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483

  按照谈判进度就快要正式签订合同了,同样随着谈判快要完成的消息传到南海,关于成立公司的申请也终于也由上面批准下来了。
第117章
签合同
  经历进一周时间的商谈,终于算是把各项前期事物谈妥了,就等着签合同了。
  一周时间谈好一个以亿美元为单位的项目,这简直就是快的不能再快了,之所以可以这么快的完成设计,原因也是有几个方面。
  国内相当重视这个样板项目,派出了军队代表聂帅来镇场子,扯皮这种事是有效的减少了,另外一方面在于外方的投资大头沙特对这个项目也是很急迫,只有初步完成了这个项目,才能尽快的进行沙特方面所需要的正题。
  就这样各种原因之下这个项目的谈判就这么快的完成了,南海里的总设计师对这个项目是时刻关注着。听到项目谈判完成后,终于不再多纠结,在一份关于0011基地成立科工联合体公司的文件上面签字。
  “小李,你过来,把这份文件送到科工委,后面的事科工委那边自己会继续去办,这几天就跟进一下这件事,赶快把这个文件上面的事落实,不要和那些部门扯皮了,这个现在很急着要,去吧。”
  ……
  在上级的特殊关照下,在党和国家的殷切的期盼中,0011基地的终于有了新的身份:西南航空科工联合公司。有了这个新的身份,在对外的时候听起来就顺溜多了,现在新教练机项目的签约仪式就开始了。
  新教练机项目特殊,签约仪式自然也是引来了众多大佬,聂帅、以及国防部长张爱平,还有些其他部门的人,都是深居帝都的,杨辉自然是不认识。当然还是有些个穿军装的军人,看起来是上次说了管军队装备那群人,同时还有几个生面孔,光从年龄上看就知道这些人的官都不小。
  “现在是共和国航空工业的新起点,这件事注定会载入史册的一天……”
  叽里扒拉一大堆毫无营养的话说的还是那么津津有味,接近二十分钟的介绍后终于说到了正题。
  “下面就是我们西南航空科工联合公司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沙特阿拉伯王国关于新型高级教练机研制项目签约仪式。”
  整个礼堂响起雷明般的掌声,看到这项目有了个好的开头,几方人员都笑着将合同上面签上自己的大名,同样的文件要签上好几份,项目各方都要留下合同文件。
  共和国方面为了表示重视,由聂帅也签上自己的大名,表示聂帅亲自主抓这个项目,然后才是西南航空科工联合公司。
  新公司的组织构架倒是很有意思,联合公司嘛,顾名思义就由其它的好几家原本相互独立的公司合并而成,领导层的构架自然也就是由原本基地的厂所的领导所构成了。
  新的公司有着奇葩的组织构架,原本的那些厂所领导,现在全是新公司的副总经理,唯有白所长没有接下发动机总设计师的位置,自然就比较有时间了,挂上了一个总经理的名号。但是这个总经理到底和副总经理有什么权利上的不同,还真就看不出来。
  于是为了协调常务工作,原本只是在新公司做联系外方责技术协调的杨辉被安上了一个常务秘书长的职责,这让人有些羡慕,在各总经理都是有自己的事要做的新公司,常务性的秘书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甚至可以说新公司的日常管理层就是几个“秘书”了。而那一大票的经理就是就是决策层,这更像是董事会构架,只是这个时候没有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的概念,自然就没有董事会,于是就只能‘屈居’经理会了。
  新教练机项目签字仪式中,西南联合公司方面是由白所长这个总经理签字,随后巴方马达德签字,沙特方面苏尔坦签字,以及无处不在的共和国外事部也签上了字。
  各自将自己的合同签上后,又收起自己的该拿的合同,同时握手表示对项目的期待与祝福。
  “好了,我们会一周之内让第一笔资金五千万美元到账,以及贷款给科工联合公司的一亿美元资金也会到账。”
  马达德随后也表示:“同样我们的先期两千五百万美元也会一周之内到账,所以还是希望贵公司能够马上投入研发,最好现在就开始并行研制。”
  说到并行研制就不能不再次并行工程了,这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系统发展的一个学科,而在共和国80年之前就开始大规模的运用了这个思路,只是那时候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但是这不妨碍并行工程的成功,在当时共和国的找石油、原子弹、航天工程等等项目上都在使用并行工程得思路,这在当时被称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之一。
  现在提到了要用并行研制来进行新机设计,从而加快新机的研发设计进度。自然杨辉就想到了另外一个可以和并行工程相结合的技术,现在对于这个东西的事就必须要提上日程了。
  签约仪式一结束,杨辉就去找到了杨主任,要引进国外的技术,这个是必须要报备,虽然是你自己花钱,但是那也一样得报备。
  来到杨主任到办公室,杨辉就迫不及带的要把引进项目的事说出来了。
  “杨主任、现在我们需要向国外引进一些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技术。我们用自己的资金,只要科委这边批准就好了,我们在新机的设计中会使用到这个,它可以加速整个项目的进度。”
  听到杨辉他们这就要引进计算机辅助设计了,杨主任倒是不太惊讶,现在国内的两家航空系统的设计所都在引进这个计算机辅助设计项目,现在的杨辉他们有钱了,若是不引进才是怪事了。
  “这个因该是没有问题的,锦官城那边早就引进了,他们也是自己想办法搞钱,只是报备了而已,想来你们现在也是这样的,但是我是不管这个的,你要到旁边的办公室去,那里是负责引进这些东西的。”
  毫无悬念的,由于杨辉最近在科委跑了很多次,自然就成了熟面孔,加上杨主任的关系,拿到引进许可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告别杨主任,走出科委办公大楼,现在杨辉马上往招待所赶过去,这下有了许可自然就能进行引进CATIA了,但是还有一件事必不可少。
  刚进招待所,杨辉就能感觉到喜气洋洋的气氛,看来现在签订了项目合同大家都很是高兴,杨辉却是没时间一起高兴,他必须要马上把引进CATIA的事落实。
  “现在把大家叫来是要商定一下事,我们打算要引进计算机辅助设计,上面已经批准了但是我们还要派人去达索学习,现在就要定下这个名额,一共是六个培训名额,这六个培训完成后回来就将会是老师,继续培养公司其他的设计人员。”
  听到有机会到达索进修,这简直是梦寐以求的机会啊,马上就有人说话了。
  于总师就最先开口:“这个到达索进修大多都是飞机设计,那我们一所肯定是要多一些人去了,这个绝对最合适。”
  听了于总师的话杨辉觉得自己还有必要再解释一下。
  “这个去达索进修的并不是达索飞机公司,而是达索的另外一家做工业软件的子公司,所以大家都可以推荐自己觉得合适的年轻人去。就是要求:好学,会学,会英语或法语,还要年轻,这几点满足的人,因该就可以去进修了。”
  听了这话,算是明白了,原来不是学飞机制造,一下子整个兴致就降下去了,不过还是有明白人愿意去学习这个计算机软件。
  白所长知道这个CATIA的好处,现在没人争取名额,马上就推荐上所里的几个大学生。
  “我看我们二所的钟建设不错,这小伙子从小就在基地长大,大家都对他知根知底的,把他算上一个准没错。”
第118章
吹风要快
  都见到二所开始安排自己人往前期培养队伍里去,其他的人自然就按奈不住了。从众心理是在共和国很严重的一个现象,不能说是在基因里注定的,但说是成从小耳濡目染的文化氛围所造就的,这就完全是没有一点错。
  马上于总师也反应过来:“这好办啊,我们一所的杨月不是才和你们一起去了巴黎吗?这个绝对合适,我看算上她一个是可以的。”
  听到于总师把杨月推荐去法国,杨辉自然是双手赞成。
  接着继续推荐人选,由于是要求会外语,还得要年轻,那就肯定是近几年的大学生最为热门,基地的大学生大多都集中在两个研究所,工厂对于大学生是没有大的需求,因此两个研究所就占了六个名额中的四个名额,每个所占了两个。
  剩下的两个名额分别由两个要做部件研发的配套厂分走了,总的来说完全只负责制造的工厂几乎是没有名额的,恐怕后面的国内培训,计算机设计系统引进他们都没有机会了。要搞研发的才有机会拿到前往法国学习的机会,同样也才会对CATIA有需求。
  将进修的事定下来,总算是让大家的气氛平静下来,开始有机进行后面的研发计划的安排,于总师是机体总设计师,自然对于新机的研发有着他自己的想法。
  “现在我们是把这个新教练机项目成功的揽下来了,而且资金马上就要到位了,我们就要准备一下了,新飞机现在最急迫的几个问题我现在就说出来大家合计合计。”
  “第一点:我们新机的气动外形只是有了理论上的想法,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光靠理论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要对新机气动进行一次彻底的摸底,将我们新机的气动数据吹出来,找到最精确的气动设计方案。”
  众人都点点头,虽然0011基地都是直接做的已经设计好的成品,不需要在进行风洞试验,但是对于气动外形的重要性却都是明白的,自然也就是都支持现在马上开始风动试验,气动外形的设计宜早不宜迟。
  “嗯,这个是肯定要在现在就开始吹风了,若是这个气动设计方案出来晚了,那是绝对要拖进度的。”
  这话自然是说的很简单,但是实施起来还是有一些难度的,0011基地以前就只是复制生产歼六、歼七这些飞机,气动外形都是现成的,自然就对风动试验得要求不多,相关的试验人员同样也就是不多了。
  于总师对所里的研究人员的技术长处都是清清楚楚,现在要他安排出那么多的风动设计试验人员还是有些困难的,所以自然就要想些其它的办法了。
  杨辉看到于总师转过头一脸笑容,不过这笑容怎么看都有点不对。
  “杨辉,你是空气动力的对吧?”
  听到于总师问这话,杨辉第一时间就明白了于总师要说什么了。同样白所长也是对于总师的想法猜到了八九不离十,马上就不同意了。白所长知道要是杨辉来回答的话,肯定是没办法拒绝的,但是现在二所里也是用人之际,杨辉好歹也是领导着几个‘毛孩子’一起做了一款发动机的人才,现在怎么能让人把杨辉挖走了。
  “老于,你这样不厚道了,我们现在也是很缺人的,你这样挖人不好吧?要人你可以找科委、航空部要啊。现在你跑到我们二所来挖人这算什么事,你这样是破坏内部团结的举动。”
  看到两个研究所的所长开始争人了,其他人也不知该怎么说,内部问题还是要内部消化、处理最为合适。
  于总师虽然嘴炮的战斗力要明显强于白所长,但是现在于总师没那个时间,想了想还是诱之以利好了。
  “这样把,老白你也别说我占你的便宜,我借调了杨辉,到时候下一次分配的大学上来了,学机械设计得学生我从一所的名额中分给你一个。”
  说到这里于总师是一阵肉疼,这可是宝贵的大学生资源啊,现在每年就那么点固定的名额,这少一个都是莫大的损失啊。
  白所长这人‘看的长远’,听了有这样的好处,也就勉为其难的接受了,顺带着白所长还继续说道。
  “老于啊,现在咱可就商量好了啊,上次我们借调杨月的事也就算是两清了,现在我们同样也是借调的了杨辉给你们的。”
  看看谁说白所长就不会打嘴炮,只是人家没那个闲心而已,现在关键时刻,立刻就显现出了不一般的机智,就靠借调杨辉这事原本也就是可以算是还一所借调杨月人情,但是现在这就不仅还了人情,同时还截获到了一枚大学生。
  摇摇头,于总师没有想到自己也有失算的一天,不再这上面多说,还是转到设计吹风这事上面来。
  现在借调到了杨辉,自然于总师就要开始压榨杨辉了:“杨辉,这个新机的气动方案是你的理论设计,那你就要把气动给我吹出来,现在我们一所气动设计方面的人才不多,就只有十多人左右,而且都还不是多专精,所以这个新机的气动外形吹风就你先暂时主持一下。”
  这就要自己来负责气动外形设计了,听起来还是有些快啊,现在自己参加工作也就不过半年时间。
  新机的气动吹风试验是相当重要的,养辉自己倒是有信心将这个外形吹出来,但是……
  “于总师,这个新机的气动外型吹风这事,就这么几个人完全不够啊,你还得要再至少添加十人,最低限度要三十人,而且这就让我来负责这个好像不符合规矩吧?”
  看到杨辉开始抱怨人手不够,同时还在纠结规矩这些问题,于总师笑着点头。
  “你所说的问题我都知道,所以现在只是让你先暂时住持一下这个新机的气动设计,到时候我会去联系一下几大航空院校的空气动力学专业的教授,让他们帮着一起做一些风洞试验。但是我们基地这些人就得要你负责起来,基地的那十几个做空气动力学的大多都是都是半吊子水平,没有几个真的有能力。所以你负责起来是最好的。”
  后世所谓的产学研结合其实共和国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产学研结合这个这种思路就是老师带着自己的学生一起去做国家急需突破的项目。常见的有搞地质的讲师、教授带上学生满共和国找矿、找油。航空系统著名的就是西工大,后世的歼七E采用带空战襟翼的双三角翼设计就是西工大的杰作。
  点点头杨辉表示这个方法还是很不错的,83年的时候共和国的风洞主力大多都还是位于北方的一些大的航空院校,以及科研院所中。后世的亚洲最大风洞群还没有完成全部建设,只有部分计划中的风洞在83年的时候投入使用了。这样一些风洞试验就要在这些北方院校来进行试验了,在北方进行试验自然就可以大规模的就近动用航空院校的人力资源了。
  越想越觉得这样很不错,在时间上应该可以节约很多。
  “于总师,这样的话,那就好办了,现在你就可以给你们所里通知,让他们赶快带上东西往帝都赶过来。现在就可以去协调风洞和学校那边,大概一周之后所里的人到了,马上就可以安排进行测试。”
  杨辉时间安排的这么紧凑,于总师表示很满意,这就是要抓住一切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