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3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2/483

  杨辉说的这两种东西其实非常清楚,麻雀防空导弹自然不用多说,而阿斯派德防空导弹同样也是意大利在阿斯派德中距空空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若是霹雳11这款中距弹也改为中近层防空导弹,那么很大的可能就是得到这样的一款防空导弹,射程在大概在20KM左右浮动。
  显然是被杨辉的博学惊讶到了,没想到这厮涉猎如此广泛,曹司令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你也清楚这两款导弹?没错,我们确实打算在霹雳11的基础上开发出一款这种导弹来,但你也知道这两种导弹都是在80年代就已经落后,我们新时期的中近程防空导弹已经有了新的要求。”
  随着曹司令的话,其它的几位军种大佬同样也是猛地点头一阵,似乎这次的新一代中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在指标上已经有所增加。
  看到这等诡异的样子,杨辉的心里更是吃惊不已,难不成这是瞄准了最新版的麻雀防空导弹ESSM,又或者是最新版的阿斯派德MK30防空系统去了?要真是这样搞的话,倒也就不怪空军那说边要让魔都8院专心去做防空导弹项目,并且不打算让他们掺和到新一代中距弹上面。
  “麻雀防空导弹(RIM-7T)、或者说类似意大利改进出的‘阿斯派德MK30’导弹吗?若是我们能够装备这样的导弹,那就是再好不过,这两款导弹的射程都是达到了40KM的好东西,用作中近程防空作战实在是太合适了。”
  这杨辉想的倒是挺好,一来就直接把90年代国际上最先进并且还在研制中的两款中近程防空导弹搬了出来(紫菀系列是属于全新研制,不能算),RIM-7T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ESSM防空导弹的前身,最终这款导弹是整合进了美帝海军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里面,做到了传说中的神话一般的一坑四弹,那么现在的魔都8院能够研制出这种导弹?
  不是杨辉不相信,实在是这听起来就太唬人了,这真的是不大现实啊!上一位面在99年立项开始的红旗16,最后也都还没有做到ESSM的水平,要知道当时魔都8院肯定也掌握了霹雳11的所有技术,各方面已经比现在这个时候强了很多,但最后不同样也只做出了尺寸堪比标准1导弹的大家伙嘛!
  至于说什么红旗16的导弹是仿制了施利基系统中的9M38M1防空导弹,那完全是没有多少可信度的,这仅仅是导弹的外形看起来有些像而已,但是出生更晚的9M38M1的外形其实和标准1也是一样的,所以……
  杨辉虽然非常敢想,也非常地羡慕ESSM防空弹,但也知道双方的实力差距到底有多大,这听起来就给人一种不现实的感觉。
  相比起ESSM这种超高技术要求,魔改到近乎是重新设计的导弹,杨辉更愿意相信军队是要求研制的一款指标大致和阿斯派德KM30差不多的改进型防空导弹,这种设计相对起共和国来说才更加现实一些。
  阿斯派德MK30导弹,又称之为阿斯派德2000型(西方国家很多面向2000年定型的装备都是有带上一个2000的癖好)导弹,这款导弹相比起ESSM虽然要落后一些,但是技术跨度和要求都不是太大,导弹气动构型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它仅仅是对弹翼进行了切尖,变成梯形翼设计,虽然没法同ESSM那种直接把主翼改成类似标准防空导弹的边条翼设计来的更袖珍,但这款导弹的翼展依旧有了很大的减小,相应的发射筒也能变小很多,再加上由于没有采用固定的边条翼设计,主翼依旧是可动控制,这样就让导弹发动机的矢量控制要求不用太高指标,对于发动机来说也算是一份福利了。
  但不管是阿斯派德2000还是ESSM,这两款防空弹都是加大了弹体的后半部分直径,都是从原来的203mm各自有了大幅度的增加,阿斯派德导弹的后半部分直径增加到了234mm而ESSM的直径则直接增加到了254mm,所以阿斯派德2000对飞机的射程接近了40KM,而ESSM对飞机的射程更是到达了50KM。
第763章
体积控制的不错
  强如美帝或者意大利这样的国家,那都需要通过加大导弹后半部分弹体直径的手段来增加射程,按照刚才军队的说法,恐怕这次以霹雳11空空弹为基础来改进,肯定也是要增加导弹的后半部分直径才行。
  在杨辉各种想东想西的时候,刚才听了这话的军队大佬都是惊讶了,对于杨辉说的麻雀导弹超级魔改型RIM-7T导弹,大家都还是有听说过,这是一款在88年就宣布了设计构想的一款改进型麻雀导弹,看那指标也确实很漂亮。
  但是,所谓的阿斯派德MK30导弹,似乎还真的是没有谁听说过啊,这感觉好像有些……
  “哎!那个杨辉你刚才说的……那个……那个阿斯派德MK30是什么导弹,我们军队情报系统都还没有听说过啊,你哪里来的消息?”
  咣当一声,杨辉差点就吓瘫了,难道现在意大利还没有宣布这款导弹的研制工作吗?记得上一位面的确是93年宣布的啊!并且是采用了抗电子干扰能力更强的半主动雷达导引头,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梯形弹翼、尾翼设计。新的发动机使导弹后弹体直径增加到234毫米,发射重量增加到225千克,最大射程增加到40千米,导弹得到了意大利空军的订货,用来升级“斯巴达”地空导弹系统……
  等等,93年,这93年……
  还真是被自己坑惨了,虽然现在也是93年,但是这才仅仅二月底啊,说不定这导弹还真的是没有公布出来,若是这样的话,拿真的就要完蛋了。
  但不管心里面如何后悔与憋屈,都是绝对不能够表现出来的,想在需要找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出来,也说不定军队并不会去调查这种事情,又说不定这款导弹就在前几周公布了,反正谁知道呢!
  整理了心情之后,就做出了一副相当惊讶的样子:“难道军队不知道这东西?这就怪了,大概也有可能是那边才没有公布吧,我这也是刚刚从欧洲得到的消息,据说意大利研制方正在用这个项目同紫菀15争资源,要是现在都还没有正式宣布消息的话,恐怕这项目最终要败给紫苑15啊!”
  说完,杨辉很配合的摆出一副忧心忡忡地样子,心里面却对自己这种能够机智地转移话题的技术非常满意,就不信军队这帮家伙在听到紫菀15的时候还不会随着自己一起来,大家共同感叹一番欧洲佬的奢侈。
  那事实也确实不出所料,在抬出了紫菀15来当靶子之后,军队大佬刘副主席也是感叹无比,遥想着、羡慕着……
  “紫菀15啊!这东西确实很好,可惜我们还没法达到这个程度,说它那简直是奢侈品也不为过,不过这次魔都8院也有打算借鉴紫菀15的思路,曹司令你给杨辉说说吧。”
  对于军委副主席的吩咐,空军司令当然要执行,况且曹司令本人也确实想要抛砖引玉,听听杨辉口中的阿斯派德MK30是什么情况。
  “哦,那我就大致介绍一下吧,这次魔都那边的方案主要就是打算不改变霹雳11的原有弹体设计,通过串联加装固体推进器的方式,来研制一款增程型防空导弹,和紫菀、标准系列的增程型的方案大致差不多,我们都觉得还有可行性。那么现在你说的阿斯派德MK30是什么情况,说出来我们也参考参考。”
  要采用加装增程推进器的方案,那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要说这种设计在共和国新时期的防空导弹上面是绝对没有过的,这一位面的魔都8院是很有想法啊,看起来还不错的样子。
  不过这种方案也仅仅是看看就好“这倒也算是一个思路吧,不过我们这霹雳11的长度本来就已经不带短了,若是还要串联增加一级助推器,恐怕以后这款导弹想要上舰载垂直发射的话,那恐怕就真的有些困难了,这种导弹太长就超过船体所能给出的垂直发射装置的深度吧?”
  还真别说,杨辉这话就正好猜中了现在海军对这改进方案最大的不满之处,张司令也是没有办法:“要不然还能够怎样?要是走其它的方案也行不通,重新设计一款导弹好像又不太划算,我们军费不够用,所以正同8院进行沟通,让他们提出新方案来,保证导弹的长度尺寸不会有太大的增加。”
  眼看情况都这样了,杨辉觉得这是阿斯派德MK30方案发挥作用的时候到了,既然不能增加长度,那索性就增加直径嘛!增加直径的方案所占用的尺寸应该是最小的,没看到连美帝都是这样干的吗?
  很快,杨辉就把阿斯派德MK30方案提了出来,一时间也迎来了众多大佬的关注,特别是海军那边就更是高兴不已,这才是符合海军要的改进方案嘛!不错,就该这样做。
  真是越看越顺眼,海军更是越看越欢喜:“嘿!这意大利人还真有想法,我看这方案可行,不就是我们需要重新设计一款直径、推力更大一些的火箭发动机嘛,之前魔都8院在六十年代就大量设计了用于探空火箭使用的小直径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这方面经验丰富,再加上之前英国转让了全套的MK58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在融合这些技术之后,研制一款堪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应该是可行的。”
  要说共和国研制火箭发动机,这方面杨辉还是比较放心的,虽然国内在这方面还是落后于美国佬,但绝对不会落后了太多,特别是这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就应该更是没有问题。
  只不过作为火药的发明国,固体二踢脚的诞生之地,共和国在固体导弹反导弹方面有些白裤衩啊!好在军队不要求达到40KM那样的射程,砍一些技术指标,导弹射程超过了30KM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这至少就要比施利基系统的25KM射程好很多了。
  既然可以忍受,那杨辉也就不多说什么:“倒也是这个道理,意大利的这个方案唯一还不好的就是导弹的弹翼太宽,就算是进行了切尖设计,直径依旧不小,大概还会维持在0.8米左右,这样的数据肯定是不能忍受的,其实若是可以改成边条翼设计的话,直径应该还能再控制一下。”
  杨辉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家伙,对于这一导弹方案的弹翼直径还是有些不太满意,也是绝对不能忍受的,毕竟这样的直径是绝对不可能达到传说中ESSM的一坑四发的标准,就算是美帝的MK-41发射筒,最大尺寸也达还不到0.8米。
  还好,能够想到这方面的绝对不止杨辉一个人,这不,海军马上就有了想法:“这个我看好像也没问题,我们完全可以采用弹翼折叠技术嘛!按照你说的那种主翼采用梯形翼,最大的翼展的应该就可以控制到0.8米,然后再采用折叠翼技术,体积肯定可以控制到0.5米以内,这甚至比现在海麻雀导弹折叠后的体积还要小一些。”
  导弹折叠后控制在0.5米以内的直径,这意味着什么?
  别的不说,S-300和里夫M的导弹发射筒的直径为1米,这就意味着完全可以做到一个发射筒里面一坑二,或者是直接采用方形发射筒,这样一辆陆基发射车也能够大致装8枚导弹,这比上一位面起陆基红旗16一辆车6枚导弹就要多了两枚,也算是不小的进步吧!
  而更重要的是,这意味国内很快就会有一款真正自主研发的中近程防空导弹,至少可以提前十年时间。
第764章
要赶速度
  不管是一坑二,或者是后续在设计中还能够把弹翼折叠尺寸控制一下,最好能够达到0.45米的标准,这个数据要想达到一坑三的数量也不是没有可能,而这一切都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要看魔都8院是不是愿意采用阿斯派德MK30这种设计方案。
  但具体的情况不管如何,只要这个时候的军队没有投入资金去研制一款上一位面的红旗64,然后最后得到一款性能上高不成低不就的近程点防御导弹,而是提出更要的要求,研制一枚中近程防空导弹,这就是非常大的进步。
  光是这一点,杨辉就必须要找个没人的地方大笑三声才行:“若是现在魔都8院那边要做这个防空导弹项目的话,那么曹司令所考虑的也不无道理,他们若是能够把这次的中近程防空导弹项目做出来,其意义绝对不比完成新一代中距离空空导弹差,所以我就在想,军队对这防空导弹项目的重视程度应该还要比下一代中距弹项目更甚一筹吧!”
  就知道杨辉能够猜到这些没有直接透露出来的消息,刘副主席看了一下其它的几位随行的将军们,也做出一副非常无奈地样子。
  “还真就是这么个理儿,我们这一回对红旗16的重视程度确实比较高,作为一款海空联合研发的中近程防空导弹,它毕竟是关系到我们军队未来三十年的重点需求。”
  未来三十年,对于这一说法杨辉是丝毫也不反对,以魔都8院的技术能力,能够在2000年之前完成整个导弹的定型工作,那就是绝对的按照进度在走下去,要知道就算美国的ESSM都要在2003年之后才定型,那么以共和国的技术实力,在导弹的射程、过载都要稍微比ESSM弱一些情况下,能够在2000定型倒也合适。
  反正就现在看来,海军应该也不会打算真的就急着要把这型导弹加装到即将开建的新一代大去驱上,至于说空军那边,大概在即将装备的S-300导弹中,毛子肯定也不会大方地开放代码,帮着集成这一款中近程导弹进去。
  所以,海军若是要打算上这枚最大可以一坑三的中近程导弹,大概是需要等到国内把“里夫M”舰载区域防空系统魔改之后,才有可能将这东西集成进去,而陆地上大概就需要等到红9时代才有可能把这导弹集成进去,而到那个时候的红9大概就会和S-300彻底拉开差距,其对手将会变成S-400这一级别。
  未来果然很美好,完全可以想到2000年之后国内的军队装备发展速度,那时候差不多也就可以进入到国际一流水平,而现在这一位面的红16性能也可以做到更加优秀。
  说到了海军,杨辉又突然想起了前不久同海军那边商量的一件事情,也不知道有没有结果出来了,但问一问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这是关系到了QC-160的是舰载测试问题,必须要多多争取。
  “对了,张司令这次来我们中航西南,想必也不仅仅是为了看歼18的首飞,前几个月我们谈到了的QC-160燃气轮机上试验舰进行测试的事情,您可是说了要等到这次歼18的首飞时,再来中航西南亲自宣布,那么现在是?”
  看了杨辉那猴急的样子,张司令也还是挺欢乐,关于QC-160的试验舰问题早就已经有了答案,不仅仅如此,这一回还有另外的好几个重点燃气轮机项目,但仔细想来中航西南是吃不下这些了。
  在左思右想之后还是觉得应该先把QC-160的事宣布了:“好,那就先说QC-160,海军确实在计划建造一型武器试验舰,但这一开始并非是打算建造成动力系统试验舰,后来同设计单位沟通了之后,他们对QC-160还是非常感兴趣,并且这款燃气轮机的功率也刚好适合计划中新舰的4000吨排水量,所以这次就不仅是建造武器试验舰,它同时还是海军动力系统试验舰,所以你们提出的方案已经通过了。”
  虽然杨辉心里有90%的把握海军会同意,但不也还有10%的几率在同意的对立面嘛!也就直到真正地听到海军司令亲口承认之后,这才算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这就好,这就好啊!要是没有一艘试验舰来测试一下QC-160的具体舰载试航情况,我们同样也不敢有100%的把握去保证发动机装上新驱之后不出大问题,毕竟陆上测试始终是比不上装上军舰实际使用得到的数据踏实,航空发动机的测试都有最后的空中飞行台测试,海军舰载燃气轮机应该也有一个海上‘航海台’测试项目,这样我们大家都心安。”
  这话给说的那叫一个好听,更是让现场所有人都非常满意,能够有这样负责任的动力提供商,这就是国家心脏病治愈的曙光啊!
  “话说的倒是很有道理,我们这次的试验舰原本是打算使用两台柴油机作动力,但换上两台QC-160也完全可行,把原本设计给柴油机的烟囱稍微改一改,加大空气的进气口,大概也就可以满足QC-160的安装要求了,两台QC-160的总功率是32兆瓦,这可比原来预计使用两台总功率才14000马力的柴油机好用多了,以后试验舰也可以担任好测试拖拽式反潜声呐的重任。”
  杨辉不太清楚上一位面共和国的第一艘专用综合试验舰到底采用了的什么动力,但毫无疑问的一点就在于,仅现在这一位面所采用的QC-160作为动力,于情于理都是应该的,不然也对不起这艘试验舰的职责。
  既然项目已经定了下来,自然在时间上就要抓紧,毕竟新一代驱逐舰在95年就开工是早就定了下来的:“既然之前都已经有开展这艘综合试验舰的设计工作,那我们就要尽快开工建造船体,至于舰上的武器、雷达测试设备还没有设计完成也没关系,我们只测试动力系统就不需要这些,只要能够有一艘船体就行了,我想这样的要求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
  通常来说,一艘军舰不仅仅有建造工作,同样还有下水后的舾装阶段,而这下水舾装就是安装所有的舰载电子设备、武器等等,但现在的试验舰不需要,船体一旦建好了之后就马上下水,把必要的航行控制系统装上之后能在海上航行就可以了,其它的事都可以放到后面去等待动力系统测试完成之后再慢慢安装都无所谓。
  这就好像修房子一样,只要把砖墙码上去、再封个顶,其实也就能够达到最基本的遮风避雨功能了,要是主人急着入住的话,装修则是可以放一段时间再说,反正这些都是一个道理。
  “这话说的确实很有道理,我们现在急着要对QC-160进行各种测试工作,试验舰能够早一天投入工作中就是多争取到了更多的宝贵时间,我待会儿就给设计单位打电话,好好吩咐一下这件事!”
第765章
陪你们玩儿到底
  “那边的试验舰船体都是早就已经设计完成了,主要还是在等待其它的一些配套专用测试设备定型,倒是你这样一说之后给我们又争取到了很多的时间,大概设计单位那边进行动力系统改进设计是用不了多长的时间,最多一两个月就可以完成设计工作。然后交付造船厂进行工艺设计选择、下料,最多等到七月就可以开始正式动工,然后在年底安装动力设备,最快我们预计明年的下半年就可以投入航海测试之中。”
  海军司令当然是对造舰这种事情相当清楚,这次也就是一艘4000吨的综合试验舰,还不需要舾装完所有的设备,只需要能够下水跑起来就行,这接近一年的建造时间就完成也不是不可能。
  同样,刘副主席也是从海军那边走出去的,当然也对海军造舰是挺清楚,计划的时间点完工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也绝对不是达不到,没看到人家美国佬在二战的时候建造航母是怎么搞的吗?
  最短只需要十三个月就能建造一艘排水量两万吨的攻击型航母,再相比较起现在国内这艘试验舰的建造周期,差不多也就不能算是多么让人惊讶的事情。
  “我看这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时间上要抓紧啰,不管在试验舰上是什么情况,但你得要给我保证装上驱逐舰的动力系统绝对可靠,这也正是我们建造试验舰的目的嘛!让那边造舰的要加快进度,凡是没有太多必要设备的都放到后面做完QC-160的测试之后再说。”
  这终于算是听到了一个好消息,若是94年的年中就能够开始进行动力系统的测试工作,用半年的时间已经足以保证把该有的测试项目都做好,就算中间测试出了一些毛病,在时间上实际也可以有些余地用做排故检查,毕竟新一代大驱就算是在95年开工,安装动力系统再快也要等到95年的中旬才算正常。
  海军能如此配合工作,杨辉必须要感谢感谢:“请各位首长们放心,中航西南一定能够提供可靠的动力系统以供军队使用,我们用人头保证新驱的动力系统建造进度。”
  对于中航西南的工作效率、质量,军队一向都是非常满意,这可都是经过了时间和项目的严格检验,因此海军才愿意在相同情况下,更多地是考虑到中航西南来做项目,又比如这马上要提到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2/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