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4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2/483

  不过在前苏联,就乌法、礼炮两单位主要定位为生产制造这一点而言,你让他们搞生产绝对没问题,但是让他们搞发动机技术的改进升级,那他们就是水货一枚。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杨辉要选择同乌法之间展开合作的原因,对方合作单位没有足够的技术研法能力,这对于420厂来说就是大好事,也就正是这样才照成了现在乌法那边对420厂的31F发动延寿技术狂流口水不止,原因在于礼炮-乌法联合体在科研改进和技术升级上,那真的是连中航西南的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都不如啊。
  同样的技术,你再看看现在的留里卡-土星联合体会不会也表现出这样大的兴趣?
  深刻地知道俄罗斯那边航空发动机工业现状的向巧,对乌法的说法是丝毫不为所动,她懒得扯太多不相关的东西。
  “确实,你们礼炮-乌法联合体在加工生产能力上远远超过了留里卡-土星,但是你们的对手留里卡-土星则在31F系列发动机改进上非常有能力,甚至他们现在已经开发了增推型的31F发动机,而这东西你们可拿不出来。”
  说到了礼炮-乌法联合体的痛处,这时候毛子脸黑的就跟那什么一样,就连杨辉在台下看看都能够感觉到一阵阵尴尬。
  也还好,向巧不仅仅说了礼炮-乌法联合体的痛处,下一刻就以同样的方法,又狠狠地往留里卡-土星的痛处也撒上一大把盐,只不过这盐的当量有点太大,甚至都影响到了礼炮-乌法联合体这边。
第883章
以物易物
  “要说留里卡-土星的科研能力,我们那是一百个放心和佩服啊,只不过他们的生产能力就实在是不敢恭维,不过他们对于自己的弱点非常清楚的,所以说上次来我们共和国洽谈的时候就说了,鉴于他们在生产能力上的弱项,并且在考察了我们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生产能力之后,认为我们的生产能力非常不错,他们愿意把31F发动的技术拿出来,由我们双方合作来建立一条生产线。”
  留里卡-土星在生产制造当中确实存在很大的弱点,这是他们自己也清楚知道地弱项,而也正因为是这样,加上他们也知道自己是在挖墙脚,肯定要拿出比乌法的大修线更好的东西才能打动共和国,那么生产线也就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当然了,向巧这话还是只说了一半,还有另外一办没有说出来,那就是留里卡-土星要求中航西南拿出巨额的资金用来够买相关技术,甚至还要求31F的发动机生产线中的核心机必须要在俄罗斯进行生产,也就是说就算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和留里卡进行合作,同样也是没有可能实现完整的31F发动机国内生产制造。
  反正情况上大概就是这样了,谈判的时候肯定是只说对自己有用的消息,况且向巧同样也不信礼炮-乌法联合体在俄罗斯那边就没有听到留里卡-土星想要挖墙脚的消息,这样一来肯定就更有可能乱了礼炮-乌法的阵脚。
  情况很快就明朗了起来,在听到留里卡-土星的大动作之后,乌法这边是再怎么也没有办法镇定下来了,向巧这话说的也确实是一点儿也不假,留里卡-土星在发动机的制造中能力不足,因此才选择同中航西南旗下的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进行合作,这样搞定31F发动机的制造恐怕就容易很多了。
  乌法厂也是同420厂合作了有些时日,虽然还不清楚整个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所有单位的技术水平如何,但是光看420厂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就知道这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能力不俗。
  之前乌法的毛子也参观过420厂,那里有CFM-56发动机的大修线,大修线是直接就负责了整个CFM-567发动机在亚太地区的大修工作,而能够得到通用公司认可,这本身就说明了420厂在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很有一套。
  更何况这家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还有一款性能十分优秀的中推核心机,整个核心机已经成功地衍生出了军用小涵道比涡扇、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军民两用的燃气轮机,能够有这样强大科研制造能力的公司作为合作方,到时候要是有留里卡-土星在一旁协助,要不了几年的时间就能够让31F发动机的生产线运转起来。
  要说这次留里卡-土星联合体和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之前的合作项目。若是双方把生产出来的发动机只是交付给共和国这边使用倒还不算太严重,但想想这明显就是不可能的事,到时候只要留里卡设计局能够交付发动机,你不管是俄罗斯国内还是国外的其它的苏27战斗机采购国,他们可不会管留里卡-土星的发动机是不是完全俄罗斯国产。
  况且留里卡作为31F发动机的研制单位,在对这款发动机改进升级的时候,肯定是要比礼炮-乌法联合体更具有优势,等到留里卡拿出性能更好的发动机之后,恐怕也就是礼炮-乌法的大限将至,由此则不能不防啊!
  不需要再回俄罗斯公司那边请示,这关键时刻是绝对不能够再拖拖拉拉,现在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从420厂引进31F发动机延寿技术的问题了,更深层次的则是涉及到礼炮-乌法和留里卡-土星之间的战争。
  “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说留里卡-土星会把31F发动机的技术拿出来合作生产,但是我可以非常明确地说,我们礼炮-乌法虽然和留里卡-土星之间有竞争关系,但是我们绝对不可能接受这种要挟。现在我们都请务实一些,拿出一个我们双方都能够承受的条件来,要不然就算你们是现在、马上就和留里卡展开合作,三年之内也绝对不可能大批量生产出31F系列发动机,而你们的十号战斗机现在是急需发动机。”
  还别说,到头来这话说的也是没有错,现在共和国急需大量的31F系列发动机装机使用,而现目前能够满足这一点要求的,就只能是礼炮-乌法联合体,留里卡-土星就算有技术,并且还掌握着未来,同样也没法解决现在火烧眉毛的急需。
  看这样子,明显是大家都要准备摊牌了,也就看最后双方能不能谈出一个都能够互相接受的条件,而这一点就看向巧的能力了。
  “那我看就这样好了,我们也不要求直接出售成品的发动机延寿零部件,你们也不要再想着直接购买技术自己进行生产。正好现在我们420厂的大修线上同样也有一些是我们420厂自己没法生产,到时候我们双方就用对方需要用到却不能生产的零部件作为交换,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
  向巧的办法很简单,在这边420厂的大修线上有些零部件还不能生产的,比如发动机的高温涡轮叶片之类的东西,这个是苏联技术路线生产出来的东西,虽然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能够生产出性能更好的高温涡轮叶片,但是用起来肯定就不匹配,所以在大修中的时候,这些重要部件还需要从乌法进口。
  相应的,乌法现在也需要从420进口发动机延寿零件,那么当双方都有对方需要的东西时,以物易物肯定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谁让这时候共和国以及俄罗斯都对绿油油的美元非常重视,都不愿意花费大量的外汇呢?
  这种以物易物在中苏、中俄之间都是一直存在的,之前共和国采购的第一批苏-27战斗机中,有很大一部分货款就是走以物易物的方式,现在也不过是再来一次罢了。
  乌法当然知道这应该是双方能够接受的最大限度了,就不多墨迹:“此方案我看是可行的,那就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吧。”
第884章
技术官僚的可贵
  一款三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对于共和国而言,现在也确实是相当的急需,而能够通过谈判之后,既保证俄罗斯那边的发动机稳定供应,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420厂这边在31F发动机项目上最大盈利,杨辉认为向巧能够做到这样就已经很不错。
  就在双方签下了合同,确认以后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来获得各自想要的发动机零部件之后,乌法那边派来的工程师才得以首次看到更加详细的试验、测试资料,并且还乐呵呵地捧着第一批420厂制造的延寿部件离开。
  能够看到向巧这位女强人通过时间的磨炼之后,从一开始的科研、技术能力优秀,再转变成现在的行政管理、谈判等综合能力突出,而当这两些优点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时,也就意味着一位技术官僚的诞生。
  技术官僚可真就不是什么贬义词,要说在共和国偌大的国企系统中,哪一家单位能够遇到一位本行业的技术类官僚当老大,那么就准备偷着乐吧!
  能够有技术官僚做领导,至少不会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同时又由于技术官僚在技术路线上的敏锐性,虽然他们不会参与到具体的技术攻关当中,但是在做一些重大的决策时,他们往往能够更加清楚的知道项目和技术的好坏,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下定决心之后能够快速地定下目标去奋斗。
  至少,现在的杨辉就自认为它自己就是属于这种情况,并且也愿意在中航西南的管理层中看到尽量多的此类人才,而并非是所谓的政治性官僚大行其道,那种人物能够有那么一丢丢用来负责对外、对上的公关就够了,不需要养太多。
  再从另外的方面来说,航空发动的制造是绝对的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的是不断往技术上进行深入并且坚定不移地发展,这个时候就更加需要有技术性的官僚来作掌门人,而不是整出一群行政类官僚来叽叽喳喳。
  对于专门的行政类官僚来说,反正他们也不懂相关的技术,那么整个航空发动机工业到底如何发展才有利于未来的问题,这些就不是他们所考虑的内容,他们没有技术官僚那种对行业的责任和使命感,这是两种官僚之间的本质区别。
  在这些行政类官僚们看来,国企就只是一个他们整个仕途中向上爬的站点之一,他们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如何对自己有利,可以做出政绩之后快速爬上去。当然,这人都是受到利己主义影响甚至是控制,特别是对于成熟的成年人来说,在他们的世界中没有对错,只有好坏之分。
  这也就是为什么上一位面的左盟主发展到最后,提出了各种在中航各单位看起来都是不可思议口号行为,比如动员中航的所有员工“为国护盘”,这种行为简直就是能够让典型地行政类官僚看了都目瞪狗呆的。
  更何况,这盟主后续还有一系列的举动,比如什么发展房地产业之类的行为,反正是各种不一而足。可以说在整个职业生涯的后半期当中,左盟主已经从一个早年的技术类官僚彻彻底底地变成了比行政官僚更行政的人物,而这也是唯一能够解释其各种行为的原因。
  所以说,在航空工业这种对技术要求很高的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真正需要的是各种技术性的官僚做领导,那种想要捞一把就走,只想着在自己任期中赶快做出成绩来的人,支持来成绩快的项目上马也就不足为奇:当年的MD-82项目在国内之所以能够快速生根,这和整个项目出成绩快也是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中航西南有杨辉这位最大的技术官僚在位,当然不能让行政官僚风光起来,这次向巧的谈判就非常符合技术官僚的做法。
  能够在俄罗斯提出花钱购买技术的时候还坚持只出口成品,或者是走以物易物的方式,这就是因为他知道要细水长流,特别是这种能够撬开420厂参与到礼炮-乌法联合体技术科研中的技术,就更是不能出售。
  只要现在挡下了礼炮-乌法的第一波攻势,后续礼炮-乌法在技术层面上就会越来越向420厂放开,或者说是越来越依赖420厂的技术更新,这样才是有效培养420厂技术能力的办法。
  能够把单位在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放在第一位,这要是不算技术官僚,那么还算是什么?
  要知道这次向巧若是同意技术出售,那么这次的单笔成交金额肯定不小,到时候再配合着宣传一波八股,比如:在420厂的厂长向巧带领下,在仅仅过去5年时间不到,就从早期的技术引进消化中实现技术创新,最后技术再返销回原来引进技术的公司,为国家赚取多少多少万美元……
  只有以上这样,才是真正的行政官僚做法,他们要的就是出风头、出成绩,而在国家急需外汇的时候,能够和创汇相关的项目都是他们的成绩。
  那么现在杨辉就很有必要给她施加一些新的“压力”,420厂这庙有点小了:“没想到啊!这才五年时间而已,当年还不愿意离开钛合金加工基地的向主任,现在就带着科研团队又做出了一番事业,女中豪杰啊!”
  这时候的杨辉也早就开始做准备了,之前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白老所长已经实在是不能再继续担任公司的总经理一职,毕竟白老所长也是和于总师同一个年代过来的人。
  那于总师都已经退休多年时间,那么纵使杨辉各种争取之下,让白老所长在到了退休期的时候还继续执掌中航西南的航空发动机业务5年时间,但前不久的时候终于还是在各种原因下,老所长主动辞职。
  按照杨辉的想法,那就是要打算由向巧直接接任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总经理职位,毕竟这样的人才绝对是要各种慎重,要说整个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要找出一位有此等能力的技术官僚,肯定也是有的。
  但是就杨辉本人在上一位面的经验来看,他现在所知道有足够能力接任并且年轻有活力,则仅仅是向巧这一人而已,其它的一些人或许也有能力,但是杨辉暂时是没法办法甄别出这些人才来,而且整个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也经不起折腾。
  所以就是:“向厂长准备一下吧,之前联合航发公司的白老总经理已经退休,经过中航西南总公司研究决定之后,认为你可以接任这个位置,所以准备一下吧!”
第885章
420厂的野心
  这突然一听到说让自己接任如此大的一家公司总经理职位,就算是以向巧这种未来超级女强人而言,那也是一时半会儿都有些没能反应过来,实在是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过,自己还有机会可以担当如此重任。
  一想到自己这才多大的年龄,就要执掌如此重要的大公司,光听起来就感觉有些不太靠谱啊!更何况自己一介女流,虽然国内政治上一直宣称男女平等、女人也可以顶半边天,但是事实则是真的涉及到一些重要位置的时候,让女人担任领导的机会简直微乎其微。
  “这个……杨总经理,我这没有听错吧,现在我仅仅是当上420厂的厂长没几年,而正好这边420厂也才刚刚步入正轨,更重要的是现在这边的420厂有一个重大的计划正在进行当中,我真的抽不开身,所以这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总经理一职是真的没法接手啊!”
  要说这时候的向巧可谓是意气风发,虽然拒绝了出任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总经理一职,但是在她自己的规划中,此时甚至都已经准备好了要给总公司打报告,直接提出合并或者说是收购东方汽轮机厂的计划,而这也是她为420厂的未来所计划的产品路线。
  当然了,就是实际操作可行性而言,她所计划的合并东方汽轮机厂方案实际上是不太具有可行性的,至少这时候的东方汽轮机厂已经快要完全成气候了,特别是此时东汽的核电汽轮机方面已经取得了同法国阿尔斯通方面的合作,未来前景则是可以期待的。
  因此这才就又有了:“我们420厂现在燃气轮机的技术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按照总公司给我们厂的定位,以后应该也是不可能再有拿到航空发动机整机制造的机会了,那么在综合了各种情况之后,我们420厂现在只能在燃气轮机市场进一步发展,这一点总公司倒是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
  活未说完,却又华丽地话风一转:“不过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420厂的发展,我们工厂内部已经决定未来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发电设备制造领域,也就是燃气轮机、蒸汽轮机两方面齐头并进。”
  纵观整个420厂而言,按照现在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业务分配和现目前技术的发展,首先是各种类型的航空发动机研制都已经分配到位,而且各个单位也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420确实很难在航空发动机业务中折腾出什么水花,因此要说将420厂的重心转移到发电设备领域的制造倒也没问题。
  只不过,这时候的向巧的计划又真的有可能成功吗,要知道这时候的东汽不仅是在向核电燃气轮机发展,自身同样也已经是自主研制了30万兆瓦的国产蒸汽轮机并投入使用,上一位面的90年代又引进日立公司600兆瓦级汽轮机,想必这一位面的这时候也应该已经是开始了。
  又考虑到共和国多煤少油的事实,使用煤炭为燃料的火力发电站一直都将是主力电力来源,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东方汽轮机厂的蒸汽轮机产品绝对是不会滞销,有产品、有市场,并且又富有进取心,还知道从国外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并且积极搞国产化,这样的单位效益绝对不会差。
  就不说420厂了,你甚至是以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名义来向上级提出合并计划,恐怕人家也不会同意,好呆人家这单位是属于能够自己赢利的存在,上级政府主管部门谁会愿意把东汽合并到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去?
  杨辉这时候想想就觉得有些不太靠谱,摇摇头表示对此很不看好:“要说国内的发电类蒸汽轮机制造吧,我承认它确实很有市场,毕竟我们国内的火力发电站终归是要占据多数的,不过你们现在要并下东汽这样的国内汽轮机三巨头之一肯定是很困难的。就以420厂现目前的情况来说,还是先老老实实地把燃气轮机做好吧,真要向发电设备行业发展,也并不一定就只能是看着蒸汽轮机,重型燃气轮机也是一个方向。”
  重型燃气轮作为燃气轮机的另一个分支,它从一开始就和航空类燃气轮机走上了不同的路线,但只要是双方的原理上没有大改变,在技术路线和技术困难点上其实也都是差不多的,现在420厂能够攻克QC-160燃气轮机,又同美国普惠合作完成了FT-8燃气轮机项目,那么此时的420厂就是国内绝对的燃气轮机第一大厂,不管是技术还是规模,那都是绝对的领先。
  何况于这时候的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在航空发动机行业上已经实现了众多突破,各种为航空发动机研制的技术也都是可以转到重型燃气轮机上面使用的,比如:各种高温合金、高效率的燃气轮机叶片制造、效率更高更清洁的燃烧室技术等等,甚至是各种为航空发动机配套的大型加工制造设备,比如现在已经安装到位的两台超级大压机等,当有了这些技术之后,要制造重型燃气轮机的重点技术至少是绝大部分都具备了。
  当然,既然重型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一脉是早在几十年之前就分道扬镳,并且各走各自的路,那么双方之间肯定还是有一些差距的,而这些差距自然就只能是看420厂的技术能力了,到底是完全自主研制设计一款重型燃气轮机,还是说打算先引进国外技术来消化吸收,这些其实都是无所谓的。
  反正对于420厂而言,大力发展重型燃气轮机才是王道,未来共和国在2000年之后的燃气轮机市场同样也是不小,并且随着国内对天然气的大力开发使用,海上LNG船的大量建造之后,还能够从海外运回廉价的油田天然气,那么在经济发达并且开始注重环境保护的沿海地区,使用燃气轮机发电就更具有优势。
  再加上2000年之后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提倡清洁能源,到时候火力发电终究会成为夕阳产业,这又如何比得上燃气轮机发电技术来的潇洒自在。
  向巧作为技术官僚,重型燃气轮机发电这种非常符合420厂技术基础的路线,她又如何不知道该大力发展,只不过……
  “杨总所说的也同样是我们420厂所关注的,真要并掉东方汽轮机厂当然很苦难,但我们又必须要具备蒸汽轮机的制造能力,这可不仅仅是因为现在国内对发电设备的急需,造成了蒸汽轮机的制造绝对不亏,那更因为我们420厂就算现在是发展重型燃气轮机,同样也不能离开了蒸汽轮机技术,未来我们制定的路线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2/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