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483

  但没想到,一直等到现在国内还是没有把项目谈妥,整到现在这样不上不下的,让MTU抓住机会,用来作为条件换取在德国建立CG2000发动机生产线。
  这真是毕了狗一样让人难受,更难受的是,杨辉还忍不住这个诱惑,实在是这款发动机它真的太优秀了,只要这次有机会就不能再错过。
  这才有了杨辉愿意用这款发动机来交换西南科工同意在德国设立CG2000总装线,若非如此,杨辉绝对不可能同意把这款前途远大的发动机在德国生产。
  眼看杨辉对这东西有了兴趣,MTU这边也就松了一口气,用MB871发动机换CG2000发动机的德国总装线,这还是比较合适的。
  况且MTU现在已经研制成功了性能更加优良的MT880系列发动机,性能又要比873好一截,这种落后一代的技术换出去也不会太心疼。
第550章
换一种说法就不一样
  “也就是说你们对这次的提议很感兴趣,并愿意实行这个计划?”
  听了刚才杨辉的那句“你们赢了……”之后,德国佬就能这么激动,还真是经不起撩拨,一句话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这可是远远不够好不好,即便是现在的德国佬愿意把MB-871军用发动机技术拿来交换,杨辉出于个人原因也觉得很不错,但那又如何。
  这里是国家间的大项目,不是杨辉一个人能够决定的了的,一方面是现在名义上接触871发动机的依然还是北方那边,西南科工不好太过线,另一方面在于没有科委的点头,谁也不敢乱来。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出对等的交换,但还是那句话:西南科工没有做大功率坦克发动机的经验、资格,就算拿到这些资料也无法在最快的时间之内完成项目,自然国家也不会让西南科工来干这活。”
  杨辉的言下之意就是现在没法给出最后的答案,他考虑到就算用西南科工的CG-2000发动机欧洲(德国)总装线换来的871发动机的技术,但恐怕科委也好、军队也罢,都没有任何理由让对柴油机没有任何经验的西南科工来做项目。
  那时候不还是一点儿好处都没有捞到?也许,上面能够给个口头的嘉奖、评个“感动军工系统十大单位”之类的,但那有个屁的用。搞不好最后拿到了西南用CG-2000发动机换来的M871发动机技术的单位还要在背后骂西南科工傻缺,手伸得太长了之类的。
  甚至就算西南科工内部都要把杨辉喷死:看吧,就是那个家伙出卖了公司的利益,肯定是收了德国人的好处,不然怎么会把CG-2000这款集西南科工全体智慧、资金研制的国际最先进民用中推涡扇给德国人,这家伙肯定……
  所以说,要是这个时候就给出决定肯定是不可能的,杨辉只能是说一句用MB871发动机换CG-2000发动机总装线是对等的条件,也都是对两个国家有好处的,但这对于西南科工来说可就没有任何好处了,甚至是只有坏处。
  那为什么杨辉在这个时候还要热情的招待着MTU这边,并高呼这项目有搞头?
  要说这里面的原因那就更多了,别看这个时候MTU是直接从德国飞到帝都国际机场,然后又直飞西南科工,中间没有做什么停顿直接来到西南科工,然后就以为这是MTU爆发了德国人的种族天赋:认死理、看到西南科工好,大家合作愉快,所以在这个时候就是第一时间来西科工这里。
  以上的那种想法完全就是很傻很天真的典型,两公司的合作再好也不过是钱的原因罢了,杨辉甚至想都不用想:MTU方面绝对是在这位副总裁来共和国之前就通知了共和国方面要停止MB871坦克发动机的合作,现在正吊着共和国帝都和北方的胃口。
  也就是说,就算杨辉说破天不愿意做这个项目,但只要这些德国佬到时候和那边负责接触871发动机的单位提一下,说合作还有可能继续,然后再顺水推舟的到了帝都的科委那里,最后把MB871发动机技术换CG-2000欧洲生产线的事一说。
  那就惨了,想想帝都的那帮大头兵们,特别是这次涉及到的871发动机是陆军老大哥最重要的坦克动力系统,那陆军可不会管你一家制造航空发动机单位的死活,况且德国人要的还是民用发动机的总装线,更和军用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想想共和陆军在整个共和国的军事系统中的地位,到时候西南科工连哭的机会都没有,杨辉敢打包票这事就没有成不了的可能。
  与其这个时候和MTU闹僵,双方都有疙瘩的不欢而散,然后MTU走高层路线直接由共和国高层下命令促成这次的交换,到时候啥好处都没有,不仅CG-2000的总装线被德国人到手,高层还要给西南科工一个没有大局观,只想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利益,全然置共和国国防军事需要不顾的什么之类的。
  也别说这种事而不可能,现在整个西南科工在共和国的军工系统中也算是小有身家,几年前还是没人待见的地方,现在已经是被多方实力看上,有人眼红自然就要想各种办法来插一脚,借着这次机会给西南科工戴帽子,给杨辉这个总经理贴上一些影响不好的标签,那肯定是大有人在。
  与之相比之下,现在的西南科工爽快一些,先把MTU这边稳住,然后马上往上面报告:哎,领导吗?听说和MTU合作的871发动机的事因为美国的禁令要黄了……
  哦,那不要紧,主要是这边的MTU公司和我们西南科工接触了,他们想要用871发动机的技术来交换我们的CG-2000发动机欧洲总装线,我就觉得这事儿有些意思,关系重大,所以这不就上报到领导这里来了嘛!
  这样报上去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领导听了也高兴啊!你看这西南科工就挺来事儿的,这关键时刻它居然又立功了,刚才还在想怎么解决这次的坦克发动机问题,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按照这样的方法,杨辉在暂时安顿好了MTU方面之后,马上联系到了帝都的领导。丁主任作为最关系西南科工的老领导,也是统筹掌管着整个共和国国防工业的重量级人物,这时候正该是杨辉情况上报的对象。
  进展也如同是杨辉设计好的那样发展着,听到说MTU愿意直接用871发动机的技术换CG-2000发动机的总装线,丁主任沉吟一番之后,开口了:“你说说具体情况,MTU那边到底是怎么说的,你们西南科工又是什么想法?”
  终于到了正戏了,这时候是需要好好添油加醋一番,一定要突出西南科工伟光正的形象,然后才能将这次事件的好处最大化。
  “主要就是MTU要用871发动机的全套技术换我们西南科工同意CG-2000的德国总装线,我个人考虑国内的现实需要,也觉得这项目可行。但那MTU是要求和我们西南科工作交换,您也知道我们西南科工不是做坦克用柴油机的,到时候肯定只能给国内其他单位区做这个项目,所以我觉得这事在公司这边恐怕是非常不情愿的,CG-2000发动机的研制中YE1国家没有投资,所以我现在还不知道该怎么和下面的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说这事。”
  无奈啊、委屈啊,这就是杨辉的现状,我一心为国家国防工业整体发展考虑,但奈何手中管的单位有这么大,大家想法不一样,所以还是要考虑到下面的好几万人的想法,毕竟咱们这是国家单位,所有职工都是公司的主人,我也不能搞一言堂不是。
  这就是现在杨辉所可以营造出来的出境,不管怎么样,至少杨辉在这个时候是伟光正的,至于说被杨辉渲染出来的那些没有大局观的基层职工和技术人员,他就不信国家还真的要派出大量的政工人员来一个一个做思想工作。
  要想解决好问题就只能是想办法安抚,而要说到安抚嘛,那就有很多的……
第551章
这就是惊喜?
  都已经是多年老上下级了,丁主任多少还是能够在猜出些杨辉的想法,这家伙在打什么主意他自然也明白,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问题,西南科工在CG-2000发动机上的确是注入了大量的精力,用CG-2000的利益来交换一项和西南科工丝毫不相关的技术,换谁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想通。
  不用说,当杨辉把这事儿报上来之后,丁主任就知道这项目肯定是必须做下去,而且这西南科工的CG-2000也是肯定跑不了的,这已经不是自己一个国防科委就能决定去留的项目,搞不好就连最上面都要惊动起来。
  不过,鉴于西南科工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并且还有这个心来配合国家行动。因此,不管怎么也不能让西南科工太吃亏,现在还是需要尽最大的努力给他们争取一些补偿,毕竟西南科工也算是国内少有的良心军工单位,该有此待遇。
  “这个我也知道,但这个时候不就正是该你这位做总经理的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嘛!再说了,我们的工人阶级还是很有大局观的,想必你给他们仔细解释一下,把工作做到位之后在肯定也就行了。在我这边也会尽量帮你们争取一些好处,但你们要做好准备,CG-2000发动机在这个时候肯定会有所牺牲。”
  电话中的话说的非常清楚,杨辉也听的很明白,现在已经是迈出了第一步,必须要一条道走到黑,至于能够争取到什么好处,那就要看杨辉能够要到什么好东西。
  “主任您这真的是在为难我啊,现在我就一直头大着呢!要不我带上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副总经理一起来帝都,您当面给他做一下工作,我这边和MTU把属于现在需要和西南科工之间的项目处理好之后,马上就一起到帝都来。”
  杨辉已经想好了,现在陪着MTU到帝都去一趟也还是挺有必要的,有些事情都需要大家坐在一起之后慢慢详谈。
  “那行,你这样做也不错,不过要尽快到帝都来,我现在这边也挺着急这件事,最主要是现在这边又出了点事,现在也和你们有些关系,早点来说不定还能有些惊喜。”
  对于这话,杨辉自然也并不是太在意,现在到帝都去还能有什么惊喜,惊吓还差不多。
  之后的杨辉则是同MTU这边一直商谈了CG-2000发动机的研制问题,还有就是测试与开发中的各种需求,当然也商量了该怎么减少美国佬的注意,将项目继续下去。
  毕竟现在和CG-2000发动机出于竞争状态的还有美国通用公司研制的CF-34-3发动机,虽然在争夺MPC-75的时候双方是合作良好,还一起准备把罗罗彻底挤出这个市场之中,但现在这个情况嘛!
  美国已经发出了禁令要求一众小弟一起对华技术封锁、制裁,有了这个机会,恐怕通用会直接走美国政府的关系,要美国政府出面督促德国MTU公司立刻停止和西南科工做的CG-2000项目,到那个时候……
  这不是政府间的问题了,而是涉及到了商业竞争对手利用国际关系打的牌,现在虽然还没有发现通用有这个动向,但必须做好这个准备,也算是有备无患。
  ……
  “杨总经理,这个项目现在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我也听说通用那边的CF-34-3发动机已经交付西飞那边装配上原型机要进行首飞,所以我们现在是落后了很多,我们是希望这次的高空台测试要抓紧时间,情况还真就是挺急的。”
  这个时候还来催促,杨辉也只能默默地听着,至于还能不能继续提升进度的问题,杨辉自是可以非常肯定的说不行。
  “预计的91年完成初步定型是没法再加快了,我们现在制造的发动机原型机肯定是足够使用的,问题是在于我们的相关测试人员和设备不可能再继续增加,这也是我们现在没办法解决的,不过就这个速度也依旧是并不慢,它三巨头的发动机设计周期已经达到了同样的速度,没法再继续提高。”
  这些可都是西南科工尽了最大的努力才做到的,不过德国MTU肯定是不太懂这些的,他们最近这几十年来压根而就没有再研制过航空发动机,更不用说走完全程,杨辉这样说了他们也没法反驳。
  只能是在一旁默默地点头之后,这才完成了最后的会谈,也算是完成了阶段性的成果。双方又非常友好的互动了一番,并有西南科工联系到了一架三叉戟客机,准备将这一大堆人运到帝都去,现在还是比较赶时间的,况且这些德国佬恐怕也受不了共和国火车的那种速度。
  定好了第二天也就是八月五号早晨登机出发,不过就在这个时间点的头一天晚上,杨辉却又接到了一通从西飞过来的电话,这一通电话把杨辉也是雷的一愣一愣的。
  “你说啥?你们想要把MPC-75客机项目和运七客机全部打包和军用业务分离,并重新成立一家专门从事民航制造业的新公司,然后帝都方面不同意,甚至还有其他的单位想要乘机会来插手这个项目?”
  这是杨辉听了西飞那边过来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之内得出的结论,不得不说这事儿很惊悚。
  一方面是西飞那边居然也想要像西南科工这样搞总公司制度,要军用、民用两个公司分开,然后西飞改为总公司,这实在是精神可嘉,不过就现在这情况来看,杨辉也能明显感觉到西飞还不够这个资格。
  毕竟是公司体量还没有到这个级别,加上这个时候的西飞还是航空工业部的管着的孩子,肯定是不能容忍他们像西南科工那个异端那样胡来,还总公司……
  这也只是一方面而已,最主要的是现在西飞居然要单独把民航工业分出来,那不是和现在魔都飞机厂摆明了要对着掐吗?这肯定是不行滴,按照高层的意见:你西飞还是做军用飞机为主,民用的就小打小闹一下行了。
  这些都还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原因居然是魔都那边在已经把手伸到了MPC-75项目中来,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
  “没错,我们是想要这样做,不过事情在帝都那边出了问题。魔都飞机厂听说了这次的事,他们认为喷气式客机应该是魔都飞机厂负责的领域,这次MBB提出要和国内的民用飞机制造公司一起继续把这个项目于做下去,所以他们就在帝都那边大肆走关系,要想把MPC-75项目抢过去……”
第552章
情况始末
  一款靠着西飞自己筹资,德国方面贷款设计制造的支线客机,这明摆着和国家是不会有太大的关系,但这种事也要分场合会有不同的结果,没看到现在西南科工的CG-2000不也要为国家利益做出牺牲了吗?
  你又比如这次的MPC-75客机项目就刚好遇到了美国要求小弟们一起对共和国实施制裁的关键档口,其次则在于现在的魔都飞机厂风头正盛。
  人家和麦道合作的麦道82客机项目是早早就出了成果,86年就完成制造了第一架本土生产的82型客机,在89年这个时候已经生产交付了公有两位数的飞机。
  最难能可贵的是,人家魔都飞机厂已经将生产的零部件制造好,并返销了美国装在麦道总装线上的飞机使用,这真可谓是出尽了风头、也赚取了一些外汇。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这段时间,魔都飞机厂绝对是整个共和国航空系统风头最盛的单位。即便是西南科工也因为地理位置偏僻、从事的也是军工制造方面的原因,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知道,这两相对比之下的魔都飞机厂制造民用大飞机肯定人气最高。
  在加上即便是这次的美国禁运,也依然是没有对82项目又太大的影响,甚至马上都要准备扩大合作范围,继续组装麦道90飞机,反正是各种前途光明。
  毕竟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知道几年之后麦道会和波音合并,整个合作会最终宣布破产。即便是有内行人知道这些年的麦道公司情况不怎么好,但也绝对想不到会发展成最后的那个样子,搞不好还会化不利为有利。
  比如大多说的经济学家会高呼:虽然麦道这些年情况不好,但这不就更给了我们机会嘛!以后的麦道肯定会为了继续降低制造成本,更多的将飞机制造业务转到我们魔都厂,那时候真的就是前途一片大好。
  这甚至就是上一位面在波音麦道两共和合并之前,整个共和国乃至国际社会的主流观点,也是相当靠谱的一个观点。
  而到了这一位面,情况依旧是同样的发展下去,毕竟杨辉所带来的蝴蝶效实虽然有,但在大型民用客机制造中,它的小蝴蝶翅膀还真就扇动不起什么浪花来。
  这就是现在的魔都飞机制造厂,通过和麦道合作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也给国内上下勾画出了美好的未来。
  与之相比之下,西飞这些年的情况就太水了,之前国家大力支持的运七客机项目因为西飞制造的产品可靠性、维护性太底,而使用成本又太高,让国内自然是有些失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