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2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0/483

  国内军队现在看起来不多,只有六十架左右,但好在国内的订单都是源源不断的,随着以后海航的歼六不断退役,歼七四的订单会源源不断地到来,这将一直持续到有更加优秀的飞机出现才会停止采购。
  现在西南科工看似没有了表面上的战斗机研制项目,但暗地里已经有了计划,新的双发多用途因为要考虑DSI进气道的缘由,自然又要继续拖上一两年时间才有可能正式开始进入工程研制阶段。
  但另外一架试飞机却飞的不亦乐乎,YZ1验证机是西南科工和诺斯罗普合作用来研制的大边条翼技术的验证机,各项关于大边条翼技术性能的数据早就到手。
  本来,YZ1验证机就要准备拉近西南科工历史陈列室,落在一边准备吃灰了,但诺斯罗普久经商海沉浮,现在的YZ1验证机完成使命,就要准备落幕了。
  这在诺斯罗普看来还不够,这架飞机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办,既然这款飞机是验证大边条翼技术,而大边条翼技术又是以后要推销给共和国军队的飞机,那现在是不是应该把共和国军队领导请来看看吗?
  “我们现在也完全搞明白了YZ1验证机,事实证明YZ1验证机采用了大边条翼之后,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这伟大的时刻,我们应该把我们未来最大的采购方叫来观看一下。”
  一直驻扎在西南科工的诺斯罗普副总自从和杨辉一起合伙把DSI进气道项目拉出来之后,和杨辉之间就更加熟络,宛然是人生三大铁过来的老哥们,说话、提建议也更加直白的展现出美式风格。
  杨辉比较赞同这种风格,更加赞同这个想法:“的确是应该把我海军领导叫来看看YZ1验证机最后、最绚丽的一次表演,这也将是YZ1对大边条翼技术技术终极展现!”
  向军队展示一下YZ1验证机,给他们看看大边条翼技术的优越之处,要让他们知道在共和国,除了0611有自己独特的鸭式气动布局以外,在西南科工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说做就做,杨辉暂时叫停了YZ1技术验证最后一次试飞,忙着又去给国内海空军大佬们打电话,都要邀请到西南科工来看看。
  空军虽然是采购的成飞生产的歼七五飞机,但这并不表示空军的歼七系列飞机就被成飞全部垄断了,必不可少的歼教七A飞机依然能只能从西南科工采购,自然对西南科工的邀请非常重视,安排正在成飞调研十号工程进度的调研组分出一部分人到西南科工来瞧瞧。
  海军就更是不用说了,海航这几年的作战飞机大部分采购订单都撒到了西南科工,听到西南科工有了新家伙要拉出来,怀着期待又忐忑的心情派来了一支队伍。
  没办法啊!西南科工这几年一次接着一次的爆出好东西,每一次把海军叫到西南科工,海军到最后都没法全身而归,刚被西南科工在新的预警巡逻机项目中榨干了最后的‘私房钱’,现在又说有好东西,万一……
  不管海军心里到底有多忐忑,被挑选到西南科工来做调研的装备研究人员依然信心高涨,西南科工尽出些好东西这是人尽皆知,现在终于有机会再去瞧瞧了。
  不出意外的,海空军调研组再次重逢,发现这次西南科工把海空军都叫来,似乎要整个大新闻?
  “老杨,又遇到你了,海军对这次西南科工的行动有没有什么消息啊?我们空军方面到现在都不知道情况啊,连军代表都说不清楚这次是什么事!”
  空军不知道,海军同样也不知道,只能是瘪瘪嘴!
  “谁知道西南科工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在这之前我们海军没有任何消息,我私下问我女儿杨月,她也神神秘秘的不说,我到现在都还挺期待的。”
  两支调研组汇合之后,乐呵呵地在西南科工招待所住下,倒也没有再去打听西南科工为他们准备了什么‘大餐’,睡一晚之后什么情况都能明白了。
  ……
  充满期待的一天又重新开始,对于西南科工一直不愿意说的项目,终于可以在今天揭开最后的谜底了,一行人早早的就被带到了试飞站跑道处。
  “怎么回事?你们又要试飞什么飞机,我记得现在西南科工试飞中的项目都完成了,貌似没有新飞机需要试飞,都这个时候了没有必要再卖关子了吧!”
  卖关子的是时间的确过了,但杨辉却没有打算进行解释,什么解释都没有实物看着有用,视觉上的冲击才是最令人难忘的。
  随着杨辉手指着的方向看过去,一架‘歼七四’飞机划出机库,YZ1验证机从歼七四基础研发而来,站远些从侧面看的确有很难的歼七四区开来。一直当飞机滑到近处的跑道之后,这才逐渐发现这款飞机的不同之。
  这款歼七四的进气道上方,被长长的边条盖住,看起来就像是超大后掠角度的双三角翼内侧三角翼翼面,这倒是挺像边条翼的存在。
  马上把目光转向旁边空军调研组组长,自己难道是眼花了:“老李,这是边条翼吗?你也快点确认一下,我……我还有些难以相信。”
  又惊又喜的砸吧着眼睛,突然被西南科工整出的这款歼七四衍生型飞机整的有些不知所措,现在需要和空军方面一起再确认一下。
  空军调研组就不一样了,空军可是对F16这款飞机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爱昧关系,对边条翼还是不陌生滴,在第一时间就认出了这是边条翼无疑。
  但随着更加清楚的观看到这飞机的边条翼细节,空军也发现了这飞机的边条翼和之前所看到F16飞机边条翼有很大的不同。
  连忙回了海军一句:“对,这肯定就是边条翼,不过和国际主流的边条翼貌似又有些不同,我要仔细再看看才行。”
  说着就四处找制高点,要有一个比较高的位置才能以一个比较好的角度俯视这款飞机机翼,这才能解开心里的疑惑。
  于是本来是用来做的凳子糟了殃,不管自己待会儿还要坐这凳子的事,一脚就踩了上去,一下机感觉到了个更高处的优越感,这才将整个飞机看了个明白,特别是最关键的边条翼终于看明白了。
  正要准备继续看的时候,飞机发动机突然启动,随着所有可动翼面在电传系统控制下开始自检,翼面就像活了过来一样,有规律活动起来。
  “没错,这就是边条翼,绝对没错!”
  站在凳子上一手指飞机,一手招呼着海军调研组,兴奋的表情就像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般,他迫不及待的要和旁人分享。
第383章
任重而道远
  确认了这是边条翼技术,两支调研组终于明白了西南科工这次把海空军都叫来的原因,就凭借着共和国第一款实际投入试飞的边条翼飞机就足以引起军队的重视了。
  眼看空军这帮家伙都占到了制高点,将飞机翼面布局一览无余地尽收眼底,海军这也不能忍了,马上就要往凳子上站,却只听到发动机开启加力燃烧室啸叫,刺耳的声音回荡在众人耳中。
  本来已经开始缓慢滑行中的YZ1,在加力燃烧室的推动之下,爆发出强大动力,推动飞机快速滑跑,开了加力燃烧自然可以实现短距离起飞。
  而当海军调研组站上凳子上之后,YZ1早就一骑绝尘,能看到的只有涡扇10发动机喷出耀眼地尾焰,至于想要再看看这飞机边条翼的样子肯定是不可能了。
  歼七四飞机自歼七改进而来,翼面、进气道都改动了,加上新的机载设备以及更多的内油料空间,导致飞机的空重从歼七的5.2吨,增加到了5.6吨,而最大起飞重量则是因为歼七四可以带更多油料,主翼面、发动机改进缘故,达到了9.7吨。
  歼七四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9.4吨,但并不意味了YZ1验证机就要有9.4吨,验证机不需要雷达,不需要武器系统,也没有外挂物破坏翼面气动,甚至连油料都不用装太多,够飞行试验、表演所用就够了。
  这就导致现在的YZ1验证的重量只有6.5吨这样的轻载状况,而涡扇10发动机加力推力却高达7.2吨,这就表明飞机单就推重比来说已经超过了1,理论上要像火箭一样垂直爬升都有可能。
  当然,很多时候即使推重比超过了1,要想要像火箭一样竖起来爬升也很困难,一方面是飞机本身也会有风阻,光计算重量看推重比就断定飞机能不能垂直爬升是肯定不够的,再一方面如进气道的性能等等,这些都会影响飞机最大爬升角度。
  但现在的YZ1验证机不同,拆除了很多不需要的设备,翼面也是干净无比,在飞机达到起飞速度之后,试飞员没有拉起,又滑跑一段距离,眼看飞机自己就要飞机来了。
  这才猛地将杆拉起,这一次拉杆可谓是一拉到底,翼面的急剧变化,导致气动也发生改变,整架飞机如同旱地拔葱一般,以接近垂直的角度猛地往空中爬升。
  这一幕看的众人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这简直是要逆天了不是,共和国的飞机什么时候推力可以这么足,这算是垂直爬升?
  “这……这……这是就是边条翼带来的好处吗?果然是非同凡响啊,啧啧……”
  实际上垂直爬升也不是什么惊奇的事,一些第三代作战飞机在轻载的状况下,在指定的高度开加力超音速平飞,然后快速拉起也可以做到垂直爬升。
  YZ1验证机与之不同的则是,YZ1是直接在起飞阶段,来了个旱地拔葱,在垂直爬升之前可没有进入过超音速飞,甚至只是低亚音速飞行。
  这样的情况下来垂直爬升就要了些水平,一方面是轻载,另一方面就是大边条翼对进气道加成之后,本来就比较适合做超大仰角爬升。
  在众人惊讶之后,旱地拔葱还是要受物力规律的束缚,旱地拔葱式垂直爬升高度也不可能太高,随着飞机不断垂直爬升,仅仅是爬升了350米之后,飞行员机就只能不情愿的平稳推杆。
  没办法,若是继续这样下去,飞机旱地拔葱之后,马上就会再来个‘尾冲’机动,从哪里拔起来又重新落到哪里,这种事当然不能发生。
  超过了300米的起飞垂直爬升,已经证明了YZ1的优秀。垂直爬升这种技术最早被公认是美帝的F15,到后来只要是靠谱些的三代机,只要发动机不要太废,特定情况下都可以做到,当然枭龙也可以。
  现在的YZ1验证机做出这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动作,自然把还没有装备三代机的国内军队迷了眼,将爬升角度改小之后,关掉加力燃烧室,机体内的油料也被鲸吞了一半。
  好在后面的表演不需要开加力,刚才的垂直爬升中,只要是表现了涡扇10发动机的强劲,现在才是对大边条翼做广告。
  各种大仰角爬升,并不断变着花样的机动动作,还有超快的瞬间盘旋,这和共和国以往的作战飞机所做的机动差别太大,每一个动作都显示出YZ1验证机与共和国现役的二代机不是一个层次。
  实际上的YZ1验证机就是一款改装后的标准级三代机,拉出去完全可以和幻影2000比比机动,甚至超强的瞬盘指标已经隐隐有了三代半战斗机的影子。
  三代半战斗机区别于第三代战斗机实际上就是在于设计思想上是不是注重瞬盘性能,当然,也不可能仅仅是看瞬盘指标就说这是三代半战斗机,但说YZ1是三代机肯定是没有问题。
  这一次,由西南科工用YZ1验证机给军队的调研人员补上一课,看看什么是第三代战斗机的机动,是该要让军队把目光从二代机身上移开了,三代机刻不容缓。
  “完美,这样的机动性简直堪称完美,现役的三代机恐怕没有几款飞机可以做到这吧!这真是你们西南科工做出的第三代战斗机?”
  军队的人还是挺识货,知道这款飞机已经不再是歼七那种二代机可以比拟的,三代机的大帽子狠狠的扣上了YZ1的头上。
  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若是单说机动性能,现在的YZ1验证机确实能达到三代机标准,甚至还能有所超过,但这都是减重、简配带来的高推重比。
  将雷达、武器系统装上之后,推重比自然就下来了,YZ1也就是仅仅是一款入门级的第三代战斗机,甚至还因为发动机的缘故还会有些瑕疵,但改改涡扇10,或者焕发都还可以弥补。
  但问题是三代机的还需要有更加优秀的雷达,这才是硬伤,歼七四使用的蓝狐雷达妥妥的就只是一款二代机雷达。
  “机动上或许可以算是达标了,但三代机还有很多其他的要求,至少我们的雷达就达不到要求,三代机之路依然还需努力,更何况现在的电传飞机系统我们也不能生产,这是诺斯罗普提供给我们用于这款验证机使用的。”
  杨辉这时候也不能自欺欺人,该是什么情况就说出来,本来也就仅仅只是让军队来看看大边条翼技术带来的机动性,至于三代机还是任重而道远。
  一旁的诺斯罗普工作人员当然也被这款YZ1验证机的机动惊讶到,以前试飞中都只是特定的动作,没看出什么惊讶,现在是飞行表演,就能看出机动能力了。
  无比的震惊,这款验证机也太那啥了,垂直爬升就不说了,还给整出了旱地拔葱式垂直爬升,要不是这种垂直爬上升没有连续飞上几百米,恐怕诺斯罗普的工作人员都要去撞墙了。
  现在又听到杨辉指出这款飞机的电传系统是诺斯罗普提供,这才回想起来,可不就是这样的嘛!没有了诺斯罗普,西南科工休想自己整出第三代战斗机。
第384章
贵的无法呼吸
  飞行表演总有限度,本来油料就没带多少,一上来又是开加力燃烧室做垂直爬升,将大边条翼所带来的气动优势演示完成之后,飞机就只能规规矩矩的降落。
  大边条翼技术的运用不仅仅带来了YZ1验证机优良的机动性,在飞机降落这一关键的指标中也很有看点,至少比歼七四这种双三角翼飞机要好上很多。
  要不然后世美帝为啥要用F18E/F做舰载机,且降落中还能带上一大堆武器降落,绝对是基于F18E/F优良的气动技术才造成的艺高人胆大,而这和大边条翼接所带来的优良起降性能是密切相关的。
  YZ1如同蓝天中的芭蕾舞者一般,以轻缓的弧形轨迹进场,机轮轻轻擦地,两缕青烟从机轮与地面的摩擦处升起,继续把前起落架压下去,飞机完成降落。
  按照一开始就商量好的方案,飞机在滑行一段路程之后并没有回到机库,而是往观礼人群而来,让军队调研人员实地看看这款飞机很有必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0/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