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3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9/483

  而这说法,自然是杨辉早就已经想好的,到时候中航西南内部会采购一架MPC-75公务机,而且就装这台CG-2000发动机,到时候由杨辉第一个乘坐这飞机,这方面绝对不能含糊了,而这也正是民航飞机行业后来者经常用的招数。
  比如,苏联时期的图波列夫总设计师让自己的儿子驾驶苏联的第一架喷气式客机图104首次执飞英国航线,甚至共和国一直被诟病的商飞公司,那也有过董事长、副总经理在ARJ-21还没有投入市场正式运营的时候,亲自坐上飞机飞往朱海航展完成展示。
  能够展示一家公司对自己产品信心的,只能是高层身先士卒地起到表率作用,否则谁又会把自己的生命交到一个刚刚进入行业的“毛头小子”设计的飞机上面,这就是现实,是必须要承认的客观因素。
  倒是有些惊讶地发现了一个新情况,这个时候已经很少看到温总师参与到CG-2000测试中了,后期的测试工作都交给已经入了共和国国籍的一位伊夫琴科设计局的副总师伊格尔·费道洛维奇·克拉夫琴科。
  而杨辉对这位倒还有些印象,似乎,按照上一位面的发展,这位最后会在2010年当上伊夫琴科设计局的总设计师,而现在好了,给拐到了共和国来做航空发动机的总师,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令人有些欣喜的消息。
  打过了招呼之后,可以看到相关工作人员还在围着发动机进行测试工作,固定在台架上的发动机少说也装了有近十台,这确实是挺烧钱的项目。
  CG-2000作为民用航空发动机,肯定有国外的适航证体系卡着脖子,那么基于CG-2000研制的QC-160燃气轮机就没有这方面的限制了,同样位于巴蜀地区的420厂现在同样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QC-160的测试工作。
  第一批和第二批被派到普惠参与TF-8燃气轮机研制工作的技术人员已经返回了单位,在确认了都没有问题之后,大部分被安排到QC-160项目组,加班加点地抢时间,抢进度。
  QC-160是计划要给海军新一代驱逐舰使用的动力系统,而按照海军之前的计划,这级军舰大概是要在95年开工建造,而在92年这段时间里,海军已经同俄罗斯商量好了需要引进的技术合同。
  这一位面倒也没有引进什么无风(施利基)防空系统,只是一步到位地采购了四套“里夫M”中远程防空系统,虽然价格比较贵,但好在是拿到了技术授权,以后可以自己生产并进行一些改进。
  而这些都是海军那边故意说给杨辉听的,其用意自然不多说,就是要催促中航西南这边加紧QC-160的研制工作,要五年时间之内完成所有的设计定型工作,保证新驱逐舰的动力系统不会存在问题,并且可以投入到使用当中。
  对于这种要求,杨辉倒是觉得没有太大的压力,要说这次的航空发动机改舰用燃气轮机,一般来说是不需要研制航空发动机那么上的时间,就算420厂没有太多的相关经验,用五年时间也大致可以完成所有的设计定型工作。
  这一切的前提是航改燃的航空发动机本身不存在大的故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燃气轮机在测试的时候不会出大问题,好在这个时候的CG-2000确实已经没有了大问题,更多已经是出于收尾阶段,大都是按照适航证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数据补充测试工作。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就是因为CG-2000一开始就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中间也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并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工作,后续的型号衍生设计大抵也不存在太大问题的。
  杨辉到了420厂的时候,按照吴总师给的说法就是发动机测试一切正常:“现在进度非常不错,我们的发动机在今年年初开始第一次运转,若是后面不出什么大问题,按照现在这种高速推进的测试模式,有可能在93年就能完成设计定型工作,这样我们或许还能够争取到更多的时间,能把发动机装上海军的试验舰上面详细测试一番,只要在海军的专用试验舰上面测试通过,那么要装上驱逐舰使用也就真正的不用担心了。”
  装上海军的专用试验舰上面进行测试,这的确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记得共和国海军第一艘专用的试验舰就是97年服役的,若是现在提出这方面要求的话,或许海军那边是可以提前几年该项目的建造工作,这自然又可以给QC-160争取到足够的测试时间。
第754章
又一位女将
  能够早一些通过军队和国家的定型测试,对于这套新研制的QC-160燃气轮机动力系统有很大的好处,同样也能够给海军带来更大的信心,只要动力系统能够在试验舰上运转起来,后续海军的新一代驱逐舰技术风险就又能够小了很多。
  对于这种好事,杨辉绝对是第一个支持,当即就答应了坐在自己旁边一副胸有成足样子的吴总师,甚至这个时候都可以打算直接拿起电话联系海军那边,而最终还是忍住了,并没有在这个时候去打电话,现在是该谈项目的时候。
  虽然是大致地清楚了QC-160的进度,但整个420厂也并非仅仅是推进了QC-160燃气轮机一个项目,TF-8自然不用说,那虽然只是一款民用燃气轮机,但好歹也是能够在以后赚大钱的一个项目,还是应该重视一番。
  而相比起来,这个时候420厂同样重要的另外一个军品项目,大概就要数之前已经定下来要引的AL-31F发动机大修线,引进31F大修线并提高这款发动机的寿命和可靠性都是向巧一人在负责,但于总师作为扎根在420厂的燃气涡轮机行业技术大牛,若是说他没有参与到项目中是绝对不可能的。
  那么杨辉的寻求意见之举也就再正常不过:“420厂是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旗下不可或缺的一家单位,虽然以后是定下来走航改燃气轮机整机生产研发的路子,但现在的31F大修线同样也定在这里,我想吴总师应该也有参与过,那您现在对它的评价大概是?”
  老人家明显是没有料到杨辉会问到这个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的一个项目,而心里面思量一番之后,大致才有了想法,这也就给出了一个还算中肯的评价。
  “要说这条31F的大修线嘛!我倒是还没有看到工厂这边安装到位,毕竟现在的十号也还在试飞当中,大概等到飞机真正投产并服役之后,都需要好几年时间之后才会说到发动机大修的事。不过,我这些时间看那个叫向巧的女娃也不一般,技术、管理两方面都是一把好手,前不久已经从俄罗斯乌法工厂那边完成培训回来,带回来了十多台各种原因报废的发动机回来研究,现在正对那些发动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还是挺有想法的!”
  一想到这些时间工厂技术部门的变化,就连吴总师也不得不感叹自己实在是老了,这时代终究是年轻人的舞台,他是看到了向巧还挺有能力,能够把一大摊子的项目维持下去,已经证明了她的能力,吴总也就顺水推舟地助其一臂之力。
  这年头一位“女将”要能够向上发展,也注定是需要更多的努力,而吴总师则愿意给她这个帮助,这似乎也让吴总想起了之前自己的另外一位女学生,仔细想起来,大概那还是自己在做斯贝项目的时候吧!
  想也怪多的,吴总师也就多说两句:“这向巧各方面都不错,挺像我之前的一位学生,还记的大概是叫做李远铃,是为数不多得到我真传的学生,不过在斯贝航改燃项目下马之后,她也就心灰意冷地回东北相夫教子,现在想来确实挺可惜的。”
  尽得真传的一位学生,这样的评价在吴总师这里确实很难听到,看来确实是一位很有技术的能人,而且也有相关的项目经验,或许是应该请她出山来,至少现在吴总师的年龄也摆在那里,能够完成这次的QC-160项目大概已经是非常难得了,再往后若是想继续这种大项目也是有心无力了,恐怕也确实是需要考虑一位能够真正接班,并扛起这燃气轮机项目这块的人来。
  至于说什么心灰意冷,其实这些都是虚的,只要吴总师能把QC-160项目走完定型,开辟了稳定的一片天地之后,想必来自恩师的召唤还是会听得,这种技术很牛鼻的人物又怎么可能真的忍受相夫教子的生活。
  如此也就有了计较:“吴总师啊!虽然这向巧确实能力不错,但我也明确的给你说吧,这样优秀的人才以后是肯定不会留在420厂这一隅之地。你大概也知道现在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总经理,也就是之前0112所的白所长,他也要退休了,而向巧则是他指定的接班人,所以这420厂的未来,还不太好说啊!”
  一老一少两人就这样谈论着,至于目的是什么,大家其实都是清楚的,只是吴总师这个时候还是有些犹豫不决,毕竟……
  也不知道过了到底有多久,同样也不清楚心里做了多少挣扎,但最后还是不忍心自己的事业就这样没有了传承,或者说更不忍心自己悉心培养,并且大有可为的人才就真的泯然众人。
  “也好,既然情况是这样的话,那我也就拉下这张老脸,再去问问她是不是有意愿从操旧业,不过这种事情还是等到明年QC-160定型之后再行动,到时候看到这边的成果之后,相信我再邀请她就能更容易一些。一个女人拖家带口的,现在要让她从东北转到西南来,肯定要给她看到光明地未来和足够地信心才行,不然我老头子也还是不愿意再打扰她,经不起折腾啦……”
  “经不起折腾了,经不起折腾……”
  杨辉的心里面默默地反复念叨着这句话,那自然也是颇有感触,整个共和国的燃气轮机行业确实经不起折腾了,它需要一个安静且合适的发展环境,而这也正是杨辉极力想要营造的氛围。
  终究还是认同了吴总师的说法,这事儿需要缓缓:“确实如此,但大概也可以联系一下她嘛,先说一说我们现在所从事的项目,不用她那么早就做决定什么的,等到明年项目定型并装上试验舰的时候再做决定其实也不迟,反正我们还有一段时间可以再等等。”
  ……
  在一整个下午的闭门谈话中说了很多,杨辉这个领导也算是仔细听取了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切身想法,倒是很有每年到了年关的时候,国家常委巨头集体去看望老革命的既视感,不同之处在于420这里的老革命还在继续发光发热,而杨辉也并非是什么中楠海几巨头,但他们的事业却同样不俗。
  这边420厂继续着各个项目的进度,而行色匆匆地杨辉却要着急赶回贵羊那边,因为那边有一件喜事,等待了这么些年,它也终于要首飞了。
第755章
冲喜
  匆匆地赶回贵羊,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多种多样,若说是因为有喜事,这当然没有错误,毕竟这次确实有一款飞机要在贵羊首飞,但要说全都是喜事自然就错了,这次可谓是喜忧参半。
  刚下车,杨辉第一时间就来到了一所的歼18项目部,这次歼18终究还是出了事故,对于这种在接近飞机首飞的关头才发现问题,确实让人挺不爽的,但出了事故之后终究还是要面对,不管心里再怎么不爽,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怎么严重都一样。
  看了看机库里面正在紧急排查故障的攻关组,纵使心里再怎么有火也冷静下来了,这个时候还是要相信专业人士,由项目两总带队进行排故检查,这已经是现目前能够最大限度拿出来的技术力量了,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相信这些年一路风雨磨炼出来的技术队伍。
  示意旁边站着的人都跟自己到一边去,就在距离机库不远处的地方:“先说说吧,这次的情况到底怎么回事,之前我们都已经说了争取年前进行首飞,现在这一搞,想在年前首飞也不可能了,不过这不是重点,现在的重点是排查出了故障没有?”
  杨辉已经满脸都是的关切神色,但回答他的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杨总,这个问题也是前天进行地面滑跑的时候才发现,歼18动力系统的两台发动机在滑跑中同时出现了相同的发动机控制动作无效现象,所以我们在排除故障之前绝对不能进行飞行测试。”
  真是越听越着急,杨辉同样也是搞过技术的,当然知道两台发动机同时出现同样的技术故障意味着什么,这绝对不是偶然,而且肯定是设计方面出了问题,而这种问题要是不知道原因的话,它偏偏还不好解决,这确实让人很揪心。
  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现在这情况确实是急不来的:“我大致明白了,这次歼18的年前首飞就放弃吧!一定要排除了故障才最保险,项目往后拖延一些倒是进度不怕,后面几年试飞的时候抓上来就行。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滑跑中出现这种重大故障也是个好事,至少我们知道了这里存在问题,肯定也就不会让这等重大技术故障随着飞机带上天,挺好地!”
  这个时候除了自我安慰一番以外,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办法,解决问题也只能是用时间去等待技术人员完成最终的排故工作。
  也就在这个时候,从机库里面走出了歼18的总设计师孙惠中,一眼看去就能看出这是精神不佳的样子,想来是这几天长期精神压力和操劳的原因吧。
  为此,心里微微地一酸,其实这种情况在航空界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也不好多说什么要强制命令去休息之类的,反正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杨辉自己就经历过类似的情况好多次,就连老婆杨月同样也经常遇到,大家真要到了实在受不了的时候,不用猜都知道这个时候在机库的某个角落里,还是配备有行军床之类用作休息的地方吧!
  赶紧走过去,别的什么话也不说,紧紧地握着手并拍拍肩膀,一个眼神就是最好的沟通,这一切都在不言之中。在众人围过来之后,孙总师这才一屁股坐到花台上面,又轻轻地捶了捶腿之后,才拖着疲倦地声音。
  “大致的情况也算是排查出来了,我们要明确的一点在于首飞机使用的是涡扇10发动机,这款飞机经过了长达五年时间的高强度使用,累计已经有了26万小时的在机运转时间,本身是没有太大的可能出现大的设计问题,所以我们把问题盯到了机体的设计上面。”
  这倒是挺实事求是的,该谁的问题就谁承担,不会把更多原本是自己这边的问题推卸到别的系统身上,这至少是做科研技术的人该有样子。
  而后众人还是一脸求知地表情,孙总师则快人快语:“问题就在于,我们这次的涡扇10发动机并非是歼18到了最后定型交付的时候所计划要安装使用的发动机,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并非是全面按照涡扇10发动机的要求来设计发动机控制系统,更多的还是考虑到以后定型安装的涡扇12来进行设计,所以才造成了部分发动机控制系统和飞机并不匹配,这就是我们初步得出的结论。”
  听到这样的结论,倒是让人还算比较信服,至少这不是设计中隐藏的问题,只是属于在设计中没有兼顾到的一些方面,至少还能够知道怎么进行改进并排除这些故障,这相比之下就要好很多了。
  于是,众人心里也就算有了底,知道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杨辉很快就有了一些想法:“若是这样的话,恐怕你们就需要对飞机的动力控制系统进行全面排故检查。由于涡扇10采用电气控制的部分远没有涡扇12多,那么我想问题很有可能就出在了这方面,大致也应该是在设计歼18动力控制系统的时候考虑了更多的电气控制标准,所以也会和涡扇10的机械控制有些不匹配吧!”
  反正杨辉能想到的问题大概也就是出到了这里,其它的方面出问题应该是不大可能的,也就直接把自己所猜想的故障原因说了出来,仅算是做个参考也好,或许问题还真的就是这样,这种事情谁知道呢?
  看了看杨辉之后,孙总师还是默默地点头了:“没错,杨总说的和我们技术攻关组初步得出结论是一样的,所以在我们后面几天的时间中,还需要将飞机拉出来重新进行飞机和动力系统之间联调测试,只有一项一项的进行了测试之后,自然就能够排查出具体的设计缺陷在哪里,到时候改进设计应该就是比较简单了。”
  都是内行人士,稍加想想之后就知道这次问题确实有很大的可能就出在这里,皆是对此想法非常认同,而这也给了孙总师很大的鼓励,站起来就要进入机库那边继续安排随后几天排故所必须的动力联调测试。
  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在真正确认并排除故障之前,谁也不能保证这次是对的,紧张地排故工作需要更多的是“大胆猜想、仔细测试和验证”而并非是自信满满。
  孙总师又一次走进机库之后,杨辉就这样在外站着看了十多分钟,同那些偶尔空下来的排故攻关人员微笑地点头招呼之后,还是选择转而离开了这里。
  一路上,杨辉大致还是思考了一下,若是这次的故障就是刚才所猜想的那样,解决方案应该就只有两种,或者说是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发动机迁就飞机设计,或者飞机迁就发动机设计,此外别无他法。
  所谓发动机迁就飞机,自然就是在确认故障之后,临时将一些涡扇10发动机的机械液压控制部分改成电气控制,这需要0112所那边的配合,他们有涡扇12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拿过来根据涡扇10在此之前大量耗资之后测试出的宝贵数据库改一改,差不多就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案不需要动飞机的设计,而且以后换装涡扇12也能够更容易一些。
  另外一种就是按照涡扇10的机械液压控制要求,再飞机上面安排相应的机械液压控制管路,这些管路需要穿过机身直到到座舱,而这样的改进就需要把飞机再一次拆开,而且复杂的液压管路还并不好安排。
  飞机的机体本来就是寸土寸金,更何况是战斗机,哪来的空间安排多出设计之外的管路,而且安排这些管路还需要额外对飞机受力情况复杂的闭式盒段结构进行打孔作业,但打孔之后的结构将受到严重破坏,这又需要对结构进行一定的加强,可谓是麻烦重重。
  所以,这次的问题解决,恐怕就需要0112所那边发动机设计队伍更多的受累了,好在之前涡扇10研制中自己走完了所有过程,控制系统的小小改进还是比较简单的,这一切都因为0112所完全掌握了这款发动机所有的测试数据,一切都是那么的得心应手,要是换做一款国内没有详细研发测试数据的发动机,谁敢来动这些固有的设计?
  而这,就正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好处,其它的绝对是无解!
  不再多想这些关于歼18排故的事情,这次歼18的故障算是坏消息的话,那么就需要用一个好消息来冲冲喜,正好这次贵羊这里还有一款飞机要进行首飞,它不是别的,正是立项了好几年的国产预警机项目。
  距离立项时间才三年时间不到,虽然也从俄罗斯那边挖来了“量子M”机载预警雷达系统的研制队伍,但是这次对雷达进行大改,终究还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完成的,所以这次首飞机上面也并没有装上雷达,但没有雷达也依然要进行首飞。
第756章
空警100
  作为一款预警机,在没有安装预警雷达的情况下进行首次飞行,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让人感到是天方夜谈,但仔细想来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虽然这次预警机载机平台选择的是装有四台涡扇9发动机的轰油5空中加油机平台,延续了轰六甚至是图16的优秀基因,那绝对是成熟且可靠的,但这也仅仅在是作为轰炸机或者加油机的时候,要改装成预警机对飞机的气动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这个必须要好好研究研究。
  预警机上面要背一个装有预警雷达的大盘子,那东西是绝对是要增加气动阻力的,而由于位于垂尾前方的雷达罩厚度大且边沿钝,飞行中罩后气流产生分离引起紊流,作用在垂尾上就产生振颤,也就不好控制飞机的航向姿态,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在国际上已经有了比较常见的办法,但真的到了实际情况中,还需要靠试飞数据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所以,即便是整个预警雷达系统还没有完成研制工作,但在国内早就有了成熟的大型飞机平台时,先把雷达罩给装上飞机,没有雷达就装一些配重在里面,甚至机体内部都严格按照计划中大致布局的设备,同样采用大量的配重来做到最大限度地模仿一整套机载预警系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9/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