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2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7/483

  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要国家继续再追加投资显然是不可能了,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由西南科工从那笔原本要给38所的4200万里面抽取,但这之前也说了,这事儿和38所没有任何关系,38所的那笔4200资金没有任何理由要拿给14所,毕竟这38所现在还要靠着这笔钱担负起预警机项目的预研,在钱的问题上同样也是紧巴巴的。
  所以,当杨辉把话说来之后,饶是以王总师那五十岁的大把年纪,也是蹭的一下占了起来,大声地据理力争。
  “这可不行,我们的4200万已经准备好了去处,那是绝对不能胡乱挪用的,14所差钱就自己去想办法,你们上面不还有电子工业部吗?以前部里可是把你们14所当做宝贝含着,可把我们其他研究所羡慕坏了,现在我38所好不容易又过上了两天好日子,你可别来捣乱啊!”
  惹急了的王总师也不是吃素的,要从38所手里抢钱,那还是该有些说法才对,要不然以后我38所还怎么混?
  眼看这王总师是要准备铁公鸡一回了,这14所所长也不知道该从何下口,现在还真的就不好说,你说……吧,好像不对,说……好像也不对,最后还是只能把求助的目光头像杨辉那边,意思是这38所是你西南科工管的,现在还是得要你西南科工总经理去做工作。
  这真的老奸巨猾到了一定的级别,现在14所那边要求追加预算的借口非常合理,西南科工作为歼18的总承包商,现在需要为此在中间做一下调节。
  “这先不忙,就说说这次14所要求继续追加多少资金才够使用,你先说来听听再说。”
  杨辉想的很简单,要是追加的资金数量不多的话,西南科工也就捏着鼻子认了,但要是超过了500万这个关口,那就必须要好好的商量商量才行。
  伴随着杨辉的询问,以及办公室里面所有人的好奇目光,14所终于开口报出了一笔资金要求:“我们要追加的其实也不多,来之前我们都打了一份清单在这里,一共是要追加1320万的投资,大家可以来看看我说的是不是假。”
  说完,还真的是从包里面拿出了一份清单,直接就递给了杨辉审核,但杨辉怎么懂得到雷达这个飞机子系统中的更上游一级技术的研制,有些技术甚至是听都没有听说过,拿着这份清单之后也只能是。
  “给,还是王总师您来评估一下这份清单有没有问题,我是对这东西看不大懂的,现在在就看你这位专业人士的眼光了,相信不会让我失望才对。”
  拿到清单的王总师在翻看完了之后,心里也大致有了底,又和14所的所长交谈了几句,听起来是讨论的技术上的问题,杨辉坐在旁边也插不了手,倒是开始思考着这次能从14所拿到些什么好东西,到时候也不至于亏得太惨。
  走到杨辉的旁边,又是一番耳语之后,才算是评估完成。而听了王总师的话之后,杨辉也是感觉耳目一新,它完全没有想到还可以这样从14所去淘宝,而且这宝贝还真不赖。
  打定了主意之后,这开始正襟危坐着:“刚才王总师也给我说了,你们要求的1320万还算是靠谱,没有狮子大开口,但你也知道这笔钱对于38所有多重要,我倒是可以直接命令38所给你分出这笔钱,但我觉得也不能不考虑38所的损失。所以,我觉得还是该由14所拿出些东西或者技术出来,就当是38所出高价购买的14所技术,到时候14所得到了钱,38所也不至于损失太严重。”
  虽然早就猜到了这笔钱不是那么好拿到手的,但也没有想是这种情况,但形势比人强,现在的14所也只能变卖一些家产了,堂堂亚洲第一所还是能够找出一些技术来出售的,就当是国内同行间的技术交流好了。
  “好吧,我们14所也同意这样做,但就是不知道你们需要些什么东西,都说来看看吧!”
第545章
这才是它的位置
  没等到杨辉开始说话,王总师马上就又要站出来表示不服,这表演看起来还真的像是那么一回事。
  “杨总,这不行,我们这4200万早就……”
  既然王总师要先演戏一番,杨辉肯定要配合着,这种时候是最考验默契的时候,好在杨辉干这种事也不是一回两回了,装作一副不要太激动,这里是总公司和客人商量大事的样子,所以你38所现在不要任性啦!
  “哎,这不是没有办法嘛,现在14所确实急需这笔钱,38所作为国内的兄弟单位肯定要相互帮持一下。特别是在这个国外对我们技术实施严格的封锁的时候,我门更应该携手起来,共同面对难关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况且你们不是还可以索要14所的一些技术吗?先好好想想你们要什么东西吧!”
  就这样,在杨辉蛮横的家长作风之下,38所原有的4200万要划给14所1320万,这还真的是让人非常难受,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对对,我们现在的确是急需这一笔资金用于新雷达项目中,若是38所有需要一些技术之类的,只要我14所有的,我都可以做主出售,所以我们这次的非常有诚意的,还望王所长你体谅一下。”
  果然不出所料,14所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其它的选择,只能是在这个时候按照38所的要求来,有求于人就是这样的被动,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任人宰割也没有什么不对,现在就等着西南科工在这个时候狮子大开口。
  而这时候的王总师也终于渐入佳境,要开始准备提出他的要求了:“要说这14所的技术嘛,我们现在最感兴趣的还是原14所争取到的AWG-9雷达,虽然我们的预警机项目已经下马了,但我们现在需要对预警机技术进行必要的预研工作,所以这AWG-9雷达的所有资料,以及14之前在这款雷达上做的研究我们都要!”
  王总师的胃口从来就没有小过,当年做预警机项目的时候被14所把最关键的雷达项目拿跑了,现在有机会当然就要把这东西搞到手,至于说现在预警机项目已经下马了这种问题,那就实在是太简单了,反正现在的38所是在对预警机的技术进行预研,这种东西不正是应该重点关注的吗?
  王总师到现在都还是看好AWG-9雷达,在他看来这款雷达或许并不适合用于预警机,但它改改之后用于真正的巡逻机还是非常合适的,其性能、尺寸都和上一位面的高新工程(利用运八的机体改造的各种系列化特种飞机:电子侦查机、海上巡逻机、心理战飞机……),中的那款大鼻子海军巡逻机非常吻合。
  当然,这时候的王总师不知道以后会有这种工程项目,他现在只是靠着多年的技术经验敏锐地感觉到了以后国家对款雷达还有需求,自然也就把这东西要了过来,正好也给38所的雷达研制队伍一个能用来练手的项目,才不至于几年之后国家要上马预警机项目的时候,技术人员却技术生疏了。
  当然了,若单只是这一方面的好处,杨辉其实也不会在听到38所说要拿到AWG-9雷达的时候,表现的那么激动和兴奋。和王总师所看到的AWG-9雷达在以后的巡逻机项目中能继续发挥余热不同,杨辉所看好的还是这款雷达原本的功能。
  AWG-9雷达最主要的功能是用于远距离拦截,甚至它的编号都是AWG而非APG,这一切的一切都无不表示这款雷达是强大的远距离截击雷达,大范围的搜索能力也只是为它的远距离拦截而存在的一个条件而已,现在有了AWG-9不好好把它原来的功能发挥出来,那简直就是犯罪。
  当然,这款雷达是没法用在歼18上面的,接近1000毫米的口径是绝对超过了歼18机头最大不超过850毫米的直径,同时重量方面也有些超重,一切都表明它并不适合歼18使用。
  但歼18不适合使用,以后可还有另外的一个地方用的上他,比如现在共和国正在接触中苏27战机,那款飞机的雷达口径就绝对不会比AWG-9小,到时候把AWG-9雷达装上苏27上面,那绝对是1加1大于二的存在。
  苏27这款战机使用的雷达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在80年代末期研制的雷达,居然还是老掉牙的倒置卡格伦塞天线,那东西其实并不陌生,它就是常常被人们称之为的锅盖的那种雷达天线,不仅重量、体积都很大,而且性能也比不上平板缝隙雷达,和相控阵雷达就更没有办法相比了。
  但就是这种各老掉牙的雷达,它还是苏27不得不用的一款大家伙,为了迁就这款雷达在重量上的超重,苏27做了各方面的减重设计,最著名的苏27软骨病就是这个时候给整出来的,让人着实是唏嘘不已。
  杨辉是知苏27的入华是肯定的,不管是出于共和国海空军对重型制空战斗机的刚需,还是因为共和国需要借此机会和俄罗斯提升合作等级,亦或者是给奉天那边找个项目做。
  反正这飞机的入华是肯定的,国产化的制造也是一定会进行下去,既然西南科工这边注定没法拿到这个项目,那么做着关键项目的子系统提供商也不错。
  你不管西南科工和奉天所私下斗得如何死去活来,但真的在国家项目提出来需求的时候,双方谁也不能说什么。之前西南科工将涡扇10转给奉天那边用于歼八二使用,以及这次为了歼18的雷达,将这一位面歼八二上面的美制APG-65雷达拆下来,用于实体逆向研究,奉天所那边不也是什么话都没有吗?
  甚至在上一位面的二十号工程中也是如此,整个二十号工程是611所总设计、132厂制造,但大多数的人所不明白的是:二十号工程的尾部设计是由奉天方面设计的,那个被人所诟病的腹鳍设计就是奉天方面的杰作。当然,也要看到奉天所设计的二十号工程尾部设计是相当的不错,可栋垂尾就是点睛之笔。
  反正就是一句话,共和国的军工单位之间再怎么你死我活,只要军队和国家下了命令,你也只能乖乖的放下成见,拿出自己所有的实力来配合工作。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大家,都有一个大国梦,为了国家的繁荣与强大。
  为了这一点,现在的西南科工需要放下其他的心思,有机会把AWG-9雷达继续下去,那就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做完,这在以后将会对苏27的国产化大有裨益。而话说回来,能够拿到苏27的国产化中的雷达项目合同,这也何尝不是38所赚到了。
  现在,也正好是38所能不能拿到14所之前在AWG-9雷达技术上的技术积累的关键时刻。
  而这14所的老所长听到38所对AWG-9雷达有兴趣的时候也是笑了,就这样的一个烂尾工程居然还有人要。之前14所看中这雷达是因为有预警巡逻机项目的订单,但预警巡逻机项目下马之后,谁还看中这东西,现在14所是全心全意的扑在歼18的机载雷达配套中,能够靠这AWG-9雷达的不完全技术换到1320万的资金,这不早说啊!
第546章
双赢
  “虽然我们之前在开发AWG-9雷达的时候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和资金,但现在的情况其实大家都知道,既然38所有这个想法要继续把这款雷达继续下去,我们14所自然是不会阻拦,你们要的这款雷达的项目资料,14所全部都能够保证移交。”
  能保证这AWG-9雷达项目可以移交,那就表明这次的事十有八九就算是靠谱的,这让杨辉和王总师心里都是一阵放松,只要14愿意把东西移交过来就自然是最好不过,这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大好事一桩。
  然而,就有那么一句话叫做好事多磨,现在的情况也正好应了此话。14所愿意把他们之前所有关于AWG-9雷达的科研技术移交给38所,但这东西也是不全啊,这次14所之所以要来申请追加1320万的资金,那就是因为AWG-9雷达项目没有做完,最后影响到了APG-65雷达的国产化。
  “王总师、杨总经理你们两都在这里,有的情况我要给你们先说清楚,到时候免得说我们14所不厚道,有问题我在这里就给你们说了最好。首先,14所的确对AWG-9雷达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但最多也就走了百分之六十的进度而已,还有一些关键的技术并没有攻破,到时候你们拿到那东西之后还要下一番狠功夫才行。”
  这说的绝对是大实话,没有完成进度实在是太正常了,杨辉和王总心里都要底,当听到14所只完成百分之六十左右的进度之时,虽然有些失望,但也在预料之中罢了。
  对于那些没有完成的剩下百分之四十的进度,王总师早就有了它自己的想法,为了将现在有限的资源利用最大化,也为避免进行重复性的投入,现在正好有一个不错的方案,王总师随口脱出。
  “这剩下的百分之四十的进度中,我刚才看了好像有百分之十五的技术都是在你刚才写出来的清单中,这就意味着有百分之十五的技术可以和APG-65雷达通用,所以我提议由我们双方共同对这份清单上的技术进行攻关,两个研究所一边负责一半。”
  王总师这时候的提议就连杨辉也不得不拍案叫好,这次不仅将AWG-9雷达搞到手了,双方还要共同开发清单中的技术,到时候就算38所只承担清单中的技术项目的一半研制工作,那也就意味着38所有可能在支付给14所的资金中扣出一半来,到时候才是真正的技术到手,而资金也花费不多。
  当然,38所承担清单中一半技术的研制工作,也是要大笔花钱的。但相比之下肯定要比38所给钱,而全部把项目交给14所来做好上很多,单就是基于这一点考虑,王总师的提议就非常有道理。
  而这种提议能不能最终实行,肯定就要看14所那边是不是愿意,这已经不再是刚才那种38所单方面占优势的情况,14所在这个时候还是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不过在杨辉看来,这种事其实是完全不用过多的担心。
  能够有38所站出来同14所一起分担研制风险,加快研制进度,这对14所来说也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看这位14的所长也是聪明人,他肯定知道在这个时候如何取舍。
  真正的情况也的确和杨辉所料的分毫不差,双赢的好事从来没有人会拒绝,除非是那种喜欢做损人不利己的事的家伙,不然这种事儿绝对是不会有太大的差池。
  “这个提议倒是很不错,由38所一起参与到这份清单中的技术研制工作中,不仅对38所有好处,对我们14所也不会有坏处,我又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当恶人呢?”
  果然是在一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情况,所有人都在这个时候为项目谈妥了而高兴,一直到14所的所长又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
  “这清单上的项目的确可以按照王所长方才所得那样办,但这1320万的资金又该如何说?这笔资金可是我们出售AWG-9雷达所得,你们可一分钱也不能少,不能因为你们38所这个时候把清单中的项目划走一半,就要把1320万的预算也砍掉一半,要这样的话我们可不同意。”
  没想到这14所的所长还挺精明的,一下就看懂了这个时候的问题所在,毫不犹豫地要求38所将1320万全额付给14所,这也让王总师最开始想要捡便宜的想法落空了,但这也无妨。
  “这个我都知道,大家都是老熟人了,都还说这些干什么。这样吧:我们14所以1000万的价格购买14所之前在AWG-9雷达项目中的所有技术研究,后续清单中的这些技术由于我们双方都有需要,各自研制一半技术就好,到时候我们以自己的那一半技术交换对方研制的另一半技术。”
  这倒还算是一个靠谱的方案,14所那边虽然有些无奈少了320万,但想到只需要研制这清单中一半的技术就够了,1000万的资金还绰绰有余,也就不愿意再继续在这上面多费口舌。
  “可以,我看这方案可行,到时候我们双方是谁也不欠谁的,我们14所拿到了钱,你们38所拿到技术,这在以后见面后也好说话,不至于太尴尬,所有我们还是马上准备资金和技术的交接吧!”
  钱的事商量好了,其它的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后续的只需要两边的所长下去各自商谈就够了,反正已经是和杨辉关系不大了。
  送走了这两雷达研制单位,才算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这种事还真的费脑细胞。事儿说起来其实也不大,双方坐下来说开了就好,最大的问题还是钱够不够,只要有那东西一切都好说。相比之下,杨辉更喜欢像现在这样,就这样静静地等着来自美国那边的消息。
  随着电话响起,从共和国驻美国大使馆那边的越洋电话终于还是经过多方转接到了杨辉这里:“杨总,38所滞留在美国的技术人员共计58人,现在一共有56人联系上了,我们正在准备分批收拾东西坐飞机回国,至于另外两人我们正在联系和排查,反正一定会把他们揪出来。”
  听到电话传过来的消息,杨辉不知道该作何评价,在这个国家局势动荡、手中的项目又下马,在加上过了几天资本主义生活之后,还只有两位技术人员没有联系上,这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但杨辉在这个时候依然有些提不起兴趣。
  “我知道了,尽快安排那58位技术人员回国,你告诉他们就说38所的情况并不是想的那么糟,有西南科工在就一定会有项目、有资金,他们最多在五年之后必定会为今天的决定而感到满意。”
  ……38所的问题又算是告了一个段落,但西南科工这些年搞的对外项目可不止一两个而已,除了诺斯罗普、格鲁曼为代表的美国方面,和德国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德国作为北约成员国,现在还是要在大方向上跟着美国爸爸走,所以也同样在纠结着。
第547章
舍不得
  要说这次风波,就整个西南科工所在的那一大片地区中,也还只有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那边比较安稳,因为航空发动机这种东西太关键、敏感,美帝等老牌巨头不愿意和共和国有任何的大交集,所以没有太多的合作有关系。
  同样也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德国佬没有炸刺儿的本钱,实在是现在的MTU公司已经把该他们开发的技术都开发出来了,钱也投入了进去,现在就等着看这CG-2000发动机不断的测试而已。
  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有没有MTU继续参与项目关系上都不是太大,若是现在的MTU也听美国的话和西南科工闹掰,大不了就是西南科工继续把CG-2000发动机的冷端部件也做了就行。
  没看到现在的420厂至今还没有足够的业务,西北那边的红旗厂同样也是各种猴急的想要参与到CG-2000发动机中来,那些单位的技术的确在专业的地方不如MTU,但也不是差了太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7/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