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483

第501章
对未来的描述
  西南科工方案在气动上已经是做到了最大的优化,李总师前前后后用了半天时间陈述整个气动方案的优秀之处,将所有的气动技术优势都已经到位之后,这些技术优点让科委、军队都欢喜不已。
  而这前前后后的技术介绍,至少证明西南科工方案在气动设计上是没有问题,按照军队评审组专家的说法则是:常规气动布局方案看似保守、中庸,在机动上还有些比不上那些特殊的气动布局,但西南科工方案采用了各种超过时代的常规气动技术,首次实现了常规气动布局对特殊气动布局的压倒性优势。
  这话说出来的时候,简直让其它竞标单位心里凉了半截,特别是最后一个还没有上台演讲方案的单位:西飞公司,对比了自己带来的技术设计方案,好像西飞也没有信心以自己这次带来的常规气动布局胜过西南科工,陈一坚总师心里那真的是哇凉哇凉的,难道西飞以后真的是只能去玩儿傻大粗了吗?
  飞机的气动设计是关系到飞机性能的一个关键指标,但一款飞机性能的优劣还要更多的看到其他方面,特别是到了第三代战斗机的时代,大规模的引入了航空电子设备、机载计算机、初步智能化的飞行辅助系统,这时候评论一款飞机的优秀与否就要更多的看到软实力。
  在前一天下午演讲了关于西南科工项目在气动上的设计之后,次日的一大早,李总师再次站上了演讲台,这次西南科工的演讲用时时长已经超过了前面三家单位的演讲时长,聪明的李总师已经明白了现在是机会难得。
  “昨天我全面介绍了整个方案在气动上的优点,但我并不认为好的气动布局就一定可以制造出一款优秀的战机,一款好的战机的评估需要多方面考虑。为此,我们还准备了一系列的技术,这些技术的使用将会使我们的方案具有更强的战斗力。”
  说着,李总师示意工作人员换掉幻灯片。而随着幻灯片被替换,一份关于战斗攻击机的技术纲要就以树状图的方式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些资料一出现就吸引了全场的关注。
  一开始,所有单位都致力于介绍自己方案在气动设计上是多么的优秀,但还从来没有一家单位像西南科工这样,去全面地剖析了一款战斗攻击机在技术上的全方面要求。
  包括军队在内,也对这次西南科工带来的新花样表示出极大的兴趣,看着银幕上的一些中文字,甚至连军队都表示:这些字分开之后我都认识,但它们连起来之后我就有些迷糊了。
  所有人都是一副我要仔细看看,要当好奇的好学生的样子。李总师这时候总算是有了一种将现场完全掌握了的感觉,现在的李总师就更像是一位老师,台下的所有人都是学生。而这老师嘛,天生就对学生有着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威压,要掌握教室的全部自然是得心应手。
  “这次项目要求设计一款战斗攻击机,我们对国外最典型的战斗攻击机F-18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后,总结出经验:我们的战机需要有优秀的数字式机载航电系统,F-18战斗攻击机之所以区别于F-111战斗轰炸机,就是因为F-18通过数字式机载计算机可以通过不改动任何机载硬件设备实现空空、空地之间的快速、无缝转变。F-18战机的这两种工作模式的转变甚至是可以是在执行任务的空中,全程都可以做到一键改变作战模式,我们这次的新歼项目要拥有强大的作战能力,就必须要有这种技术。”
  李总师这时候开始对整个项目侃侃而谈,一家真正的优秀军工产品研制单位,它从来都不是被动的按照军队给出的技术指标来进行研制,更多的还需要根据军队的作战环境主动为军队想,真正地做到以市场为导向。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三流的公司从来都只能亦步亦趋的根据市场的流行趋势研制产品,这样的公司从来都不可能真正做大做强;二流的公司则要进一步,它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照顾到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制出产品,这样的公司就可以说是一家成熟地、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司;而真正一流的公司则需要眼光更加长远,需要根据客户现在所处的环境综合分析,抢在客户之前想到客户的需要,并设计出解决问题的产品。
  这样的公司才是真正的先进公司,而现在的西南科工就在往这条路上走,抢在军队之前为军队找出更加详细的战斗攻击机技术解决方案,并拿出西南科工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公司不赢得最后的项目,那还有什么公司可以赢得项目?
  而这时候的军队评审组已经炸开了,军队自己都没有自己在技术指标中提出这一点,但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西南科工居然主动提出来,似乎看起来有些对不上西南科工自己该站的立场,但这并不重要。只要西南科工说的这点是正确的,并对军队的作战有提高在,那么这单位的说法就要采用。
  “老刘,你觉得这西南科工的说法如何?反正我们空军这边倒是对这一点说法挺认同,若是海军没有意见,我觉得可以按照西南科工说的这一点改技术要求。”
  好高骛远地空军在西南科工的蛊惑之下,首先就忍不住了,这样的好东西肯定要有,想想能在前线执行对地作战的时候,由于情况的突然变动需要改变作战要求,执行对攻击的作战飞机一键改变作战模式,将炸弹一扔就是牛逼哄哄的空优作战飞机,马上就可以加入战团进行空对空作战。
  而先前的军队战斗攻击机设计指标就是从飞豹的作战指标改进而来,虽然强调了新歼击机要有比飞豹更好的空空作战性能,但这种作战要求完全就和F-18的作战要求有着天壤之别。
  飞豹作战目标就是对地、对海攻击,它的对空作战能力只是用来自卫的存在,就算现在的新歼指标对空空作战要求高了一些,但说起来也只能算是自卫能力更强大。飞豹指标中的空空作战能力是为了空海作战而服务,整机以空海、空地为主,空空作战为辅助,现在西南科工提出的作战指标是将空空、空海作战放到了同样重要的位置,空空作战不再只是为了自卫而存在,它还要能够主动发起对敌军战机的空对空攻击。
  “我看这事可行,让新歼的作战目标更加宽泛、灵活,这样的技术自然是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不知道西南科工在工程上能否做到这一点,毕竟这需要强大数字式航电研发技术做后盾,没有这东西刚才说的全都是镜中月。”
  伴随着刘司令的肯定和询问,李总师很自然地表示着肯定,若是没有确切的技术解决方案,西南科工敢出来装逼?
第502章
武器系统要多样化
  若是西南科工这次对未来的描述只有数字式机载设备这一点的话,自然就不需要做出一整份的树状图,并以幻灯片的形式来进行讲解。对于这次的战斗攻击机项目西南科工志在必得,为此还准备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以弥补海、空军提出的技术指标不足之处。
  当然,在西南科工为军队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的同时,整各战斗攻击机项目的技术指标、科研要求会不断地拔高,伴随着技术要求不断地拔高,西南科工自然因为之前已经有了比较充足的准备,就可以比较容易的给出这些新提出的技术要求的解决方案。
  但这个时候的其它单位恐怕就不会像西南科工那么风轻云淡,毕竟其它单位只是按照最开始军队给出的指标来设计,像西南科工这种提前着眼军队未来作战需要考虑,并以此为指标设计出战机的单位似乎还没有出现过,现在冷不丁儿的被西南科工跑来搞出一大堆“高指标”,换谁来也是吃不消啊!
  看着演讲台上李总师各种“装逼”,洪都、奉天所两单位都是啥话也说不出来了,至于西飞那边就更是欲哭无泪,唯有611所一队人是笑看世界风云变幻,毕竟人家自己本来就没有打算把这次的项目拿到手,西南科工和其它几家单位撕逼再狠,我自巍然不动,坐山观虎斗是一种何等的享受。
  “看着吧,我倒是觉得西南科工这次说的很有道理,一款战斗攻击机就应该是刚才描述的那样,老歼轰七的作战思想已经落后了,与其相应的指标和设计思想都要作废才对,若是还按照老歼轰七的思想来设计战机,得到的结果就会是一种立项即落后一个时代的战机。这次西南科工准备很充足,其它单位相比之下完全没有任何胜算,不信大家往后面看。”
  坐山观虎斗的611所自然是怡然自得,611所众人对着这次其它几家单位是各种指指点点,一种指点江山的味道扑面而来,整个大礼堂的人都明显的感觉到了这种气息,但所有人都没有时间去下细纠结是怎么回事,原因就在于台上的李总师又开始了演讲。
  “先进的数字式机载航电系统是一方面,它看起来很难解决,但我们已经有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在研究中,西南科工的机载航电队伍、飞行操作系统已经全部投入了科研之中,预计再有三到四年时间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对于航电的具体解决方案李总师选择了模糊处理,研制中的宝石柱模块化航电系统是需要做到高度保密的项目,整个项目甚至连诺斯罗普公司都是瞒着的,现在这竞标会更是人多嘴杂,说不定这些人中就有美国佬的存在,奉天所那边请来的技术支援单位可不就正好是美帝的一线战斗机制造商吗,万一被麦道探知了这事就麻烦大了。
  对于台上的李总师话说到一半又咽回去的举动,几乎所有人的心里都是相当的不满,唯有刘司令知道一些事,悄悄地给了科委、空军两家的话事人一个眼神,示意这事先不要多问。
  不管其他人心里是多么的万马狂奔,李总师依然是按照计划往后面讲解着:“有了可以快速实现对空、对地、对海之间转换的航电系统,我们还需要配套的武器系统,这将是战机能不能发挥出战斗力的关键之处。在空对空作战任务中,国内现有的近程格斗弹、中程空空导弹各自有最先进的(PL8、PL11),这一点是不用担心的……”
  空空导弹的研制因为杨辉的出现,这一位面的提前拥有了可以使用的主流中距离空空导弹,遥想上一位面共和国军队真正具备中距离空空格斗能力的时候,那都已经是共和国引进苏27的事了,而要说到共和国真正能自己生产中距离空空导弹的时候,那就得要是2000年之后,现在这提前的可不是一两年的事。
  听到李总师提到的空空导弹的问题,军队这边也很自然地想到了现在已经投入了使用的两款战机,也肯定知道这里面的事。
  “这是绝对是没问题的,我们现在的空空导弹已经赶上了世界主流水平,这也是这次新歼研制最不需要担心的一点,所以,我不知道你所要说的是什么情况,在武器系统方面并没有……”
  空军没有经历过海军航空兵发起对越南路基苏22基地攻击时没有合适武器的那种尴尬,自然可以在这个时候说的风轻云淡,但海军这边却是来了劲儿,这次又是张局长站起来磨拳擦掌。
  张局长当年学阿拉伯语为了能发音准确,是直接通过了做手术来改变发音方式,因此,说话的声音总是有些和常人不一样,一开口就知道是他说话了。
  “空空导弹的研制不用再担心,但这次的新歼作为新一代的战斗攻击机,我们需要有更多、更全面的对地、对海攻击武器,而这些武器的缺乏才是我们现在急待解决大问题,想必李总师要说的也就是这一点吧?”
  伴随着张局长话音落下,全场又再次陷入了沉思中,说到了对地、对海攻击武器的选择,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麻烦,国内的对海武器或许还可以有些看点,但要说到国内的对地攻击弹药,那就是……
  听到海军有人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李总师也不用多说什么:“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地、对海攻击武器型号的匮乏,对海攻击因为这些年海军的持续投入,还能够跟上国际主流技术,甚至因为去年的海战中C-801导弹的优秀表现,还取得了不错的外销业绩,就这些方面来说,海军的对海攻击武器也不会缺乏。”
  对海、对地武器都不缺乏,那就只能是最后一个可能:对地弹药。这种东西是现在共和国航空部队的绝对短板,这已经是在以往的战斗中暴露出的问题。
  “在海军去年对越南路基SU22基地攻击的时候,因为没有合适的对地面攻击弹药,不得不临时改装昂贵的C-801反舰导弹进行对地攻击,而这种临时的改装导弹并非专业,它也没有取到预计的效果,虽然瘫痪了越南苏22基地并摧毁了大部分的战机,但三个月后的侦查图片显示,越南又再次从地下掩体刨出了几架战机。”
  李总师在台上说的可一点儿也不假,当时海军将越南苏22基地大面积瘫痪,也有几枚导弹很幸运的洞穿了部分地下机库,最后甚至还点了油料库,但同样在深埋在地下的机库还是有些得以幸免,这些都是海军通报给西南科工的数据(战机、武器研发单位通常都可以得到一些军队实战得出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完善战机、武器的后续改进)。
  听到李总师把这事儿给抖了出来,海军方面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事实本来就是这样的,而且这些数据都是上报了军委,国内相关单位之间还是没有什么好保密的。
第503章
要有制导弹药
  有了问题,就需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点海军方面还是看的很清楚,但要说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有些头疼了。毕竟这年头共和国在空射精确制导弹武器方面还真就可以说是毫无建树,这此之前,共和国的空、海军常规对地面武器那都是一水儿的自由落体铁疙瘩,要真说的幽默一点儿,这或许可以说是方便了后勤保障。
  常规的自由落体炸弹在二战、甚至越战的时候都还可以说是主流,二战美帝开创的地毯式轰炸在越战发挥到了极致,这种由大吨位轰炸机大规模挂载自由落体炸弹进行无差别的超级大轰炸方式,在大国之间的大规模无差别作战中的确是超级利器,可以说到了2000年之后,若是真正的大国之间开片,依然是常规自由落体炸弹有市场一些。
  但话又说回来,自核武器这种东西出现之后,差不多也就再也没有了大国之间的全面战争,自由落体炸弹这种东西差不多连最后的生存土壤也没了,取而代之的就是精确制导武器。
  精确制导武器最开始在二战就有小规模的开发、测试,但这种东西真正投入大规模实战的时候还是要数越南战争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美帝就开始小规模的尝试使用着这种东西,使用率为0.02%,最为著名的就是越南战争中的美军攻击清华桥作战行动。清化桥,作为越南北方通往南方的必经要道。它由当时和越南关系良好的共和国援建,整体性能优良、用料扎实,十分坚固。
  而美军则一直企图炸毁清化桥,从1965年至1972年初的7年中。美军对清化桥突击了数十次,投下了成千上万吨炸弹,损失了几十架飞机和十多名飞行员,耗资10亿美元以上,但始终未能将其炸毁。美国太平洋空军把这座“永远炸不倒的桥”称为“使我们声名狼藉的目标”。
  但最大的变故也是发生在72年,这一年的5月13日,美军一架F-104战斗机利用机载低功率激光发射器先瞄准大桥,然后,8架攻击机先后向清化铁路桥投下了激光制导炸弹,当最后一架飞机离开目标时,清化桥的西半部桥身已经从12米高的水泥桥墩上掉了下去。从此以后,美军在越战中平均使用14颗精确制导炸弹就可摧毁一个固定目标。
  自此之后,精确制导炸弹也就正式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的精确制导炸弹都只能算是一种实验品而已。尝到了甜头的美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到精确制导武器则是在海湾战争中,其使用率为8%,其后的科索沃战争为35%,阿富汗战争为60%,伊拉克战争更是达到90%以上。
  当然,这些数据肯定只能是由杨辉烂在肚子里面,海湾战争也好、伊拉克战争也罢,这些都是还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也就是说,现在的共和国仍然没有把精确制导武器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在这之前的军队眼里,要玩儿对地攻击依然还是常规自由落体炸弹的天下。要不然,也就不会有美帝在海湾战争之后,吓得共和国的土鳖们直接就没有了脾气,从此之后,共和国的军队陷入了长时间的“韬光养晦”。
  想想,一个国家的军队都开始韬光养晦,这政策意味着什么?甚至在96年的时候,依然只能是精神原子弹万岁,虽然在96年危机中的共和国最后软了和内部出了一些间谍问题有关,但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于双方的常规军事装备差距太大,这也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
  那时候的共和国倒是大量的装备了常规轰炸机,什么轰五、轰六都是可以憋大招的主儿,但问题就在于那时候的空军自己都没有办法保证制空权,你的中高空亚音速轰炸机飞过去也只能被防空导弹打下来,想想若是那个时候有一款能够低空突袭的战斗攻击机的存在会怎么样?带着少量的精确制导炸弹就可以低空跨过那一弯浅浅地海峡,给对面的关键军事节点进行精确打击。
  当然,96年危机中的军事差距不只是空军的对地攻击能力不足这一点,更多的还有其它的方面也是大面积的落后。但空军缺乏足够的对地支援能力这是当时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点可以从96年之后共和国陆军在远程战术打击能力的建设上看出来。
  自96年之后,因为当年的空军没法提供足够的空地支援,这就有了共和国陆军丧心病狂的大手笔投资了大量的超远程火箭炮(远火、卫士),那种把火箭炮架在海峡这边,就可以大规模覆盖海峡对面的东西,绝对是陆军吃亏之后进行了一番潜心研究,才下狠心给憋出来的东西。
  这里不再多说什么陆军搞远火系统的事,之所以说这么多,那还是要证明一点:在2000年之前,共和国的军队是相当的缺乏精确、隐蔽的对地攻击能力,没有这种东西的共和国是绝对要吃亏的,既然知道这些,杨辉就必须要想办法补上这一缺点,这次的战斗攻击机武器系统配套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早早就在西南科工和杨辉有过交流的李总师心里已经有数,而且它也是一位被杨辉“洗脑”的精确制导弹药派,现在想到自己的举动可以引起军队的重视,从此拉开共和国的精确制导武器研制大幕,李总师想想就觉得有些激动。
  “来自空中的对地攻击从来都是最为致命的,这一点我们的老祖宗就曾经说过:‘善攻者,攻于九天之上’,所以,我们必须为这次的新歼配备完善的对地面攻击武器,以前的那些老式的自由落体炸弹已经完全不能满足需要了,要为新歼配备完善的对地攻击弹药,我们需要更加先进的精确制导炸弹。”
  说到了最后的精确制导炸弹,李总师已经是非常的激动,他知道只有用上了精确制导炸弹的西南科工方案才能发挥出百分之百的对地攻击能力,这一点已经是整个西南科工前前后后经过了精确计算后得出的结论。
  “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新歼虽然可以最高达到和轰六同样的武器外挂吨位,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就一定可以按照轰六的思想来管理我们的新歼弹药挂载。轰六通过内部的武器舱可以轻松挂载最多24枚常规炸弹,同时候还有翼下的各重型挂点可以挂重型武器,这样的大型轰炸机可以多挂炸弹进行大规模攻击,一架飞机就是好几十枚炸弹,飞上个几架飞机一起去,那就是上百枚的炸弹覆盖性打击。”
  先分析了轰六的优势,随后就要说到战斗攻击机的劣势了,两相互对比之下,战斗攻击机还是要有一些方面没法和人家比,还同样是比挂点。
  “但我们这次的战斗攻击机的挂点有多少呢?按照我们西南科工方案最多可以有十三个挂点,而按照洪都的方案最多只有七个挂点,而且这些挂点还不一定全部都可以挂炸弹,翼尖的格斗蛋占据两个挂点、中距离空空导弹占据两个挂点,对地攻击要携带副油箱,这又要占据三个挂点,如此算来,即便是我们西南科工方案这样强大的挂点设计,依然只能剩下六个挂点可以用来挂载对地攻击弹药。”
  听到了这里,一些人已经想明白了台上李总师下面要继续说什么了,同样的飞行架次中,轰六挂载的炸弹数量是战斗攻击机的四到八倍,轰六可以靠广撒网的方法来进行攻击,不管怎样炸准的几率要比战斗攻击机高上太多,容错率好像也要高一些。但战斗攻击机就没有这样的好事了,同样的攻击机集群数量,要炸准目标就必须要提高命中精度,而要提供命中精度就只能是……
  “轰六是大型飞行平台,可以有大型的投弹装置、专也的机组投弹人员,但我们的战斗攻击机受限于机体的大小,大型的投弹装置不能有、一架飞机也只有飞行员一个人身兼数职,这样对比之下我们可以发现:要使用战斗攻击机进行对地攻击,若还是采用自由落体炸弹作战,命中精度到底能有多少……”
  李总师说出的这些问题已经是相当的干脆了,都说到这里是个人自然都能明白:战斗攻击机要使用什么东西才能发挥它的作用,那绝对是非制导弹药莫属,没有制导弹药的战斗攻击机就是不完整的攻击机,是典型的浪费东西。
  就在几乎所有人都看明白了这次李总师要说的问题之时,空军这边却突然有爆出了一个冷门来:“大规模覆盖性攻击吗?其实,我们还有机载火箭巢,使用火箭巢发射火箭弹进行大范围的对地攻击,在对面覆盖性攻击的时候比轰六更有效。”
  台下的杨辉是彻底憋不住了,没想到自己苦口婆心的想了各种说辞,台上的李总师也是费心费力地演讲着,本以为要表达的都表达完了,但千算万算还是算漏了土鳖的军队中还有着一支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机载火箭发射巢派”。
  这是一支强大的力量,它的影响力之大超乎想象,在上一位面的共和国视频军演报道中,哪一次空军对地攻击的画面中会少了战机发射火箭弹这样“震撼”的场面。
  上一位面即便是多用于对空、截击作战歼十,同样也免不了挂上火箭发射巢,拉出去充当大炸比的角色,也不知道共和国的二十号工程能不能逃脱这一厄运,这是一个令人揪心的问题……
第504章
激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