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4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7/483

  这样一来一去,尺寸上和NH90有着惊人相似的直18也就震撼登场了,而且这直18的发动机的其实功率要更猛一些,配合着更长一些的货舱长度,用起来的时候任务弹性会更大。
  反正总体来说,直18经过对直8项目的魔改设计之后,体型上也就是稍微比NH90大15%左右,倒是发动机也比RTM322的功率大了20%左右。
  直18作为一款最大起飞重量在11吨的通用型直升机,飞机的空重为6.2吨,到时候算上飞机带的2吨内油,或者再带上0.8吨的外挂油箱,极限情况下也就是9吨的最大载油状态起飞,这时候可是还能留下约两吨的舱内载重!
  样这的数据这对于一款通用直升机来说,其实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若是不带外挂的0.8吨油料,共计2.8吨的载重也绝对是够用了。
  而在执飞高原航线的时候,以MZ-2200发动机的能力,保证常规载油的时候载重2吨飞行,这一点能力也还是可以有的。
  而后期这款飞机作为舰载机的时候,空重肯定会有所增加,毕竟是需要加装各种反潜设备之类的,但是以直18的体格,保证这些反潜设备的安装也都只是小意思了。
  而后续的时候,随着对MZ-2200发动机不断提升功率,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还可以有所增加,至少设计中这直18的机身强度是可以达到13吨的最大载重而不会损伤到机体的结构设计。
  要知道,比如NH90作为一款最大起飞重量在9吨的飞机,空重只有5吨多一点点,但是直18现在空重却要比NH90多了整整一吨,而这些可都是为了保证未来13吨最大起飞重量所必须要付出的机体结构重量。
第898章
转战南北
  也是在货舱里面坐着稍微感受了一下整个舱内的设计,1.5米的舱高虽然不能满足乘员在舱内直立行走,但是当人坐下来之后整个感觉还是挺不错,至少也并没有给人太过于压抑之感。
  转过身之后再看那舱门,当然就是严格地按照军队的要求来进行设计,左右对开大侧滑舱门绝对是前线快速突击之利器,不管是学黑鹰在舱门安装通用机枪扫射,还是成员快速上下机,这些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直18从直8处严格继承下来的尾舱门肯定不能少,要不然空投小型突击车、空降伞兵等任务是肯定执行不了,而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共和国通用直升机没有选择黑鹰路线的原因,实在是没有尾舱门咱不舒服。
  “很好,我看这各方面的设计都很到位,严格地贯彻了客户的设计使用要求,之前我也大概问了一下三军的领导,他们对直18都还是挺满意,所以你们要继续保持下去,顺利地完成所有的研制、试飞任务。”
  后面的参观,也就是大致带着看了看飞机的航电设计,杨辉只需要大致看两眼就没有太大的兴趣继续,因为这一眼就看出了是厉云那边的作品,同类型航电设计的早就已经看腻了。
  也只有随同安排来谅解的工作人员,还在献宝似的说着直18航电设计的优秀之处,比如这航电系统的来历之类的云云,而从这也看得出602所对直18的航电设计很满意。
  特别是说到了:“这是我们共和国在直升机航电设计领域的一次突破,直接从以前老式机械飞控设计,转而升级到现在的数字式飞控,座舱中的老式仪表显示器,同样也被换成国际主流的玻璃化座舱,整个座舱的设计是从C818客机的航电设计改进而来,总体来说是可靠且先进的。”
  直升机的飞行员驾驶舱其实和窄体客机驾驶舱的空间布局相似,都是并列的两飞行员完成飞机的所有飞行控制,因而选择用C818的座舱航电改一改也确实可行。
  而这也是为什么杨辉看了这航电设计之后,却也并没有表示出多大兴趣的根本原因,实在是因为这尼玛早就看腻了啊!
  “不用介绍了,我对这航电是满意的,对于现在这款飞机的总体设计,同样也是非常期待,现在唯一的要求就是赶快把这飞机的涂装给我换了,也不用你们做什么原创类涂装设计,直接用陆军三色迷彩都比现在好一万倍,都自己看看这纯白色的涂装像什么样子。”
  这莫名的发火也让602所的直18总师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这涂装还有什么不妥吗?好像之前军队领导看了之后也并没有表示不满意吧,那这情况是……
  “不用看了,这飞机的涂装也确实有些不太合适,现在趁着还有机会就赶快改掉吧,到时候首飞可就不能再像现在这样,在首飞的时候要的是飞机能足够的惊艳,而并不是什么低可谈测性,陆军的三色迷彩是直9上面刚开始使用,确实很好看。”
  这说话的正是昌河飞机公司的人,同样作为直18的研制单位之一,他们对直18也很是期待,至于说涂装的问题,明显是昌河这边要见多识广一些。
  已经明白情况之后,哪里又还能坐着不表示表示:“请杨总放心,关于涂装的问题我们马上就改,一定保证在下次首飞的时候以全新的面目出现,我们预计明年5月就能进行首飞,到时候希望您能够再来看看!”
  这次飞机下线仪式引来总公司头号领导,而且一来就给解决了飞机隐身设计的相关测试问题,后续首飞时若是哪里有不足之处,有杨总经理坐镇,到时候也能安心。
  杨辉可不知道602所还打着这些小主意,因此当即也就表示了同意,至少现目前公司最重大的几个项目中,这直18也能算一个。
  “行,就95年5月首飞嘛,现在我算算大概还有4个月时间不到,你们这边要抓紧时间进行相关的测试,特别是静力机的测试工作,这次直18虽然是从直8改进过来的,但是这改动有多大你们自己也知道,所以静力测试要按照全新设计的飞机来,所有的流程都要走一遍才行。”
  又恋恋不舍地看了这直18,须知杨辉对这款直升机可谓是相当看好,说是寄予厚望也不为过,这不仅仅是因为共和国国内三军急需直18这款通用直升机。
  而就算在整个共和国,从有史以来到现在,也从来都还没有过直升飞机的出口订单,这一方面是共和国不太注重直升飞机的发展有关,但说白了也就是受制于直升飞机工业的整体落后现状所导致。
  因此,直18也是杨辉准备用来突破共和国直升机整机出口零的利器,好在就此时看来,直18的设计也确实有后续大量出口的潜力,未来和黑鹰、NH90、米171争夺全世界通用直升机市场则是必须的。
  至于说这款飞机的民用市场,这应该是后续再过几年才用考虑的,现在还是先把军用项目做好再说,只要能够把军用市场牢牢抓住,民用市场也就比较简单了。
  ……
  直18的发展顺顺当当,这倒是让杨辉对配套的MZ-2200发动机挺有些想法了,作为专门为直18配套研制的一款涡轴发动机,其本身的来头也是不小。
  大概我算是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乃至是整个共和国第一款采用全权限数字式系统的航空发动机,是一款有着标志性意义的存在。
  所以说朱洲608所之行,也同样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而随着一行人抵达608所的时候,却得到一好一坏两个消息。
  坏消息其实也不算太坏,也就是杨辉一行人又白跑了一趟而已,现在MZ-2200发动机研制和测试队伍也都驻扎到了624所那边去进行发动机的高空台测试,大概还要等半年之后才会完成任务,然后再装上从乌克兰搞来的涡轴发动机飞行台再进行测试。
  也就是说,这次杨辉一行人其实是扑了一个空,但好在又是第一时间得到了一个好消息,这主要也就是说,公司在巴西那边合资的航空发动机公司终于要开始量产发动机了。
  最开始同巴西合作的合资工厂其实是打算生产涡扇10和MS-4两款发动机,只不过后来的巴西人像是抽风了还是怎么来着,这家伙居然也不要涡扇10了,转而是要采购普惠的PW1120装上闪电战斗机使用。
  因此,合资工厂那边现在也就是专门司职MS-4发动机生产,幸好这款发动机也确实性能优秀,而EMB-145也是一经推出就火爆市场,所以现在的MS-4发动机算是小推力民用涡扇发动机中的抢手货。
第899章
一群有背景的来客
  巴西的合资工厂开始量产MS-4涡扇发动机,这也就意味着这边331厂的生产订单会停下来,原来的工厂生产线上,能够继续生产下去的,大概也就是为MS-4配套的核心机,这个是不可能在巴西的合资厂生产。
  不过嘛!发动机整机的产量要求在哪里摆着,就算331厂只生产核心机,那也是赚的盆满钵满,更何况这时候的331厂还有专门为运8配套生产的涡桨6发动机、为L8教练机配套的涡扇11发动机、为直9配套的涡轴8发动机等等。
  这还不算再等几年之后,一旦MZ-2200发动机完成定型,那也绝对是产量巨大,所以说这时候的331厂就算没有MS-4的总装任务,小日子也是过的滋润无比。
  虽然每年工厂的利润有一大部分都要上交到航空发动机总公司,保证年度统一财务,但是331厂这边还是野心勃勃地准备着,这时候杨辉就只听到……
  “杨总啊!我们已经听说了,总公司已经在中推核心机上面实现了移动式脉动总装线生产,虽然不清楚总公司是不是已经安排了发动机整机型号的脉动线项目,但是我们331厂现在表个态。就算我们自己出钱,这次趁着MS-4发动机总装线的停产,我们也要对总装线进行升级改进,改造成脉动式的MZ-2200发动机总装线。”
  一边听着,杨辉也是对这位大概40岁左右的331厂厂长刮目相看,这时候能够工厂自己筹钱,花血本升级生产线为新发动机批量生产做准备的,要不是属于赌徒、上行下效之类,要不就是属于眼光超凡的一类。
  不过杨辉不管这人是属于那一类,既然他打定心思愿意大手笔投入,那也就成全于他好了,未来的MZ-2200发动机也确实需要有一条先进的脉动总装线来保证生产效率,以此来提高发动机工厂的盈利水平。
  “可以,总公司也确实有这方面的研究,到时候我会给相关单位打招呼,让他们到331厂来同你们接触,要说用两到三年时间来升级改造整个生产、总装线,时间上也算是比较合适。”
  现在能够暂时把问题搞定,后续的就简单很多了,比如这次说到的巴西那边合资公司开始量产发动机,杨辉倒是觉得现在吸引自己前往巴西的理由又多了一些。
  掐指算起来,首先就是那边中船总公司为巴西制造的第一艘补给舰已经交付巴西,巴西海军倒是为感谢杨辉所谓的“牵线搭桥”,请了杨辉参加补给舰的服役仪式。
  而后,关于舰载闪电的第一次拦阻着舰测试也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准备阶段,中航西南这边设计舰载闪电的总设师早就已经到了巴西准备完毕,前几天也发来消息,让杨辉要是有时间的话,最好也能够去看看。
  其他的什么杂七杂八的,就比如关于巴西那边被联合客机公司的烟雾弹击中,听到了联合客机公司想要对新舟系列进行涡奖改涡扇,从而进军40-70座级别支线客机市场的说法,那当时就炸开了,现在正在想方设法联系杨辉这位中航西南的大领导,要好好地沟通一下两家公司的传统友谊什么的。
  总体来说,一直在国内呆了两年多的杨辉,也确实有必要再出国一趟了,这次巴西之行已经不可避免。
  还好,以前中航西南总公司订购的一架MPC-75公务机改进型已经完成交付多时,同时也是拿到了国际适航飞行资格,甚至之前因为飞机是放在34师的,国内已经好几位有资格使用专机的领导乘坐过这架飞机,出行完成之后,倒是对飞机赞不绝口。
  也就是说,这次杨辉出访巴西,完全是可以乘坐自己公司生产的公务机,即便是要跨越东西两半球的飞行也无妨,毕竟要考虑到公务机的强大续航能力,这中间只需要在埃及经停一次,就能够直接点对点的降落到巴航工业的飞机场。
  而这种便利性,就完全不是客机能够媲美的存在咯,杨辉相信这飞机拉出去飞一圈之后,巨大的广告效应肯定能够给MPC-75的客机型、公务机型带来一阵重点关注,那简直就是天生的广告啊!
  “走,准备一下,这次回去之后就马上飞巴西那边,虽然这也是大过年的,但我们就当是到巴西去‘旅游’一番也行,正好这次去应该是没有什么需要谈判的任务,咱就是去串门而已。”
  也就笑着就拍拍屁股走人,这才又回到中航西南的贵阳总部准备着,到时候只需要等空34师那边的飞机飞过来之后,就上飞机启程巴西。
  而杨辉万万没想到的则是,这次从空34那边飞过来的公务机,却又并非是空载,这家伙还带上海军的几位已经乔装打扮成中航西南工作人员的共和国海军军官。
  对于这些人,杨辉也是落地以后一打听才知道,尼玛居然是当年共和国名噪一时的海军飞行员舰长班学员,虽然这家伙只来了3人,但是也足已引起杨辉的动容。
  要说这飞行员舰长班,那绝对是整个共和国海军中的传奇存在,对于这个班的存在,完全可以顾明思意,它就是为先期培养航空母舰及其航母编队指挥人才而存在。
  大概也就是1987年5月,共和国海军决定在广州舰艇学院开办首届也是至今唯一的一届“飞行员舰长班”,挑选海军航空兵当中的优秀飞行员改学水面舰艇指挥专业,以此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舰长。
  而在当时,共和国海军这一超常规的战略举动,自然也是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当时一直是被各种解读不断。
  在1987年秋天,从海军航空兵近千名飞行员中经过百里挑一的严格考核,共计10人来到海军广州舰艇学院学习,开学一个月后很快就有一名学员因学习跟不上退回部队,所以实际上的“飞行员舰长班”人数仅为9人。
  而当开班时,他们这些飞行员的年龄都在24~30岁之间,考虑到刘老所制定的共和国航母研制的进度节点为2005年服役。
  那正好在2005年的时候,这些人也正值42-48岁之间,处于年富力强且经验丰富之际,军衔、职务也正符合航空母舰舰长的要求,因此可以这是海军为建造航母长达18年布局的发轫之一。
第900章
高明骗术之战略忽悠
  然而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共和国原本按计划是要在2005年服役一艘航母的计划,一直拖延到了10年之后才正是服役。
  但是这些飞行员舰长班的学员,却并不会是因为航母没有按时服役就同样退下去,这批人反而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在海军内部一直都是中流砥柱的存在。
  要知道在历时3年半的学习后,这9名学员顺利取得舰艇指挥专业本科学历,先是分配到各驱护舰部队担任飞行副舰长职务,后提来有的升为驱支编队的指挥官,有的则是舰队参谋等等……
  甚至于在2011年的时候,共和国的第一艘航母服役之时,第一任舰长依旧是从这批已经过了“保质期”的飞行员舰长班学员中所产生。
  所以说,这飞行员舰长班绝对是共和国培养的第一代“既能驾机上天,又能率舰闯海”的高素质海军军事指挥人才。
  而现在他们出现在中航西南前往巴西公务机里面,这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巴西海军这次的首次闪电式舰载机拦阻着舰测试,以及那上一位面广为流传的一则“谣言”。
  “各位好,之前海军张司令已经联系过我了,现在要是各位没有其它的要求,我们这就出发飞巴西那边,到时候有什么需要中航西南这里会有所配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7/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