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2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6/483

  诺斯罗普现在想不爽快也不行,谁叫他丫的遇到了这摊子事,现在是后悔都来不及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将错就错,到最后若是成了诺斯罗普就走向光辉的未来。
  如杨辉所想,关于DSI进气道项目中研制的两大技术要之一的超算有了着落,虽然这超算用不了太久89年之后就要说拜拜,但有了这两年的时间,大致的东西已经可以计算的差不多,剩下的就是吹风洞。
  “我们西南科工可以协调到我国最先进的风洞试验设备,我相信诺斯罗普现在也没有合适的理由协调到美国的风洞设背,所以在新进气道的研制中我们还算是可以互补。”
  这真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要不是因为杨辉搞出了加莱特进气道这档子事,诺斯罗普才不会在这个时候去搞什么劳什子的DSI进气道,就算要研究,也不会整的像现在这样偷偷摸摸。
  在心里默默地鄙视了杨辉这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家伙,恨不得马上就能让杨辉闭嘴。若是这世界有后悔药,诺斯罗普肯定打死也不会趟西南科工这趟混水,然而一切都为时晚矣。
  “说到对,DSI进气道的研制确实需要由你们协调风洞测试,对于你们的在空气动力学上造诣,我还是比较相信的,西南科工是一家很有能力的公司。”
  说着一番没有意义的话算是结尾,意味着关于新飞机进气选型算是告了一个段落,红色大黄蜂逐渐走向了另外的发展道路,最后定型时又会是什么样子?
  “如此,我们倒也确实没有必要使用激波增压进气道,能看出这种DSI进气道简直是为我们的新飞机量身打造,我们非常满意按照,诺斯罗普真是国际好队友!”
第374章
这是第三架
  自诺斯罗普将DSI进气道透露之后,一切都定了下来,想要退出都不行。人就是这样,在有选择的时候还举棋不定,但当做出选择了之后,却又透着一股子狠劲。
  双方已经是一条线上的蚂蚱,诺斯罗普现在反而乐观起来,这时候才想起自己一个月前会美国的时候,公司总裁让自己带来的另一个消息。
  “对了,我们诺斯罗普为泰国研制的升级型歼七四战机已经进入了尾声,各项试飞都以完成,泰国飞行员都实地试飞了好几十个小时。预计明年就要准备定型生产,你们要做好承担生产任务的准备。”
  为泰国的研发的定制版歼七四,早在好几年之前就开始,现在经过了两年多时间,以诺斯罗普的技术实力,并不会有任何困难。
  将消息通知到杨辉之后,杨辉也不得感慨,这年头的生产任务还真就不少,唯一值得庆幸则是交付泰国的歼七四要在88年才开始,到时候生产线应该可以达到巅峰,完成交付不是问题。
  “这倒是一个好消息,泰国的订单现在已经增加到了七十架,各项配套设施加起来总金额更是高达九亿美元,相信我们双方都可以大赚一笔,这是我们双方合作的一个好开始。”
  说到赚钱的事,双方皆是相视一笑,还有什么能比绿油油的美钞诱惑人,在美钞面前什么裂缝都能弥补,双方的技术合作继续按照新计划深入。
  就在西南科工这边把诺斯罗普吃的死死的,最后逼的诺斯罗普借花献佛,将波音最先研制的DSI技术拿出来,并答应协助研制。
  同样,在地球的另一面,带着杨辉特意叮嘱过的消息,温总师和西南科工未来柱石们走进了第八届国际吸气发动机会议大门。
  这次不仅要参加会议,还有一个善意的提醒,为以后新南科工继续从美帝搞到需要的先进技术做铺垫,第一次做这种活儿的温总师显得很不自在。
  最后不得已,温总师把他一直很看好的钟建设拉出来,年轻人最是脸皮厚,这种出风头装逼的好事,想必年轻人最合适。
  事实也不出温总师所料,听了温总师的话后,钟建设两眼放光。什么之后咱也能在技术上敲诈美帝,想想就觉得带劲。
  带着光荣的使命,钟建设在盯准时机,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间,乘着会议还没有开始的间隙,一脸神秘的把通用公司来参见会议的代表叫到一边。
  把人叫过来了,钟建设反而淡定起来,咳嗽两声,这才正襟危坐的到。
  “布朗先生,你可知道我为何把你叫到这里来吗?”
  一脸不明就里的布朗这几年可谓春风得意,仅仅三十出头就凭借着自己过硬的本领当上了通用公司航空分公司高层,一直负责了整个F110发动机研制大部分事物。
  这年纪就混得如此成功,布朗可谓是人生赢家,在这次参加国际吸气发动机大会中,上午还做了一次非常有水准的演讲,下午准备继续去接受喝彩。
  却突然被一位来自航空发动机荒漠的红色共和国一位小技术人员拉到一边,那故作神秘的样子,看起来实在让人觉得喜感。
  “我不管你们是要找我有什么事,你只有一分钟时间,至于回答与否就看我的心情。”
  傲娇的布朗一副鼻孔朝天的表情,似乎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这样子让钟建设笑了,这就是世界巨头,果然很有自己的风格啊!
  既然,通用公司要装比,钟建设也只能陪着装下去,虽然钟建设不知道装比为何物,但这不是问题。
  “通用现在确实很强大,但在我看来却在强盛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危险,若是不及时发现并处理,我不敢想象通用公司的未来。”
  “隐藏的危机?通用公司早就渡过了各种大风大浪,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以通用公司的能力不可能有什么过不了的坎。”
  对于钟建设的善意提醒,布朗表示呲之以鼻,这种所谓的善意提醒,通用公司每年不知道要接到多少,但最后的事实表明,都没有任何意义。
  这样的小插曲并没有什么值得记忆的,布朗摇摇头转身离,会议很快就要开始了,通用公司这样的巨头怎么可以迟到。
  对于布朗的反应,钟建设算是见识了,也不管现在通用的春风得意,对自己的善意提醒毫不在意,现在只需要好好地将消息提醒过去。
  “通用公司固然是世界巨头,航空发动机业务确实很强,但工业机械设计总会有意想不到的疏漏,我们发现F404发动机存在巨大设计缺陷,若是有兴趣可以来找我们华夏共和国西南科工公司,我们商量一下。”
  话说完之后,却眼见布朗头也不回的往大会中心走过去,看起来对自己的提醒很不在意,钟建设心里只能默默的祝福一番,希望F404发动机的问题早日爆发。
  一番神圣的祝福之后,钟建设也抬腿往大会中心走去,这次来美国的主要任务是参加会议,增加见识,至于其他的问题只能是等时间来证明一切。
  ……
  国际吸气发动机会议在七月召开,历经两周时,钟建设善意的提醒了通用公司之后,会议照常召开,结束。
  回国的飞机刚起飞,位于美苏对峙前线的北大西洋,从航母上起飞的F18在B13弹射器巨大的动能推动之下完成起飞,照常开始和苏联海军玩着躲猫猫游戏,双方早就熟悉了规则。
  F18作为一款多用途飞机,在格斗、截击上都远逊于F14,但也被派出去放松放松。一切的顺利都在起飞二十分钟之后结束,座舱中刺耳的警报声响起,猩红的警告标识传递出一个信息。
  “报告,发动机着火,左侧发动机失去推力,正在补救,正在补救!”
  航母刚接到消息,还没有做出反映。空中F18的左侧发动机失火之后,又蹿到右侧发动机,眼看两台发动机都失去了动力,在这茫茫大海中迫降完全就是天方夜谭。
  不得已,只能选择最后一条路:“右侧发动机也失去动,飞机完全失去动力,即将弹射、即将弹射!”
  话说完之后,还没等回应,飞行员眼睛一闭,使劲地拉起弹射环,随着火箭发动机启动,巨大的火焰腾空而起,飞行员弹射成功。
  至于飞机,自然是在没有动力、操纵的情况下,冒着滚滚浓烟往海面飞去,一路的黑色油烟显得无比显眼。
  当飞机撞击到海面之,发生巨大的爆炸,整架飞机被分尸,四散的尸体溅落到海面,最后沉入深邃的海底。
  就这情况,别说打捞黑匣子,就是想找到一块像样的残骸都困难,唯一能证明这里曾经爆炸过一架飞机的证据,也只有海面上飘起的片片油花。
  1987年,美国共计损失的9架F18飞机,其中的第三架飞机飞机出现了,也是第一架因为发动机着火而出事的F18飞机,虽然没法调查具体事故,但从飞行员报告回来的消息可以知道,发动机问题肯定是元凶。
  于是,负责F404研制的通用公司被海军找上门了,一纸公文下达,要求通用公司仔细排查发动机事故原因。
第375章
打破小农经济
  F404爆发问题,却又由于飞机尸骨无存,导致没法深入调查发动机失事原因,事件也只能不了了之,但这事却让布朗打了一寒颤,前不久的那个提醒似乎真的应念了。
  强行压下心里的胡思乱想,也许只是一次偶然的事故而已,并不具有必然性,通用公司的发动机是经过最严格的设计的,不会有大的问题。
  就在这自欺欺人中,事故继续进一步发展,接下来将是第二架、第三架,第……
  伴随着通用公司的不幸,西南科工的事业却是蒸蒸日上,歼七四飞机不断交付,生产线不断的加紧磨合,生产效率不断增加。
  眼见各种项目完成度不断读条,同诺斯罗普合作中,新飞机的关键子项目技术逐渐深入,进气道的研究也被排到大边条翼研制前面。
  在杨辉榨干了自己知道的所有关于DSI进气道资料之后,算是比较幸运的节省了前期的一些时间,也算是走了一条不小的捷径。
  ……
  “对,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现在国内军队订单又少,们必须要面向世界市场。只要召开防务展,国内的各大军工单位肯定会支持,这对它们好处可一点也不小。”
  杨辉这个电话直接打到了国防科委丁主任的办公室,像这种能惠及到全国军工单位的大好事,还是直接和掌管全国军工科研的国防科委说最合适。
  要动员起全国的军工单位,西南科还没有这能力,特别是关系到军工进出口更是如此,选择和国防科委合作是最为保险,也是最合适的一套方案。
  情况也的确如杨辉想的那样,在提出要准备玩儿一票大的,也整个装备展览会之后,丁主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这年头军队订货实在太少,前几年还有海湾战争的支持,战争双方都砸了大笔资金到共和国购买装备。
  这就造共和军工单位过了几年快活日子,在没有军队订货的情况下,依然算是勉强过活,但到了87年,海湾战争的订货枯竭,能出口的都已经出口。
  两伊双方都已经把钱包掏空了,87年过半,各大国防军工企业报上来的单位财务状况一个比一个‘乐观’。
  这可把国防科委这位当家人急的团团转,想尽了各种办法。什么军装民、精简内部消耗,等等。能想到的办法都尝试了,就是没见好转。
  正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杨辉突然给打来一个电话,又给整出了一个什么国际防务展,听起来似乎很有意思,盘活这些军工单位也许机会到了。
  “好想法,国际防务装备展!!!这项目做好了,我们也就可以算是走向了国际市场。”
  这不是说笑,一次国防装备展,可以把国内的军工单位全都拉出来遛遛。原本那些没有机会走出去的军工单也有了机会,参见不了国外的大展会,那就自己办。
  能把国外的军队采购团叫到咱共和国来,不管最后怎么样,只要下了订单就都在共和国军工系统这个大盘子里,只要有一笔订单就可以算上一笔。
  “对,我就是这种想法,我们西南科工每年都去参加世界各大航展,大部分的订单都是我们主动出击才拿到的,但我们在人家展会上很不自在,总还是要被无形的打压,始终比不上在自己地盘上痛快,所以这次的国防装备展非常有必要。”
  现在杨辉在盘活了西南科工之后,对西南科工生存已经不再担心,坐上西南科工总经理位置之后,要考虑的方面就更多。
  现在建议开办国防装备展,最主要的还是想要继续完善国内的军工生态产业链,尽量保存更多的军工单位。
  只要军工单位多活一些下来,并良好发展,才能整体提升整个国防军工产业,这不仅关系到国家,也关系到西南科工的切身利益。
  当歼七四项目完成,新双发多用途开始预研之后,杨辉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一款飞机的研制非常复杂,西南科工除了系统集成设计之外,真正由自己生产的子项目并不多,绝地不超过百分之三十。
  而这百分之三十中,都是西南科工旗下的工厂生产,平心而论,有的产品并不是太好,不说在国际上比,就是国内比也当不得第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6/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