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4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1/483

  “我们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具体在型号上不要求从总公司手里拿钱,但是基础技术研发方面,这就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公司这些年虽然一直有发动机销售业绩,但是新发动机的研发更是不少,实在是拿不出钱来做基础研发。”
  发动机方面要钱,马上就有更加需要用钱的单位跳出来,并且火气还很大。
  “你们那算啥,我们工艺研究所才是真正的清水衙门,没有可以直接出售赚钱的项目,兄弟单位使用我们的工艺技术所给的研发费用,那简直是杯水车薪。就说你们发动机方面,去年说我们合作开发电液伺服式线性摩擦焊技术,我们把钱投进去,已经展开了前期开发工作,但是到现在,你们的资金在哪里,一直都没有到位吧?”
  说起这事,联合航空发动机也挺光棍:“你看你这说的,摩擦焊技术我们当然要投入啊,至于钱的问题,你也知道我们现在都挺紧张,但是你放心,这次总公司拨款下来之后,我第一个就把和你们合作的项目资金补齐,绝对!”
  得,这钱都还没有分清楚,一个个都已经开始算着要往哪里用,这也是够了。不过还好在这些都能接受,有些钱确实是省不了。
  “都安静,怎么拨款总公司自有一个章程,这次主要是给你们说一下这次资金主要用于那些方面,哪些项目可以申请资金支持的问题。主要就包括这以下几大类:先进成形制造技术、基础科研测试设备建设、行业关键性基础技术、行业前沿技术预研,以及……”
第1104章
一些“小成绩!”
  一百亿美元的订单看起来是挺多,但是真的刨除各种成本之后,再细细分配到中航西南那么大的一个摊子,就会发现这资金其实和流水一样没了,而且属于是那种一年半载之内,甚至都别想听到个声响。
  当然,杨辉选择了把资金投入到各种基础科研领域,心里也明白,像这些资金大概什么时候能够看到产出,因此也比较耐得住性子,还可慢慢来。
  1996年确实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上半年是搞得整个国家都紧张兮兮,感觉一不小心就是开干的动作,下半年的时候,对于中航西南公司而言就要好很多,主要是拿到订单之后确实值得高兴,而手里有钱就更加有底气。
  一直等到97年的年中,这时候才有了一些还算不错的成果出来,首先是从无人机行业的大发展开始,基于模块化无人机平台开发是越发深入,加上中继卫星系统的成功发射组网,集成侦察和打击任务为一体的地狱猫无人机,在共和国大西南的某机场腾空而起。
  没错,无人机方面,这一位面的共和国是从一开始就和美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甚至在某些地方还要领先,这比起上一位面共和国的无人机行业还要更加风光。
  无人机行业风光无限,连带着研制无人机的西南特种飞机公司也一连好几个好消息不断,毕竟特种飞行器公司还要研制预警机,考虑到之前空警100预警机已经对外公开,并且有了外销订单,再加上这飞机本来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性能并不太好的事实。
  鉴于此,在军方强烈要求下,考虑到研制相控阵雷达所急需的T/R组件已经实现了国产化,新一代预警机的研制也自然是悄然拉开。
  伴随着德国MM公司试飞的C-320多用途运输加油机机的试飞工作推进,来自各方的订单虽然有很大一部分还在犹豫当中,但总是些愿意为德国信仰进行充值的国家,他们是选择了直接签下采购订单。
  总总迹象表明,C-320也必将成为一款优秀的大中型喷气式运输机,到时候中航西南也能够小赚一笔,德国人是既吃上了肉得到了里子,又有了研发大型喷气式运输机的面子,那简直是人生赢家的节奏,所以说,中航西南肯定也要吃上一口肉才行,毕竟C-320项目也是中德合作的产物。
  固定翼飞机项目一时间,是大有狂飙突进的意思,但就在同一年,一直被陆海空三军寄予厚望的直18直升机项目,也终于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小批量生产试飞。
  直升机的研制试飞任务比起固定翼飞机而言,那绝对是只多不少,而直18恰巧又是一款计划中要三军通用的通用直升机,这肯定对飞机的基础设计更加严苛,对可靠性的要求是相当之高,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只能是依靠多多地试飞来暴露问题。
  小批量生产一批,可以明显提升试飞效率,而且试飞完了之后也不会有浪费,到时候还可以直接将这些原型机进行各种附件改装,然后就可以试飞海军型,空军型。
  站在机场,看着两架已经执行过试飞任务的直升机,心里还是止不住地欢喜,再想想这款飞机的研发过程,那可是……
  “还记得两年前,也是在这里,那时候飞机首飞的时候,连发动机都还没有完全定型,整个过程可是相当冒险,也不知道你们哪来的胆子。”
  首飞的时候使用一款还没有完全定型的发动机,虽然是采用双发设计,看起来可能会保险一点,但是谁都知道,那只是一个心理暗示而已,没有定型的发动机只要有设计制造上的问题,那么绝对是两台发动机都有问题,到时候双发也并没有什么卵用。
  回忆起往昔,又让一旁直18飞机动力系统MZ-2200发动机总师很赞同,现在他都一直在想,自己当时哪来的勇气提出直18首飞的时候使用一款还没有定型的发动机,这里面所涉及的责任和风险,在现在想来,简直是让人后怕。
  不过好就好在这期间没有发生什么大的事故,这才让现在的项目总师能够和杨辉一起谈笑风生,并且还自信满满地开展发动机的后续改进计划。
  “当时那也是确实是火烧到眉毛了,我们若是不冒险首飞直18,那么国内当时嚷嚷着要引进米171生产线一事,那可能就真的成了,这对我们直18来说就是巨大的威胁,我们不得不冒险。”
  关于之前国内引进米17之事,杨辉倒是知道那么一点,那时候中航东北和毛子走得比较近一些,双方一直在谈米17以及当时被苏联放弃的米28武装直升机项目。
  那个时候的国内陆空军还真是差一点便被忽悠到了,一方面是米17系列价格低廉到令人发指的采购单价,再加上马上就可以拿到现货。
  特别是毛子又附带提出,只要双方在米17项目上合作愉快,就连米28重型武装直升机业可以谈,那家伙要是成功谈下来的话,整个共和国在直升机方面的短板就直接弥补的差不多了。
  正是因为中航东北和毛子双方合作,这给了景德镇/昌河方面巨大地压力,连带着发动机研发方面都风声鹤唳,三方合计之后,这才搞出了一个冒险的首飞计划。
  对于当时直18首飞背后的故事,杨辉虽然隐约知道一些事件背景,但也并不是十分清楚这里面的具体情况,也就是这次直18快要成功了,杨辉才知道这背后的详细故事。
  “你们都是好样的,没有给中航西南公司丢脸,咱已经到手的项目,那怎么也不能让东北那帮家伙撬开嘴给抢走,不多说,等到飞机定型的时候,我做主,由总公司给项目所有人员都发大奖,到时候评院士的时候,公司准备推一两个直升机研制方面的院士。”
  这个时候的中航西南在工程院院士的评选方面,影响力已经是不可小觑,要说院士的数量,质量,那都是杠杠的,这次只要直18成了,靠着这个项目出一两个院士,还真不是什么问题。
  MZ-2200发动机的后续改进工作已经开始,发动机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做针对性优化:高原/海军/民用,甚至通过魔改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把它作为重型直升机的动力系统,也都是可以期待的。
  无人机,直升机是中航西南的亮点工程,是弥补产业链短板的工程,那么战斗机就是塑造强大企业形象的重点工程,一切的一切,资源都向战斗机方面倾斜,特别是新一代隐形战斗机得研制工作。
  也是通过各种前期工作得推进,总归还是要有一些成果了……
第1105章
跨入新时代
  景德正的直18直升机已经小批量下线,并投入全面试飞工作,按照乐观的估计,再有两年时间,大概就可以交付一批陆军使用的直18直升机进行各种作战测试,海军方面的需求可能也会在2000年左右开始上舰测试。
  靠着直18项目的拉动,整个将西省的航空制造业得到了一次有力的加速,让这个有着五十年航空制造业历史的中部省份,又一次在航空制造业上迎来新的发展。
  作为一个老牌航空制造业大省,若光是直18直升机项目的拉动,那是绝对不够的,能够称之航空制造业大省、强省,光是一家航空制造业单位能行?
  也就在距离直18直升机研发地点景德镇大约200公里的另一处地方,同样也准备着一次注定要被载入共和国航空制造业历史史册的大事件。
  将西-南沧,中航西南公司旗下的南沧飞机公司,作为一家大型国有军工单位,这里聚集了前所未有的庞大观礼队伍,因为在这里,即将首飞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飞机。
  海空军双方的巨头到位是肯定的,但整个观礼规模还不仅仅如此,提前到达的海空军大佬要是在平时,肯定就已经在安排好的观礼台坐下,然而这次却一反常态,双方倒是在一旁空旷处等待着什么。
  杨辉作为中航西南公司的掌门人,同样也知道这次首飞都要来一些什么样子的大人物,这时候也一样是在一旁站着,时不时还要再检查一下现场的接待情况还有没有疏漏之处。
  “保卫处发来消息吗,车队已经朝我们这边过来了。”
  匆忙走来的秘书在耳边简单说了汇报,杨辉心里已经有数,直接往早就划出来的停车场走去,而军方那边似乎也得到了消息,所有人都是抖擞精神等待着,如同马上就要被检阅的部队一样,看来军人果然都是这样。
  ……
  大概是两分钟,或者不会超过三分钟的时间,车队已经已经缓缓开进指定的停车区,随着车上的人一个个都下来,这时候杨辉也把之前名单上的人全部对号入座。
  队伍由当今大领导打头带领,随后跟着的,倒不是什么国内的其他高官,更多的是杨辉的老熟人,其中就有穿着中东地区传统服装。
  没错了,这次随着大领导一起来的,还有国外的各国代表,其中显眼的。自然是阿联酋的观礼团,杨辉倒是在之前同阿联酋签订100亿订单合同的时候见到过这位,这次他果然是来了。
  中四项目有阿联酋的投资,因此在首飞的时候出现阿联酋方面的高层是肯定的,这同样也是中航西南所喜闻乐见。
  来的都是些大佬啊,有这些人出现在首飞仪式上,中四想不火、不被关注都困难,杨辉是对此很是满意,倒是再看到这时候已经靠过去的军方领导,杨辉发现自己似乎是挤不过去了,这些军方的大佬云集,自己也凑不了这热闹啊!
  没办法,既然这边接待的人已经到位,那自己就再往后面多看看,这次车队一共是四辆车进来,正好后面几辆车也陆陆续续有客人下来,杨辉肯定还是要去看看的。
  首飞仪式不仅有阿联酋来人,之前杨辉就接到有关单位的消息,另外还有几个对中四感兴趣的国家,这次也来凑热闹了,这些都该好好接待一下,要是项目成了,这就是钱啊!
  对于这几位从后面的车上下来的人,杨辉大致还是知道一些,巴基斯坦是肯定不能少,特别是之前阿联酋明确了歼18的事之后,巴基斯坦倒也是对中四也有了兴趣,这毕竟是新一代战斗机,对于现目前的巴基斯坦而言,尤为重要。
  1996年11月,印度对外宣布苏30MKI的采购合同,整个合同金额比起中航西南同阿联酋签下的100亿订单,绝对是不相上下,而当时苏30MKI战斗机,在性能上可是被吹得天上地下,世界第一。
  再看巴基斯坦,这边是自从八十年代初期引进了F-16之后,早年甚至保持了对印度在空军战斗机型号上的隔代优势,那时候可真是风光无限。
  到了后来,米格29引进到印度,隔代优势就不再了,但是F-16和米格29之间的优劣对比之后,巴基斯坦还是不太担心。
  直到印度引进苏30MKI之后,双方的战斗机型号、数量上来说,巴基斯坦都开始落下风,此时要是再不做出点准备和反应,那就怪了。
  正好,现在共和国研制新一代军用战斗机,飞机属于中型机,也可以外销,而且和苏30MK有隔代优势,这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无疑就是最佳选项。
  更加绝妙的是,共和国就服役有苏27系列的战斗机,肯定会对这一系列的战机性能很了解,在研制中四的时候,绝对是针对苏27系列战斗机的作战进入行优化,甚至是直接针对印度的苏30MKI进行各种对应的设计,这都是可能的。
  如此一来,巴基斯坦还有什么理由不采购这款战机?
  所以说,这次除开阿联酋之后,巴基斯坦就是对中四第二感兴趣的外国客户,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巴基斯坦比阿联酋还要更重视,这中四几乎就可以算是为巴基斯坦量身订做的下一代军用战斗机了。
  巴基斯坦之外,沙热倒也是得到了一些消息,只不过仅仅是象征性地派了点人来看看,好歹中沙之间的军售项目也不少,双方关系都还算是不错,来看看也不打紧。
  至于说其它的国家,有的是不知道中四这款现目前半保密的战斗机,有的要不就是基于各种原因,还没有要把战斗机队伍升级到第四代的打算,毕竟冷战结束之后,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迎来了和平。
  聊上几句之后,杨辉带着就往观礼台去,那边是相对而言比较安全的位置,最适合这次首飞重要嘉宾观礼。
  “大家先坐下,我们先把飞机的首飞看了再说,之后有什么要问的,我会给大家作答,首飞大概还有10分钟就会开始,现在飞机在那边跑道做最后的准备。”
  不用杨辉说,其实这些嘉宾们早就已经看到了另一头的跑道起飞点,那边还有首飞配套各部门做最后的检查,飞机大致的样子倒是因为距离有点远还看不太清楚,但相信到时候的飞机滑跑到观礼台前方一段跑道时,也就能看清楚了。
第1106章
这就飞了?
  但就说飞机的首飞工作,这种场面杨辉已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按道理说,内心已经不会再有多少激动,处变不惊是最基本的素质。可实际上的情况却并非如此,不仅洪都方面的现场人员心里激动、担心,甚至整个中航西南,乃至现场所有观摩中四首飞工作的人,又有哪一个是完全放心,哪一个不激动?
  “哎!那个……那个中航西南公司的总经理杨辉在哪里?先把他叫过来,我可记得之前他是向我诉苦好久,那这次首飞我就让他在旁边看着,不能再让他给跑了,上次还口口声声地给我说什么中四项目进度延后,要放宽进度节点,但现在看来,他手下这些设计研发团队不配合他啊!”
  大领导还记得之前了解中四项目进度的时候,杨辉当时说什么都要把项目进度往后拖延,后来大领导都已经对此事接受,却没有想到,这次突然又来消息说项目进度追上来了,大概也算是一个小惊喜。
  这才当着一众军方兵种大领导的面,把之前的事儿一股脑全部抖出来,这次一定要把杨辉给纠过来,就是要看看这家伙吃瘪的样子。
  而杨辉被“纠”过来之后,心里也是一阵尴尬,这大领导不是存心要逗自己玩儿嘛!这年头,项目进度提前,难不成还错了?
  被一众将星强势围观的感觉,杨辉表示咱真是有压力啊:“领导啊!这个真就不能怪我,之前我得到洪都的项目进度表,确实就是我当时说的那样,但谁知道上次我回去之后,把您批准的资金拿出来,这就不得了,那洪都是第一个下军令状要抢回节点,现在能够有这么快的进度,全都是因为资金到位的缘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1/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