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3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483

  “却是没想到最后用到了十号上面,对吧?关于这型进气道的情况,我们十号的设计人员都是知道的。对于西南科工在新技术上的巨大投资热情,我宋文聪也必须要说一句佩服。也正是有了这型进气道,十号才能完美的兼顾低速、低空、超音速、中空等多种空情。”
  刚走到杨辉旁边的宋总师听了杨辉说到双斜切乘波进气道的事,宋总师也忍不住感谢了两句,他作为总设计师是深刻知道这一新型进气道给十号带来了多强的性能提升。
  这次又恰逢是杨辉到了这里参加下线,就更要好好说道说道,西南科工的好东西可不少,现在的宋总师就看中了西南科工的一项技术,正想着各种办法打着主意。
  不过这问题杨辉是不知道了,现在看宋总师过来同自己交谈,肯定是得要回答……
第613章
先忍一下,以后总会有的
  “这是当然,我们两兄弟单位一直互相帮助,想当年,在西南科工最需要技术人才的时候,就是132提供了最大的支持,我们为此深表感谢。同样的,我们两单位现在的合作也是紧密无间,在这十号上面就有西南科工投资开发的铝锂合金,还有我们配套的31F大修线等等……所以,同属西南地区的我们两单位更要多多合作才是。”
  这也是一起回忆了西南科工同锦官城这边的611和132两单位之间的关系,之后更是大大地夸赞了刚下线的十号一番。
  这时候,军队和科委方面来的人终于是到了,毕竟是总装下线这样的大事,十号还得要风风光光一回,各方面都是非常的重视。
  大红花这种老套的东西在哪里都不能少,站在一旁有些无聊的杨辉就在想,是不是还应该放一挂鞭炮来庆祝庆祝,这种事在共和国应该是太正常了吧?
  正好,听到杨辉对132和611都还挺有好感的,宋总师这个时候就更是高兴,心里终于也有了一些把握。
  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着:“杨总经理啊,你也看到了我们的十号工程,它在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的用到了你们之前开发歼七四、闪电系列战机时配套的技术,所以这次我们希望西南科工还能提供一些技术支援。”
  杨为倒是像听明白了宋总师要说什么了,两眼一下就放光了,它之前倒是在所里的时候就提到过一种西南科工开发中的新技术,当时宋总师就说要想办法接触一下,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就给提出来了。
  但又考虑但现在的十号工程原型机都已经下线,再说这事会不会有些太晚了,而且猜也知道西南科工那边肯定没那么容易就……
  越想越觉得不太靠谱,但心里深处则是总有那么一丝的期望在,实在是那东西太诱人了,装上它之后十号,在性能又能再上一个台阶,那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啊!
  也就唯有杨辉这时候有些拿不准情况了,宋总师提出来要寻求技术帮助,看样子老同学杨为似乎也知道一些情况,就光看这一副表情,就能感觉到了一丝凝重。
  这611所到底是打算要什么技术支援,貌似现在西南科的18号走多用途路线,很多子系统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路线,十号能够借用到的恐怕……
  这真是有些让人难以猜透,难不成是他们看上了Dsi不成?
  感觉这也不对啊,有了现在这么好的乘波进气道,而且十号应该也是要一条道走到底的空优,想来611这边也不会这么傻吧!
  摇摇头把这一想法排除之后,又想到了航电系统,才发现这倒是还有些可能,比如宝石柱系统也是好东西,上一位面的十号最后不也是用上了它吗!
  但同样的问题,西南科工开发宝石柱的时候是侧重多用途作战使用,对症下药研发的航电管理模块,这东西对十号这样的超级空优型狗斗机来说,好像也用不大上吧。
  当然,也不是说宝石柱对空优机没有用处,真要说起来也还是有些好处的,要不然F22也不会用上这东西。只是说,这次西南科工设计的宝石柱航电系统,算起来恐怕暂时对十号起不了太大的帮助。
  若是单独为十号量身订制宝石柱,这就显得有些太那啥了,毕竟西南科工这边忙着开发自己的航电系统,那来的多余力量帮助611设计十号的宝石柱系统。
  想到这里,更是颇为遗憾地说着:“宋总师啊,我也能猜到你们想要些什么技术支援,但我要说的是:我们18号上面的宝石柱系统是为多用途优化的,恐怕对十号没多大的帮助,而从新设计空优的……”
  这时候宋总师听的也是一头雾水,什么宝石柱系统,这东西是干什么的,十号什么时候又需要用上这东西了?
  良久之后也才是反应过来是怎么个情况,这才笑着说到:“这是哪里的话,你们为18研制的宝石柱肯定是量身定做的,现在我们也用不上这东西,我们需要的是光电雷达,这个东西现在全国之内也就你们有能力开发,所以……”
  啥,原来是看上了光电雷达这东西,真是闹了个大笑话,要说是直接说这东西不就好了吗,杨辉肯定一早就满口……满口拒绝了!
  没办法,虽然现在十号作为一款空优战机确实需要这东西,可以说有了光电雷达的空优战机才能算是合格,杨辉在几年前立项激光瞄准、红外导航系统的时候,就提到过这东西,但问题是现在的西南科工也确实没时间来研制这东西啊!
  “这个……说实在的,我们还真就只能说一句对不起了,而且你们既然能来找西南科工做光电雷达配套,肯定也知道现在我们那边在做的激光瞄准、红外导航项目,这套技术还是比较麻烦的,预计是要等到93、94年左右才可能完成,而我们完成了之后再腾出手来做光电雷达,恐怕就有些晚了。”
  杨辉也是清楚的知道那边的进度,那肯定是不会胡乱答应事,只能是非常遗憾的表示此路行不通。
  果然是这样的,听了解释之后,宋总师和杨为都是垂头丧气的样子,毕竟人家西南科工的技术人员又有自己的项目,肯定要先照顾自己的项目,到时候光电雷达系统放慢也就没有意外了。
  “这……好吧!既然都说了没时间那就算了吧,我们本来也没有计划用上这技术的,只是临时觉得这东西挺好的,才有这想法,但没有想到你们那边技术队伍腾不出人手,这倒是我们之前没有考虑周全。”
  拍拍脑门,宋总师这才暂时把给十号直接装上光电雷达的想法压下去。再次打了招呼之后便走到另一边去招呼其他人去了,留下杨辉和杨为两人在原地。
  不一会儿,挂着大红花的十号被装饰一新后,牵引车来到了车间里面,连接上飞机的前起落架,在众人的目光中,飞机被拖出了总装车间到另外一边的测试车间去。
  “怎么样?我没骗你吧,十号是一架非常漂亮的飞机,它的空中非常轻,仅仅只有8.4吨,设计的最大起飞重量为19吨,用31fn发动机完全可以达到预订的作战性能,即便要单挑F16也不在话下。”
  这就要单挑F16了吗?但想想倒也觉得挺有希望的,以现在10的空战能力,单挑16绝对不会吃亏,毕竟十号是绝对的空优、狗斗机,也不是多用途设计,遇到16肯定是空战,而非比谁对地攻击准、弹药多。
  “不错,现在的十号就是为了空战而设计,但没有光电雷达确实不好办,你放心好了,我们那边项目队伍一旦完成项目,我就让他们立项研制光电雷达。”
  杨辉也是适时的卖了个好处,反正就算没有十号的需求,西南科工也要研制光电雷达,也只有这样,以后研制出完全体的18号之后,那才能称为当之无愧的多用途战斗机。
第614章
大家一起来
  总装下线不是首飞,一款飞机总装下线和飞机首飞之间可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现在飞机能够下线只是证明工厂有技术和能力把飞机做出来,但要想首飞可还得要有很多的麻烦事儿要一样一样来。
  又陪着一起目送这架飞机送进测试车间,在那里将要测试这一架原型机的各种数据,当数据达到要求之后、或者说一些其他的数据没有达到要求,但可以忍受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批准飞机被用作后续的科研试验,不管是用作工程试飞、还是被押上铁鸟试验台终身都不可能飞上蓝天,反正它们都各自有着自己的用处,每一项对应的项目测试都需要有测试机。
  “这就推进去进行测试了吧,我看你们后面的几架原型机应该也在制造中,希望十号的首飞可要尽快一些,到时候能够赶在苏27交付国内之前就最好。”
  苏27的事这边的611所当然也是知道的,作为10号的一大竞争者,苏27一直被杨为等十号工程的科研人员所关注,大家就等着十号赶快试飞、定型,然后同27真刀真枪的干一架,这样就知道到底谁优谁劣。
  抬起手,指着总装车间的片区,有些自豪的给介绍着原型机制造情况:“那边的总装车间中,现在就有一架百分之六十三建造进度的这2号原型机,预计是在年底就下线,然后可以进行地面滑跑等试验,首飞预计用的也是它,我们计划在明年的年中或者下半年进行。同样的,也还有一架更刚下料制造零件中的3号机,它将用来测试航电雷达系统……”
  这不知不觉的,十号工程的进度都到了这一级别,这果然是打算在明年就进行首飞,到时候肯定能够赶在苏27交付之前,这样算起来也算是相当之快,速度比起西南科工也是丝毫的不落下风,若是搞的好的话,在95年就能看到十号的批量生产。
  有些同情的看着刚才被推进测试车间的一号机,刚才都说了2、3号机是用来首飞和航电测试,那一号机肯定是要被绑上铁鸟台,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被折磨地身心疲惫,被各种体位的XX,最后……
  “还算不错了,现在这架飞机用来所静力实验,你们可以在这上面把所有要测试的都完成,这样以后的战机试飞会更加安全、有底,这样确实不错。但你们想过没有,以后这款飞机的换装交付途中会遇到什么问题,还有三代机的飞行员训练等等问题,毕竟这是我国第一款鸭式气动布局战机,飞行员的换装肯定有一个过程,而你们又到底有没有对应的措施,若是没有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一下研发配套的地面模拟训练系统?”
  研发模拟训练系统,这是之前历云提出来的项目,现在在西南科工已经立项并展开预研工作,以后的18号肯定也会开发出配套的飞行模拟系统,现在之所以要问一下杨为,还是看中了611所在数字式电传飞控研制中的强大能力,想上一位面的十号就是直接在地面的铁鸟试验台上面完成了静力试验,同时还自己想办法在铁鸟台的基础上研发配套设备,又在地面模拟了很多的试飞项目。
  还别说,就是因为十号工程用上了这一套技术,在随后的首飞、工程试飞、各子系统试飞、定型试飞中都没有出过任何状况,就连之后的10S、10B、枭龙、甚至是二十号,都没有在试飞中出过太大问题、坠毁,这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不管是美帝、苏修、还是欧洲,这些都在探索电传飞控中坠毁过飞机,摔的太正常不过。
  那么为什么611就能这牛,那正是因为人家在地面就能提前模拟了一些高危试飞项目,这足以说明611在飞行模拟上面非常有一套,现在要开发飞行模拟器,给拉上611觉对是没有错的。
  “地面飞行模拟系统?这是个好东西啊,八十年代国内的试飞员到法国试飞幻影2000飞机,就试过达索开发的地面飞行模拟训练系统,根据反馈回来的消息来看,现在西方已经趟出了一条正确的飞行模拟道路,特别是对于采用数字式飞控的飞机来说,使用地面模拟系统就更加方便、真实,之前我们611也在考虑这东西,却没想到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西南科工若是有心,我们一起来做这东西肯定是再好不过。”
  “英雄所见略同”,这话倒是说的好,果然是都想到一块儿去了。既然611有这个想法,那合作开发就有更大的可能性,到时候有钱大家一起赚才好嘛!
  也暂时把十号的事放到了一边,反正也没有什么好关心的:“那好啊,我们就需要老同学你这样的技术人才,西南科工虽然已经拿到国家立项的预研,但你也应该知道这种事是急不来的,我们一方面要开发18号的飞控、另一方面还要开发配套的航电系统,所以我们的技术力量还不够,而且地面模拟系统的开发也需要有完整的在飞行数据才行,这意味我们需要一款采用数字式飞控的定型飞机为模拟目标。”
  一听说要飞机定型之后才能开发模拟系统,那这肯定就是指的是自己家的十号工程了嘛,明年十号就要进行首飞了,这应该是最接近定型状态的数字式电传飞控战机了,18号虽然也可以,但恐怕还要晚上十号一段时间才对。
  拉上西南科工一起合作开发十号的地面模拟飞行系统,这听起来就觉得挺带劲儿的:“那好,我们就选择十号做要模拟的目标好了,到时候一定要做出一流的地面飞行模拟系统,让西方的那些家伙们也好好看看咱们的技术一点儿也不弱。”
  先做十号的模拟训练系统?这可不是什么好的想法:“不不,我的意思不是说做十号的地面模拟系统,虽然十号马上就要首飞了,但它的定型恐怕得要等到95年才有可能,这中间的时间可不能浪费,我已经有了更好的目标了,也实话告诉你,MPC-75在今年九月就要首飞,客机这种大型飞机比不战斗机的飞行包线复杂,试飞时间可以更短、研发模拟系统也要稍微简单一些,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说,我们很有必要先开发MPC-75的飞行模拟系统来练手。”
  大型客机的飞行试验其实并不需要太久,比较麻烦的是适航证的取证方面,通常这方面都需要接近一年时间,这还是波麦空三巨头那种一开始就按照规定的适航证开发飞机,并一直都有负责适航证调查的相关人员一直跟进才行,按照杨辉拿到的进度表来看,MPC-75完成飞行性能试飞工作是在93年,之后会有一到两年时间用于飞行在取证、航线试运营等等……
  而正好这93年也是个不错的节点,到时候611这边杨为团队、西南科工的历云团队都完成了各自的十号、十八号飞控、航电总体设计,可以投入到地面模拟系统的开发中,等到几年后开发出了MPC-75的模拟系统之后,不仅刚好可以投入使用,而且两款战斗机也都完成了定型,这个时候再进行模拟器的研发就简单太多了。
第615章
战事起、电话到
  锦官城一行可谓是收获颇多,不仅确定了今后的燃气轮机的发展路线,而且把31F发动机的大修线问题也解决掉,更是见识了这一位面新十号工程的英姿,联系到了611这边,一起加入到地面模拟训练系统的研制中。
  有了这些收获之后,肯定是心满意足地回到西南科工去坐镇总公司,再看看日期这已经都已经是七月底了,是该回去好好准备一下,中东那边的伊拉克就要行动起来了才对,真不知道伊拉克这家伙会怎么把他们手中那些庞大的歼七系列战机败掉,只希望到时候千万不要败的太惨才对,毕竟歼七四这款飞机可是西南科工最先打响招牌的功臣机型。
  终于、杨辉最后还是赶在七月三十号回到西南科工,回到公司之后则是各种处理积压的一些事物,虽然总公司旗下的几大子公司已经全部走上正轨,各自也能够把自己的事情处理的比较妥当,但有一些事情还是需要杨辉亲自拍板。
  “杨总,这是我们关于停止歼七四战机一号生产线生产工作的报告,还请你是不是可以签字确定一下,然后那边才能停止生产,再以此为基础进行JF-17的生产线改造任务,预计这也需要用上半年的时间才行。”
  话说的自然是关于歼七四生产线的问题,这一点杨辉心里已经早就有了准备,要说这第一条歼七四生产线的运转时间总共加起来算一算,它其实也就不到五年时间,这样的一条生产线就算放在世界上来看,也才仅仅算是刚好磨合完成,进入到最大的产能爆发阶段。
  而且这条生产线的软硬件设备都是一点儿也不落后,各种先进的数控机床是大量的运用在其中,就算继续使用生产到2000年都是不会丝毫落伍。生产线很先进,但它生产的东西却已经是落后了,歼七四作为一款2.5代战斗机,在八十年代用来各西南科工练手,并且以低成本为幌子还能引起国内军队的兴趣,以及国际上的一些穷鬼国家的采购,但到了就是九十年代……
  一方面是西南科工自己在推陈出新之后,有了闪电战斗机来扛起原歼七四大旗,另一方面也算是提前考虑到了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溃败肯定会给歼七四带来非常不好的负面影响,在此之后的国际上采购订单恐怕也并不让人看好,这样一来,原本高峰期维持的两条生产线肯定玩儿不转了,还是早些关闭一条,然后把它改造一番用作JF-17闪电战斗机的生产才是上策。
  在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可以,以现在我们手中的歼七四、歼教七的订单来看,再综合往后的市场预期,我们能够维持一条生产线就已经非常不错了。马上就着手关闭一号生产线吧,然后赶快进行生产线的技改,工装、形架等等都要赶快跟一所那边总装了17号原型机的快反中心沟通,他们清楚JF-17的生产细节……”
  算起来,17号的试飞工作应该是完成了一大半,巴西那边的原型机想必也是完成首飞了才对,就是不知道那边巴西的议会老爷们是不是批准了闪电舰载型的研制工作,想想走私的米格29K原型机都要该走到印度洋了吧!
  摆摆手示意把技改批文带下去,这才站起来走到窗边,正眼对着的就是对面的飞机场,一排已经完成了工厂试飞的歼七四已经完成制造,这一批中的六架歼七四、三架歼教七是要交付给也门的订单,又是一批飞往中东那片是非之地的歼七四。中东本来就是一片是非之地,二战后就是各国新武器的试验场,好多武器装备都是在这里打出了的战绩,从此一鸣惊人。
  摇摇头、又把窗帘再次拉上,一个人在那里自言自语着:“去吧、去吧,到时候是生是死就全看造化了!”
  ……
  “啪!”
  将报纸往桌子上一扔,这终于算是彻底拉开了架势。八月二号,一九九零年,伊拉克终于没有忍住,萨达姆下令十万军队开进了科威特,临门一脚已经踹开,伊拉克、联合国军都必然要被在卷进这次震惊世界的战争中,真是多事之秋啊!
  再一看桌上的台历,已经是非常清清楚楚的写着八月三号,这肯定是因为报纸的时效性才导致的消息滞后,不过就算只是滞后了一天时间,现在的科威特也应该是被全面占领了,想必……
  “铃……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