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3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8/483

  果然还是有人支持这款发动机的国产化,这种事也不是什么不该有的想法,毕竟现在这款发动机是现成的,共和国也有仿制苏系发动机的经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仿制31F也是一件靠谱的事。
  但是现在这问题在于,杨辉还真就没这个心去搞什么31F的国产化,那东西就是吃力不讨好的项目,损人的同时也并不利己。
  31F装上十号本来就挤占太行的位置,真正给太行留点念想的还是在于国家还没有完全放弃这款发动机,上一位面的太行作为10号的原配发动机能继续发展下去,就是因为国家没有国产化31F,最后才能坚持把太行磕磕绊绊走完。
  这一位面,太行还是有必要继续下去的,毕竟太行这东西很多地方都要优于31F太多,特别是子系统上面就更是先进,国内永远只可能有一款三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31F和太行只能二选一,而要杨辉选的话,他宁愿选择支持更加优秀的太行。
  即使这款发动机的研制会磕磕碰碰,甚至会在2000年之后才成熟,但考虑到上一位面共和国也没有被卡脖子太凶,这就可以等。
  再考虑到西南科工自己的具体情况,即便是二所的军用加力式发动机研制工作在涡扇12之后,也不可有技术力量投入但31F的国产化。
  等到涡扇12定型之后,马上会有下一阶段的增推型号投入研制,这需要人手;更加重要的在于涡扇12定型之后差不多已经是95年了,那时候西南科工的第四代军用涡扇发动机也要投入预研,这些都是要占用大量的技术力量。
  以上两项目都是必须要做的项目,与相比之下去做31F的国产化,完全是不可取的。
第596章
这才是正餐
  西南科工没有多余的精力去逆向完成31F的仿制,但若是能够从苏联直接走正规渠道搞到一条发动机的大修线,这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首先,就共和国以后的巨大31F发动机保有量来看,没有生产线可以,但没有一条大修线在绝对是不行的。
  到时候稍微出点问题就给返修,那才真的是要人崩溃,而且大修线就建在国内的话也能给军队、国家都节约上很大的一笔资金、外汇。
  不过话又说回来,你走正规渠道能搞到大修线,那么正规渠道是不是也能搞到生产线,虽然现在苏联还不愿意出售,但马上苏联解体的时候,只要多加努力一些,是不是就能搞到?
  这样的想法咋一看起来好像是挺可行,但事实则是像31F发动机这种苏联的国之重器,即便到了俄罗斯时代也同样是被捂的紧紧的,那东西就是整个苏联航空发动机工业的下蛋母鸡。
  凭借着苏27的快速占领国际市场,31F发动机也随着一起被引进到各国,而这款发动机的寿命则是远远比不上机体的寿命。
  一驾苏27飞到报废大概是5000个小时,31F发动机的寿命是900小时,算的再多一些为1000小时,一架苏27一辈子就要用掉10台31F发动机,这还不算有可能的对苏27进行延长寿命处理,那样就会用掉更多的31F。
  根据这些初步估算的数据就可以知道每年31F的产量,可以说苏联解体后,整个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工业就是由31F养活的,这话是一点儿也不假。
  就这样的东西,你指望毛子自己犯二不知道好好宝贝着,会低价把生产线出售给共和国,这简直就是不靠谱中的不靠谱嘛。
  当然,也可以从这些数据中估算到,共和国以后要用掉多少31F发动机,十号、采购的原装27,甚至还有以后国内组装、山寨的11号,要用掉的发动机数量那妥妥的就是四位数。
  多吧?的确很多,恐怕和解体后的俄罗斯空军用掉的31F发动机数量也不遑多让了,不过共和国有自己的长处,上一位面共和国点亮了自己独有的技术路线。
  在太行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因为走的是美系发动机路线,顺带着点亮了很多对发动机寿命有加成的技术,于是就有了激光冲击强化等一系列技术。
  当然,上一位面的共和国05719厂自己研究的31F发动机叶片修复技术,成功将31F发动机的寿命延长到1500小时(上一位面的31F大修线就在05719),只要是31F到05719大修一次,然后发动机的寿命就蹭蹭的涨到1500小时。
  有了这一技术之后,就非常有效的减少了共和国对31F的采购量,这就是国家整体工业进步之后所带来的优势。
  同样的,就好像是方面巴基斯坦采购的六爷,上面用的涡喷6发动机被拿到英国翻新、装配一遍,马上就比共和国原装涡喷6性能、寿命都涨了好大一截。
  上一位面共和国的31F就在涡喷6之后重演了同样的事件,只不过是生产发动机国家换了,而共和国眨眼间也变成了修发动机的一方。
  而到了现在这一位面,西南科工有了上一位面05719厂灵魂人物向巧,若是再引进到31F发动机的大修线就是最好不过,也算是还原上一位面的风光事迹。
  而且,按照杨辉的想法,这次要去引进31F发动机大修线,自然也可以和苏联方面的31F发动机生产单位接上线,以后西南科工还指望着当31F发动机上游供应商。
  毕竟有向巧长在,有西南科工涡扇10发动机1400的寿命摆在那里,再加上西南科工为了开发涡扇12所来的各种新技术,引进了31F之后,若是不能快速拿出增加发动机寿命的方案,那就一头撞死算了。
  ……
  一路上杨辉想了很多,同样也和空军、刘副主席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在明白了高层的具体想法之后,对这次的苏联之行也有了更加具体的想法。
  当伊尔62降落到苏联的机场之时,杨辉甚至能感觉到这款飞机有一种喜悦,一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的味道。
  这次前来接机的可就不能不算是隆重了,毕竟刘副主席那已经是国家副主席这一级别的大员,绝对是中苏闹矛盾之后规格最高的一支访苏队伍。
  相应的苏联方面也派出了同等的队伍前来迎接,杨辉则是在最后面、最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随同后勤人员一起,到了最后才走下飞机。
  毕竟之前还去乌克兰以另外的身份去淘宝了一番,现在还是低调点为好,虽然被揪出来的可能性很小,但还是注意一下吧!
  苏联高层为刘副主席准备的一系列其他的行程安排,杨辉是一样的都没有去参加,刘副主席也知道杨辉想要干什么,才没有多过问什么,只留下了一句让杨辉注意一些,活动的时候不要太过了。
  杨辉倒是知道这事,现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肯定不可能乱来,这次杨辉的身份可是真真正正的杨辉本人,是大名鼎鼎的共和国西南科工公司总经理。
  莫斯科,这里也是一个好地方啊,苏联航空工业的有三分之一都在这附近,真是让人期待……
  在找到于总师一行人的时候,于总师正好也有事要同杨辉说,看他一脸的红光,这真是让杨辉好奇了。
  于总师这样一大把年纪的老人家了,说是见过大风大浪也肯定没错,上次看到于总师这么高兴的时候还是歼七四定型生产,这次到底是什么好事,能让于总师这么高兴?
  颇有些好奇之下也就不再多矫情,二话不说就跟着于总师到了一处空旷的地方,看了一下附近没有其他人。
  这才询问着:“于老,啥事能够让您这年龄了还激动的满面红光,这可是非常少见的啊!要不你现在就给我说说,让我也高兴高兴不是!”
  询问间,杨辉也并没有太重视,毕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做出一副非常正式的样子。
  但下一刻于总师把话说出来的时候,杨辉是差点儿没给跳起来,那消息真的是太刺激了,真的太……
  还有些不太相信自己耳朵,在强制要求自己安静下来之后,这才小心翼翼地再次询问着,以确认这事到底靠谱与否。
  “于老此话当真,米格那边有人私下同您进行沟通,想要私下做一些交易?”
  空旷的室外,在杨辉话说完之后,整个附近就显得相当之宁静,等着于总师再次确认一下是不是如同刚才说的那样,真的有米格设计局的人来私下接触过。
  若是没错的话,杨辉倒是愿意和米格设计局好好合作一番,虽说米格这些年江河日下,27一出就把29的风头盖过,但人家好歹也是苏联最老牌的战斗机设计局。
  很多技术积累依旧是让人流口水的存在,29的失败也不能怪米格设计局,他们是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的设计,只要达到了设计要求,那就证明米格设计局依旧是优秀的。
  现在,米格设计局的技术依旧是国际前沿,它值得杨辉重视,更值得杨辉拿起手中的进锄头,使劲儿的挖墙脚。
第597章
米格的好东西很多(上)
  “来和我接触的是一位设计局的中层,但我感觉就只是他一个人的话肯定不可能,除非他确实背景深厚。他说的米格YE8方案我知道的非常少,甚至是完全没有。”
  听到了传说中的米格21的原设计局魔改方案:YE8,杨辉也算是服了,就这东西居然也好意思拿出来,他真的以为现在西南科工还对魔改七爷有兴趣?
  要说这米格YE8方案,其实就是把米格21的机头进气改为机腹进气,然后在机头加上了固定不可调鸭翼,形成三翼面布局,这东西是完完全全的60年代产物,现在谁还看得上。
  因此,听了这话之后的杨辉也是差点没笑出来,这米格局看西南科工把七爷魔改的像模像样,并从新焕发了第二春之后,就觉得西南科工会对YE8这破烂感兴趣。
  笑着往下补充了两句:“只是YE8吗?是不是还提到了米格21PD垂直起飞机、米格21LSH强击机?”
  对于最先魔改米格21的米格设计局,杨辉也是比较清楚的,上一位面都说共和国魔改米格21最强,但算起来米格设计局自己魔改的方案也是绝对不少,各种跨界设计是亮瞎眼。
  现在,听到有米格设计局的内部人员来兜售米格21的魔改型资料,杨辉自然是下意识的就把这么他所知道的魔改型号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于总师肯定是听出了杨辉的不屑之意,也是笑着往下说着,反正他同样也对米格设计局的那些魔改方案不感兴趣,现在的西南科工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技术路线,又怎么会对那些图纸飞机有兴趣。
  叫上杨辉一起,慢慢地往前方走着,也算是边走边谈,就可以放松一些。
  “没错,米格设计局的那些米格21的改进方案确实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技术路线,但我觉得这位米格设计局的人对我们还是有用处的,据说还能搞到很多米格设计局的内部技术资料。”
  果然是这样,这明显就是一位想要出售技术资料来发财的内部人士,想来是有一些自己的特殊渠道可以搞到技术资料。
  对于这种人,那是绝对的要重视,特别是这位还是米格设计局的人之时,那就更该是如此。
  “还能搞到其他的技术资料,这就有些意思了,不知道米格设计局最近几年的技术资料是不是也有能力搞到,若是能够的话,我们到可以买一些纸来看看。”
  所谓买纸,那肯定是不对的,毕竟技术资料肯定要比废纸贵上不少,能够把资料搞到手中,对西南科工肯定是有一些益处的。
  杨辉的回答果然不出于总师的预料,他随即便又接上一句:“没错,所以我让他先等等我的回复,明天我们就可以和他见面联系,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不?”
  想法?当刚才知道了有渠道搞到米格设计局的技术资料之时,杨辉就有了想法。
  “想法,我对米格设计局当然是非常有想法的,别的咱们不说,就现在米格设计局手中的米格29,我就看重了它上面用的好多技术,要是能把这些搞到手,我保证能够把公司的技术加快推进一大截。”
  ……
  见杨辉已经有了想法,于总师的心里就放下了,这种事还是要杨辉这家伙来才能说的点子上,要买的资料才能有针对性,这一点于总师也是自愧不如。
  “那好,我们就先回去,你今晚早些睡,明天我们就去同那人谈一下,反正明天刘副主席那边也只是开始谈苏27的问题,还没有说到31F发动机。”
  ……
  按照于总师的领路下,在一家使馆区的小酒馆见到传说中的那位米格设计局中层,杨辉在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感觉这位并不像是做技术的,在它的身上并没有技术人员的那种坚韧、执着的感觉。
  反而倒是像一位被安插在设计局里面的二代,想必家里在设计局的高层有些关系,然后才安插到了米格局里面混日子,而且关系还属于比较硬的那种。
  要不然杨辉实在想不出,他是如何做到看起来比杨辉还要小几岁的情况下,居然也能当上米格设计局这样的老牌设计局中层,要知道这时候米格设计局,肯定也是到了按资排辈的时候。
  而在接下来的介绍中,杨辉也终于算是验证了自己的猜测,这位居然是米高扬的亲属,这米高扬在整个苏联也算是政治世家了,不仅在苏联高层有强大的政治力量,在科研学术界也相当牛逼。
  即便是作为设计师的米高扬早就去世了,但影响依旧还在,其后代能在米格设计局谋个工作也太正常了,虽然做技术不行,但还有其他的方面需要用到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8/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