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3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0/483

  就这样,一架没有安装预警雷达的预警机被安排了首飞工作,而这架原型机的最大用处就也就是用来测试预警机的新气动外形是否合格,噪音、气密是不是达标,将以最大的能力保证能够先一步完成机体的测试工作。
  对于这些事情杨辉大多也是知道的,负责整个预警机项目的王总师也对此深表认同,他也是清楚地知道当年空警1号试飞的过程中,在空中所遇到的那些险情,那些过去的各种经教训告诉众人,预警机的机体设计一点儿也不比那套机载预警雷达轻了一两分。
  首飞机已经被安顿到了机场旁边大型机库里面,这是在新建贵羊航空工业区的时候,考虑到了以后预警机的需要所特意建造的,里面各种设备齐全,就算是要在这里面对预警机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检修,里面的设备也完全能够满足需要。
  首飞的前一天晚上,杨辉还是照旧来到了这一处机库,这次的运气还算不错,遇到了同样前来做最后巡视的王小莫总师,两人自是欣然谈到了这个众人最为关注的预警机项目。
  王总师并非是和飞行器设计搭边的,在此之前的王总师确实有设计过一款优秀的雷达系统,但那是安装在地面使用的雷达,哪里又会和机载平台搭上什么关系,这次虽然被任命为预警机项目的总师,但总体来说,他在机体平台研制这边几乎也是很少发言,主要都是由一位西飞那边派来的副总师在做这方面的事情,所以两人平时都是分工明确,各人也把自己的事情都做得挺好。
  而这次王总师来到这边,虽然有一些原因是因为明天就要首飞,但更多的还是要宣布一件大事:“好了,大家都暂时把手中的活停一下,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都快来听听。”
  作为项目总师,虽然平时不怎么插手这边机载平台的事情,但肯定还是在整个项目部很有些威信,一旦发出了号召之后,大家还是相继停下了手中的活,三三两两地围了过来。
  现场负责预警机机载平台设计安装的是一位叫做聂忠良的中年人,远在81年研制轰六丁的时候就是项目总设计师,后来在研制四发轰油六的时候,作为副总师继续深度参与项目中,甚至之前的运七100系列飞机也都是他在带队。
  这次让他来协助做这预警机项目,仅仅只是一位负责飞机平台测试安装的副总师确实有些降低了档次,不过按照它他的说法则是:这次的预警机项目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突破,是国家耗费巨资、军队寄予厚望的重点项目,需要全国各相关单位派出精锐骨干力量配合,马总师在做MPC-75客机项目,自己作为轰油六飞机上很有造诣的副总师,自然责无旁贷。
  一个很有责任感的总师,说起话来也很有六七十年代的时代气息,听到王总师要来宣布一个好消息,也是很快就从飞机里面走了出来,走到这边同杨辉和王总师打了招呼之后,也就站在一旁安静地听着。
  这次就连杨辉也不清楚这好消息倒是关乎哪一方面的,心里面也还是需要好奇一番的。
  王总师见人都安静下来了,也就宣布着消息:“我们的飞机明天就要首飞了,虽然只是安装配重进行首飞,但这依旧是我们大家值得兴奋的时候,而这也正好,下午的时候军队那边来了消息,将我们的预警机项目军队编号正式定了下来,代号:空警100,意思就是说。这是一款起飞重量达到100吨的空中预警机。”
  这等消息在坐到杨辉这个位置的人听来,一时间还没有感觉到什么特殊地味道,但是那边的机载平台科研保障队伍倒是热闹开了,整个预警机项目一开始就是以机载预警雷达为中心,这从项目总师是安排了一位典型的雷达系统总师来担任就能看出来。
  所以,尽管这款预警机的编号还没有下来,但众人还是预计这款飞机的军用正式名称和军队编号会和雷达型号有关,再退一步至少也是接着之前下马的“空警一号”继续,给一个“空警二号”的编号,但绝对没有人想过命名的时候是更多地考虑到了机载平台的信息。
  聂副总师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也就不像其它工作人员那样高兴地跳着、乐着:“空警100,真没想到是这样的一个编号,我们这几年的累死累活倒是都觉得值了,那么王总师请你放心,我们这边搞机载平台的一定会对得起这个编号,一定试验交付一型合格的机载平台,保证不会掉链子。”
  而后,王总师也同其一起共勉了几句话,再往后则是杨辉给众人提前打气助威,并且预祝首飞圆满成功之类的,最后一直到了晚上11点过后,众人才把最后的事情做完,关上了机库大门之后各回各家。
第757章
四平八稳
  空警100首飞同样是安排在上午进行,牵引车把飞机拉出来的时候,众人第一眼看过还是挺壮观的,这大家伙装有四台发动机,机身上顶着大大的一朵蘑菇,之前已经得到过有关数据,这盘子的直径已经是达到了8.6米,比起早期空警一号直径7米的雷达罩又要大上不少,至少在雷达罩的直径上达到了和E-2预警机同一个级别。
  当然,这8.6米的直径其实已经是快要达到E-3预警机的9.16米数据了,虽然还有一些差距,但其实算起来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本来也没有要求空警100达到E-3预警机的性能,只要能够略微超过E-2C就算够用了。
  由于这次飞机安装了巨大的雷达天线罩,早期空警一号的经验告诉设计团队,给轰六的平尾两端再各自安装一块复合材料制造的轻量版小型垂尾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后来的风洞试验中,也确实证明了这是正确的一个设计。
  随着飞机继续被牵引车牵引到起飞点,这大家伙也终于是稳稳地停到了所有人的面前,空警100的首飞由于并没有安装机载雷达系统,说白了其实就是对新气动设计的试验,所以这架飞机本质上来说还是和轰油六没有太大的区别,自然也就很难引起高层的兴趣,仅仅是来了一些普通的空海军装备处的工作人员。
  而杨辉其实也乐得清闲,来太多的大人物有什么意思,不仅到时候还挺麻烦的,又搞得众人都是压力山大,于首飞工作必定也还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才对,现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首飞还是挺不错的。
  飞轰六这种大家伙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之前首飞战斗机只需要一位飞行员就搞定了,首飞MPC-75的时候因为机载航电设备先进,所以也只用了两位飞行员,但这次的空警100就大不一样。
  在轰油六研制的时候,国内的航空电子设备虽然有些进步,但仅仅是限于战斗机之类的,在这种大型飞机的航电设备研制依旧是没有太多的建树,因此依旧延续了老轰六的航电设计方案,这空警100同样也没有来得及改进这些,但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大致还都可以忍受。
  因此,站在杨辉面前的自然就是要进行首飞的机组成员,共计两位领航员、两位飞行员,一位无线电通讯员,这倒是比老轰六少了个尾炮操作员,那尾炮的设计在轰油六的时候就放弃了,同样的位置改成了安装红外诱饵弹。
  总体来说,虽然这款飞机的很多地方都不是多么的先进,但它至少是唯一可以满足目前使用需求的一款百吨级大型飞机,飞机装备了四台改进后单台推力达到6吨的涡扇9发动还是挺给力的,充沛的动力也是这次选择用轰油六作为预警机平台的原因,毕竟这预警机也是绝对的耗电大户,而这些电源自然也是要从四台发动机里面榨取出来的。
  一一握手之后,首飞机组想来也不存在多大的心理压力,至少这飞机是以轰油六为基础改进而来,而整个机组飞轰油六的次数绝对不少,最后在机长的带领下,成员也大踏步走进飞机里面,随后才各自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准备着。
  轰油六改进过来的这种100吨的大飞机起飞还是挺麻烦的,但好在机组成员都是老司机,在机长的指挥之下,首先是辅助动力系统启动,这将提供飞机初步用作全机系统检查的电源。
  各机组成员将各自管的都检查完毕之后,再通过飞机内部的通讯系统将结果一一通报给机长,确认无误之后,再次使用辅助动力系统启动2号和3号发动机(靠近机身的两台发动机),当两台发动机启动完成之后,随后才又接着启动另外两台分别为1号和4号的发动机。
  当四台发动机全都完成启动工作之后,整个机场都能够若隐若现地听到一些低沉地咆哮声,这是最纯粹的工业力量,虽然它有些年龄大了,但廉颇依旧,只要给足油料之后,依旧能够直冲云霄。
  虽不至于上九天揽月,但当这款预警机真的完成之后,凭借着强大的机载预警系统,指挥几十架战机横行一方还是不存在太大问题的,机长再一次检查了动力系统,副驾驶也同样检查了可动舵面的控制反馈之后,一切就绪。
  “塔台、塔台,01号预警机首飞机组准备就绪,一切正常,请求起飞!重复一遍……”
  虽然有01号机组已经准备完毕,但塔台那边却并不打算立刻放行,皆因为在他们前面还安排有其它的飞行任务。
  “塔台受到,请你机继续待命,听候指令!”
  同塔台再一次确认了命令之后,这时候01号的机长也是莫名奇怪的,这时候还有什么幺蛾子的事?不应该啊!
  在心里面奇怪的时候,这就看到了前方一左一右,分别从滑行道滑行到了起飞跑道的两架歼教七A战斗教练机,两机一前一后双机编队完成起飞动作并爬升高度,又各自兜了半圈之后飞到了机场起飞点的01号预警机后方低空,以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最慢的速度飞行着。
  这个时候当然知道这两架飞机是干什么的了,机长笑了笑之后,打算再次请求起飞,却是耳机中传来塔台的命令。
  “01号试飞机,允许起飞,祝你们成功!”
  接到了消息之后,机长马上在机组成员之间下达命令,自己也开始进行起飞工作,一些前期动作都已经搞定,首先是松开刹车制动器,这时候即便是发动机只是在怠速状况下,飞机依旧开始了向前缓缓滑行之中。
  大飞机的飞行和起飞同战斗机的飞行完全不一样,那种相对而言“四平八稳”的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过既然是起飞,那么,仅仅靠发动机怠速的那点推力是不够的。
  这时候的机长右手握住油门,眼睛看了看发动机推力表,稳稳地将油门推到发动机推力40%的位置,这时候明显就能够感觉到飞机的滑行速度已经在不断地增加之中,再次看着飞机的滑行速度,通过窗户往外看距离跑道尽头的距离标识。
  又是一番检查之后,知道一切情况都不存在问题了,这时候机长的右手再次握住油门杆,发动机推力从40%继续推到最大,之后将会按照最大预定推力运转,并输出大量地高温燃气,推动飞机高速滑行。
  随着滑行速度越来越快,机组成员已经隐隐感觉到了飞机有一种飘乎乎地感觉,似乎地面的那些引力已经不足以成为这架庞然大物的束缚,飞机依旧不断加速滑过起飞决断点,这就意味着起飞已经势在必行。
第758章
家常便饭
  在襟翼放下的那一刻,仅仅也不过是一到两个呼吸的时间,前后机轮先后离地,虽没有战斗机那种靠着高推重比可以做到大角度起飞的能力,但那种缓缓爬升高度的时候,大型飞机所特有的能够遮挡住阳光,能够在跑道上投影出巨大影子的能力,还是相当有视觉冲击力。
  随着飞机呼啸地飞过跑道尽头,平整地泥土地也同样被吹起扬尘,能在这云贵高原上看到如此一场大规模的扬尘和风沙,就连从长安过来的聂副总师也必须要说上一句:“真是够劲儿,这场面让人怀念啊!”
  一些同样也是从西飞那边过来的工作人员也附和着,但主题还是围绕着这次的首飞机,随后又看到了紧随着从后面低空通场的两架歼教七A,它们分别从机场跑道附近的灌木丛上方的掠过,这又是引起观礼人群一阵阵欢呼,特别是外围的一些贵羊市区来的居民,那肯定是第一次见到这等大场面,毕竟这种双机低空通场在平时还是属于很难看到的飞行项目。
  若不是这次首飞工作很重要,需要有伴飞机陪同,这种风险较高的项目一般也只有可能在航展和作战部队中看到,负责飞机制造单位这边一般是不会出现双机编队通场的情况。
  “这两架伴飞机还真是挺逗的,要是把飞机上的工程师吓到了,到时候我要踢飞行员的屁股,简直乱来!”
  嘴上说着挺唬人,但脸上的笑意则是怎么也掩饰不住,到现在杨辉都还能记得当年自己坐歼教七空中加油型教练机前往西飞的事情,那可就真是够刺激了,是值得让人一辈子回味的往事。
  而现在随着身份的变化,若非确实有那个需要,已经很少有机会再坐上战斗机浪一回了。
  在天空中的情况,自然就是另外一番情况了,当01号首飞机完成起飞之后,两架歼教七A紧随着跟了上去,其中一架飞到01号首飞机更高处几米的地方,飞行员偏转左右襟翼的角度之后,明显飞机有一个轻微的水平角度变化。
  前座的工程师的视野当然就更加开阔了,入眼之处是空警100首飞机那巨大的蘑菇盘,虽然测试中的蘑菇盘都贴片了分布式空气压力传感测试系统,但为了能够更好地观看到具体飞行过程中的雷达罩附近的空气流场,还是需有相关的飞机气动设计师亲自来实地观察一下,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人放心。
  拿着望远镜仔细的看了又看过后,感觉大体上雷达罩的气动和结构设计是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雷达罩下面的支架也非常稳固,看来这次的机载平台首飞测试中大致还是合格的。
  在感到已经很满意之后,这时候才放下望远镜,拿起之前从单位宣传处借到的老式双反海鸥照相机,咔咔地拍上了几张照片,这才满意地拍了拍很有年代气息的相机,露出了难得地笑容。
  “大致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我们拉开到安全距离吧!”
  这话都还没有说完,突然间就遇到一场让人毫无防备空气乱流,而歼教七这种小飞机又是非常容易受到气流环境的影响,虽然飞行员是常驻试飞站这边的专业试飞人员,但飞机还是在空中晃悠了几下。
  又凭借着高超的技术,飞机还是稳稳地控制了过来,惊魂甫定的伴飞机当即是远远地拉出了一个合适的距离之后,这时候才说打算去找一个好的观察角度,但这个时候的机载无线电里面却传来了01号首飞机组的无线电通讯员地声音。
  “伴飞、伴飞,这里是01号首飞机,我机在乱流飞行中的机尾出现高频震颤,飞行控制困难,飞行控制困难!”
  这段信息自然是通过预定的无线电频道传出来的,听到消息之后的两架伴飞机里面坐着的四人皆是心里面纠了起来,通常情况下发生了这等事故可就有些危险了,专业的试飞员当然知道这是意味着什么,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操纵着飞机就往01号的机尾下方靠过去。
  在以往,这个位置是典型的轰油六空中加油机进行授油的位置,现在用来观察01号的机尾震颤情况是再合适不过,当飞机调整到位之后,余光再一看另外一边,同样也是另外一架伴飞机占据了另一边的空中加油点。
  飞机上的气动工程师自然是拿起望远镜又仔细地观察着情况,但在这时候其实也是看不出来什么问题的,不过想来要是距离这么远的情况下,肉眼都能够明显看到机尾的抖动,那飞机恐怕早就已经空中解体了。
  仔细思考着刚才01号机组传来的消息,这种情况似乎是挺耳熟的,好像在哪里听到过,应该是……应该是……
  对了,空警一号!没错,当时也是这种情况,当年的空警一号它也是这种情况啊!
  按照现在的情况看来,应该是此前机尾增加的两个小的复合材料垂尾还不太够用,飞机一旦飞到高空乱流中就不好控制,甚至发生颤振,看来飞机需要继续在这方面强化一番。
  “我以大致明白原因,若能够控制飞行,请继续飞行,直到飞出乱流区之后再行汇报情况!重复一遍,若能……”
  在01号的机组传来肯定的回答之后,这次飞行测试依旧继续着,机长其实大致也能够评估飞机的飞行情况,首先这飞机显然还在控制中,这次遇到的问题应该仅仅是在偶遇了空中乱流的时候才会出现,只要能够飞出乱流区大概就安全了。
  01号预警机也没有计划用电传飞控这等高大上的设备,采用传统的机械飞控设计是很正常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想要保证飞行方向就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而这里的力气就是单纯地指体力活,一直要等到飞出去之后才能稳下来。
  情况不出所料,在半分钟之后飞机终于冲出了空中乱流区,机长明显能够感觉到操纵杆反馈的力矩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在机尾一直心惊胆战的无线电通讯员也发现恼人的震颤突然就没了,欣喜之余对旁边伴飞机上的工程师也是佩服地无比。
第759章
年底了
  “这里是01号机,飞出乱流区之后一切情况正常,一切情况正常,我机将继续执行飞行测试任务。”
  无线电里面是这样说的,但这次首飞的已经完成了计划中的飞行任务,同样也发现了一些不太合理的设计方案,虽然乱流中的飞机不管是什么型号都会不好控制,但这次的首飞机明显不一样,看来回去还需要加装两个腹鳍才行,光是增加的两个小垂尾起的作用还不够。
  心里面有了计较之后,当然也就下了决定:“任务顺利完成,返回机场降落,你机首先降落,伴飞机随后。”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0/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