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4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483

  别的不好说,但牵强附会这种事,杨辉还是可以很容易地扯到一起,把洪都中四项目进度的加速归结于之前大领导批准的资金缘故,这既解释了中四项目进度加速的原因,又间接说明了杨辉在之前资金分配的规则,顺便还不着边际地拍了拍马屁,也算是刚好挠到了痒处。
  必须承认,这杨辉的回答让大领导非常满意,当着众人的面摇摇头:“得了,你就是想说你们中航西南上下都是眼开,只要有钱什么都好说,对吧?可惜,你说的再好,国家也不会再追加投资了,就算算现在你们公司手里的项目,那一大堆的,哪一个的耗资能小?国家现在是没有多余的资金,你就不要再上眼药了。”
  被一句话道破心中所想,杨辉表示咱也没办法,这洪都就是这样的德行,谁都拿他没有办法。再说,杨辉也不认为再继续追加资金就能再一次加速中四的进度,有的时候达到了上限之后,必然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领导,您这话说可是冤枉我们中航西南了,单就说这次的洪都,现在能够有这进度就已经是加班加点的结果了,飞机的总设计师可是把家都安到了办公室,为了这次首飞,相关人员封闭式集训,大家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和家人见面,这次是真的拼命!”
  杨辉一直反对加班加点的超负荷工作,但是反对有时候也很苍白、无力,整个中航西南的公司文化都已经形成,那就是拼命也不能落进度,再加上整个共和国的航空工业从一开始就这种精神贯穿始终,洪都面对项目进度落后的情况下,要拼命硬干,杨辉都不好多说什么。
  一群人围着杨辉很无奈,另一边的飞机首飞则是箭在弦上,所有准备完全就绪,当座舱盖关闭的那一刻,飞行员的心跳肯定是不同寻常,毕竟这是飞机的首飞,毕竟观看此次首飞的大佬们都是对这款飞机寄予厚望啊!
  老规矩,先和塔台方面进行沟通,得到起飞指令,这才稳稳地推动发动机节流阀,轻载状态下的中四开始轻快地向前滑行,飞机绝对是一款好飞机,秉承洪都设计战斗机的传统理念,起降距离一定要短,中四被计划成一款具有短距离起降能力的战机。
  当然,此时的首飞机由于是使用俄制造AL-31F/N发动机为动力,而这款发动机并不具备推力矢量能力,因此按照常理,现在中四的起飞滑跑距离是达不到设计中所要求的那样短。
  这些问题因素是洪都在设计中四原型机时候就已经有所考虑,甚至现场首飞总指挥还综合考虑了首飞机的轻载状态,再次将战机的起飞距离进行了估算,万无一失之后,就只等顺利首飞。
  千算万算,首飞的过程中也是什么可能都会发生,比如这一次,伴随着飞行员将节流阀推到预定位置,飞机按计划是可以平稳的从观礼台前面滑过,之后再顺利起飞。但时间刚过去不久,座舱中的飞行员已经感觉到飞机现在有些不听指挥,似乎机头已经抑制不住要有抬头趋势。
  这就有点尴尬了,计划中的飞行是应该优雅、缓慢地从观礼台滑过之后再起飞,但现在坐下这战机,怎么突然就如此家桀骜?感受到那股来自战机翼下的强大力量,再看着前面马上就要到的观礼台,是时候做决定了。
  飞行员都已经能够感觉到飞机的前轮开始若有若无地飘起来,是到了起飞决断时刻,绝对不能犹豫!也不管观礼台的嘉宾会是神马表情,首飞中的试飞员有绝对的权利来驾驶飞机,只要飞行安全就好。
  平常的起飞,战机到了起飞速度之后,会有一个拉起的动作,但这一次不一样,试飞员并没有拉起,战机就已经小角度脱离跑道,在距离地面五米的高度,战机从观礼台前面平滑地掠过。
  “报告,战机最低起飞速度预算错误,我机提前进入起飞阶段,完毕!”
  都不用飞行员报告,现场总指挥就已经发现了这一情况,当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飞机起飞所需的速度居然比预计还要慢一些,这意味着什么?
  这明摆着就是中四的设计太优秀,整机升力系数要远高于设计中的整机升力系数,这就证明战机的气动设计是非常成功的,是超出了预定的要求,这是一个让人惊心动魄地惊喜。
  “收到,具体原因我们会马上进行分析,现在首飞工作继续进行,完毕!”
第1107章
这才是高大上
  飞机的首飞就是一次仪式性的事件,只要能够顺利起飞,这差不多就算是完成了三分之一的任务进度,而这次中四的起飞虽然经历了一段小插曲,但其本质是没有问题,起飞的过程是成功的。
  说起来,这次首飞机虽然是“拼拼凑凑”,甚至整个航电系统都是从歼18上面移植过来,但客观地说,这一套航电系统其实也足够先进了,这年头就算是顶尖的F-22战斗机,其航电显示布局不也是一平三下的传统设计?和现在歼18、中四的航电相比起来,实际上还真就没有拉出跨代差距。
  因此,中四的首飞机,应该算是少有能够装配上完整的航电系统的首飞机,要知道,其它型号的军用飞机在首飞的时候,还真没有几个是拥有了完整的航电系统,大都是只要是能够满足飞行需要就行。
  航电系统相对成熟,飞行员首飞的时候就要更加放心一些,成熟可靠的航电系统能够让飞行员对整个战机的运转情况更加清楚,显示更加直观地感知,更何况这次首飞在地面保障方面,也不再是以往那样简单。
  地面首飞指挥测控中心出现,让这次中四的首飞和以往的飞机首飞有了天壤之别,和传统的军用战斗机飞行测试相比,这次是有了很大的提高,至少在地面保障上,洪都这边建设的飞行测控中甚至是类似后世航天指挥测控中心的存在。
  整个飞行测控中心能够实时接收试飞机上面各种传感器测得的飞行数据,并通过测控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实现数据分析,几乎能实时将飞机的各项飞行参数模拟出来,并投放在测控中心的大屏幕当中,这也让测控中心的所有人都能看到模拟的首飞机3D动画飞行状态,这绝对是一次巨大地进步。
  在以往,要想看到战机的3D飞行动画模拟,那就必须是战机降落之后,手动提取飞机的飞参数据,并且对飞参数据进行处理之后才能够得到计算机模拟的3D飞行数据,而现在能够在飞机飞行中就实时模拟,这在以往几乎是想都不敢想。
  这一切都是技术进步和成吨资金砸出去之后所带来的质变,中四飞参数据在以往,那是很难在录入存储的时候又实时发送出来,就算能够发送数据,在传输方面也是极大的问题,而这一次,则是通过伴飞的特种飞机MPC-75做信号中继来实现数据传输效率放大,以此加速传输速度。
  当然,由MPC-75所改装的特种测控机,其本身也携带有大量的数据监控载荷,在伴飞的过程中,也能够监控到中四大量的飞行数据,以此作为中四本身传感器数据的补充。
  大屏幕所展示的首飞机3D飞行动画模拟,能够清楚、直观地展现出战机的飞行姿态数据,但是这还远远不够,若是飞行测控中心只有这一点功能的话,那未免就太小看这测控中心了。
  在测控中心的大屏幕下方,又呈弧形分列了诸多排测控工位,上百台PC电脑不断显示刷新着各种数据,而这些数据就不再是飞行姿态数据了,这上百台电脑所显示的东西,有些甚至是正常飞机的飞参数据都没有记载,只不过是首飞机为了万无一失才有测控。
  这些电脑都有对应的工作人员专门监控、分析数据,每个人对于自己所负责的各项数据绝对负责,只要显示的数据一有异常,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就能得到消息,并马上做出反应。
  杨辉这时候也恰好带着几位领导一起,走进了繁忙的飞行测控中心,有些小声地介绍着,是生怕打扰了这些工作人员:“这是我们的飞行测控中心,整个测控中心能够实时测控整个首飞机的所有飞行数据,我们天上的飞行员是一个人在飞,但是地面的测控中心却有好几百人为其保驾护航,我们保证能够监控所有异常状况,在第一时间将异常问题扼杀在萌芽当中。”
  领导们确实见多识广,但也着实是没有见过一架飞机首飞能够有这么大的阵仗,1996年的时候位于帝都的航天指挥测控中心才挂牌成立,现在也不过是1997年中下旬而已,距离航天指挥测控中心建成并运行还有好长一段时间,领导们自然也没有见过测控中心这种阵仗。
  这次中航西南这边搞出这么大的规模,绝对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其高大上程度,简直是亮瞎众人眼。而另一边的测控副总指挥陪同着,也适时候给出了测控中心对这次首飞任务测控的答卷,做出一个比较简短地汇报。
  “报告,我们测控中心已经成功分析出刚才起飞时飞机提前飞离跑道的原因:飞机同等动力输出的情况下,现场迎头风力数据、侧风数据都比我们预计风力等级有中等幅度的增加;飞机总体重量相比正常重量轻了百分之六点七;机翼升力系数保持正常范围,但机身升力体的升力数据超过我们风洞测试结果,提供了更多的额外飞行升力;综合计算模拟,结束是飞机会提前在XXX/s时候达到起飞速度,这和我们飞机这次现场飞行数据吻合。”
  汇报已经很简短了,但是各种名词、数据,在非专业人士看来依旧有些挠头,不明觉厉是必须的,但大家大致上还是能够听出来,那就是这测控中心非常的牛逼,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得出事故原因,这在以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内心还有些震惊的大领导这个时候也笑了:“很好,你们这个就非常好,要再接再厉,一定要再接再厉,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得,这大领导肯定还不知道,就这飞行测控中心,在国际上也是绝对地高大上的存在,强如波音、洛马这些一线大牌,用上这东西也没几年时间,那些稍微落后一点的飞行器研制单位如达索、苏霍伊、米格什么的,现在是绝对用不起这些高端设备滴。
  这时候,测控中心也实时响起各部门的监控数据分析汇报:“推进系统;空气流量正常;发动机转速正常;冷却正常,滑油正常……”
  “气动系统;翼面压差正常;涡流控制正常;翼根气动冲击能量正常……”
  飞控系统……
  航电系统……
  ……
  也就这时候,不和谐的声音来了:“推进系统报告,两侧进气道流量差值小幅度超标!”
  这边的问题刚汇报出来,飞行姿态监控系统部门就给出了可能的结果:“飞机姿态左转偏航,可能导致以上问题。”
  马上环境监控又来了:“现场侧风X级,可能导致以上问题。”
  两部门给出了可能导致两侧进气道流量差值超标的原因,正好这边进气道空气流量差值又恢复:“数据恢复正常,完毕!”
  再一看大屏幕,首飞机也刚好由偏航状态调整到直线飞行,这也就间接证明了之前小问题的原因,有了完整的实时数据测控能力,可谓是问题来的快,去的也快。
第1108章
各怀心思
  飞行测控中心所表现出来性质是绝对高大上,不仅前来观礼的军方兵种大佬从没看到过,就连见多识广的大领导对此也是赞不绝口,这等情况绝对是要大出风头。而共和国领导们都如此了,更何况那些国外来的观摩团,正好阿联酋、巴基斯坦、沙特都各自来了一位负责人跟着参观飞行测控中心。
  对于这些没有什么工业基础的绿教国家而言,如此高大上的测控中心,那真的是想都不想,现在看到中航西南为中四的研制工作需要,直接建造一整套的相关设施设备,那叫一个放心啊!
  要说放心啥?不用说,肯定是对中航西南的科研设计能力一百个放心啊,没的说,这中四项目肯定靠谱。
  “看到了吧!我就说这个中航西南的科研设计能力是靠谱的,现在一看,果然不出所料,至少我对后续研发资金的持续投入算是放心了,阿联酋空军未来三十年的担当,就要在这里起飞和成长!”
  说话的阿联酋方面很激动,人家好歹也算是第一个中四的海外用户,说时髦一点就是海外首发国家,因而在之前的多方谈判中,阿联酋甚至获得了和共和国自己军方都相差不大的待遇:共和国军方接收中四进行作战能力测试和试飞时,阿联酋也能派出飞行员前来参与,并且还保证第一批批量生产的中四能够给阿联酋分配出四架。就说说,再看看,这简直就是超标准的贵宾待遇啊!
  兴奋的阿联酋自不用多说,全部都表现在脸上了,那么另外的巴基斯坦和沙特就各自心情上有些不一样了,这又该怎么形容呢?
  至少沙特心里是有些羡慕的同时,也免不了还些嫉妒。想当年,要不是咱沙特投资中航西南的歼教七飞机,中航西南能够快速发展,还能够有今天?到现在,中航西南能够如此牛叉,咱沙特也是劳苦功高啊!而现在看这款中型四代机,明显又是一代名机的节奏,可惜沙特居然在这上面失了先手。
  想到这里,再想起之前才从美国采购的F-15战斗机,那订单当时看来好倒是好了,只不过现在看来,似乎又缺少了一些什么,总感觉是哪里有写落后了啊……
  沙特这想法确实很牛逼,要是让波音知道沙特现在各种嫌弃F-15战斗机性能落后,那恐怕是一口老血喷出好远,还是开了加力的那种,要知道这年头的F-15,那可是绝对得世界一流的三代重型战斗机,即便是美国人自己也不敢说F-15已经落后了,这可是主力、主力啊!
  沙特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但这次前来考察的带队人也知道,单就以现目前沙特的情况来说,由于刚签了新一批F-15的采购订单,是绝对不可能再签中四的采购订单。沙特虽然有钱,但也不是这样花的,况且这款飞机也才刚首飞,具体型号到定型并且把各方面性能稳定下来,没个十年左右的时间是不可能的。
  想到这里,心里也就释然了,就当是来做了一次单纯的考察观摩好了,以后多关注一下这款飞机的进度就好,多少可以作为沙特下一次战斗机采购项目的一个有力的竞争选项吧。
  沙特有钱,又刚采购了F-15战斗机,现在正感觉到无比地安全,对于邻居那几只老掉牙的破烂猫,沙特大抵是又有了更大的信心能够抵抗,要知道沙特之前可是高薪花钱找到美国方面,特意针对伊朗现役的F-14A战斗机做了对抗培训,心里还是“有底”的!
  和沙特想法大相径庭的是巴基斯坦,这时候的巴基斯坦已经彻底不淡定了,在见识了中航西南强大的科研设计能力之后,这次巴基斯坦对中四项目充满了信心,再加上之前中航西南的良好口碑,想不信任都困难啊!
  这年头,巴基斯坦倒也不是没有在国际上听人吹过四代隐形战斗机,大一点的如苏联,据说早就有一款重型隐形战斗机在研制中,小一点的什么波兰、德国、甚至阿根廷都在捣鼓四代隐形战斗机,只不过这些所谓的四代机和中航西南的中四比起来,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啊!
  真要说对抗印度苏30MKI的光荣使命,就必须要压在现在所看到这款飞机上面,巴基斯坦的三代机从F-16开始,而四代则以共和国的中四为开端,至于印度的话,大概就慢慢地跟在后面吃灰好了,咱就先走一步!
  中四项目已经有共和国和阿联酋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开发,想必就算巴基斯坦再加入的话,也是不用投入太多的研发资金,反正巴基斯坦的情况就只有那样,阿联酋和共和国也都知道情况,到时候绝对不会让巴基斯坦出太多资金就是了。
  想到这些,巴基斯坦方面高兴啊!心里甚至已经开始计算需要采购多少飞机才能够对印度现目前咄咄逼人的态势做出有力反击,巴基斯坦是穷逼这个问题是肯定的,那么中四的采购资金从哪里来?
  阿联酋已经说了要送巴基斯坦一大堆歼18战斗机,肯定不可能再出钱帮着承担巴基斯坦的中四采购,这点自知之明还是要有的,倒是沙特那边,或许还可以研究研究;对了,之前海湾战争的时候,和科威特的关系搞得好像也还不错,或许可以找科威特去化缘也有可能。
  嗯,没错,是这样的……
  当然,完全靠别人出钱来组建自己的国防,这也是绝对不靠谱的,对于巴基斯坦来说,除了外援军费之外,很大一部分还是得要靠自己,特别是遇到了中四这种完全对自己胃口的飞机,那实在是太难的。
  要说一次性拨付几十亿美元用于采购中四,这几乎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巴基斯坦还没有这个经济能力,只能采取东拼西凑的办法或许会有点可能,反正日子都是这么过来的。每年让巴基斯坦军方凑出一架或两架中四的钱,想来是没有问题的,这样存上个十来年,好歹也能够买上一二十架飞机了。
  又或者,可以选择把之前美国那扣压的那批F-16转手卖掉,反正现在看这F-16似乎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了,虽然这是一款好飞机,但飞机再好,人家美国拿了钱之后要给你耍流氓,巴基斯坦也没办法,还是赶快止损为上策。
  果然是东拼西凑,巴基斯坦这位观摩团的带队人还是很有头脑的,若是按照他的办法来,说不定还真就能让他给倒腾出一个联队的中四战斗机采购资金了,这可是相当不得了,绝对是搞后勤的人才啊!
第1109章
落定
  中四的首飞无愧于其“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七字之评价,首先是飞行测控中心得首次投入使用,就让这次首飞变得更加可控、风险更低,做到了有的放飞,而测控中心在大致接待了杨辉带来的参观队伍之后,内部气氛又紧张起来。
  飞机的首飞过程中,能不能起飞来是一个坎,飞的稳不稳也是一个坎,但真正得鬼门关则是要看你能不能成功降落下来,根据调查统计,其实很多飞行事故也都是发生在降落阶段,就是这非常要命的几分钟,对于首飞的飞机来说,这就更加要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