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2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8/483

  只是因为现在的CG-2000发动机为民用发动机需要追求最大化的各方面性能平衡,所以才有了MTU在这个项目中的“必不可少”,但要是说一声MTU现在不做这个项目了,恐怕这个CG-2000发动机也会在西南科工总公司、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持续关注下继续走下去。
  因此,这也就导致了现在的MTU公司有些不上不下,说撤出项目吧,不仅MTU会损失掉前面所有的投资,而且还对这CG-2000发动机的影响不是太大,最主要的是一旦撤出项目,那么MTU公司、乃至整个联邦德国在重回航空发动机整机工业中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而你说不撤出项目吧,那边的美国爸爸又该如何交代?毕竟现在的德国本土还有北约多国部队的驻扎,要是惹了美国爸爸不高兴,那可就糟了。
  所以说,现在的MTU公司是非常纠结的,反映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就是MTU德国总公司已经闹的不可开交,而又因为没有最后定下决策,驻派在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MTU工程师依然是兢兢业业的进行着各种工作,配合着对CG-2000发动机的各种测试,甚至有的人都开始写报告、打申请,要同二所这边技术人员一起到624所进行高空台测试。
  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德国方面和美国方面不同,由于德国同样对做大航空工业有需求,在这个时候也就不像美国那样禁运的彻底,这一点甚至非常直观的表现在了德国政府的动作上。
  和MTU公司只需要考虑自己一家公司不同,联邦德国政府在这个时候还需要考虑到整个德国同共和国的各项合作,即便是在航空工业的合作中,首先考虑到的也不是MTU那边和西南科工合作的CG-2000,而更多的是考虑着现在的MPC-75支线客机项目。
  CG-2000发动机虽然很重要,但这个时候其实也只算是MPC-75客机配套上马的项目而已,毕竟现在的CG-2000发动机还只有MPC-75项目一个客户,也就显得不是那么的树大招风。但只要MPC-75项目有个三长两短,MTU在CG-2000发动机中的历史也就到此为止,若是MPC-75项目都能继续下去了,那MTU又有什么利用不继续把CG-2000做下去。
  于是,联邦德国政府直接把MBB公司的总裁叫到了总理府,为的就是要和MBB公司有一个深入地沟通和交谈,并最终确定该如何对待这个让人还有些不上不下的合作项目。
  而MBB给出的说法也够光棍:“MPC-75项目的去留完全没有讨论下去的必要,若是要说着我们和华夏合作MPC-75客机,美国还是先看看他们自己吧!首先就是他们现在和华夏魔都飞机公司合作的麦道82飞机,其次是西飞公司现在进行中的客机项目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和我们合作的MPC-75客机,另一个则是他们的运七200客机。”
  说到这里,MBB公司的总裁也是神采奕奕,刚从西非那边传过来的消息已经说了,美国都是默许运七200客机采购美国汉密尔顿的四叶复合材料螺旋桨、采购加拿大普惠的PW127C发动机,这都表明了美国这次禁止的只是限于军用技术而已,在民用技术上开始没有太严格的管制。
  说着,就将这些情况原原本本的和德国总理进行了一番交流和沟通,直到总理点头表示明白之后,这才停止了说话,满眼期待地等着政府方面的回答,只要德国政府说话了,那MBB就绝对敢把这个项目继续下去。
  而这是时候的德国总理也想通了,不管怎样现在都是该拼搏一把的时候到了,MPC-75已经完成了详细设计,马上就能看到成果了。
  第一架首飞机已经开始了紧张的制造工作,西飞承担机身、机翼的制造和整机总装制造工作,西南科工捞到了水平尾翼和垂尾的制造,MBB则是捞到了飞机的机头、起落架的制造,这些项目将会给德国带来多少就业机会,又会拉动多少经济的增长呢?
  这些都是德国政府现在要考虑的问题,甚至按照最开始的合同中所写的条约,飞机研制成功之后,只要欧洲、美洲方面的订单超过200架,就会在德国设立总装制造厂。那个时候德国干的活儿就是真正的飞机总装制造,而不是现在这样只是制造欧洲空客的部分机体,光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没有面子。
  这个时候的总理法律顾问也走上前来,它作为法律顾问自然要把自己的分内之事做好,对于这次德国是不是要退出MPC-75合作,法律界有他们的说法。
  “总理,我们当时和华夏那边的西飞、西南科工两公司签订合同的时候,还给了他们各自一笔无息贷款,当时的条款上明确的写了若是由于我们德国政府方面撤出项目,这笔贷款就不用再……”
  这绝对是最有力的理由,不管什么时候还是钱的最有威力,一想到当年的那个合同现在心里就在打鼓,那时候的德国政府出面担保贷款给了西南科工和西飞两公司共计五亿美元,去年又给两家公司各自再追加贷款了一亿美元用于两公司采购德国制造的工业设备,以拉动德国的经济发展。(八十年代末期美国爸爸在广场条约中不仅剪了日本的羊毛,同样的也没有人德国跑掉)
  由于当时的一时之快,导致现在已经累积了整整七亿美元的贷款,若是这次由于德国政府出面要求中止这个项目,这七亿美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足以让自己这个德国总理喝上一壶,恐怕把他自己卖了也不值那个价。
  终于,在各方的考虑之下,德国政府也必须要有一个确定的态度了:“那好,首先申明我们政府方面是不会干涉中德两国之间的正常民用工业产品合作,只要是民用产品的合作,我们都是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支持态度。不过,这也仅限于民用方面,现在你们MBB和华夏那边的西飞公司商量一下,他们需要把MPC-75项目从原有的军用飞机制造公司中剥离出来,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合作下去。”
第548章
这又是哪一出?
  德国是不太愿意和美佬同流合污,甚至整个欧洲地区的国家其实都不太愿意听美国的要求,完完全全的要对这共和国实施全面的禁令,这一点在上一位面的共和国和老欧洲之间一直没有断过“民用技术”的交流就能证明。
  现在德国方面有意愿要继续MPC-75项目,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不过德国方面要求西飞公司将MPC-75项目从西飞这个军用飞机研制单位分出去,这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事,但在共和国就真的那么容易就能办到吗?
  在整个共和国,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军转民,在航空工业这个比较宽泛的领域也是如此,但并不是国家(航空工业部)就真的会容许一时间之内出现好几家制造民用客机的单位,特别是那种摆明了扯出大旗成立专门的公司干民航飞机,那绝对是要被打屁股的。
  西飞之所以能够在几年前直接上马MPC-75这样的整机项目,那还是因为在这之前就因为西飞拿到了支线小客机的制造资格,这还要多亏了西飞七十实年代就开始的运七项目。(运七在一开就是定位成运人的客机、军用通勤飞机,真正有专门运货的军用型号是就是九十年代才有的)
  正因为如此,西飞才能够拿到制造客机的资格,而随后的MPC-75项目中,西飞又是德国点名要求的合作方,加上这飞机也就只是75座级别而已,又不用国家出钱的项目,也就随西飞去倒腾好了。
  请注意,西飞之所以能够做这个MPC-75的项目,那是因为在此之前西飞已经有了制造客机的资格,但要说重新把客机制造业务分离出来,这就……
  当然,这特殊的情况也是由特殊的历史、国情所导致的,也不能说它到底有多么让人深恶痛觉,只能说是因为早期特殊的历史原因导致的,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有些跟不上历史的潮流。而要打破这种特殊的情况,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至少要能够有直面航空工业部巨大压力的强大能力。
  不是所有单位都如同西南科工那样有底气,可以直接和帝都的航空工业部对着干,现在西飞也好、MBB也罢,他们都不知道这事儿有多难搞,MBB作为一家典型的德国公司,对于总公司中分离出子公司这种业务早就熟的不能再熟,压根儿而就没有想到共和国这边的国情是如此特殊。
  而在接到德国MBB的消息之后,就连西飞那边的高层也对这事的困难程度没有预料到,不就是把民用客机制造业务和军用业务分离出来嘛,这种事还不简单,也就是往高层打一个报告,跑跑步、最多再请些老领导打两个电话就行了。
  但此中的困难却并非想的那么简单,航空工业部在拿到西飞上交的报告之后,一开始虽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浪,西飞要把军民用两种项目分开,这种事虽然比较不好办,但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再说了这不也是为了整个MPC-75项目而做的准备吗,这项目成功之后对整个航空工业的拉动也不小。
  就这样的好事却却偏偏能遇到一些搅局者,这些搅局者通常并不是以本身的技术好坏来定的,只要是西飞把军用两种业务分开之后会影响到人家的既得利益,或者说西飞手中的项目有巨大的吸引力,都会引来无数的目光,这些就是搅局者。
  同样也不说这种行为好不好,反正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努力,谁也不能指责谁好谁坏,只能是看谁的技术好、方法多、门路广,这些因素综合之下才是最后项目的成败的关键。而这次的搅局者,其能量可一点儿也不小,在整个共和国都是一家响当当的单位,加上其强大的地理优势、宣传能力,西飞在这些方面是远不及也。
  这些都是后来话了,现在的杨辉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现在它急着要和MTU公司的全权负责人仔细商讨现在两家公司的合作该怎么继续下去,好歹也是人家MTU主动派人过来商量,杨辉还是应该做出东道主的姿态。
  “您好,您好,没想到副总裁你亲自过来商量这次的事,看的出来我们双方都有很大的诚意,也有决心将这个项目继续下去,这是整个CG-2000项目的福音啊,我们这就到里面去谈吧!”
  坐到办公室里面,这时候的杨辉也是静下心来,知道了这次的项目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那就一切好办,大家也就是走走过程而已,至于说MTU若是想要借此机会打劫一些好处的想法,肯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坐下来的MTU公司副总并没有太多的担心,正如杨辉所想的那样,双方都知道这只是走一个过场而已,也没有必要太较真儿,这次MTU派出副总来华的最主要原因实际上并不是谈CG-2000发动机的事,而是要商谈关于去年就开始谈的坦克发动机。
  自然,在西南科工这里也就不会这太浪费口舌,他们还准备着赶快去下一站谈下一个项目,那才是MTU现在最纠结的问题。
  “既然我们都来到了这里,自然是对CG-2000发动机项目会继续支持下去。首先,我们都知道这是一款民用航空发动机,和美国要求的禁止军用技术输出、合作没有任何关系,这一点也是我们联邦德国政府所一直强调的。之所以这次要这么多人来西南科工商谈,最主要还是因为我们MTU方面认为,这次的CG-2000发动机需要在欧洲建立一条生产线。”
  一开始听到MTU方面说不会因为这次美国的禁令而撤出项目还挺高兴,这比起最近层出不穷的退出合作来,绝对算是最近这一段时间之内听到最好的一个消息。反正杨辉在心里已经给MTU打上了好人的标签,但没想到一句话都还没有说完,这MTU就原形毕露了,大家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你MTU好歹也是世界级的动力系统提供商,这个时候能不能稍微矜持那么一点点也好啊,至少让杨辉的心情不至于像座过山车那样爽的飞起来,搞得人直到这个时候都差点还没有缓过来。
  没有任何假装的成分,杨辉是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这MTU公司派来的副总,现在这情况实在是有些不对啊!之前可没有说要在欧洲建立生产线,而MTU方面也仅仅只是提供发动机的冷端部件研制,占据整台发动机百分之四十左右的份额,现在这……
  “刚才说什么?要在欧洲建立CG-2000发动机的生产线?我希望你能说出一个可以让我确实信服的理由,不然我会当这话完全没有说过,我并不希望刚才的那句话影响到我们双方之间的默契合作,现在正是整个项目的关键时刻,我们不能出现太大的分歧。”
第549章;这东西我不会拒绝
  MTU公司提出的要求是绝对的不靠谱,这CG2000虽然只是一款民用航空发动机而已,但它所代表的绝对是世界最先进的中等推力民用涡扇发动机。
  若是德国可以本土生产,这就意味着能够生产航空发动机整机的国家又要多一个了,伟大的日耳曼人又重回航空发动机只要领域,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时刻啊。
  所以,这绝对是整个德国上下都忍受不了的诱惑,在这之前或许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能够将航空发动机整机生产能力保留下去,那么现在就绝对是德国最后的机会了。
  错过之后,绝对是好几十年之内不要再想有这种机会,也就难怪不得现在一有机会,MTU就各种想办法要在德国建立生产线。
  由于都是内行人,自然知道自己提出的这个要求有多扯,但这个时候也必须要提出来,毕竟他们带来的交换条件相比之下也一点儿都不逊色。
  综合各种情况之后,深知现在必须抓住此次历史的机遇:“杨总经理,你不要做那么大的反应,我们这次之所以提出这种想法,自然不可能没有一些说法,我相信当你听了我们这次带来的东西之后,你一定不会拒绝这次的提议。”
  转过头,对着一旁的秘书示意一番,自有秘书将包里面的东西拿出来,随后是非常聪明的退出了办公室。
  “杨总经理,你看……”
  也不知道搞的这样神神秘秘有什么意思,不过杨辉就喜欢这种调调,特别是一向以古板为世人所称道的德国佬做出了这种动作的时候,似乎就更加有意思了。
  也罢,就陪着这德国佬好好玩玩,倒是要看看这德国佬有什么想法,居然敢来打CG2000发动机的主意。
  “都先出去吧,这里有我就够了,有事我会叫还你们进来的。”
  再次将西南科工这边的人也清退,整个会议室也就只剩下了杨辉和坐在对面的MTU公司副总裁,两人相互看着对方,都想要对方先开口。
  到最后,杨辉也懒得再等了,现在的西南科工占有优势,德国想要建立CG2000发动机的总装线,现在就该要把肉挖出来。
  “说吧,搞的这么神秘让我也感觉有些不太适应。”
  没想到等着这么久,虽然等到了杨辉先开口,却说的都是些没有太大意义的话,看来大家都是此中好手,绝对是典型的老油条了。
  如此,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将桌上密封的文件带打开之后,取出一份有德国政府和MTU公司双从认定的文件,递给杨辉浏览。此刻的德国佬虽然挂上了满脸的笑意,但整个人看起来却是那么地伪善。
  递过来的只是薄薄的一张纸,但这一张纸在这个时候也是一份事关生死的文件,这让杨辉拿起来的时候手都有些抖,毕竟这上面写的确实有些……
  “停止合作——关于MB871Ka-501坦克用柴油发动机项目的……”
  后面已经没有必要再看下去了,这东西现在看似和西南科工没有关系,毕竟在88年的时候,西南科工就直接拒绝了和MTU的合作。杨辉在当时也给MTU方面仔细分析了西南科工为什么不参与这个项目的原因,但万万没想到现在西南科工还是得要扯进这个项目中。
  一直都在说要减少和地面装甲载具系统的交恶,避免和他们有传统业务上的重叠,但现在看来一切都不可能了,现在MTU把这东西都摆出来了,杨辉还能说什么。
  没得办法,这时候必须要硬着头皮上,毕竟这东西实在是太先进,而现在的共和国又太急需了。
  笑了笑,杨辉心里已经有了决定:“你们赢了,这东西已经打动了我,用它来交换CG2000发动机的都欧洲总装线,的确是对等的交换。”
  MB871Ka501发动机,这是什么东西,就是这1200匹马力也绝对是现在整个共和国都没有的好东西。放眼现在的整个亚洲,也就只有南棒攒的K1坦克原装进口用了这等好东西,甚至鬼子都没有这等神器。
  也别看鬼子的马上也要服役的90式坦克用上了高大上的1500马力大家伙,但那种两冲程的发动机简直就是笑话。也不是说两冲程发动机不好,毕竟其优秀的重载能力还是相当出色的,大多数工程机械都是用的这种东西。
  而且,坦克用这种设计的发动机也不是不行,采用同样设计的就还有耳熟能详的苏系6TD发动机,这家伙在苏系三代坦克上也是用的相当普遍。
  甚至上一位面的MBT2000坦克的发动机最后也是使用了这家伙,其结构简单,体积小,设计起来也比较容易。其唯一的不足之处也就是油耗比较大,这对于国土面积大的国家来说就有些尴尬了,虽然坦克的长距离机动都是靠运载车实现,但油耗高的问题始终是个尴尬的大难题。
  倒是二冲程发动机的固有的震动大是个问题,不过这也在苏联人手中得到了完美的解决,采用了水平对置的两冲程6TD发动机震动做到了堪比四冲程发动机,所以,二冲程发动机还是很有看头的。
  二冲程,对于日本这种国土面积狭长的岛国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至于苏联那么大的国家为什么要用油耗高的二冲程柴油发动机,只能说毛子已经习惯了那种高油耗的生活!
  看起来鬼子用在90式上的1500马力柴油体性能还是满足了自身的需求,二冲程柴油机是不错的选择。
  但可惜的是,这鬼子做的二冲程柴油机就是一个笑话,一款二冲程柴油机油耗高咱认了,但你把汽缸做成V形,搞的震动都可以把坦克震散架了,同时也导致体积做的比四冲程的MB873发动机还大。
  象形的说,鬼子设计的这种二冲程发动机简直把二冲程发动机的脸都丢尽了,不仅油耗高、寿命一般,震动大,而且体积也不小。一句话,那东西避开了二冲程发动机的所有优点,集中了二冲程、四冲程发动机的所有优点,简直就是个超级大奇葩。
  唯一可以给鬼子一点安慰的也就是其高达1500马力的功率,算是摘下了亚洲第一款1500马力坦克发动机的头酬。
  正因为这些,杨辉才费尽心思的帮国内牵线搭桥MTU的MB873坦克发动机,希望可以帮国内引进到这款世界上最早出身、最优秀的坦克发动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8/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