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3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1/483

  洪都、昌飞,这是中航西南旗下搞非航空类业务搞得最顺溜的两家,能够被杨辉把两单位都一起叫过来,并且还能够配合总公司要求的改制重组,这就已经是非常地不错了,现在就等着两方给个准信。
  就在杨辉的注视下,当然也还有其他凑热闹的单位,比如成飞、西飞都在这里,虽然他们的非航空类业务不多,但手中好歹也还是有一些,全部就看着这次改制最大的难关怎么解决,一旦这有了结果之后啊,其它的都好说。
  这不,首先就是西飞那边等不及了:“两位,你们这终究还是得要给出个准信儿啊,大家伙这么多的人都在这里看着,这关键的时刻可是不能给松了啊,这肯定是千万不能。”
  真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一群家伙,不过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其实也能够体量,而这边的曙光公司经理也是一个有魄力的人,眼看这情况不能干耗着,心里一横之后,还真就又再次加码了。
  “这是最后一次了,要是你们两单位愿意按照这次的方案实行,我们曙光方面可以再给你们各自增加一个百分点,洪都是百分之八、昌飞百分之十二,这就是我们的底线。要是还不行的话,这次项目就没法儿谈了,如果我们曙光公司打定了不再要趟这项目,我相信杨总肯定是不会强制做什么要求,对吧!”
  曙光公司的新任总经理,左宗伸已经执掌曙光公司足足有两年时间了,体内的王霸之气也好、洪荒之力也罢,终于也开始不断地显露出来。还别说,这个时候下了最后的通牒之后,那洪都、昌飞两方面还真的就是快要崩了。
  杨辉肯定是不介意再当这个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没错,要是曙光公司真的不打算参与这次项目,以后过了这村可就没有这个店儿了,反正我肯定是不可能在这种项目中以行政命令去解决问题,所以,这就应该是你们最后考虑出结果的时候了。不管怎么样,剥离非航空类业务是必须要进行下去的,至于错过了这次的机会之后,你们怎么解决问题,那就是你们的事了。”
  当最后的一根稻草也压上去之后,一切终于解决了,还是洪都方面首先开口。
  “好,我们愿意接受这次的改制方案,将我们旗下的所有非航空类业务打包,按照曙光公司百分八的股份进行对等入股,从此以后洪都只做航空类相关业务,并专精于这方面。”
  多米诺骨牌的倒下都是有连锁反应的,随着洪都第一个妥协并倒下,昌飞就更顶不住压力了,之后也还是老老实实地将公司旗下的非航空类业务选择清空,不过他们的选择和洪都却有些不一样。
  也就是这一点,就充分地显示出了洪都和昌飞两方的本质性不同:“我们也同意,可以将公司旗下的非航空类业务全部清空,不过和洪都不同的一点则是:我们要求把百分十二的曙光公司股份换成现金,分别以百分之七十的人民币,百分之三十的美元为支付形式,直接支付到我们公司的账上。”
  这话简直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而作为之前还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洪都当然不能看到昌飞犯糊涂啊,也是小声地提醒着:“老哥,现在的曙光公司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都清楚,那绝对是前途远大啊!每年两位数的资产增长,三年时间就能够总资产翻一番,这样优质公司的百分十二股份,你们现在可真舍得?”
  “没有什么舍不得的,昌飞等不了曙光公司每年的那些分红,我们现在就需要现金。昌飞没有了汽车业务之后,就只有一心一意地做直升飞机,但我们到现在都只有直八这一款飞机,而且还没有最后的定型。光是这样的一个型号绝对没法养活公司,所以我们要想活下去就必须要开拓更多的直升飞机市场,而用这笔资金来提升昌飞的技术实力,开发新的直升机型号则是必须的,我们别无选择。”
第702章
来一个五年计划
  昌飞的表现很有一种破釜沉舟的感觉,这是让包括杨辉在内的所有人都感到惊讶的,而最后的曙光公司方面自然也是爽快地同意了这个要求,百分十二的股份,这已经是一笔颇为不小的数字了。
  得知昌飞的直升机业务可以七千万人民币,并且还有600万美元的形式到账,这就足以让昌飞公司方面笑逐颜开,有这样的一笔资金到位,再加上之前国家承诺的五千万人民币,至少完成直11项目可以是绰绰有余。
  洪都、昌飞都选择了清空自己手中的非航空类业务,成飞、西飞,以及一大票其它的研究所、公司自然也是全部一一清点了自己单位旗下的非航空制造类业务,虽然这些业务好多都和曙光公司所从事的业务没有关系,但通过对社会出售资产、并提供挂靠的一条龙服务之后,这些单位还是多多少少有了一些资金。
  有些出人意料的则是,这些单位全部都准备把这些出售得来的资金投入到了曙光公司,少的能换取到百分之二的股份,而多的则是能够拿到百分之四左右,多多少少加起来之后,这些中航西南总公司旗下的单位居然认购了曙光公司百分三十八的股份。
  这也就是说,这一次曙光公司不仅没有因为昌飞那边的要求而支出大量的现金,反而是因为其它单位的现金注入,而增加了大约两亿人民币的现金,这样就可算是不少了。
  两亿人民币,这都差不多可以用来支持开发一款小型飞机了,当然,这仅限于共和国,比如直11这种飞机,研发它的研发资金也就是这样了,由此可见,这笔资金在九十年代初期,还是非常有购买力的。
  “既然这次所有股东们都齐聚一堂,那我就宣布一个项目,曙光公司将会以这次各位股东入股的资金,以及前期公司内部准备的1.5亿人民币,共计3.5亿,全部投入到我们公司的第一款轿车的研发中。从此,曙光公司不仅提供各个型号、系列的小型活塞发动机,我们还将要进入到新的领域之中。”
  曙光,这是中航西南旗下的子公司在地面交通工具领域的一次重大行动,而几乎中航西南旗下的每一个单位都对此期待着,这次曙光公司狂砸三亿人民币进军汽车制造业,或许这就是航空品质级别的汽车制造。
  也别说航空制造业的技术没法辐射到汽车制造业,这完全就是大错特错。
  首先,现代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不仅在航空工业有需要,汽车工业同样也离不开它,就拿西南科工旗下多家飞机设计研究所使用最普遍的CATIA软件来说,这东西在引进之后就不仅仅是飞机制造业可以用,对汽车制造来说,这就是如虎添翼一般。
  再看下去,在一些先进的制造、装配技术方面,虽然飞机制造是小批量的装配线,而并非是汽车制造业的流水线生产。
  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很难想到的是,上一位面不管是昌飞也好,冰城那边也罢,他们生产汽车的时候,用的就是飞机制造的那种小批量装配生产,这样的生产硬件设备再加上共和国国有企业的通病:低效率,实在不敢想最后会搞成什么样的结果。
  但现在不同了,西南科工已经开始建立脉动生产线了,这家伙至少要比以往的小批量装配线效率高了不知道多少,而且只要有需求,开发脉动生产线的技术团队,完全可以帮助设计汽车的流水生产线。
  诸如此类,航空制造业虽然和汽车制造业大有不同,但只要航空制造业做的够好,还是能够有很多的方面可以辐射到汽车工业,这一点毋庸置疑。
  ……
  当第一次中航西南旗下的子公司大会顺利闭幕之后,还留在帝都的也就只剩下了昌飞、602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当然,还有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方面,特别是608动研所以及311厂。
  这一次就是要特意把这几个单位一起留下来,而目的也是十分地明确,要准备布局中航西南以后在直升机行业的路线。
  当几方面的人员都共聚一堂的时候,一看大家都是直升机行业的单位,那肯定是十分的熟悉,相互打了招呼之后,这才发现周边居然没有一人和直升机行业是没有关系的。
  “杨总,您这是要准备……”
  “没错,如你们所看到的这样,我这次就是要听听你们这些相关单位的具体想法,要不然我之前让你们带上各自单位的总师一起来,那还能干什么,这次就是要顺便解决了我们在直升机领域的未来发展计划,我觉得应该说成制定我们直升机行业的五年计划更贴切一些。”
  直升机行业的五年计划,这真的是够带劲儿!
  环视了几人的表情之后,杨辉就知道这次是有戏了:“很好,那我们这次就先说说现在的直升机行业现状吧,之前昌飞方面不要曙光公司的股份,而是选择了要现金,用于在航空制造业务的生产设备升级以及技术研发,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像这样有魄力的单位已经非常少了,就冲这一点,我们国家的直升机行业也有望了。”
  这话可算是把昌飞那边夸了好大的一通,真是给搞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连忙把话题引到一边去,又给说起了昌飞的现状。
  “杨总,我们这不也是没有办法了啊,现在就是急需要资金,才能尽快研发出我们的拳头产品来。直8这款直升飞机实在是订单太少,就只有海军方面有一些订单,但这飞机又没法上驱逐舰或者护卫舰,所以我们昌飞要是打算就靠这一款飞机过活,那肯定会比西飞之前光靠轰油六项目更惨。”
  这话说的那可真的算是一个惨,可还真就是一针见血,要是直8这款飞机真的仅仅是只在是海军服役,就那么点儿的订单,昌飞还真就不用活了,虽然海军型的直八定型了之后,上一位面很快就有陆军跟进,要求研发陆军型号,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703章
放弃才能有更广的路
  杨辉倒是比较清楚,一眼就看出了昌飞心里面的小九九,并且还正面揭穿了昌飞的想法:“所以,你们就准备把这笔资金拿出来,用来开发另外的一款直升机飞机,对吧?”
  杨辉的话很明确,是在和昌飞那边谈问题,但还没有等到那边的昌飞说话,602直升机机设计研究所那边的技术负责人就先说话了。
  “是的,杨总你肯定也知道直11项目,这款飞机虽然已经立项足足两年,但立项时给我们的项目资金简直就是少的可怜,5000万完全就不够用。两年前立项的时候拨发给我们资金,到现在已经用的差不多了,所以现在急需要更多的资金用来满足直11的研发所需,而这就必须要有这样的一笔资金,相信这7000万到位之后,我们就能够完成这个项目了。”
  所谓夫唱妇随,用在这里虽然有些不太恰当,但随后昌飞又在602之后补上的一句,还真的就有这种意思。
  “朱总设计师说的非常对,只要我们有了这7000万之后,就再也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直11的进度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下去。两年前立项的时候,因为资金的原因迟迟没有开始详细设计,那就是因为我们当时的资金不足,不过我们也参考测绘并消化了很多轻型直升机的相关技术,现在资金全部都到位了,我们只需要最多五年时间就能够定型。”
  看着这位比自己要大上接近三十岁的朱总设计师:“朱总设计,您好。你真的就认为直11的订单会比直8的订单更多吗?我就记得之前立项这款飞机的时候,是因为采购了小羚羊武装直升机之后,才要求研制的一款超轻型前线侦查直升机,确定这东西陆军会大批量采购,况且国内军品的利润本来就低,恐怕这依旧是有些不太乐观吧。”
  杨辉是后来人,他是非常清楚直11这款飞机的情况的,原本直11就是定位于小松鼠、小羚羊、小鸟这种武装侦查直升机的东西,上一位面这款直11是在2000年才正式交付部队,但部队那边很快又有了直9W系列的武装侦查机,再后来到了10年之后,更是要面对直19这样一开始就在设计上定位于武装侦查机的家伙。
  因此,直11这款所谓的武装侦查直升机很快就失去了使用宠爱,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军队是看中了超轻型武装侦查直升机的采购、使用成本低,但在2000之后的国内军费大增长的情况下,这一点也就不是那么的重要了。
  这才最后导致直11渐渐地淡出了国内的视线之中,取而代之的则是直19、或者是直9WZ,至于直11这款飞机,还真就没有多少人清楚,这不可谓说是一款军队投资失败、设计制造单位也失败的产品。
  而又因为直11这款飞机一开始就是按照军队的要求,仿制了法国的小松鼠武装直升机,这就导致飞机在航电上的问题:因为军队的特殊要求,飞机不得不使用抗干扰能力强的电子元器件,但是这又不能满足民用市场需求。
  再有一点,因为军队要求的是仿制小松鼠武装侦查直升机,导致直11这款飞机和小松鼠直升机在外形上实在是太像了,虽然飞机是挺还看的,但是投入到民用市场的时候又暴露出问题了。
  直升飞机好歹也是好近百万的东西啊,能够用得上这种交通工具,那怎么也是属于见过市面的,一款扎扎实实近百万的山寨货,这要飞出去,可就是真的不好意思见人啊!
  也别说什么性价比,高性价比往往意味着低盈利,这对于以后打算要光靠航空器业务过活的昌飞公司来说,是绝对不能够容忍的。
  杨辉心里面对直11无限地感叹的时候,朱总师在这个时候吭声了:“确实,我们预计军队也不可能采购多少直11,但我们经过了详细的调查之后发现,直11这种级别的直升飞机在民用市场潜力巨大,我们这次之所以自己出钱也要继续把它研发下去,就在于我们更加看好民用市场。”
  好嘛,这还真的是看好民用飞机市场了,但杨辉之前所考虑的问题,却是一个也没法逃避,现在就是时候提出来了:“民用市场?直11这样的飞机要投入到民用市场,它的问题有很多,比如……”
  越说到最后,杨辉就越能够看到朱总师的脸上是越来越难看,但是没有办法,既然杨辉本人知道直11这款飞机的弊端,那就必须要正视它,早一天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才有可能真正地皆大欢喜。
  当说完了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整个会议室静悄悄地,不说一颗针落地的声音,就算是人呼吸的声音都是能够听到的,那种寂静感觉,让人感到无比的窒息,一直持续了很久很久……
  “杨总,这个真的就没有办法解决吗?我们的直11真的就存在着如此多的弊端,而且还没法解决?”
  “当然有办法,增加直11的吨位,采用两台涡轴8发动机,使得直11拥有更充沛的动力之后,就可以安装更多的机载设备、更多更丰富的机载武器,从超轻型侦查直升机变成轻型武装侦查直升机,这样的飞机才是未来的武装直升机该有的道路。”
  杨辉这个人就是实话实说,但到了最后会有什么结果本人也是一清二楚,这样的双发直11绝对不可能立项,因为采用两台涡轴8发动机的直升机,在共和国叫做直9直升机。
  同样,朱总师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问题,连忙摇摇头:“这就算了吧,采用两台涡轴8发动机的不就是直9嘛,现在国内正在对直九飞机进行国产化之中,肯定不可能允许上马一款和直9同一个级别的飞机,所以这条路走不通。”
  看着朱总师摇头的样子,杨辉也是再泼上一盆冷水:“那就没有办法了,直九这一个级别的飞机才是前线武装侦查直升机的方向,刚过去的海湾战争中就有一款和直九同一级别的武装侦查直升机大放光彩,它就是美国的OH-58D武装侦查直升机,在战争中多次摧毁了伊拉克沿海目标,如钻油平台、快艇、海防工事等等。”
  OH-58D直升机和直九同一个级别,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美粉,国内没有道理不在直九的基础上研发一款同样定位的直升飞机。
  要知道的是,国内立项直九武装型的时间,甚至比直11上马的时间还早好多年,而且是只需要在直九W武装直升机的基础上,增加上侦查设备就行了,这真的是不要太简单。而在上一位面,这样的一款飞机就叫做直九WZ,在各方面都是完爆直11。
  朱总师的情绪有些低落着:“我明白了,这话的确说的有道理,直9武装型改为武装侦查型的潜力比我们的直11大了很多,而且这款飞机的机体平台先进、生产量足够大,成本应该也可以控制下来,它确实比我们的直11更有竞争力。”
  “明白了吧?直11武装侦查直升机绝对不会有多大的市场,未来的武装侦查直升机的道路一定是双发轻型直升机,直11要想继续发展,放弃武装侦查型号,做一款单纯的通勤直升机或许是一条路。”
第704章
吾有上中下三策
  “所以,这次的超轻型直升机项目,也就不要再考虑什么武装侦查型,趁现在正好大家都还在帝都,待会儿直接就去同陆军方面好好沟通一下,说服陆军那边,取消对这款超轻型直升机的武装侦察要求,让项目的设计能够完全解脱出来。”
  所谓的完全解脱出来,其实也就是回归直升机最初的作用:运输。
  运送人员,这是两吨级超轻型直升机的最大的用处,只要能够把这一点做好了,项目不管怎么样都能够有不错的发展空间,至于其它的各种特殊改进型号,那得要是后面才需要考虑的问题。
  朱总设计师在心里虽然早就有些猜到了杨辉的想法,但真的听这话说出来之后,却又是另外的一番景象,实在是这种主动把项目的初始订单推掉的行为,只要是一个正常人都不敢下定决心,更何况是现在直11这种特殊情况,它除了军队以外,好像就没有其它的单位下过订单啊。
  “杨总,这真的要把军队那边的订单放弃吗?我们的直11飞机初始资金5000万可是军队那边出资的,这个时候要是说不能满足军队的要求,我们这是要挂上黑名单的啊!”
  也还别说,这军队之前出资的5000万在现在还确实挺麻烦的,但情况则是直11这个项目是真心的不好做,除非……
  “行了,你就按照我说的这样,待会儿结束了会议之后,由朱总师带着直升机总体设计生产方面,就先去和军队那边沟通一下,一定要尽量想办法,说服军队不要再坚持直11武装侦查型,这个项目是真的没有前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1/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