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2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483

第457章
整体并入
  前前后后在长红厂逗留了一周时间,倒是对长红厂这边提供的7806雷达有了清楚的了解,随着了解的越深,杨辉就觉得这款雷达要远比APG67更加适合FC-17。
  若不是碍于FC-17是国际合作项目,雷达的选型需要有四家投资方一起商定,杨辉恐怕就已经将雷达的型号内定了,现在倒还是有些麻烦。
  临走之前,长红厂这边依然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雷达的开发,光是这态度就让人非常满意。
  又留下了随同杨辉一起到来的三位FC-17雷达研制人员协调雷达研制,杨辉是孤身一人再次行动起来,这次回到624所的时候,中推核心机的定型审查已经过了将近一半的时间。
  “吴老,看你现在这样子,这款中推核心机的性能想必还是能看得过去吧!”
  杨辉回到624所,第一眼就看到的是正在对核心机三部件进行实际测试的评审组吴组长,自然也就问到了对核心机性能的看法。
  而一直在现场全程观看了核心机零部件测试的吴老也是笑逐颜开,毕竟现在这款核心机的性能确实相当的出彩。
  “整机的性能按照624所提供的资料来看绝对是相当不错,虽然我们还没有对整机的测试进行到多深入,但现在零部件测试得出的数据的确和624所提供的数据一样,想必624的资料没有问题。”
  对核心机进行测试要用上好一段时间,现在才进行到三大部件的测试,就在这无聊的时候,杨辉又遇到了熟人。
  这次遇到的熟人,那可就不是巧合,而是正儿八经的本来就该有这一遭。
  须知这测试核心机三部件中的性能,正好就要有这次参与到核心机制造的协作单位。
  420厂作为作为新中推核心机压气机盘制造单位,而现在这款核心机的压气机盘还能算是420厂为数不多的几个有未来的项目。
  至于说什么大修军用战役发动机的业务之内的,只能说整的西南地区军用战斗机用的涡喷发动机大修订单,大部分都被同在锦官城附近的解放军5719厂接下了。
  没办法,老式的涡喷五、六、七这边的解放军5719都能进行大修,既然军队直接管理的大修厂有这个能力,人家又怎么可能把任务交给420厂。
  至于说什么涡扇10发动机的大修,不好意思,现在整个国内能大修这款发动机的就只有西南科工,或许还能算上奉天方面的黎明厂。
  但毫无疑问的一点则是,420厂是绝对没有这能力的,也就是说现在的420厂是真的很艰难……
  现在420厂就抓住了每一根根看起来都还有可能的救命稻草,军用的先进中推核心机零部件也算是420厂为数不多的救命稻草中的一根。
  至于民品业务,420厂到是有试探过走那一步,然而以420厂这样的国营厂因为各种原因,生产成本自然是没法和现在已经开始有所发展的私人小厂比。
  所以,420厂其实很早就开始考虑后路,自从上次在西飞推销涡扇8碰壁之后,这一后路就不断被420厂的领导所考虑。
  同样还是420厂的副厂长出现在这里,又再次看到了杨辉之后,终于在心里面下定了决心。
  “杨总,我是上次在西飞和你见过面的那位420厂的副厂长,我姓刘。现在我们420厂对上次你提出的方案已经有了决定,不知道杨总上次说的可还算话?”
  在420厂的刘副厂长看到杨辉的时候,杨辉也看到了这位看起来又衰老了很多的刘副厂长。
  看来这段时间420厂的压力确实很大,想必420厂也有些支撑不住了。
  笑着伸手同这位刘副厂长握手,杨辉明显能感觉的这位副厂长的确实很有诚意,连手都有些微微的颤抖。
  “当然记得,看来我们西南科工在上次提出的方案420厂是有了决定了?若是这样的话,我们倒是可以到旁边去谈谈。”
  确实有必要到旁边去商谈,这谈得可就不是什么小事,想到这里刘副厂长心里也在滴血,不过一想到现在的严峻形势,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多考虑的了。
  “没问题,杨总觉得哪里适合谈事,我们就到哪里谈事,现在我们420厂已经连着发了半年的减半工资,厂里早就已经人心惶惶了,我们要尽快找到出路。”
  ……
  两人坐下之后,这边的420厂刘副厂长到也没有再磨洋工的底气。
  “杨总,大家也就明人面前说亮话,上次说的将420厂并入西南科工的方案,我们420厂已经基本有了统一的口径。”
  没错,上次杨辉在和这位刘副厂长谈话的时候,就透露出西南科工可以接受420厂整体并入的方案。
  要说为什么是整体并入而不是后经常听到的并购,这就是很有将就的,毕竟现在的420厂也是中央管辖的央企。
  一家中央管辖的单位,和另外一家中央管辖的单位合并,是不需要花钱并购的,反正大家都是国家的单位,应该说是并入更加合适一些。
  至于说杨辉为什么要提出这么石破天惊的方案来拯救420厂,主要还是在于这420厂对西南科工很有必要。
  还是那句话,420厂有研制过涡扇八的经历,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涡扇八好歹也是美系的正牌民用发动机。
  在某些方面上来看,420厂的确要有一些可以用到的经验,至少要比西南科工这一完全没有研制过民用涡扇发动机来的好。
  而最让杨辉看好的一点则是420厂在研制涡扇八的时候,那还是非常有能力的。
  420厂制造了共和国直到现在也是直径最大的涡轮风扇,涡扇8的原型是JT3D,这款发动机的函道比不大,但风扇直径却已经达到了1.27米,这比起CG-2000发动机的风扇直径也就小了不过20cm不到。
  有了420厂做备胎,若是以后和MTU的合作出了国际大环境所带来的不可抗拒性问题,这420厂只要在继续深入改进一下工艺,提供CG-2000发动机项目中由MTU方面负责的涡轮风扇部分是不会有问题的。
  也就是说,有了420厂之后的西南科工就可以更加容易是实现CG-2000的全国产化,这对于90年代那个特殊时期将MPC75项目改为军用会有很大的好处。
  这些都是杨辉的想法,甚至在西南科工的高层也就只是提过一两次,西南科工高层几方巨头也都没有明确的态度。
  现在420厂率先扛不住了,这应该是一个好消息,这就意味着西南科工将更加牢牢的抓住主动权。
  “哦,那就请说说看420厂的意见吧,这么大的项目我们还是要进行综合考虑。”
  杨辉自然知道这种项目有会又些什么困难,甚至420厂会提出什么要求杨辉都能大致猜出来,但不管如何,样子还是要做一下。
第458章
420和西南科工的不同
  正如杨辉所想的那般,这边刘副厂长就顺着杨辉的话,直接说出了420厂的一些要求。
  “我们自然是愿意将420厂整体并入西南科工,唯一的条件就是西南科工不能将420厂的人员进行裁彻。”
  听到这里,杨辉心里有数了,这种事终究还是要面对的,不能裁彻人员就意味着西南科工只是接过了一个烫手山芋。
  虽然420厂和西南科工都是三线建设项目,但由于两方所处的地方不同,在各自的发展中也有了不同的风气,特别是420厂现在的衰败和这厂的高层也是脱不了关系。
  若是不对420厂动动手术,恐怕以后很难快速的融入西南科工体系。
  毕竟再有两个月不到,CG-2000的整体装配测试就要开始了,到时候可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陪420厂来慢慢适应。
  “这绝对不行,我们的确愿意接受420厂并入西南科工。首先在一线的基层工人方面,我们不管以前是走什么渠道进入工厂的,也不管是不是工厂的子女,只要技术考核过了,人品没有大问题我们都会留下。”
  对于老国企的一线基层工人的现状,杨辉那都是相当明白的,所谓一个国企就是一个小社会绝对不是吹的。
  在一线基层人员中,不仅有老一代技术扎实肯干活的工人,同样也有参差不齐的中年主力工人,而最让人头疼的则要数年轻一代工人,他们被称为:青工。
  这国企中的年轻一代工人其实很少是从社会招聘的,在这些好几十年历史的老国企中,年轻一代工人大多数都是工厂老一代人的子女为主。
  这些老一代的子女中倒也不全是那种饭桶,其实更多的还是那句话:良莠不齐。
  这些人中,一部分是属于那种典型的社会小青年,整天都在偌大的厂区干着些游手好闲的事。
  而且这些小混混人从小一起长大,都还挺团结的,特别是在那些地处偏僻的地方就更是如此。
  杨辉在西南科工工作,对于西南科工的情况就知道的比较清楚,以前西南科工那些游手好闲的二代们要不被送进了部队,要不就继续闲着。
  这些人的破坏力可一点也不小,最严重的时候,这些二代青工们直接和西南科工的驻地警卫部队开片。
  而最后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居然是警卫部队被打着到处跑,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这样,这些家伙天不怕地不怕,对上被严格束缚手脚的驻地警卫部队自然是很容易。
  可以说这些无所事事的二代青工绝对是所有单位都头疼的存在,要将420厂并入西南科工,就必须借此机会把这问题解决。
  当然了,在这些工厂的二代中也并非都是游手好闲之辈,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他们或许靠着父辈的优势能进厂当个普通工人结婚、生子。
  也有一些因为从小就在工厂环境长大,对工厂从事的业务感兴趣,并不断发展,最后学成归来回到工厂当上骨干的,比如西南科工这边的钟建设就是典型的代表。
  现在,杨辉就要想办法借机会对420厂的基层工人素质进行甄别,从而优化工厂最基础的生产力。
  而这一点实际上420厂高层同样知道,对于二代青工的问题可谓是绝对的又爱又恨,但在这个时候作为420厂的领导自然要为420厂的未来尽最大努力。
  “杨总啊,我也知道你的意思,对基层的工人问题,几乎是所有国企都有的通病,想必西南科工当年也有这种困扰,一句话,西南科工是怎样处理的,我们420厂就怎样办。”
  听到这边刘副厂长肯定的回答,杨辉倒是颇为高兴,至少已经在一个方面有了共识。
  但杨辉知道后面还有很多的问题,就算和420厂双方都协调好了,国家高层的态度也同样要考虑。
  唯一让杨辉感到放心的则是现在的420厂对于谁来说都是烫手山芋,一说到有西南科工来接盘,恐怕420厂原来的上级单位高兴还来不及。
  话又说回到对人事的调整方面,刚才也仅仅是对420厂的基层工人的去留有了共识,真正令人头疼的是420厂的高层。
  “那好,既然420厂愿意按照我们西南科工的具体情况来要求自己,那我们就按照西南科工的情况来办。”
  所谓按照西南科工的情况来办,那对420厂的高层来说就绝对是要被清洗三分之一。
  西南科工同样作为三线工程,但地处偏僻本来以前人就少,很多行政人员都是技术人员同时兼职。
  那个时候虽然各种官帽子很多,但当官的都是身兼数职,后来杨辉上任之后就各种小改不断。
  比如那种身兼任数职的管理人员,将很多的官帽子都合并在一起,由原来的一人数顶小帽子变成一顶大帽子。
  如此不仅精简了机构,同时还优化了高层人员,一些原本是技术人员兼任行政人员的统统都不再管行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