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3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1/483

  双方各自承担一半的预研资金,这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大致的情况有了结果之后,这边的巴航工业总裁也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让杨辉一时间也不好回答。
  “现在情况已经明白了,但还有一点问题还需要解决:由于我们双方都没有研制舰载机的经验,是不是还需要再引进一些成熟的舰载机技术,或者再寻求一家有舰载机研制经验的单位,比如美国或者法国那边的单位。”
  这些就正好是西南科工的软肋,毕竟没有舰载机研制经验这可是硬伤,就连西南科工这次都是打着借助这次的机会来突破舰载机的研制,现在大家谁都没有这个技术。
  而所谓的引进西方国家成熟舰载机技术,这首先就是不可能,美、法两国除非是脑袋被驴踢了,想想还有谁会把这种技术出售,毕竟这项目是有共和国背景的存在,这个时候还是不要触这个霉头来的好。万一没有引进到技术,反而引起了美帝的疑心就坏了,为了保险起见,就还是不要引进这些国家来参其中为好。
  不过,对于西南科工没有经验这种情况,杨辉还是要给出一个靠谱的说法,以打消巴航工业方面的疑虑。
  幸好,杨辉再此之前做了最充分的准备,再加上这次的舰载机项目有刘副主席的支持,国内所有和舰载机有关的东西全部都汇集到了西南科工,其中就包括一些好东西。
  “关于研制舰载机的经验我们确实没有,但我们不是有成品舰载机可以供研究吗?有成品的舰载机供我们研究,我们西南科工就可以有非常大的大把握顺利的完成研制工作,这一点就不用太担心,况且这还是一款轻型舰载机而已,技术难度已经是相对较小了。”
  逆向工程是共和国的不二法宝,在西南科工走上了自主科研之路的当下,为了能够最快的突破技术难关,杨辉不得以要再次准备用上这个祖传的天赋技能。
  不过,这边巴航工业显然是没有理解到杨辉的意思,在听了杨辉说要根据成品舰载固定翼飞机进行逆向工程之后,马上就想到了巴西航母上的那些舰载机,上面最好的一款固定翼舰载机,似乎都还是非常古老的S-2反潜机。
  马上就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对于那款老古董来说,他可给不了现在研制舰载闪电任何一点的借鉴,这两款飞机压根儿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
  “不不,我们先不说海军会不会把S-2提供给我们研究,光是那款飞机结构就和我们的闪电有非常大的区别,作为一款老式的螺旋飞机,它的起降性能和闪电有非常大的差别,起飞、降落过程中受到的冲击载荷都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再加上两种飞机不同的机体构造,完全没有任何借鉴意义。”
  这话说的非常对,杨辉也非常赞成:“恩,这说的非常对,现在巴西海军唯一的固定翼舰载机S-2对我们的研发工作没有任何的参考意义,但我也并没有说过要参考S-2来进行闪电的舰载机项目开发工作。毕竟我们还有更好的东西在手中,而那款飞机的起降环境比我们的闪电可要更加恶劣,用它作参考才是最好不过。”
  逆向用的参考物,共和国是从来都不缺的,反正共和国几乎是把八十年代之前美国的主力战斗机都收集的差不多了,首先是两岸之间互相投诚中收集到的美国100系列战斗机、F-4、F-5都是不老少,并且在美国撤退出南越之后,留下的一大批受损但还没来得及修复、或者干脆就是没有来得及运走的战机都是一大堆。
  那时候的越南在缴获了这些飞机之后,还修了修之后又用了好一段时间,一直到后来没有备件之后才扔进博物馆、公园,就是在那个时候共和国得到了一些F-5,至于F-4这样的家伙,又缴获的美国空军版也有海军的舰载版。
  在上一位面,共和国的奉天的研究所就有一架相对完好舰载型F-4,这些东西都是共和国在八十年代之前搞到手的,而这一位面西南科工要开展舰载机研制工作,所以就被刘副主席一纸调令下,全部转到了西南科工来。
第582章
喜欢就让你去做吧
  “我们有一架还算相对完好舰载F-4战斗机,有了这款舰载战斗机做技术参考,就可以学到很多舰载机相关的技术,况且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一点儿的经验,我国在70年代就展开过航母的预研工作,舰载机也配套做了相应的预研,所以我们完全不需要再寻找其它的公司参与到项目中。”
  对于巴西方面的担心,杨辉自然是要好好做一下心理工作,虽然西南科工的那点儿经验几乎都可以算是没有,但不是还有一个词叫聊胜于无吗,这个时候就该这样做,从而能够给巴西这边强有力的信心。
  正好,这位巴航工业的总裁也是经过和西南科工这些年的合作,知道西南科工在技术上的能力相当不错,听了杨辉真真假假都有的话之后,非常明智的选择了相信。
  “能够这样的话,那就是最好不过。可以不请西方的那些军工大鳄,还是少和它们打交道来得好,那些家伙心太黑了。”
  看得出来,巴西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还是没有少吃亏,这就是没有自主国防工业的亏,特别是巴西这种中等又刚好是偏上的国家,就更容易被吃的死死的,所以从某种方面来说,巴西这种国家更难以抵挡主力作战装备自主生产的诱惑。
  至于说靠国内的那些资料能不能完成闪电战斗机的舰载型研制。
  杨辉可以非常肯定的说,这是可以做到的,但这耗时就有些让人不太乐观,考虑到巴西的那条航母在91年就要开始大修,而现在已经是90年年初,按部就班的研制进度肯是不行的。
  为此,在常规的动作之后,还需要有一些其他的配套动作来辅助项目的研制,而这就又要说到杨辉随后的苏联之行。
  “就正是这个理,西方那些一线的舰载战斗机制造商就没有一个是稍微有点儿良心的,所用我们只能靠自己自力更生,这是我们西多年经验总结下来的。”
  这紧接着又是一番长谈,特别是对于这次舰载机的研制,这边的巴航工业倒也是不傻,一直要求把研发工作放在巴西这边进行。
  看情况,应该是这位也学精了,在这种可以有效提高巴航工业技术能力的项目中,挖空心思多参与,那都是有大大的好处啊!
  “不过这种国宝级的技术,给技术生产就可以算是极限了,还要全程在巴西这边进行开发,那肯定是不行的。”
  但同时又考虑到必须给巴西这边找些事做,再三考虑之后,终于有了决定。站起来拍拍屁股,又顺手端起水杯喝上一口,做足了毫无相关的动作之后,杨辉这才开口了。
  “在巴航展开舰载机的研制,这其实有非常多的不便,首先就是我们西南科工的技术人员还不好安排,其次是我们进行逆向的那一架F4就更不好做这种远距离跨洋转移。”
  借口肯定是非常的多,但前面这些都只是客观因素,只要有心人在,这些东西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真要想打消巴航的想法,还需要从内因下手,让巴航这边自己打消各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才是正道,为此杨辉也是下足了血本。
  “况且,闪电的路基型号马上就要生产出第四架原型机了,再有半个月就能运抵巴西,到时候就你们这边仅有的战斗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能把17004号的试飞工作做好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17004号原型机,这本来是要飞往西北那边的试飞院进行国家试飞工作,但这个时候的杨辉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直接把飞机拉过来给巴西进行试飞,只有给这些家伙们找到了事儿做,才能让他们老老实实的不要去打舰载机研制的主意。
  至于说原本要用来进行国家试飞的17004号机被调走了之后谁去补上的问题,这也只能让05号机的生产加快,反正前后也差不了一两个月,不会有什么问题。
  而在杨辉的好说歹说,加上有了原型机的诱惑,巴航也算是不再继续坚持:“此话也算有理,既然是这样我们就不再要求将研发工作在这边进行,不过我们要求再增加技术人员到你们公司参与项目,而且以后的舰载机原型机也必须在我们这里生产。”
  增加技术人员,这种事也不算太过分,反正就算是巴西之前派到西南科工的那些技术人员,也都是在西南科工技术人员的自觉保密下,并没有教他们太深入的东西,这次派来的人再多,也不过是重蹈覆辙而已。
  对此,杨辉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说:来吧,来的更多一些都无所谓,我们正好还可以多收些培训费,这可算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外汇收入不是。
  “此事容易,我们欢迎巴航的增派技术人员到西南科工参与舰载机项目,大家都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这些都不是问题。”
  至于说什么舰载机的原型机制造放在巴西,杨辉倒也答应的比较爽快,反正西南科工乃至国内都没有技术能力对舰载机进行测试,没有弹射器、拦阻索,一切试飞工作都是空话。
  “而刚才你们所要求的舰载型闪电战斗机的原型机制造工作,我想这也不是什么问题,只要到时候巴航这边有能力制造出闪电陆基型,我们自然也可以在这边制造舰载型的原型机。”
  不过,也别看杨辉这时候是满脸的同意,真要说起来,其实这也是在深思熟虑之后感觉情况都在控制之内,才给出的回答,舰载机是答应了在巴航制造,但这款飞机最重要的起落架,还真就不是巴西那点儿工业底子可以玩儿的转的,没有大压机,完全不可能。
  看起来巴航这些年制造的支线客机是一款比一款的吨位重,但那起落架制造都确确实实的和巴航无缘,全都是采购的国外专业的起落架生产商的产品,你让巴航自己做,他还真干不了。再加上飞机的着舰队尾勾等,这东西就连共和国现在都不一定能做出来,到时候恐怕还得要到苏联去耍点儿特殊手段才行。
  基于这些考虑,最后发现闪电舰载型的关键制造技术还是掌握在西南科工这边,到时候制造原型机的时候,还得要西南科工从国内把这些东西拿出来才行。
  至于说组装这种事,既然巴航都确定了要生产闪电战斗机,总装是理所应当的。到时候,你就算是让西南科工在国内总装,杨辉也都还懒得做这种活儿,难道在西南科工总装好了之后,又给飞机拆成机翼机身等几大部件,然后耗时耗力的运到巴西来试飞?
  这可不是什么高效率的事,现在也正好直接仍给巴航,对大家都有好处。到时候,巴航说出去也好听一些不是,甚至在促进巴西立项闪电舰载机型,以及后续的宣传中都能有一些好处。
第583章
出发
  花费了近半个月时间在巴西这地界儿上,不仅和巴航一起将舰载机项目预研工作的分工商量清楚,一行人还被邀请到巴西唯一的一艘航母;米纳斯吉拉斯号上面进行了参观。
  虽然这条航母不是太大,只有区区两万吨不到,但走上去之后还是被那宽敞的直通甲板震撼到了,斜角甲板、光学助降系统、蒸汽弹射器,这些都是现代航母之必备利器,真可谓是航母虽小,但绝对是五脏俱全。
  感受了一番这艘现代海上霸主的英姿,杨辉一方面在心底高兴自己也是上过了航母的牛人,另一方面则是更加坚定了共和国要发展航母的决心,西南科工在船舶制造上肯定更是使不上劲儿,但杨辉依旧要借助自己所知道的那一丝优势,让共和国能够早一些装备上一款自己的航母。
  为此,在走下了巴西航母之后,那也是同巴西海军进行了一番商谈,明确了巴西海军对这艘航母的改进和对新一代轻型多功能舰载机的需求之后,心理有底的杨辉来到新成立的巴西航空发动机公司,作为这家公司的一半股权方,杨辉很容易的拿到了一份关于巴西航空发动机公司要招聘大量航空发动机技术人员的文件。
  之后,带着一直嚷着要跟杨辉去见识一番的王成、于总师,以及一位早就被杨辉收买的巴西人,四人一起坐上飞机飞往德国。
  之所以要飞到德国去,自然是因为到了德国之后再转道去苏联能方便一些,顺便还有谢连发在德国等着一起,这家伙也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了杨辉这次要去挖墙脚的事,按照他的意思是,如此刺激的事绝对不能没有他。
  在国内倒买倒卖已经不能满足中航政开也要走想国际化的步伐,在听说了苏联市场大有可为之后,专业的二道贩子已经闻到了血腥,死缠烂打要求杨辉带上他一起去见见市面,对于杨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这位可是绝对的跪服。
  在考虑了以后自己也不能一直干这种刀尖上的舞蹈,但出于现实的需要,又要求国内必须要有代言人在苏联一直存在。
  为此,杨辉还是同意了谢连发的这个要求,这才来到了德国这个集结地点,最后众人将会以新的身份前往苏联,毕竟杨辉这次是得到副主席的首肯,一行人换上一套新的身份就不要太简单。
  按照计划,在西德联系到了谢连发,在这个两德国统一的前夕,德国境内还存在很多的漏洞,有了新身份的四人加上一位巴西人,一起踏上了前往苏联的道路。
  “走吧,都记住,现在的我是西南科工旗下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驻巴西航空发动机公司的技术人员,还有你们各自的职位自己都应该知道,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大家到了目的地之后不懂、不明白的就千万不要多说,只有完全有把握的情况下才能说话,请记住我们这次是在来做一些见不的光的事,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姓命,更关系到大家一行人的生死。”
  杨辉是深知这次行动的危险程度,自然是再三强调了行动的注意事项,这让所有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杨辉、王成、于总师、谢连发四人都好说,大家都是共和国的系统内部人士,来之前就做好了准备的,也不存在什么太大的问题,唯有随行的这位从巴西买通的巴航发公司中层技术管理人员看起来有些不靠谱。
  不过考虑到现在的西南科工已经彻底抓住了这位的软肋,不仅把它的妻子、儿女都弄到西南科工去做“技术交流”,同时还给出了不菲的好处,在双重保险之下,这位巴航发的中层也发了狠。
  “杨工程师,你就放心吧,我们这次就寻求位于乌克兰的伊夫琴科设计局提供航空发动机技术,为我们的145客机提供优秀的动力系统,其它的我们什么也不知道。”
  听到这位名为卡达内的巴航发中层如此来事,所有人都表示非常满意,这才马不停蹄的往乌克兰赶过去,至于说这样贸然的过去会不会有什么问题,这就完全不用担心。
  首先要明白是这次是来谈合作的,是给伊夫琴科送钱滴,再加上去年的巴黎航展上也确实有巴航公布了145的研发项目,当时的伊夫琴科参展人员还特意来看过,并且非常正式的提出了可以提供145客机动力系统的方案,最后还留下来了联系方式,邀请巴航前去洽谈项目。
  不过后来因为航展上又宣布了西南科工要为这款发动机量身打造一款小推力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自然这伊夫琴科方面就偃旗息鼓了,但这一点也足以表明伊夫琴科有这个心为145提供动力系统,现在就正好有了借口去接触伊夫琴科。
  带着各种不怀好意,一行人这就一起往伊夫琴科设计局奔去,倒是杨辉一路上并不太感兴趣,现在跑去伊夫琴科设计局其实也并没有太大的要求,说是看中了可以为145提供的AI-22发动机,但事实却是这款发动机现在对西南科工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吸引力。
  正在研制中的3——5吨区间的民用大涵道比涡扇系列,加上涡扇11(TFE731国产)已经在做最后的定型测试,从最低1吨到最大8吨的民用涡扇推力已经全覆盖,这AI-22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吸引力。
  而之所以这次要打着这个旗号也是无奈之选,还好这个时候的苏联已经是病入膏肓,早就不怎么管位于乌克兰的这家小老婆生的设计局,位于苏联精华地区的毛子图库曼斯基、留里卡、库兹涅佐夫等设计局都有些顾不过来了,还管你伊夫琴科……
  而当五人抵达乌克兰的时候,这才发现原本庞大的超级大帝国已经暮气沉沉,刚走出了飞机场之后还不是太破落、萧瑟,大街上不时还有车辆经过,行人的脸上虽然没有笑容,但好歹脸上还算有些表情。
  但走出了市区之后:“果然挺萧瑟的,这可不像是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帝国该有的样子啊!更何况这里是整个乌克兰的首府:基辅。”
  看着已经初显现破败的市郊,王成是第一个发出了内心感慨,而这话却有刚好让前面来接杨辉一行人的伊夫琴科设计局人人员听到,在一声叹息之后,还是说出了两句话。
  “其实全国大部分的情况都是这样,基辅这里应该还算是不错了,待会儿你们一路上会习惯的,我们伊夫琴科设计局位于第聂伯河边的扎波罗热地区,一路上还要走上一段时间,你们或许可以在车上睡一会儿。”
  这里睡觉?杨辉可并不认为是什么好想法,苏联人制造的这种车应该就是共和国那位喊出了小汽车是四个轮子加台发动机、两沙发的大神说的那种东西,自然噪音救一点儿都也不会低,至于颠簸,只能说座椅如实的反映了地面的每一个微小的起伏,很有驾驶乐趣。
第584章
忽悠从现在开始
  从基辅出发,其实是可以直接延着乌克兰最重要的一条河流弟聂伯河一路向南,最后直达伊夫琴科设计局所在地:乌克兰东南部扎波罗热。
  不过,这次人家伊夫琴科这边愿意用车来接人,自然也不好多挑剔什么,反正这“国家”也就是共和国一个最普通的省那么点儿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1/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