验,对整个西南科工内部制度进行了改进。
  大手术一时间不好动,小手术倒是一直不断,且都还是那种见效比较快的措施。不断的整顿好内部,等到于总师带队的歼七四武器测试项目组回来之后,新的项目就可以开展。
  在杨辉正整顿内部,强化西南科工自身的时候,同样处于共和国南方的另一家飞机研制单位洪都则是热闹非凡。
  来自苏联的莫罗佐夫试飞院的专家、试飞团队,在经过半年是时间的试飞磨合之后,终于把进度拉到了L8教练机的尾旋试飞项目,这一刻让所有人都等了太久。
  第一次尾旋试飞搞的比L8飞机首飞都还隆重,这样奇葩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原因:首飞的时候因为军队没有给出确定的采购订单,洪都就没有请军队方面领导。
  这就是洪都的死脑筋了,首飞也不情国内最大的客户来看看。当然,洪都死脑经不是没有先列,当年在洪都强六飞机下马之后,军队就有领导为洪都说话,见洪都没有了项目,打算给洪都找一个项目做。
  这就有了将强五魔改、双发涡喷6发动机改为单发斯贝202发动机,不仅盘活了洪都,还能充分利用起放在红旗厂吃灰的那几十台原装英国斯贝发动机,不得不说这想法、出发点是好的。
  但洪都就是死脑筋,听了这想法之后,居然给炮制了一份《关于将强五飞机动力系统改为单发斯贝202发动机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从各个方面阐述了这款方案是绝对玩儿不转的。
  这简直就是对领导赤裸裸的打脸啊,好心好意的看你洪都没有项目,给你们拉一个项目做,你居然巴拉巴一番之后,得出结论说这项目不可行。
  把人家好心当作驴肝肺,或者是狗咬吕洞宾……反正就是不知变通,于是洪都就这样错失了一次良机。若当时杨辉来操作这事,他绝对能给整出完全不同的结局。
  从技术上来说强五该斯贝202难度太大,但也不是不行,大不了就是重新设计嘛,类似图22眼罩改进程图22M3这样的事都有,更不要说苏27推倒重来的坎坷研发之路,全盘推倒、魔改不是什么大问题。
  当年强五下马后,陆总师带着十多位技术、工人做出原型机的壮举一直都是洪都值得骄傲的地方,现在却没有了当年的勇气。
  共和国本来就有魔改各型武器的优良传统,杨辉就不信改不出一款优良的对地攻击机,做好了这项目,用来大规模替换原本老不堪的强五飞机就是再好不过。
  如此,也就不会有上一位面中,共和国在新世纪到来之后,尽管整个国家的海、空军航空兵部队都在大规模换装三代机,但强五依旧不死,一直坚守前线阵地。
  至于说用飞豹换装强五,这就完全是不靠谱的方案,飞豹是战斗轰炸机,玩超低空对地攻击还真就做不了,陆上超低空不是真飞豹做的。
  强制这样干,自然就没有好果子吃,上一位面共和国飞豹飞机经常出现坠毁事故,大多数都是空军这帮家伙乱来,总想着飞超低空突袭、甚至俯冲轰炸。最离谱的就是在中俄军演中还给坠毁了,这简直就是把脸丢到了国外。
  相比空军把飞豹当作对超低空地攻击机用,肇成接连不断人为操作事故,海军用着飞豹的时候就顺手、安全的多。装上超音速反舰导弹,直接就奔着敌方军舰去,就算要做超低空飞行也是简单无比。海上地形起伏和陆上相比实在差距太大,这环境太友好!
  空军飞豹的坠毁事故大多都是在执行对地攻击机任务的时候,飞机飞的一个比一个低,本来飞豹设计的时候就只是海军用来发射导弹用的,对陆上复杂的超低空地形就无能为力。
  飞豹确实可以加装地形跟踪系统,由电脑精确控制超低空飞行,但这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飞豹机体设计的时候的气动外形、可动舵面响应速度,早就注定了它只是一头航程超大,载弹量大的耐力型豹子。
  飞超低空,搞突袭、添泥巴真不是它该干的活……
  话题扯远了,回到洪都的反尾旋试飞中,这次反尾旋试飞因为军队已经将L8教练机立项,自然就要补上首飞时没有请军队大佬来看看飞机‘过错’,一些军队领导眼看着这架漂亮的教练机直流口水。
  而另外一边则是马基公司的工作人员,因为马基公司和洪都合作着强五飞机的现代化该项目,马基公司派来了大量技术人员,这些都是马基公司的中流砥柱。参与马基公司的主要业务教练机研发不要太正常。
  这些清楚的知道一款教练机好坏的技术人员、早早就从马基公司得到了洪都这款L8教练机的消息。马基公司和洪都合作,对L8进行反尾旋风洞试验的时候,他们就得到了大量关于L8教练机的信息。
  马基早就已经能够感觉到了L8教练机带来的浓浓威胁意味,特别是当第一届迪拜航展中,洪都和埃及签订教练机项目行业中的超级大单之后,马基公司更是心惊肉跳。
  这L8教练机是要把堂堂马基公司这样的老牌教练机制造企业往绝路上逼啊!现在马基公司宁愿选择在强五飞机的改进中加深合作,甚至牺牲一些利益,也不愿意和洪都合作L8尾旋试飞。
  但最后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洪都和莫罗佐夫试飞院勾搭上了,现在就要开始进行反尾旋试飞,那些本来在洪都做强五改进工作的技术人员自然客串一把不称职的间谍。
  一大群人马背负着马基公司高层的命令,要通过这次机会评估L8教练机的性能,以便于马基公司研究后续的应对计措施。
  于是这些二把手的‘评估师’们早早的就和洪都方面商量好,在得到了负责强五改进项目的陆总师的允许之后,来到了自己的阵地,虽然不被允许近距离观看,但这些家伙依然找到了最好的位置,架起长枪短炮。
  人家在你规定的地方之外看,又没有违规,加上这些家伙的身份也不简单,强五改进还得要看这些家伙们的表演,也就默许了这些人在围墙外偷拍。据后来的相关人士统计,这应该是共和国最早的专业爬墙党,也算是开了一代之先河。
  不说这些超级专业的爬墙党,他们没有兔子瞪一眼就让人怀孕的技能,那就不管他,该干啥干啥,该试飞机就试飞。
  试飞员霍诺廖夫按例再次登上飞机,斯拉夫人身材高大,坐在L8教练机座舱中略显拥挤,但也不是不能接受,教练机嘛,本来就是这样,大家都明白。
  尽管已经试飞了多次L8教练机,但霍诺廖夫依然对这款飞机情有独钟,自他第一次坐上这款教练机中,他就深深的爱上了一款灵活、人性化、简单易操作的教练机。
第364章
一切安全
  在发动的强劲推动下,飞机缓缓的飞上天空,霍诺廖夫感觉飞这款飞机简直就是一种享受,类似L39教练机那样满座舱的仪表、按钮在这里早就消失的差不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