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4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2/483

  至少现在十号是国内第一款完全自主研制的三代机,国家、军队投入巨资到项目里面,因此知情人士对十号的重视,甚至都超过了以往所有的国产军用战斗机,现在的十号代表的就是国产军用战斗机。
  而十号和苏27之间的战斗,那绝对就是代表了自主和进口两大流派之间的斗争,这两款战斗机的模拟空战,就绝对要各种情况都成熟了之后,才有可能展开。
  现在这种介于十号和闪电之间的小打小闹,是属于国产军机之间的友谊赛,大家只是切磋切磋而已,反正也不会引起到太过于严重的后果。
第853章
一触即发
  很快,整个试训基地就广泛地流传着两种传言,一种自然是说国内中航西南公司的另外一款战斗机歼18,很快也要飞抵试训基地进行测试,而据说那将是一款现目前国内自主研制中起飞重量最大的战斗机,就重量和尺寸上来看已经是标准的重型战斗机。
  这个时候其实就看出了国内的宣传口径到底是什么标准了,能把歼18这款有着双中推涡扇发动机的战斗机划分成重型战斗机,这也是便于宣传中可以做到更好地拉来关注和人气,至少重型战斗机肯定是要比中型战斗机更容易引起重视。
  确实,以歼18的机体尺寸、重量等各方面来看,你要说它是一款重型战斗机也不是不行,顶多也就是说它是重型战斗机中的小字辈而已,君不见F-15的体型同样也并不是太大,但这家伙依旧是公认的重型战斗机。
  只不过这种宣传口径肯定是长久不了,等到苏27大规模服役到共和国空军,并且由奉天那边进行国产化之后,国内的重型战斗机桂冠终究还是要落到歼11系列的头上,而伴随着台风战斗机的发展,真的把台风和歼18一对比之后,到时候也不管是奉天那边还是军队方面,肯定都会把歼18划分到中型战斗机系列里面。
  美国人把F-15算成了重型战斗机,那么重量、尺寸和F-15差不多的F-18E/F战斗机称之为准重型战斗机也就不奇怪,但是在共和国就不一样了,体型和F-18-E/F差不多的歼18和苏27比起来,那又要差上一个等级。
  或许在未来的共和国战斗机等级划分的时候,十号就要属于轻型战斗机,歼18属于中型战斗机,苏27系列就属于重型战斗机,这样的划分就应该是比较合理的方案。
  至于国际上说的使用单中推的战斗机该如何划分的问题,那这就很不好意思,咱们共和国未来的三代机序列里面,肯定是不会大规模存在这种单中推的战斗机,JF-17闪电战斗机的侧板型虽然现在也有在国内服役,但这款飞机最后搞不好在共和国连三代机的名分都混不到。
  不过真要说起来,歼18战斗机移交一架原型机到试训基地的传闻肯定还有些遥远,至少在中航西南的歼18进度规划中,这款飞机交付到试训基地的时候肯定是95年的上半年,这也就是说,此时有关歼18交付试训基地的传言并不属实。
  基地两种传言当中有关歼18的消息已经是不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另外一条传言也是不可信,至少这时候的试训基地当中就已经有陆续出现各种空军主力战机,他们一反常规地从一线部队调回试训基地,这也就又一次坐实了传言。
  “看到了没有,刚降落下来的那款战斗机就是从一线部队调过来的歼-82战斗机,它也是前几年才完成国产化的定型,据说现在已经形成了作战能力,并且在执行任务当中也多次拦截入侵我国领空的敌机,没想到这次也要调回基地来,十号真的是要经过一场艰苦地历练啊!”
  空旷的空军试训基地当中本来工作就颇为枯燥,这次更是好不容易才有机会遇到一次有意思的活动,若是不能够好好地八卦上一回,那简直就是天理难容啊!
  虽然试训基地以往所发生的自由空战次数绝对不少,甚至地面人员通过光学设备就能够看到的视距内空战也不在少数,但之前那些也都是二代机之间的战斗,还多数都是同型机之间的过家家,真正像这次为十号准备的这种三代机与异型机之间的自由空战绝对是少见。
  既然是八卦,那肯定有人说了上句之后,就有人来接下句:“这个歼82我也是听说过的,之前这个项目还得到了美国格鲁曼公司的大力协助,飞机和之前的老歼八相比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空战能力丝毫不比F-4战斗机的最新改进型差。这次能把歼-82调回来和十号进行自由空战,我看是真的有些好戏看了,现在这十号还没有完全形成战斗力,和歼-82斗起来是胜算不大啊!”
  这年头的歼-82因为各种原因,作为一款双发的战斗机,在整个共和国航空系统看来,作战能力肯定要比单发战斗机更强好几个台阶,而且这一位面的歼-82和上一位面的歼-82也有了非常大的不同,光是那两台动力更加充沛地涡扇10发动机就要比涡喷13强上了不知道多少。
  首先不管飞机的气动设计如何,发动机的性能相比起之前能够更加优秀,就意味着可以更加快速地积累能量优势,而这在空战中所带来的好处则是显而易见。
  相对于这一位面的歼-82性能可以做到更加优秀,十号的动力系统则还是采用的是和上一位面同样的AL-31FN发动机,所以现在的十号和上一位面的十号之间,其实还是没有太大的性能提升。
  因此,试训基地的工作人员说还没有彻底形成战斗力的十号和歼-82相比之下,很难说最后谁胜利谁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有一些道理的,但这在杨辉看来,其实就属于没有太大悬念的一场战斗。
  歼-82说白了就是一款发展到巅峰的二代机而已,而且这款飞机主要在设计中还是考虑到了截击作战,飞机的机动性甚至可能是连F-4都不一定完全能打得过,这样就算动力更足一些,也不过是把能量机动理论贯彻的更加彻底而已。
  相反,十号作为和欧洲双风同一时代立项的三代机,一开始在杨辉同军队各种沟通之后,对于能量机动的重视虽然也没有放弃,但是作战理论还是在向瞬时机动的方向所发展,而这瞬时机动肯定是更加适合新一代中距弹性能的作战理论。
  也就是说,光从作战理论上来说,十号就要比歼-82先进了一整个档次还要多,现在共和国国内只有一款中距离空空导弹霹雳11,以及另外的两款近距离格斗弹霹雳5和霹雳8可用,因此就两款飞机的机载武器配置而言,实际上就属于同样的水准。
  那么,即将开始的十号和歼-82之间的空战,更多的就是看两款战机的机体气动设计,以及作战平台的综合能力,机体平台的性能足够优秀,这就会在作战中占据相当大的便宜,甚至在作战中可能会轻松地枪挑对手。
  现在分析这么多,其实也仅仅是从理论上来推演十号和歼-82之间的胜负面谁更大一些,实际的作战中是什么情况,这个真的是谁也不知道,毕竟咱歼-82也是可以枪挑爱抚娘娘的存在,反正是一切皆有可能嘛。
  同样,十号和歼-82之间的对抗是三代机的瞬时机动理论和截击机之间的战争,那么在改进设计理论中无限靠近三代机设计的闪电对上十号,那么又是否在理论上的分析结果上会有些不同之处?
第854章
输在起跑线
  试训基地位于共和国的南方,而8月则正好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整个试训基地的工作人员若在平时。
  那恨不得是一整天都躲在基地地下防空系统或者地下机堡里面,那样至少算是可以有那么一丝丝地凉爽。
  只不过随着基地所计划中的十号战斗机要和其它一线主力战斗机展开对抗的消息传开,即便是再热的天气,那也阻挡不了大家的兴奋。
  地勤工作人员更是顶着烈日,以最大的激情投入到工作当中,不过从他们兴奋地表情可以看出,所有人都对即将到来的模拟对抗是相当期待。
  中航西南这时候就算是消息再落后,那也肯定知道试训基地这边所发生的情况,按照原本的计划中,杨辉是要到海军那边去参加QC-160燃气轮机通过试验舰动力系统验收仪式。
  但现在就不同了,既然能够有十号的异型机对抗计划摆在这里,肯定就不能错过了这等好事,真能够来看看中航西南最新力作的作战能力,这肯定也是值得期待的。
  为此,这次杨辉从中航西南还特意带来了一款正好要准备进行大机群作战指挥测试的空警100预警机,那为的就是到时候用空警100在空中,可以全程监视这次的十号的异型机对抗,从而得到最清晰的一手数据。
  于是乎,在这些试训基地的地勤工作人员惊讶地目光之下,一款从未见过的空中预警机第一次飞抵试训基地。
  看着停机坪那边的庞大机身,还有机身上方顶着的巨大蘑菇盘,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次是要准备搞一个大新闻啊!
  再看看另外一边,那是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另外两架战斗机,这应该是一次可以引起巨大轰动的异型机对抗训练。
  摇摇头之后是一副高深莫测表情:“不用看了,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保障机场的正常运转,这次的最终结果,我们肯定也能够知道,拭目以待就好。”
  说着,走在前面的地勤老师傅又继续进行着各种检修,而屁股后面的徒弟则似懂非懂地样子。
  ……
  “不同送了,这次你们地面站也同样能够监控到空中的对抗的情况,至于我们预警机是执行正经的设计单位飞行测试任务,还不能让你们试训基地接手,至少还需要半年时间才有可能交付给你们测试,大概和歼18都是同样的时间节点。”
  说罢,杨辉这厮就各种得意啊,现在我中航西南还没有把飞机交付给试训基地,那就是咱中航西南说了算。
  而这种坐在预警机上面,就能直接监控整个战场情况的待遇,不好意思,我们杨大总经理就提前享受了。
  随着舱门的关闭,机组人员已经做好了准备,杨辉坐在一旁的折叠椅上面,系好安全带之后就准备着迎接起飞。
  四台发动机的运转起来之后,在外面听起来虽然有点噪音,但是空警100的噪音控制还算是不错,都还在机组人员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庞大地预警机首先起飞,而后则是往预定的空域高度飞过去,也就是空中的预警机在不断地飞往预定空域的时候,十号的第一场异型机对抗也拉开。
  这次驾驶十号升空作战的是一位在试训基地做了多年战斗机试飞工作的中年飞行员,现在正是处于各种经验丰富的阶段。
  同样的,这次驾驶歼-82的飞行员也是一线作战部队的精英飞行员,仅仅三十岁不到的年龄,在身体素质方面是绝对的顶尖,飞起大过载机动的时候绝对不会含糊。
  而相比起同部队的其它飞行员来说,至少又要多出了20%的飞行时长,因此是国内当之无愧对歼-82驾驶最为熟练的飞行员前五。
  随着两架不同型号的战机前后从两条跑道各自起飞,从发动机启动的那一刻开始,两者之间的对抗就已经展开。
  而起飞阶段的性能对比,也是地面人员能够最清楚地看到两飞机之间区别地方。
  同样从起飞点的滑跑算起,十号在常规挂载的情况下靠着31FN发动机12吨的推力,将整机推重比直接稳稳地送到了1,毕竟十号的常规起飞重量仅仅只有12吨不到。
  另一边的歼-82就不一样了,虽然这一位面的歼-82使用了涡扇10系列的发动机,单台发动机的推力达到7.2吨,两台发动机的推力加起来也能够达到14.4吨的推力。
  但是歼-82的常规起飞重量却达到了15.2吨,因此歼-82的整机推重比也就和1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这推重比的差距看起来不是多大,但只要有差距就要承认,毕竟这些差距和飞机的具体性能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
  若是说两款飞机的推重比差距不是太大,在起飞中还拉不出明显地差距,那么就以气动上的差距而言,十号就直接甩开歼-82好几条街。
  虽然十号是一款中等距离耦合的鸭式气动布局,在对短距离起飞能力的加成方面比不上近距离耦合来的更直接,但是这好歹也是能够起到一些作用,相比歼-82设计中没有任何的翼前拉涡设计,十号简直强上了不知道多少。
  在各种情况下十号都更加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虽然两款战机都是开加力起飞,但是十号仅仅是滑跑了300米不到就后轮离地。
  并且又因为整机推重比足够优秀,仅仅是过了5秒时间之后,就直接改为垂直爬升,当真是惊得这次前来观战的众多海空军人士拍手叫绝。
  一位当年朝鲜战场中走下来的老空军飞行员,后来也是第一批到试训基地报道的飞行员,现在虽然已经退役有好些年的时间,但一听说有两款共和国最新锐的战斗机在试训基地展开对抗,那也是迅速召集老友一起前来“晒太阳”。
  现在这空战虽然还没有展开,十号在起飞阶段地惊艳表现就已经技惊四座,频频引来各种喝彩之声。
  “好!这飞机的推重比绝对超过了1,这在我们那个年代可是想都不敢想,现在飞行员后生们有福气啊!”
  话音未落,旁边一直霸占着望远镜的另外一位老飞行员同样也是深表认同:“我看了,刚才的那款战斗机只用了300米左右就实现了后轮离地,这样的短距离起飞能力真是前所未有,旁边的双发飞机还差了一些火候啊。”
  这一位面的十号虽然动力没有改变,但是得益于大俩使用铝锂合金,以及其他的各种减重措施,成功让十号减重500KG,现在300米左右离地其实也正常。
  而另外一边的歼-82,这款飞机在这一位面的表现确实要比上一位面好一些,但是碍于气动和推重比的原因,就算打开加力燃烧室起飞,机轮离地的滑跑距离也要530米左右,倒是要比上一位面的600米滑跑距离也有所进步。
  “是啊,光是起飞阶段就已经证明了那款单发机比双方机要好上不少,我看这款单发机的赢面更大一些。”
第855章
来啊!互相伤害
  在起跑线上的竞争中,作为共和国第一款自主研制的二代战斗机,牛逼的歼-82战斗机破天荒地被十号干净利索地甩开好大一段距离,这让驾驶歼-82的飞行员一脸的懵比,这尼玛实在是不能忍啊,我尼玛这才换装战机多久就落后了?
  就算之前和进口的苏27进行对比的时候,歼-82在起飞的时候也没有输的如此惨,看旁边的那款单发机的短距离起降能力,那绝对是超过了之前进口苏-27战斗机的起降性能,这是共和国研制的战斗机?
  心里面虽然有些各种惊讶,但作为师里精英飞行员的存在,自然是知道自己现在所面临的这种心理情况会带来的负面效果,当即也就是各种收拾好心情,而后又把主要的心思放到这后续对抗当中。
  在完成了起飞动作之后,实际上双方已经是背向而行了,也只有当双方到达了一开始所指定的空域之后,地面的裁判组才会给双方各自发出正式开始自由空战的命令。
  随着两款飞机各自按照自己的能力开始往预定空域奔去,此时的十号在中高空的飞行速度上确实就要稍微落后歼-82一些,毕竟歼-82的气动本来就是为高空高速而优化,再加上涡扇10系列发动机属于是小涵道比涡扇,高空性能也要比31FN好上一些。
  杨辉在空中倒是可以通过雷达所截获的情况,清晰地看出现在的战场态势,代表歼-82的绿色光点移动速度确实要比十号更快,这倒是让杨辉早就有所预料。
  弯腰又看了看其它几个预警机战位的作战信息,差不多也算是比较清楚这些情况,轻轻地用右手指叩击着机舱的内壁,而内心则是毫不在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2/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