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483

  不过,必须要明白的就是,386在九十年代肯定是对共和国的电子工业有很大的支持,要不然也不会有上一位面共和国电子工业大发展,成为在航空工业这个综合性学科中唯一大比分甩开毛子的子系统。
  如果说之前说的软件开发人员是模拟系统的灵魂工程师,那么就之后这几年时间的预研期,也可以算是在等待386在电子工业上的动作,为地面模拟系统塑造一副强大的体魄:主控机(大型计算机)。
  有了以上的这一些软硬基础,这才能说是对地面模拟训练系统开展研制工作,要不然一切都是虚的,至于说什么大型计算机用的芯片不是国产的问题。倒是因为这种配套的地面模拟设备并不是太过于敏感的装备,美帝能够出售芯片给共和国超算使用,这本身就说明了很多的问题。
  谈了历云提出的这一套技术,杨辉和刘副主席也没有什么心思继续看什么18号的研制进度,只是略微地和孙总师沟通了一番,知道科研进度还不错之后,也就不再打扰科研工作。
  之后的杨辉倒是又接到了一个好消息,来自哥伦比亚和围内瑞拉两国的代表团,终于在他们最大的权限内给出了一份意向订单。
  委内瑞拉稍稍要有钱一些,给了17架的JF-17、3架歼教七意向订单;哥伦比亚因为也和巴航工业在此之前有合作,在这个时候也下了9架JF-17、3架歼教七的意向订单。
  两国家加起来也有30架的订单了,虽然不是太多,但也还算不错,至少这6架歼教七总还是由西南科工生产的嘛,总体算起来应该还是有一两千万美元的油水,反正是蚊子再小也是肉。
第579章
拉皮是一种学问
  伴随着参加JF-17首飞的嘉宾离开,西南科工这边终于又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歼七四的生产交付依旧在继续中,前些时间因为要给JF-17让出试飞空间,因此积累下来的下线飞机也是相当的不少,等到17的首飞工作完成之后,这批歼7-4型的工厂试飞工作也是一架接着一架的密集进行。
  同时杨辉也紧锣密鼓的准备着翻过年到巴西的第一站,连带着整个公司都在为此进行着准备,首先是巴西那边催促的涡扇10A生产线的问题,毕竟人家巴西把小推力涡扇发动机研发资金都到账了,作为交换条件的涡扇10A发动机总装线也不能跳票了不是。
  于是,按照双方商定好的计划,巴西那边的总装线首先是完成20台的零部件总装任务,这20台发动机的零件由西南科工提供全套的零件生产,之后的发动机将会由巴西方面本土生产约百分之三十的冷端零部件。
  而这百分之三十的零部件生产制造技术,自然就要从西南科工旗下的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拿出来,精挑细选之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百分之三十零部件生产技术已经打包完成,不日就将从共和国启运至巴西。
  而杨辉这时候也在各种准备着,如何和巴西那边联系上并开展舰载机的设计项目,这就是杨辉这个时候所考虑……
  “杨总,按照计划后天就要出发往巴西那边去,你看公司还有些什么需要处理,或者是其它的什么安排之类。”
  也是直接摆摆手表示没有这种必要:“不用了,我们去巴西也不是第一次了,而且谈的也都是些之前有一些接触过的项目,我带上于总师一起去就行了,其它的技术人员没有必要去浪费时间,至于发动机公司那边派哪些技术人去,那就看他们的安排,做生产制造的技术人员不存在什么太大的问题。”
  这次也是想好了,发动机的事也不同管太多,反正那边有专人负责,自己带上于总师一起就是为了做舰载机的技术顾问,而这一次的项目也正好引起了于总师的兴趣,一老一少正好去巴西那边好好瞧瞧。
  同样还是坐飞机前往巴西,其它的啥都好说,就是中间太过于麻烦,先要到帝都、再到美国、再到巴西,要是能够有一款公务机的话就能解决太多的麻烦。
  这一刻的杨辉对MPC-75的期望就更大了,不过想想之后才发现这飞机即便是改成公务机之后,在航程上恐怕也很难一次从共和国飞到地球另一面的巴西,除非能够把这款飞机的机身再延长、发动机再增推。
  这是一个好想法,不过这种改进之后的MPC-75还能算是支线客机吗?毕竟这是一款有着堪比波音737机体横截尺寸的家伙,机身延长之后和737还有什么区别吗?这样的大家伙就已经可以和现在魔都厂正在生产的82项目有了极大的重叠,到时候或许能够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也未可知。
  这个时候,野心的种子再次被埋下,毕竟加长机身这种事并不是太困难,这种事在民航界几乎是玩儿烂了的技术,甚至衡量一款飞机是不是够成功,其实只需要看这款飞机被拉皮儿的次数就行了。
  我们还是拿737来说话,同样是和MPC-75一样的机身截面,这款飞机在研制之初的定位几乎和MPC-75一模一样,737最初的设想就是一种只有65到80个座位的小容量短途客机,最后是在启动客户的要求下才改成100座级别,如若不然,最初的波音737型号就该是737-75了。
  而早期737用的发动机正是JT8D,它的性能比起CG-2000当然是远远不如,不管是推力还是油耗都是如此。现在的MPC-75采用推力比JT-8D还要大上几百公斤的CG-2000发动机,拥有更先进的气动布局,更少的载客量,理所应当带来的应该就是比737-100更远的航程。
  但事实却是计划中的MPC-75并没有完虐737-100的航程数据,那么问题就来了,这多出来的推力是被用来干什么了?
  答案也显而易见,它正是用来满足共和国特殊的高原起降要求去了。
  要说到共和国对高原起降的要求,那就是绝对的刚需,特别是在青藏铁路线没有建成之前,这种需求就更是无解,君不见川藏公路线在此之前几乎就是共和国藏区的最大补给线,若是藏区想要对外出行,那就是更加的困难。
  即便是上一位面有了青藏线之后,上一位面的ARJ项目依旧是强调了高原起降性能,这是共和国的发展大飞机所必须要有的一个硬性指标,这次的MPC-75就是为此做出了牺牲。
  高原起降一直航空工业中的一个老大难,原因就在于高原上特殊的环境导致空气中含氧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发动机有氧燃烧不太充分,发动机没法达到额定的功率,即便是CG-2000发动机到了高原地区,7.5吨级别的推力能爆发出6.5吨就不错了。
  这才是为什么MPC-75要用这样强大的发动机之缘故,要不然MPC-75这种小身板用增推之后的无加力涡扇9就够了,哪里还有CG-2000和CF-34-3的事儿,在上一位面的庞巴迪、巴航工业进军窄体干线客机时,定位的就是737-100级别的,但发动机推力也就是CG-2000这样。
  也就是说,即便是改不动动力系统的情况下,只要不考虑高原起降性能,现在的MPC-75就是可以进行拉皮,妥妥的可以达到737-100级别,但就现在的情况看来,这种改进方案并没有什么太大前途。
  要知道当年的737-100也仅仅只是出售了不到100架的规模,真正让737大卖的还是要数737-200系列,也就是说载体干线客机没有120座的载客量,那就是绝对的异端,是不符合市场需求的。
  这些都无不表明,即便现在对MPC-75进行拉皮达到100座也是典型的高不成低不就,737-100的前车之鉴就是必须要考虑的,这种100座大支线、小干线客机市场至少要等到新世纪到来之后才会成熟,现在MPC-75一头扎进去还有些太早。
  不管杨辉怎么思考,最后的结果都表明MPC-75现在的定位是最好、最有可能快速打开市场一炮而红的机型,至少现在的市场上还没有和它定位重合的机型,加上其强大的高原起降性能,也还算是蝎子粑粑独一份了。
  一路的思考却又是有些歪楼了,现在西南科工和西飞那边的合资公司还在组建中,具体情况还的要看这次回国之后新公司组建进度,若是速度够快的话,说不定就能看到75的总装下线。
  而同样的,这边一行人也终于飞抵了巴西,在这里又是一家和西南科工关系匪浅的支线客机制造商,不过,这次谈的项目和客机倒是没有太大的关系。
第580章
民煮的速度
  同样是来巴西,这次又相比起上次来的时候要轻车熟路太多,也不需要等巴西政府方面的接待人员,西南科工驻扎在巴航工业技术、管理人员早就派来了代表。
  刚走出机场,外面就有人瞄准了杨辉带着的这一队人马,实在是黄皮肤、黑头发在这里还是太显眼了。
  迎面就冲过来了一位年轻的小伙,而这人杨辉还真就认识,说来还是杨辉亲自挽留下来的人才:“王成对吧!你这次亲自来接我,想必是心里想通,眼里也看明白了吧!”
  听过了杨辉这话,这位可是表现出一副怪不好意思的样子,不过年轻人脸皮也还够厚,仅仅一瞬间之后就恢复了男儿本色。
  “杨总您这是哪里的话,我那时候不也是迷了心窍嘛,以前在国内待着没有见过世面,自然是不知道自己想的有多天真,把国外想的太美好,现在亲自到资本主义国家走了一糟之后,这才发现不管在哪里都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美好,我们国家有自己特点,不能按照西方的那一套来硬套,所以不管从哪里说都是难啊!”
  能看得出来,这位在到了巴西之后也是经历了很多,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人生感悟”,所以还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言非虚啊!
  对于这种经过了大彻大悟之后的人士,往往他们的心智更加坚定,这就好像是一棵树被砍过一刀之后,长出来的疤痕总是要更加坚硬一些,像王成这种在去年发生帝都大事件之后有很大反应的公司员工还有很多,特别是杨辉之前指示抢先从帝都摘出来的大学生则更是如此,这些人都被杨辉派到了西南科工的各种驻外技术服务单位中。
  前前后后算起来好像也有好几十号人了,就是不知道有多少是像王成这种看透了情况之后的迷途知返者,这些杨辉还真就没有来得及关注。
  “好,能够有这样的感悟,说明派你到巴西这里来工作是没错的,这次就先跟着队伍一起吧,如果表现的不错,到时候或许还可以带上你一起再去看一看另一个反面教材,那里正在发生和去年帝都那里同样的事件,不过他们走上了和我们完全相反的方向,结果你很快也将看到。”
  想起马上要去的苏联,杨辉也是感慨了一番,好好的一个超级大帝国,最后却这样就崩塌了,真的是人民的力量无穷大,稍不注意就是历史的倒退,社会主义老大哥的航母说翻就翻。
  对于杨辉的这一番话,深层次一些王成倒还是听不太懂,但是对杨辉说的那些表面意思却是明白的,若是有这样的一个机会的话,自己一定要去看看最后到底是什么样子,毕竟……
  “好!希望到时候杨总你还能记得捎上我一程,也算是彻底了结我的一个心结。就是可惜了肖大哥,他……”
  这说到的肖大哥,也同样和杨辉有些关系,要确切的说起来应该是和杨辉同一时间到西南科工发展的,且当年还是杨辉的情敌来着,而后来的情况就是不说也都明白是怎么的一番结果。
  但这次说到他却不是什么私人情敌的问题,而是这位同样是在帝都大事件之后又很大的情绪波动,甚至可以算是西南科工技术人员里面情绪波动最大的一位,在去年杨辉挽留这些人的时候,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听了杨辉的话愿意先到西南科工的一些驻外技术服务点,亲自体验一下国外是不是如同美帝宣传的那般美好,之后再做打算。
  唯有这肖波是个例外,这是相当坚决的直接辞职,然后不知道走什么途径跑到了国外去,直到现在也没有听到什么消息,大概是要泯然众人吧!
  “哎,这也是没办法,毕竟大家人各有志,我们现在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好。走吧,这次的新项目还不知道巴航工业那边做好了准备没有,光听到他们嚷嚷着要我们提供一架试飞机供使用,我这还是要先看看他们准备的如何。”
  这时候,一行人才坐上巴航工业提供的大巴,十多号人一起往巴航工业公司的总部而去,在那里应该是大家开诚布公谈谈这次JF-17下一步动作的时候……
  巴航工业这个时候已经是完成了重组后走上了快车道,在诺斯罗普这位美国带路党的带领下,新公司已经冲进了美国的支线客机市场,抓住美国没有靠谱的支线客机生产商这样的机遇,是各种狂揽订单。
  不仅之前正在生产中的型号接到了订单,就连现在正研制中的145型号也接到了不少的意向订单,项目启动用户更是给出了高达80架的超级大订单,这意味着145项目已经算是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订单数量比起MPC-75也都差不多了。
  走进巴航工业提供的下榻之处并收拾一翻之后,一队人马分成两部分。
  杨辉和于总师两人前往和巴航工业洽谈有关舰载闪电式联合战斗攻击机的项目,另外的一大队人马则是在之前就到位的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海外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已经成立的巴西航空发动机发动机公司,准备在那里新建立的涡扇10A总装线上指导组装首批五台发动机。
  同样的,在西航工业公司的内部,杨辉确是遇到了一些阻碍。
  “……我们已经和政府、海军进行了前期的商量,政府方面还没有做出明确的表示,你也知道我们巴西要通过如此大的一个项目,还需要多方协调之后才有可能,上次之所以能够快速的达成JF-17合作项目,那是因为我们之前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个项目,各方面早就协调好了,这次要完成合作,恐怕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果然,民主的国家就是不一样,在这种重大项目的时候还要多方商量,考虑到各个方面的想法。
  “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我们在去年不就给说过这事了吗,怎么都这个时候还没有一个靠谱的说法?现在闪电的试飞进度非常快,设计队伍已经很大程度的空闲了起来,要是这边的型号研制没有持续研制下去,再等一段时间想要继续下去,恐怕就要多花费上一些精力才行了。”
  在一款飞机的设计中,设计队伍一般都是在完成原型机首飞之后就没有太多的任务了,后面的是试飞工作更多的都是排故、技术微调之内的,用不到太多的技术人员。
  其实在这个时候,17号的技术人员已经有一小部分被拆分到了18号的科研队伍中,以加快18研制进度,说什么技术人员空闲下来之类的话就完全是无稽之谈,就算没有项目,西南科工的技术预研也会让这些技术人员忙起来。
  不过,这样说两句,总还是能够给巴西这边一些紧迫感,能够加快决策进度是最好不过。
第581章
天赋技能-逆向
  对于巴西政府的这种矫情病,杨辉倒也还一时半会拿不出什么办法来,看情况好像只能是慢慢地等待一段时间,等着看民煮的办事效率能不能有所以加快。
  不过再次之前,杨辉倒是有另外一件事可以同巴航工业这边商量一下,毕竟很多时候可不是一定要国家立项之后才能展开科研项目,不管在共和国还是国外都存在着公司自己筹钱开展科研项目的情况,而且成功的案列也从来都不少。
  为此,杨辉这个时候又要祭出这个超级大法宝,而巴航工业就是白杨辉盯上的目标,在点头沉思良久之后,突然两眼放光并抬头。
  “这问题倒是我们现在没法改变的情况,但我们现在可以有的是好好听一下贵国海军的想法,若贵国海军能够给出一个还算靠谱的承诺,愿意支持我们的项目,那我们即便在没有国家力量支持的情况下,也应该自己筹钱开展项目的先期预研。”
  这就是现在唯一能够做到的一些措施,而当这想法说出来之后,也是让巴航工业现任总裁感到很有必要,最主要的是这种预研项目并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况且这次的预研肯定也不可能是巴航工业单独出资,这不还有西南科工这位在技术上挑大梁的牛人吗!
  想明白这些,其它也就没有必要过多的担心了,如同杨辉说的那样,只要巴西海军有这个想法,那大家就应该把该做的都做足,这在后面真正做决定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大的优势。
  “这话说的很有道理,技术预研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就开始。海军那边对我们的提议很感兴趣,他们早就已经有了要对现在国内唯一一艘航母进行现代化改进的想法,上次我在首飞时说那句话,就是因为在此之前就有海军来我们这里探讨闪电上舰的可行性,为此还要求我们巴航进行可行性研究。”
  闪电的作为一款轻型低成本多用途战斗机,优秀的气动布局、低空性能,使它本身就具备走上轻型弹射航母上的可能,加上这款飞机能够在巴西自主生产,巴西海军、海军在此之前也都订购了大批岸基型,它们所带来的采购成本拉低、后勤维护统一等优势,对巴西海军都是致命的诱惑,再往后则是现目前国际市场也没有一款合适的轻型多用途舰载战斗机。
  这些情况加起来之后,才有了巴西海军看似偶然也是必然的选择,现在有了西南科工、巴航工业两方的一拍即合。
  “这就对了嘛,现在贵国的海军有意升级手中的海军舰载机,我们提供的闪电就是最好的选择,而且也应该是唯一的选择,西南科工愿意为巴西海军现代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所以预研费用我们双方可以各自承担一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