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3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0/483

  况且,脉动生产线也不是太高端的东西,只要把生产管理做到位,这些都可以做到。凭啥波音公司在2000年可以建成世界第一条脉动生产线,并用于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生产,咱联合客机公司就不行。
  波音这些家伙们,在九十年代就想要一步登天做类式汽车生产的连续移动生产线,到最后发现不行,又得要先过渡一番,退而求其次选择脉动生产线。
  现在,联合客机公司就会告诉全世界,航空工业的最先进生产线技术在共和国,共和国要在这一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优势的领域中发力了。
  又指着正在基建中的厂房,杨辉这才意气风发着:“也许你们现在还想不明白新厂房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但很快你们就会明白了,一种全新的飞行器生产模式将在联合客机公司落成!”
  边往前走,杨辉就边指着一些特殊的地方对身后的一众人说着些什么注意事项,配合着红色的安全头盔,不知道的还真就以为他是一队包工头大军的头头。
  一想到生产线落成之后,来自全国、全世界各地的子系统汇聚于此,然后通过世界上第一跳总在飞行器上的脉动生产线,源源不断地总装成飞机,飞往世界各地。
  这也是一路上走走停停,在整个工地上转了一大圈之后,才算到了临时行政区,在这里看,德国MBB方面的负责人提出了一个让杨辉始料未及的问题。
  “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了,不可能以后的生产型也像这几架试飞机一样全部在172厂生产,MPC75作为分段生产模式的产物,其他分包商必须要进行生产!”
  边说这,这位颇有着希特勒风格的德方总工程师又喷着涂抹星子,看来它对这事已经忍不了了。
  指着桌上的一张照片:“杨总经理,这架飞机想必你是认识的对吧?空客因为有这款飞机,所以才能够实现飞机的全球化分包生产,让不同的机身段在相隔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的地方生产,而我们……”
  摆摆手示意自己已经明白了,也不用继续说下去,杨辉在看到照片上这款飞机的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是个什么东西,作为空客全球化生产的物流运输纽带“泡泡鱼”运输机必不可少。
  要说泡泡鱼运输机,这就要说道20世纪60年代,美国NASA的阿波罗计划需要将土星5号火箭箭体运到在佛罗里达的卡纳维拉尔发射场。
  美国空军剩余物资管理处,拿出了波音377“同温层巡航者”螺旋桨飞机,将机舱的上半部像吹气一样地大大的扩大,然后用于装重达20吨的大尺寸件。
  同时,它们又给波音B377换装了4台涡桨发动机,具有更强的动力,这款飞机因为其造型如同热带泡泡鱼,因此便有了泡泡鱼的代号。
  在后来,这种飞机又被空客采购了几架,它们被用来运输空客飞机在欧洲多国生产的各个分段,最后在法国空客总部实现总装,并因此原因,便有了每一架空客飞机都孕育于波音飞机的说法。
  空客有泡泡鱼来搞运输,甚至再后来自己又在A300的基础上采用同样的设计,改造出了白鲸运输机。
  现在的问题是,联合客机公司用什么来运输分段?难道是用火车吗!
  不可否认,用火车来运输的确是很好、很经济的一种选择,但问题恰恰就在于现在MPC75太大了,机舱内部宽度就高达3.4米,那么再算飞机机体的直径,这还得要多大?
  在共和国的铁路系统中,隧道涵洞都在3.35米的大小,强如共和国的航天系统也必须在这里妥协,把运载火箭的最大直径控制在3.35米以下以后,这才能通过铁路运输火箭。
  MPC75又怎么可能通过铁路来运输分段部件?算起来也只能是采用最后的方案:空运!
  而要说空运,那又用什么来运输?采购波音的泡泡鱼运输机,或者是即将开始研发的空客的白鲸?
  这种事想想就不可靠,当年空客之所以能拿到泡泡鱼运输机,那是因为这款运输机不是波音的专利,只是说美国空军剩余管理处用波音飞机为机体进行的改造而已。
  现在正是西方国家对共和国禁运的时候,这种运输超大型构件的飞机,会出售给共和国吗?想想就不可能。
  至于空客白鲸运输机恐怕也不可能出售,毕竟MPC75已经可以算是空客A319的对手了,人家再傻也不至于去干这种资敌的事儿吧!
  皱着眉头开始思考着这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才好,这倒是一个之前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若是不能妥善的处理,MPC75项目恐怕就……
  前前后后、仔仔细细地思考了一番之后,杨辉发现现在只有两种方案具有可行性:“我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在现在的四发轰油六基础上,开发出一款类似于泡泡鱼的运输机,从技术上来说这是很有可行性的!”
  一听说要对轰6进行改进,这边603所是第一个来兴趣的,特别是172厂更是两眼放光,这东西好像是挺有意思的啊!
  没等其他人发表看法,杨辉再次说着第二种方案:“不过我个人是比较倾向于第二种方案的,通过租用苏联的安22运输机来进行超大型部件的运输,以这款飞机货仓4.4米宽4.4高的货仓尺寸,暂时用来运输我们的MPC75分段是不会有问题的。”
  安22运输机,这东西的确是苏联的军用运输机,但这飞机也交付了好几十架在民航中使用,既然是苏联民航的飞机,租来运输飞机分段就不会有问题。
  或者、杨辉更看好的是马上苏联解体之后,用乌克兰的那十多架安124来运输,这样才是最划算、安全的方案,毕竟安22这款飞机的安全性可并不怎么样。
第625章
不同寻常的总师
  关于如何运输分段的问题,终于在杨辉给出了两个方案之后,并且因为提出的第二个方案看起来还算是最具有可行性,这才算暂时停止了关于分段运输的话题。
  时间自然也就在各种行程中快速度过,等到飞机首飞的时候,这才又算是大佬、众星云集。
  为了首飞能够顺利,这次也肯定是选择了一次好天气,时间也选择在太阳不是太大的早晨九点半开始。
  联合客机公司的总经理还没有完全定下来,一些行政上的管理都是技术部门说了算,因此马总师在这个时候,那可谓就真的是一言九鼎了。
  自然的,马总师也就没有前去现场指挥飞机的试飞工作,而是一反常态的选择了陪同嘉宾一起在观众区观看首飞。
  老人家对自己的作品也是非常的自信,看飞机还没有被牵引过来,就先说了起来。
  “大家好,我是这次飞机的总设计师马风山,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见证这一特殊的时刻,那边的飞机在副总师的安排下,一定可以非常顺利的完成首飞。”
  副总师自然就是指现场的唐昌红了,这家伙年富力强,管理项目的能力深受马总师看好,在轰油六的时候就被马总师带着特意走完了首飞现场全程。
  这才有马总师的自信满满站在这里,陪着杨辉以及其他的一众参观者吹吹牛,并负责解答一些有关这款飞机的专业性问题。
  “马总设计师先生,作为飞机的设计师您不在工程保障队伍那边,反而到了我们观众席来,据我所知这在世界范围内的飞机首飞中很少有的现象,那么您对此又是如何想的?”
  德国汉莎航空的采购部门应该是提前同MBB沟通好了还是怎么着,这个时候不失时宜地提出了一个问题,吸引了观众席其他人的好奇目光。
  还好,马总师对这种问题回答地也是相当到位,目光有些深远地投向了远方已经缓缓打开的机库大门,还是用他有些略带兴奋的话语说着。
  “作为总设计师,这已经是我的第三件作品,之前我设计过云十,还有起飞重量100吨的轰油六加油机,对我来说这次的MPC75项目也是轻车熟路,它不会存在任何足以致命的大问题!”
  马总师做设计已经是好多年了,现在把自己的过往设计作品一说出来之后,一下就引起了一阵注目。
  设计了这么多大飞机的总设计师在这里出现了,并且如此的有自信,原本心里还有些小小的担心,这个时候也就放开了。
  只要设计队伍不是第一次设计这样的大飞机,那项目的安全度就能增加很多,这也得到了众人频频点头肯定。
  就只有杨辉一个人在旁边偷着笑,说起来这个时候马总师不在工程师队伍中,这不仅仅是因为唐昌红在那边做的比较不错,更多的还是因为那边有一位当年云十、轰油6的首飞现场总指挥在坐镇。
  程不时总师在负责首飞现场指挥的能力还要比马总师更甚,现在让马总师抽身而出,在这边陪同嘉宾一起观看首飞,也就不是什么太冒险的事。
  马总师年纪有些大了,但眼神儿还是特别的好使,在其他人还没有看见的时候,就首先看到了飞机出库。
  如同孩同看见心爱的玩具,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马总师高呼着:“来了,快看!飞机过来了,就是那架机尾喷涂了红色和蓝色涂装的飞机。”
  民航飞机的首飞这就和军用飞机的首飞不太相同,民用飞机要的是好看、足以吸引人眼球,因此涂装必须是要有一种定装下线的样子,像军机的那种裸妆是肯定不行的。
  就在马总师指出了飞机的位置之后,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地看到了首飞机的到来,在前面牵引车的牵引下,飞机匀速向试飞道滑行过来。
  MPC75客机基础型主要为中短程飞行路线,装上翼稍小翼这种时髦值爆表的东西,其实也还没有太大的必要。
  按照唐昌红的说法,现在研发中的翼稍小翼节油性能还不是太好,技术还不能算是成熟,也就没有急急忙忙的拿出来使用。
  但尽管是如此,飞机在牵引车的牵引下,翅膀还是微微有些上下摆动,呼哧呼哧的感觉像是马上就要飞走了一般。
  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下,在随行工程师队伍的陪伴中,飞机终于被牵引到位,作为一款最大起飞重量为41吨的客机,MPC75被稳稳地带到了起飞点。
  这个时候,不管是国内、国外的记者,还是现场来参观首飞的外国嘉宾,有相机的拿起相机使劲儿的拍,没有相机的也用自己的眼睛仔细地打量,并且牢记它。
  油料车开了过来,打开油泵将供应首飞使用的2.6吨燃料泵进飞机油箱之中,这些只占了油箱设计总量四分之一的油料足以供应这次首飞需要。
  加油车驾驶员也借助这难得的一次机会,跳下车看了看这款喷气式客机,心里对此感到无比的自豪,咱西北老秦之地一样也可以做喷气式客机,这下看那些魔都人以后还牛气什么。
  2.6吨的油料的加注要不了多少时间,在油料车驾驶员下车看了两眼,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情况下,最终还是不得不爬到自己的汽车上,将油料车开到了另一边指定的位置去。
  负责首飞的飞行员是特殊培训过的,MPC75为了拿到欧洲的试航证,还是采购了一些来自欧洲的子系统,其中最重要一套系统就要数采购自法国泰雷滋公司的飞行座舱航电。
  当然,MPC75采购这套系统,即有想要拿欧洲试航证的原因,同样也是因为这套系统它确实够先进,现在的共和国没法提供可以与之想媲美的产品。
  因此,首飞的飞行员也提前了好久前去法国培训,甚至还到了同样是泰雷滋生产的A320模拟座舱中进行了地面仿真飞行。
  “MPC75的航电由法国泰雷滋提供,主要是在泰雷滋为A320开发的航电上面改进而来,据泰雷滋提供的数据来看,这套航电和A320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相似度。”
  泰雷滋作为航电提供商,这家伙才不管你是用在那款飞机上,既然你和A320这款飞机的飞行座舱大小差不多,定位也不是差距太大,人家就可以直接在提供给A320的航电上改进而来。
  当然,这也是一件好事,至少A320的航电足够先进、可靠,在它的基础上二次开发的风险也小,所以这当然是好事啊!
  新的航电系统只需要正副两位飞行员就可以实现飞行,两位试飞英雄在所有人的目送下,缓步坐进了驾驶舱中!
第626章
出事故了!
  “呼叫塔台,这里是MPC-75旅客机02号试飞机,我机即将执行首次飞行任务,请求起飞!”
  这时候的机场上又能够有什么飞行任务,整个跑道之前就是为172厂准备的独家机场,现在没有轰六、运七等飞机的飞行试验,也没有联航的飞机的打扰,整个机场都是非常之空旷,舞台只为02号一架飞机而搭建。
  “塔台收到,允许你机在当前跑道起飞,祝你们顺利!”
  塔台的空管指令发出之后,之后大家就看这次的首飞机组的表演,能够放下手中活计的空管人员都是站了出来,通过塔台的玻璃窗,居高临下的目送着跑道上滑行着,并不断加速中的首飞机,翼下的两台发动机喷出大量的高温燃气,但又在外涵道风扇吹出的冷风混合冷却之后,变得不再是那么的燥热。
  “报告机长,滑行已到决断速度,请下……”
  副驾驶的话还没有说完,飞机就在机长的操控下抬起了前轮,微微扬起的机头则是如同一张满月弓上的利箭一般,只等这下一秒就是后轮主起落架的离地。
  “前轮抬起……后轮离地……飞机起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0/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