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483

  这个问题跑来抛去,最后居然有抛到自己手里来了,这算是什么。但是相现在杨辉又没法抛到别人手里,只有说说自己的处理办法了。
  “这个问题吧,我觉得这个两种方案的选择权不在我们的手上,我们大不了就把两种方案都做出来。到时候汇报的时候,我们有两种方案,这显示出我们是有着充分准备的,更有利于我们最后拿下这个项目。而两个方案的选择就留给到时候的上面军队、沙特、巴基斯坦几个方面慢慢头去痛吧。”
  于总师一大把年纪了,但是听了杨辉这个办法还是忍不住拍腿叫好,深呼吸一口气,缓缓的说着。
  “这是一个好办法,我们不好下决定,那就把两个方案都报上去,好话歹话都说出来,到时候就看上面选哪一个方案。”
  这个办法也就是现在可行的一个办法了,双阳厂的厂长也表示同意这样做。说上两句表示自己同意这样做。
  “这样是最好的了,我们就先把气动修改方案大致确定了。具体的数据只有等项目定下来了之后看几位设计师的吹风功底了,现在我们讨论其他的方面吧。”
  新机的改动很大,各个方面都是要动手术的,不是只修改气动布局就可以的,外表有了,还得要有内涵,只有各方面都达到了设计要求,那这款新机在技术上面才算是成功了。
  其它方面的修改那就多了去了,这个时候需要杨辉把沙土豪的要求具体的说一下了。
  “沙特方面要和西方接轨,座舱不能像我们现在的军机一样满是仪表盘,要求座舱布置向西设计靠拢,减轻飞行员的飞行压力,注重人机工程,在环控系统上更是要求严格,反正各个方面的要求对我们来说,现在要实现还是有些困难的。”
  早就料到了最高三亿美元不是那么好拿的,现在这些就是国内的技术短板来了,若是这个处理不好,这个项目恐怕就危险了。于总师对这个项目的难度一直就没有一点小视,现在的座舱、环控两方面就是大问题了。
  “这个环控系统国内咬咬牙,使劲的研发,资金投进去可能还能够达到标准,但是这个座舱上面要求的使用显示屏方面……”
  停顿了一下,仔细想想继续说“就算是西方早期的CRT显示器,国内目前情况也还很难做到的。”
  这就是现在的国内电子工业现状导致的问题,就连CRT显示器在这个时候都是高端货。君不见八十年代最火的就是出国后能从国外买回来一台彩色电视机,想一想这时候CRT显示器在国外都大规模运用到民用领域了,但是共和国军用方面在这上面都没有什么建树。
第100章
现成方案
  不管现在国内是不是有能力可以上这个部分玻璃化的座舱,但是新项目是肯定要上这个玻璃化的座舱,这个是沙特方面硬性规定的。
  而训练西方三代机飞行员,没有玻璃化的座舱肯定是不会被巴基斯坦方面所认同的。
  那么要实现这个方案就只有看到国外,想想其他的办法了。现在要想引进国外的一些技术设备还是比较容易的,加上又是外销产品引进西方技术就更不难了。
  与西方的公司在航空制造业上进行合作在八十年代是相当时髦的一个话题,就说83年之前的时候都有那些合作项目。
  典型的就有0132厂出口到约旦的一批歼七战机,这批歼七战机改了多少东西?不多正好也是修改的航电设备,其中包括雷达,无线电,平视显示器等等航空电子设备。
  其次还有0603所的飞豹项目,这个项目几上几下,期间还曾由0603发文咨询过西德的MBB宇航,询问是不是有兴趣一起做,那时候的MBB也是高兴地不得了。
  二战之后德国的航空工业几乎就算是废了,完全没有了整机制造的经验,现在有机会一起搞一架先进的战斗轰炸机高兴的嗷嗷叫。连前期的咨询费都没有要就忙着给设计了好几种方案,最后将方案发给中方的时候,整个飞豹项目又要下马了,于是MBB就败兴而归。
  但是后来飞豹有再次上马了,这再次上马的原因其中有一点就是0603所的人把MBB的项目方案拿出来往上面一放:看我们的飞机技术先进,就连德国人做的气动外形都和我们是几乎一模一样。
  就这样飞豹再次上马,虽然说整个飞豹的研制过程中没有了德国人的参与,但是早期0603所咨询过MBB的方案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就说明这个时候国内航空工业和国外合作,那就是时髦,就是高大上。
  想了这么多杨辉要说点什么了:“于总师这个座舱的问题,我觉得吧,我们还是应该寻找西方的帮助,我们现在办不到这个,再说了我们采用西方的航电设备现在还有很大的一个便利。”
  不用杨辉说引进西方的航电,到最后大家还是会想到这里,唯一还有点疑惑的就是在于杨辉所说的便利是什么?
  沉默一阵还是专业的设计师最先想到了杨辉说的是什么便利,同是搞歼七的,0011基地和0132方面还是有很多联系的,远的不说,现在基地所生产的歼七还有着0132的功劳。
  当年0132厂、011基地、还有奉天那边都是一起对歼七进行制造的,在七十年代早期0011就试制出来了歼。但是因为上面命令大规模生产歼六,于是基地的歼七就不了了之了,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才在0132的帮助下又才重新捡起歼七。
  所以对于0132的动作还是知道很多的,就80年开始谈判引进的英国马可尼公司航电系统,这个于总师是知道的很清楚。现在杨辉说的应该就是这个项目了,于总师把这个新歼七航电项目慢慢道出来。
  “我想杨辉说的便利之处应该就是指的是,0132那边引进的马可尼公司的航电系统了,现在0132那边应该还在进行着这个项目。若是不出问题的话,现在0132已经是对这个新的歼七改型的座舱方面有了成果了,我们应该是可以把这套航电试着搬到我们的新机上面,这就是最大的便利之处了,对吧?”
  没想到还有这好事那真的是喜从天降啊,若是有了这样的好东西,一个比较大的一个拦路虎几乎就可以说是解决了,这样一来对整个新机的项目进度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速。到时候最多不过三年时间就可以对这个新机定型,对于一架新机来说,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时间。
  现实中有很多新飞机就是因为技术攻关,时间拖得太久了,一不小心就把整个项目给拖垮了,这前车之鉴不得不好好吸取教训。
  “对,我说的就是这个,到时候,甚至我们可以请0132的科研人员一起来参加新机的研制,他们的经验说实话现在肯定是比我们丰富的多,我们找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完全是有可能的。他们的新歼七的整个座舱是他们自己做的,马可尼只是提供了系统部件而已。”
  要说在这个时候请来0132的研发人员前来一起对新机进行研发,这点并不是不可能,虽然说同行是冤家。但是在83年后面这一段世间里,出口约旦的新机已经研发完成了,整个0132厂的研发部门其实是处于没有项目的真空期。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歼七3的研发被隔壁的0611所抢走了,自然0132厂就没有什么事了,就算是一起叫上去攻关的话,0132会和一个抢了自己项目的研究所一起开心的玩耍?笑话,怎么可能。
  如果这个时候0011基地来把钱往那里一放,0132厂的研发人员人自然就会跟着0011基地的做项目了。同样是改进歼七,人家可以大把给钱,你0611能给什么?再加之夺项目之仇,能和0611一起干的话,那才是邪了门了。
  听了杨辉的这个建议后,大家对这个建议还是相当有兴趣的,倒不是说这些基地来的厂所头目们能想到杨辉这么多,而是他们对于0132是报有很大的好感的。你看我们现在正在生产的歼七不就是人家支援的技术嘛,现在在把‘老师’请来做个项目那不是正常的吗,再说了,咱们这个新项目有钱有油水,我们还是会给小钱钱的不是。
  “对,我们如是能得到那边的技术支持的话,我们的项目肯定会更加的容易一些,把这个项目分这么一点出去,这样下来就不算是我们在吃独食了。”
  可不是,听着双阳厂厂长一说,这就是老爷子说的分一些小项目给兄弟单位的意思嘛,这个看来也是很有需要的。
  想到这里的好处,杨辉觉得这个真是一箭双雕之计,鼓动于总师到时候座舱设计就寻求0132的技术支援了。
  “于总师,我看这个说的很对,我们就应该这样做。大家都是大西南的三线航空企业,因该相互帮助的,现在我们有了好项目不能忘了兄弟单位啊。”
  看看杨辉这厮把话说的,明明是需要人家提供技术支持,几句话就给说成了,兄弟企业之间相互帮助,有好东西不忘难兄难弟的共产主义情怀。
  虽然对杨辉的说法觉得有些好笑,但是对于这个建议于总师是相当同意的,这有现成的技术不借鉴一下,那你还想怎么样?难不成非要硬着头皮又重新去做技术攻关,这不是脑子秀逗了吗?
  “好,我看这个方法很是靠谱,到时候我们去找0132的人肯定是没有问题得,我亲自去出面去请。”
  这说话间还把请字咬的挺重,看来于总师还是对0132的人很是有些经历了。
  听于总师同意这个方案了,那后面就好说多了,直接就准备把方案做出来去参加评审就好了,当然这只是飞机设计的一部分而已,现在要把新机做好,把最多六亿美元都花的值,那就还需要另外一个重要的东西。
  新机的发动机,也就是常说的‘心脏’。后世共和国的战机心脏病问题是个绝对的老大难,而现在心脏问题就已经开始加剧了,新机的心脏又该如何选择,这是围绕这大家心里的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现在这个新机的大部分方面我们都有了比较靠谱的计划,唯一还有问题的就是发动机了,现在歼七使用的涡喷7显然是没办法满足新机的使用,正在研发收尾的涡喷13虽然可以勉强使用,但是耗油率、推力等各项指标都还是不尽人意,用涡喷13肯定还是没办法发挥出我们新机的实力的。”
第101章
发动机才是正主
  吃过午饭一群人正准备再继续讨论,这个时候前去跑部的也都回到了招待所,其中就包括前去航空工业部跑部的白所长。
  喝上一口水,白所长自觉的开始说起今天去跑部的情况,看他丰富的面部表情自然众人都明白这次应该问题不大。
  “要说这次去部里面汇报项目,这应该是我最快出结果的一次。当时我把这项目一上报,部长整个人都惊呆了,好久才缓过来。但是这缓过来就开始卖官腔,他肚子里打的是什么主意大家恐怕都是猜到了。”
  这话说到一半又不说了,实在是吊人胃口,于总师最是不耐烦这个调调。粗暴的打断白所长想要卖关子的心思。
  “别卖关子了,赶快说,时间不多,待会儿还要讨论新机发动机选型问题。”
  有于总师在前面说话了,其他人自然都是狂点脑袋,表示对于总师说的话很赞同。白所长看到大家居然这么不配合一下,只能又继续讲自己后续的遭遇。
  “话说到部长听到我们拉到了这么大的一个项目,就开始打官腔,肯定就是想做点什么其它的事。不过没两分钟电话就响了,直接就是最上面的总设计师打电话过来的,什么也不说,开口就问我们这个项目,当时这个部长就懵了。”
  说到这里一群人都是想象出了当时的情景,皆大笑不止,笑完了又继续听。
  “这个时候部长就看着我,他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就只有把电话给我让我汇报项目,你们没看到啊,部长把电话给我的时候脸都黑了,还吓我一跳。不过等到上面总设计师问了我具体情况之后,又和部长通了电话。然后挂了电话后就变了脸色要我们好好做项目,到时候准备汇报,要和奉天那边一起进行一次方案的汇报。”
  果然这事不出杨主任所料,最后还是免不了要被人截胡,不过这个明面上的截胡还真的就不怕了。按杨主任说的,这次的项目基地方面是有很大优势的。
  “好,这事现在果然是按照杨主任预计的在走,感觉我们就像是一群演员一样啊,不过若是最后都还是按杨主任所预计的那样的话,当个演员我也还是愿意的。”
  听了这个应该是龙岩厂的厂长的俏皮话,大家笑过后却是对这个这话表示由衷得赞同,只要最终能拿下这个项目就算是当演员也是愿意啊。
  不过这个时候黎阳厂厂长倒是相当担心,看来这次项目会和航空部上面多少还是有隔阂啊,以后还是想办法赶快离开黎阳厂,和部里面有了隔阂以后不给小鞋穿那才怪了。现在这话黎阳的刘厂长自然是不会说出来的,他要慢慢打算准备换地方了。
  跑航空工业部说了,其他跑部的自然也大致汇报了一下自己的经历,不过都是平平淡淡,除了表示惊讶以外就什么也没有了,像这种事,这些只是做配合的部委一般都是看主管部委的意思,主管部委没有决定下来,一般其他部委是不会有明确的答复的。
  跑部的事说完了,自然就中午去跑部的那些人就要听听中午留下来做项目方案设计的进度,还是白所长问话。
  “老于你是总设计师,给我们说说你们中午商量出了什么没有?”
  于总师简单的将中午初步商量了气动方案和座舱设计方案介绍一便,随后话锋一转开始提到现在该讨论的发动机选型上面。
  “……具体的新机设计就是这样,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发动机的选择上面,我们还没办法确定发动机到底使用那一款。”
  白所长听了新机的大致设计,感觉改动还是挺大的,不过仔细一想,实际上的改动的技术风险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那这个机体设计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发动机方面我们还是需要在仔细讨论一下。不过前提是我们需要先计算一下新机可以在发动机上面投多少钱。”
  白所长其实在巴黎的时候就开始计算这个项目了,而最受到白所长关心的一点就是新机的发动机,深知涡喷7的性能,白所长一开始就没打算上涡喷7,白所长盯上的是涡喷13这款在研制中的发动机。
  “新机的发动机我觉得涡喷7是绝对不够用的,我最初是打算上涡喷13的,不过听了现在新机的改动过大,加装新的大型雷达罩,采用下颔或者两侧进气,以及新的大功率雷达这些,涡喷13现在的功率恐怕也还是不够的!”
  于总师是做飞机总体设计的,当整个机体设计方案出来的时候就对新发动机的推力指标有所明白了。新机的发动机若是没有达到最少七吨的推力,绝对是不能满足新机的需要的所以现在的发动机研制上面才是新机最大的一个拦路虎。
  于总师将自己大概计算后的数据说出来:“现在的新机推力必须要达到7吨,这的确是在研制中的涡喷13所达不到的。我们需要另外想办法。”
  于总师这话说的轻巧,但是要实现却是一点也不轻巧,这个新机要达到这么大的推力必然是要对涡喷13进行大规模修改,现在涡喷13可是黎阳厂在做的项目,要想给修改到7吨的推力这绝对办不到。
  对于于总师所说的7吨推力白所长是最为赞成的,这和白所长所计算的刚好吻合,作为搞发动机的自然就有他的想法了。
  “这个7吨的推力还是最低的限度,我相信这款新机最后所需要的推力绝对不止这么一点。现在我们就必须要现办法了,目前国内能找到的七吨以上的发动机只有涡喷8但是这个明显不能用在新机上面,还有一款就是有设计资料但是现在下马了的涡扇9。”
  又说到了涡扇9,对于这款涡扇9的数据于总师还是知道一些的,仔细回想对比后还是只能无奈的放弃了这款优秀的发动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