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483

  “这通知要求研制一款新中推发动机,不过这更像是一份关于征求技术方案的文件,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把握拿下这款发动机的研制?”
  听到这诺斯罗普居然怀疑起西南科工的科研能力,这倒是让杨辉笑了。
  要说研制新一代中推发动机,只要西南科工拿出现在的技术积累之后,难道还会有什么意外?
  “这一点自然是不用担心,除了西南科工之外,我想不出还有哪家单位能够承担这一任务。我们还是说一下关于DSI进气道的研制,现在我们的新机已经开始了项目论证,不知道DSI进气道技术能不能赶上进度?或许我们需要在一技术上加大投入力度。”
第468章
重型机的尺寸
  “关于Dsi进气道的研制进度问题,你也知道这种进气道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虽然我们已经前期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但我们的研制依然还需要差不多一年的时间。”
  诺斯罗普的这位副总对于杨辉还在催促dsi进气道的研制进度一事表示非常的不解。
  这样的一种全新技术,用两到三年时间来完成研制,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效率了,毕竟这一技术是绝对的全新领域,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公布的参考消息。
  至于杨辉说的加大科研投入,这一点却是难不倒诺斯罗普,现在的诺斯罗普可谓是财大气粗,只要西南科工能跟上另外一半资金的投入,一切都不是问题。
  美国式的招牌瘪嘴笑,配合着夸张的面部表情一起:“当然可以,关于Dsi进气道的研制,我们诺斯罗普的意见肯定是投入越多越好,这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不过到时候西南科工要出的另一半科研资金也要能跟上需求才是。”
  万万没想到居然被诺斯罗普鄙视了,现在的西南科工像是穷人吗?
  虽然在国际上来看,还仅仅只是属于那种刚好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但在国内绝对是当之无愧地属于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单位。
  只要能加快研制速度,杨辉是不会有任何不满,早一点把Dsi进气道完整掌握才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事。
  “这肯定没有问题,我们会根据研制的资金报表,每个月定时将研发资金注入科研项目组,只要速度能够快一些就好。”
  杨辉答应的爽快,这边诺斯罗普也乐得高兴,早点完成这一技术的研制,就可以早一点抽调出人手进行其他项目,多拖延一天都是钱啊!
  如此,在双方的一致决定之下,将Dsi进气道的研制进度再一次加快。
  被杨辉心里面列为西南科工新歼项目的几大高新技术之一的Dsi进气道研制进度再次提速,而杨辉对于其他的方面技术研制,反而担心的不是太多。
  鉴于新歼是属于多用途战斗攻击机,这就需要优秀的低空、低速性能,再加上杨辉心里的一些其他关于未来的想法,西南科工的新歼气动方案反而是最容易做出来的。
  作为西南科工的总经理,杨辉提出了歼教七的优秀气动方案,也正是因为这一气动的先进,才带来了歼七四和歼七五这两款家伙,至于后来的侧板技术、大边条翼技术等等就更不用说。
  虽然在这些技术里面,除了歼教七的气动是杨辉亲自带队拿出的最终方案,其他的气动都是杨辉提出总体设计方案,最后气动设计室具体执行。
  但随着这些气动技术的不断成功,并为西南科工带来诸多的好处,现在的新歼气动总体方案自然是归由杨辉勾勒。
  “对了,我们这次的新歼作战要求和F18差不多,主要作战空域更是有着很大的重叠,我认为新歼的气动方案应该继承YF17的设计。”
  杨辉这里说着YF17的编号,但明白人都知道杨辉说的是F18,而且现在西南科工的资料室就躺着诺斯罗普的F18很多设计资料。
  本来,西南科工和诺斯罗普双方也就是做着这个打算,就是要把F18再次强化,最好做出一款比现在美国使用中的F18A/B、C/D型战机。
  “不不,不是YF17战机,是从F18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开发,诺斯罗普不仅在这方面有些丰富的经验,而且这也符合西南科工现在的技术积累水平。”
  说到这里,诺斯罗普方面也是绝对是掏心掏肺了,对于这次的项目也是相当尽力,至少是非常有诚意的一次合作。
  杨辉倒是看的比较开,不管诺斯罗普要怎么说,到底是YF17的基础上改进还是F18的基础上二次开发,只要不妨碍到新歼的研制,就算说是在F5的基础上魔改,杨辉也都随他。
  很自然的翻出了桌子下面的画板,摆在桌子上面,这就是杨辉一周以来的工作成果。
  “看看,这就是我设计的新歼气动外形,它有着和F18大致相同的气动布局,不过在体型上我在F18的基础上进行了放大。因为我们需要更多的升力和挂点,把主翼的翼面积增加百分之二十五,平尾面积增大约有百分之三十五,垂尾面积增大百分之十五。”
  听到杨辉这不断爆出的数据,这将诺斯罗普方面也是吓着了,这还是采用双中推战机能负担得起的吗?
  根据这边初步的尺寸来看,这家伙的尺寸已经完全不能算是中型战斗机了,这简直是乱来啊!
  如同被踩住了尾巴一样,这位诺斯罗普的副总“腾”的一下来就站起来,指着杨辉的画板歇斯底里着。
  “看看这是什么东西,机长18米,我的天!我会告诉你F15的机长也只有18.38米吗?你这翼展更加离谱的达到了13.5米,就算是F15的翼展也只有13.05米!你这到底是在设计什么飞机?”
  对于杨辉的这种涂鸦式设计,尽管来的这位只是诺斯罗普公司管行政的副总,但依然是愤怒地爆出了心里的不满。
  看到满图纸的涂抹星子,杨辉却是相当淡定地将图纸取下来扔到一边,反正这张图纸是要报废的,也就无所谓了。
  一直笑呵呵地等到这边云雨停止之后,这才说出自己为什么要做出这样设计的原因。
  “对,若是单从机体尺寸上来看,这就是一款重型战斗机该有的尺寸,但你要仔细思考之后会发现,我做这样的设计并非是异想天开的胡来。”
  随手拿起暖壶为水杯中加满水,又喝上两口润润嗓子,看来这要有很长的一段“废话”。
  “首先,我们这是一款侧重低空低速的战斗攻击机,采取了平直翼的设计,若是机翼长度短了那才是怪事。其实平直翼的升力系数非常不错,也算是对这样大块头的机体的一个小小的补偿,还可以使得翼下的挂点增加两个。”
  介绍了主翼的设计之后,杨辉看也不看这位诺斯罗普副总的反应,接着又说到了这驾战机的为什么把机身也设计的这么长的缘故。
  “或许你并不能体会到我国军队在使用以前的那些短腿战机的痛苦,而这次新歼的指标将航程的问题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位置,为了航程甚至可以先放弃机动性!”
  在这张空白的纸上,杨辉又画出的机身新增的一段舱段位置,这里是飞机的中机身处,用红色的笔又在这里标注上“油料”两个字。
  “没错,之所以要增加机身长度,就是因为新机的翼展增加了,出于保持原本F18长宽比的原因,也是因为长航程需要很多的内部载油而设计,新增加的机身舱段,全部都是用来装油料所用!”
  杨辉这时候也感觉到这种设计有些疯狂,虽然当年的美帝F18EF在设计的时候,新增加的机身中段也是用来装油的,但现在的新歼其实在很多方面比F18好太多。
第469章
不能承受之重
  一开始,杨辉就按照美帝当年限制F18EF的思路来做总体构架,随后才发现按照美帝增大内油的方法来做,新歼的内油是要妥妥的甩开F18E/F。
  首先就要说说美帝在设计F18的时候,那是一款正儿八经的舰载机,机翼也要进行折叠,这样的设计是有利于节省空间了,但也导致了可以折叠起来的机翼外段没法装油。
  F18是一款注重低速飞行能力的战机,为了追求更高的升力考虑,机翼的翼剖面设计的比较厚,相比起那些注重高空高速的战机超薄型的翼剖面,F18的机翼里面可以装大量的油料。
  分析表明:三代机的机翼油箱所装的油料加起来可以和机身里面装的油料量持平,甚至有的时候还要更多一些。
  新歼和F18EF一样,在设计的时候放大了机身的同时也放大机翼。F18作为一款舰载机有它的局限,这就导致没法完全利用机巨大内部空间。
  但到了杨辉这里设计的新歼中,一切就是另外的一种情况了,本着共和国现在没有发展航母叫载机的要求,新歼自然就不用对机翼进行折叠,而这时候的整个机翼的内部空间都可以用来装油。
  想想现在的新歼,若还是继续了美帝在F18E/F的增加中段机身油料舱的设计,那新歼的机翼油箱中多装的油料就完全是多出来的好东西。
  貌似美帝设计F18的时候,机内载油量就一直都没有达到过美帝海军的要求,这和机翼空间被折叠也是有很大的关系。
  这些情况自然是好事,战机能载油越多杨辉就越高兴,若是能够达到苏27那样的高度,那一切就真的美好了!
  对于这样疯狂的想法,这边的诺斯罗普方面也只能摇头叹息,这设计思想简直就是极端啊!
  他或许还不知道苏27那总更加极端的内油设计,若是知道了恐怕也就不会再感叹。
  “新增的舱段全部都用来载油,看来你们军队对于新机的航程有很高的要求,不过这也是应该的。F18的航程本来就挺短,若是没有下猛药是很难根治这个毛病,也不知道发动机到底能不能推动这样重的一架战机。”
  这诺斯罗普方面又谈到了发动机的问题,杨辉也只是无奈的笑笑,反正这发动机不管如何都是推力不足的。
  定型的老中推涡扇10推力7吨多,也就和F404推力差不多,这点推力是肯定是不够的,甚至这次专门为新歼准备开发的新一代中推恐怕也有些吃力。
  按计划,这次研制的新中推的推力也就最多在9吨的位置上,和美国佬F18E/F用的F414发动机的接近10吨推力还有着一吨的差距。
  一款台发动机差一吨,两台发动机加起来就是两吨,同样尺寸的设计,新歼的推力明显不足,这样的设计之下杨辉又该如何考虑?
  “我们的发动机推力确实不够,按照设计要求来看,新歼的动力在20吨是最好的,不过现在18吨的推力也不是没法接受。”
  美帝在设计F18E/F的时候,肯定是不用担心发动机的问题,人家是研制之初就使用了尽可能充沛的动力,甚至2010年之后的通用公司提出可以在F414的基础上再次增加推:F414EPE,新发动机可以增加百分之二十的推力,达到12吨的级别。
  但美帝在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继续升级发动机,原因就在于处于F18E/F的定位,它并不需要太高的整机推重比。
  这就是说,共计20吨推力的动力系统已经足够使用,现在18吨的推力虽然少那么一点,但也不是并不能用。
  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以后发动机还能继续改进增推,但飞机在设计机体的时候不多留下一些可升级的空间的话,以后就算发动机推力上去了,也很难有所大的进步。
  对于这样的解释诺斯罗普这边自然是不会理解,毕竟美国的航空发动机推力从来都不是飞机设计师要担心的。
  再次无奈地摇摇头:“既然你执意要这样设计,那就这样设计也行,反正这款飞机以后的任务更多的也是对地攻击,整机推重比低一些也能忍受。”
  好说歹说的,终于把这动力系统的问题暂时说过去了,但接踵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更加令人头疼。
  现在要在F18的基础上研制出新歼,虽然新歼的设计有了和很多的不同,但也有很多继承之处,而F18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直被人调侃的复合材料使用。
  F18在研制中大量使用复合材料,被人称之为塑料虫,由此可见这款战机在制造中是大量的使用了复合材料。
  “F18在制造中大量的使用了树脂基复合材料,这是F18减重的关键之处。但我并没有看到贵国有能力制造飞机上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而复合材料这种东西美国是绝对禁止技术输出!”
  F18大量使用复合材料,这是因为人家美帝有能力制造出合格的复合材料,但放眼整个共和国,那绝对是拿不出这种航空级复合材料的。
  西南科工和西工大联合研制的炮兵无人侦查机倒是宣传了整机百分之四十都使用的是复合材料,且马上就要完成最后定型。
  但这款无人侦查机的复合材料是什么东西,杨辉心知肚明,要严格说起来,这种复合材料和上一位面中所谓的大疆无人机上面用的“复合材料”是差不多的货色。
  这种东西敢用到过载低的无人侦查机上面已经是非常大的冒险了,要说用在战斗机上面,那杨辉就只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