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83

  “吴老您知道发动机研制的周期长,但要是子系统能够一早摸清楚,整个研发周期都将大大缩短,所以您一定要把这些个关键的,耗时长的小项目继续下去。预先研究在国外是相当公认的一个方法”杨辉再次向吴老说道。
  “这个的确是很有必要,而且我看这些子项目也用不了多少资金,我给你说吧,我马上就要到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工作,到上面养老了,我会努力争取资金把这些干下去,以后下面具体科研就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吴老满脸期待地说道。
  “好了,我得要走了,你好好干,你说的我会争取到得!”吴老站起来向外走去。
  看着吴老背影,杨辉再次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到自己目标,实现航空工业的腾飞,造出一颗中国心。也让这位为共和国航空业奠基人能扬眉吐气。
  “杨辉,你为什么不继续读研,你这是要认输吗?我不需要这样的胜利。”赵自强又找了过来。
  “读不读研究生,和我们之间的恩怨有关系吗?我说过我要写一篇轰动性的论文,你可以去问问论文评审组委会,到底怎么样,我说过,我不会输给你,我只是要换个更大的舞台啦!这里已经不适合我了”杨辉轻飘飘的留下这一句话就走了。
  “杨辉,我知道你得论文的确很有见地,不过我们之间的恩怨没有完,航空可不止在学校,只要你还在航空业我们就还是会有竞争的。”赵自强双手握拳伸出一根手指指着杨辉大声叫道。心中的不甘任谁都能感觉到。
  “我会的,咱们江湖上见”杨辉简单的回应到,突然想起现在赵自强可能还理解不了这江湖的意思吧!随及淡淡的笑了。这家伙还真是有趣,和自己斗了这么多年。
  慢慢的走在学校,回忆着自己上辈子在母校的求学经历,自己得一帮子同学,突然有些不舍起来。
  打开门寝室门其他三人都到齐了,看他们样子论文都还不错,不过情绪都不太高,毕竟就要离别了,大学四年就过了。
  学校里的事都干完了,是得要分开了,“长青你打算到哪里去工作?”杨辉问道。
  刘长青思考一番后“管他吧,只要还能跟飞机打交道就好,我是沈阳人应该会分配回沈阳吧!601、626都有可能。你们两呢?”
  “我,我其实是想到三线去的。具体得看情况,学校要分配嘛。”杨辉是要到飞机研究所的,或者发动机研究所,他个人更倾向人事斗争不严重的西南三线。
  听了两个的想法,唐昌红也谈起自己的想法“我是山西人我就想就在西安发展,这边603所里这些都很好,反正是学校安排,就地安排。”
  “你们都谈起自己的未来,和工作了,就我一个人孤独的留在这学校里。好吧!你们都有走吧!”杨为有些落寞的感叹一番。
  ……
  唐昌红走进寝室,兴奋地说道:“我的工作安排出来了,果然如我所料是603这下就没有问题了。”
  “我的也出来了601所,没什么意外。”刘长青也平静地说道。
  我分配到试飞院,不过我不大喜欢这个工作。我先回北京去吧,到时候安顿下来就联系大家。
  “好了,要离别了大家今晚不醉不归。”突然杨为提出个建议。
  “好,走吧也不知道写一别何时才能再相见,不过我和大为不算。我们都在西安”唐昌红说道。
  四人随着夜色走近饭馆,酒菜上桌,“四年前我们因为同一个目标和梦想从五湖四海而来,今天我们又要为了同样的理想和目标而要奔向四面八方。为了同一个理想干杯”杨辉首先说道。
  “这话说得好,我们高考成功后来到这里就是为了理想,现在已经无限接近了。虽然我还要等待几年,但那没什么,我们是这一届前面的一批人,我们得要接过前辈们手中的工作,托起战机的翅膀,保卫祖国的万里长空。这是我们得使命和义务。”
  大学里从未喝酒的杨为喝了杯酒之后讲话显得慷慨激扬。
  “大家这些年风雨同舟,一切为了理想,希望以后能够坚持下去,就目前看来这是个枯燥的行业,不过这有也我们必须坚持的理由。”
  “对,人生短暂,我们应该努力奋斗。为祖国国防事业添砖加瓦!切不可半途而废,浪费一身所学。”
  ……
  这一顿饭吃的很尽兴,酒喝得很满足,在后来的日子里都认为正式这些话,是自己在艰难的工作中坚持下来的动力,但他们不知道,上辈子他们一样坚持不懈,可歌可泣,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
  ……
  这四个大学中一直早起的人睡到了中午,起床后他们就得重新面对新的起点了,从此各奔东西。
  一下午杨辉和刘长青收拾好物品准备启程,前往车站的路上很压抑,四人都没说话,终于随着火车进站的汽笛声:
  “小辉,长青好好干,一路顺风。”杨为,唐昌红不言而同得说出了同一句话。四人都笑了。
  “放心,我在沈阳一定会干出成绩,不会给寝室丢脸”刘长青回答道。
  “虽然不会在试飞院,但我不会离开飞机,放心吧,我很快就会却定工作。不管在哪里我都会干好”杨辉也回答着。
  “再见”两人缓缓走向站台。
  ……
第8章
归家
  帝都站到了,请乘客下车,随着人流慢慢走出站台。
  “长青,到北京了,我们也得要分离了,不知道下一次见面得时什么时候了。”杨辉颇有些伤感的对刘长青说道。
  把行李帮杨辉拿出来,随着杨辉一起把杨辉送下车。
  “嗯,该说的都说过了,大家好好干就行,总有再见之时。”
  “说的也是,那我就走了”杨辉提起行李转身向车站外走去。
  这家伙,有机会不继续读书,这么早就参加工作,也不知是好是坏,希望他以后也能像他在学校一样成功。刘长青看着渐渐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心底里祝福着。
  走出站台杨辉呆呆看着久别的帝都,现在的确还没法和三十年后比啊。不过谁又能想到三十年后帝都的繁华,恐怕没人敢想到吧,任重道远啊!
  坐上车,慢慢的往家中赶,路边匆匆的自行车流是这个年代的重要标志。是北京最重要的人文景色,若是三十年后人们还能这么努力的骑车上下班,哪里还会有雾霾。而且在经常性的堵车中,开车效率已经不见得有多高了。
  到站下车,“军委科学技术装备委员会家属院”看到这个即将消失的名字也是自己长大的地方。杨辉走了进去。
  “嘿,干什么的,这里是军委管辖的,军事重地,闲人一边去”突然门卫传达室走一个快到五十岁的中年人拦住了杨辉。
  军事重地,四个一却引起了杨辉的感慨“军委科学技术装备委员会”,名字很长一般简称:军委科装委。听起来名字很拉风,不过很快就不存在了,这个由军委管辖的委员会即将和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合并,成立新的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
  “陈叔,我是杨辉,我回来了。”杨辉笑着对中年人解释着。
  “哦,是李老家的小辉回来了,怪不得勒。四年了都没回来,这下是真的长大了,我都没认出来。真是得”陈叔仔细看了看杨辉后认出来了,恍然大悟到。
  “四年了,谁说没有变哪。连您都变老啰。”
  从杨辉小时候到大,这位一直就负责整个大院的安保工作,重来没有出现问题,据说还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小时候在外面惹了事,从来都是这位去领回来的。
  “哎,不说了,快进去吧,你家老头子恐怕早就想你了。”陈叔挥挥手赶着杨辉快走。
  “额!”杨辉摇摇头提起行李继续向里面走去。
  很快走到了家属院的尽头,一栋三层红砖楼房出现在眼前,杨辉抬腿向二楼走去,昏暗,狭窄的楼梯与过道在几十年后看来是贫民窟,不过在这个年代是相当高端的了,毕竟这是楼房了。
  “杨辉抬手敲在暗红色的木门上,咚咚咚,爷爷我回来了。”杨辉有些兴奋地叫道。
  马上就见到这个辛苦把自己养大的老人了,杨辉心里很期待。
  吧嗒,门慢慢的从里面打开了,露出一张饱经沧桑的脸,“哦,小辉你回来了,快进来吧,路上肯定累了。”老头子欣喜的叫杨辉进屋里。
  “爷爷,我四年没回来了,在外面很想念你啊。”杨辉道出出了自己的思念,不过真要说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他只能说出这么一句话。
  老头子一直就和杨辉两个人过,从小把杨辉拉大。挺不容易,到了大学本来是打算继续在帝都读大学,没想到杨辉给跑到大西北去挖沙子去。
  “嗨,我一个孤老头子有什么想的。好好学知识,以后建设祖国才是正事。”老头子装着大气的样子。
  不过他的表情却出卖了他。两爷孙相依为命,谁说能不想。
  “对了,你现在回来好像还没放假吧?怎么回事?”老头子有些担心的问道,怕是觉得杨辉犯了什么事。
  “哪里,我这不是大四了吗,论文一交,什么事都没了,工作都给安排了。不过我觉得不太适合我。”杨辉老实的向老头子解释到自己这么早回来的原因。
  “怎么回事,你不是打算读研究生吗,怎么又连工作都安排了。不读了?难道没考上?”老头子继续问道。
  “考到考是得上不过我想,不过我觉得没必要再继续读了,早点参加工作,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老头子听了后慢慢想了想,“也罢,你自己选择好了就去吧,没什么说的了。早点工作也不是什么坏事。”突然老头子脸色又悲伤起来,想起了一些事情。又慢慢的回忆到。
  “哎,你父母当年也不都还是在校大学生,就听从国家的号召去了西北工作,不也干出了一番成绩,不过谁知道。哎!……”老头子想到这里伤感的摇摇头。
  杨辉之所以姓杨,而不信李就是因为杨辉是并不是老头子亲生孙子。杨辉父母都是在校大学生,五九年响应号召去了西北搞原子弹,期间有了杨辉,杨辉还没出生父亲就因为一次事故牺牲了。而母亲则是在杨辉出生后不久也随他父亲去了。六二年聂帅到马兰视察时听说了之后,安排由身边的已经四十多岁没有后代的秘书收养。也就是现在杨辉的爷爷。
  “还有什么说的,都那么久了。他们是为了祖国国防建设牺牲的,我现在得继承他们的遗志,继续为祖国国防做贡献。”杨辉实际上连自己父母什么样都没见到过,唯一有印象的就是父母的两张黑白照片。长到这么大早就习惯了。
  “想那么多也没有用,我们要向前看,他们所努力的目标不也是有结果了吗,他们应该安心了。”
  收拾好心情,杨辉抬手看了看时间不早了,便叫上老头子向食堂走去,全家就他们两个人,也从来没有做过饭,只能吃食堂。
  两爷孙关上门朝外面食堂走去。
  “对了,听你说好像对安排的工作不满意啊!怎么回事,安排你到哪里你就到哪里干就是了嘛!”老头子转过头,对杨辉严肃的教育到。
  “哎!我就是觉得西安试飞院那边不适合我,那边试飞院只要按着规定章程对飞机试飞就行了,没什么开拓性的工作。”稍微想了想后,杨辉回答着这个问题。
  “哦,那你有什么打算,难道你想回北京工作,你这个思想不好,哪里都好,你就是别到北京来,听爷爷的准没错。”
  老头子摇了摇头显然是不一样杨辉在北京工作,一个在北京这么多年的老头子怎么能不知道北京的水有多深。他算是知道自己这个孙儿的性格,绝对不适合在这里工作,留在这里没有好处。
  杨辉活的实际日子可不短,他怎么能不知道老头子的意思。北京好吗?好的确好,不好怎么能吸引那么多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