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483

  “好,你们要抓紧时间,你们的气动外形没出来我们就没法进行机体结构设计,特别是那些要修改气动的地方,这些地方结构设计都要有气动外形数据做支撑。”
  说了气动设计的事,后面的杭电系统招标却是要提上日程了,现在没法进行机体机械方面的设计,但是关于航电设备的事却是可以开始研究了。
  “我们的航电方面可以开始了,马上联系0132厂、马可尼公司,咱们准备商谈航电的事。”
第119章
三句不离……
  “杨叔、王姨你们好啊,好多年没见了。”
  没错这个时候是杨辉以新的身份见杨月的父母,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毛脚女婿了,饶是杨辉前世活了那么久了。但是现在兔子吃了窝边草之后,杨辉以新的身份见杨月的父母,杨辉居然感觉到浑身不适应,这应该就是兔子不是窝边草的真正原因了,就是因为吃了窝边草,会导致环境变化,会带来一系列的不适应。
  杨辉不适应但是杨月的父母倒是很适应,都是自己的晚辈,现在只是换了一个身份而已,知根知底的大小伙子和一个陌生人相比肯定是杨辉好了,所以自然很满意了。
  唯有杨月的父亲看起来脸色不太好,话又说回来好像也没有那个当父亲的看到即将要‘抢走’自己的女儿的男人不会无动于衷。
  杨月的母亲也是军人,看起来是一个忙着工作的女人,不然肯定也不会直接把杨月在小的时候就交到了杨月的爷爷这里。
  丈母娘看女婿就不知道为什么会越看越欢喜,这是男的和女的不同之处了,这是值得有关专家去好好研究一下的,社会伦理学对这个应该是可以研究上好几年的了。
  “嗯,小辉啊,不错,你也和小月一样,这么快都长大了,这时间过的真快。我们也都老了,你快坐下吧,陪小月他爸聊聊,听到女儿都要订婚了,他现在肯定心里没适应过来。”
  这话刚说完杨月他爸就骤起眉头,一脸……
  “哪里的话,你别乱说,我是在想其他的问题。”
  随后有转而换了表情对杨辉说到:“小辉你别多想了啊,我很看好你和小月两个,你从小一起长大的。现在走到一起,我们这当父母的也放心,我只是在烦恼工作上的事情。”
  说到工作上的事情,杨辉也没法多说什么,杨辉知道杨月的父母都是海军的军官,这次一起回到帝都,都是因为两人工作变动,这次据说是要安排到琼海海军基地去,这关系到军队的问题,杨辉还是少问的好。
  但是杨辉不问工作上的事情,不代表杨叔不问工作上的事情,到现在杨叔依然只是知道杨辉和杨月两个跑到了大西南的0011基地去搞飞机去了,但是工作到底怎样一样都不知道。做父母的关心一下倒是没什么,杨月这一大家子都是有一定保密级别的人,一般保密级别的事还是可以问一下的。
  这时候就开始关心杨辉和杨月得工作了:“对了,你们跑到那么偏远的地方去,现在你们工作到底怎么样了?说下不泄密的吧,我这个当家长的还是要关心一下你们的工作。”
  杨月、杨辉这个时候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这样的父亲还真是光棍,只能说这样的好处在于杨月可以无拘无束的。
  终于坐在一边的杨主任放下茶杯,一脸的‘鄙视’。
  “这下你这个当父亲的知道关心女儿的工作了,当时小月要和小辉两个跑到0011基地去,我让她来询问你们的意见,你们一个个敷衍了事,现在……哼……你们两个当父母的啊。”
  将‘啊’字拖得老长,随后又话锋一转,杨主任又开始介绍起杨辉和杨月在0011基地的功绩。
  “不过也好,你没有反对她们两个去0011基地,现在他们两个跑到那边过的是如鱼得水,现在杨辉和杨月两个搞的航模项目在0011基地是出口创汇的主力。前不久她们几个还跑到巴黎去了拉到了一个大项目,现在0011基地正在筹备着,这是要大干一场了。”
  听了这么多,杨叔更是搞不懂了,这0011基地现在好像就只有一个歼教七在研制吧,这个歼教七都还没首飞,这又要上项目?
  “不对吧,我记得0011基地现在做的是歼教七吧,他们哪来的技术团队做新项目,这个有些不符合实际情况吧?”
  没想到杨叔也知道歼教七的事,那就好说,知道歼教七,那就肯定有资格知道新教练机计划,杨辉要准备在从新介绍一下了。
  “杨叔,你的消息是落后了,现在的歼教七已经没有继续了,或者说是改叫新的飞机‘超级歼教七’了,我们的新项目就是在歼教七上面下文章。”
  听到杨辉他们要对歼教七做大的改动了,杨叔来了兴趣,马上问道。
  “小辉,那你快说说这个新的歼教七,你说吧,我就是海航后勤的,关于新飞机的东西我是可以知道一些大概的,你说一下不会触犯保密条例的。”
  点点头这里最大的杨主任发话了:“说吧,他马上就要调到琼海海军基地去了,对于这些还是有权知道的,现在他不知道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
  听到说杨叔要调到琼海去了,杨辉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但是现在还是先说超级歼教七的事,其他的先稳一稳。
  “主要就是,我们在巴黎拉到了外国的资金投资我们的歼教七,资金充足,外方要求也不离谱,于是我们对歼教七进行了新的升级,从气动外形到飞控系统,从航电系统到雷达,以及发动机这些方面,我们都进行了适当的修改,我们修改后的超级歼教七可以称之为二代半战斗教练机。”
  二代半这个新词没有听说过,但是这么好理解的词,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对于这个二代办,好奇起来了。
  “哦,二代半,那你说说这新机到底什么质的飞跃,能让他担当的起二代半的名头。”
  杨辉就知道还是这个二代半能唬人,这没想到第一个被这二代半勾引到的居然是自己的老岳父,不过这也和杨辉的意。
  “所谓二代半就是指我们的新机在各方面上都向三代战斗机靠拢,在低空机动性,航程,雷达,航电这些方面都将超过现在的歼七飞机,使其达到三代机的飞行性能。同样这也是外方的要求,他们需要新机可以训练部分三代机飞行员的常规训练科目。”
  听了这些介绍,杨叔越听越是感到兴奋,若是有这样的飞机那还用来做教练机?这好像是太浪费了吧,这样的新飞机改一下座舱,装上武器系统,这就是战斗机啊,想想这些增加的各项性能,以后有这飞机那就是最好不过了。
  “按照你说的这些来看这个新飞机的研制资金肯定不会少了吧?是得要往亿上面说了吧,你们能有这么多钱?”
  过亿……杨主任首先就笑了。
  “我的儿子啊,你想得太简单了,新机项目一共是计划了6亿。”
  没等反应过来,杨辉又上了猛料:“而且这6亿单位还是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得有十多亿了。”
  听到新机的资金这么充足,简直要笑的合不拢嘴了,这么多的资金完成新教练机研发绝对是够了。
  “那么你们有没有打算将这些新技术做的教练机又从新做成战斗机?这样绝对是相当好的一架新飞机了。”
  双座教练机又改回战斗机,这听起来很是滑稽,但是在后世的0011基地也不是没有干过。那个时候的歼七就只有在0011基地有一条生产线,当时的JF17战斗机因为发动机的问题迟迟打不开销路,为了填补市场空白,保住这些传统的军售市场,于是又将双座的歼教九又改成单座战斗机。
  现在提前出来了歼教九这款飞机,那么改为单座机就肯定是需要的,这就不只是国外销售了,同样国内肯定还会大量采购,到时候肯定会在生产量上面再创新高。
第120章
人马到齐
  越听越高兴,杨叔已经对新机开始报有很大的兴趣了。现在光听现在杨叔的意思就不难猜出军队的喜好了,若是改回成新的战斗机,那么超级歼教七就更有前途了。
  对新机抱有很大希望的人可不少,杨辉自信的说到:“是的,我们就是有这个打算,上次评审会我见到了总后的负责人,他也表示了对新机的期待,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总参方面对这新机也同样是会有很大的期待。”
  杨辉之所以敢这么自信,在于这个新机的技战术要求、以及各种数据摆在那里,只要研制出来就一定是很不错的新战机,这才是杨辉如此自信的最大后盾。
  说到总参,杨主任也想起什么了,笑着对杨辉说:“没错,你一说总参那边我就想起来了,总参已经在今天上午的时候来科委询问过你们的新机了,他们对新机很重视,特别还对你们的那些新技术表示除了极大的兴趣。我想以后你们基地的军代表恐怕都要增加了,这个也不知道该算不算好事。”
  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三个人就在那里聊起来了工作上的事,对于来这里的初衷早就忘到一边去了,唯一在后面说到杨辉和杨月的事的时候,还都能和工作挂上了钩。
  “行了,这你们工作上的问题我也都差不多了解了,我还是很看好你们两个。不过现在你们的精力都给我放到新机上面,一句话:新机一天不定型,你们就一天不能结婚。”
  听了这话,杨辉是彻底的败下阵来,还有这样的父亲。同样的杨月听到这话,也是重新定义了这个父亲。他算是知道了自己当年为什么会被直接交到爷爷这里来养,明显在这个当父亲的心里,还是工作最重要。
  杨主任本来想说两句,但是话都到了嘴边,还是没有说出来。这个杨月他爸的意思,也不是没有道理,现在新项目的确是没有时间,还是等他们把这个新项目做完再说,再说了好像两个小辈也是主张再等等。
  既然都主张再等等,那就等等好了,以后的事慢慢来。
  “那就依你们的吧,这事再缓缓。好像小月明天就要启程前往达索学习去了对吧?”
  引进CATIA刻不容缓,按照计划,在杨辉他们把气动数据试验出来后,整个CATIA也要引进到位,在新机的设计中,就要用到这个来做造型,结构设计等等。
  ……
  于总师领着一大帮人向杨辉走过来,人数应该就是从基地赶过来的气动设计人员,果然是良莠不齐。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也有五十多岁的‘老学者’,最主要的是一群三十岁的中年人,基地所面临的人才断层问题,在这做气动的小组中绝对是没有的。
  不过几天前就听于总师介绍过这些中年人的学历:都是大学生。但是将他们的年龄和学历一对比,就知道这些人的技术怎么样的,这都是一群在特殊年代以特殊方式教育出来的大学生,所以这质量自然就是不好说了。
  “来,杨辉给你介绍一下,这就是基地刚赶过来的气动组,他们和你一起,将配合着北航的教授和研究生一起,进行新机的气动试验。”
  随着于总师的简单介绍,杨辉最终确定了这批人的身份。但是杨辉对这些人是不太看好的,这些人在基地也是有七八年的经验了,到现在都还没有可堪大用的人,那就说明这些人就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术上面的问题了。
  这么多年下来,就是只要有那么一点点基础物理知识的,在设计所的环境下,愿意自学的人也都是能勉强入门了,但是到现在还让杨辉来带着这帮人去做试验,这就是于总师明显对这帮人不看好。
  “你们好,我叫杨辉,也是学气动的现在分到一个组和大家一起做这个气动项目,希望大家一起将这个气动试验赶快做出来。”
  杨辉的自我介绍明显是不受到这些人的看好,这一个才从大学出来的小毛孩子,仔细算下来,恐怕还得叫自己一声师兄,论资排辈,怎么能当上气动组的带头人。
  于是回应杨辉的自然也就是一些:“恩。”“好”“可以”……
  这明显的敷衍意味,是人都看得出来。于总师现在是对这个情况很是明白,看来这些当年靠各种战斗、歌颂四大天王起来的‘大学生’到现在还是没有改掉他们的脾气啊。
  于总师只能以一个旁人的角度来介绍一下杨辉的成绩,希望能用实打实的成绩来将这些‘小将’们压住。
  “你们别一副天下第一的样子,杨辉是现在新机的气动方案的提出者,包括我都服他提出的这个气动布局,你们跟着好好的把这个气动给我完善好了。不懂的你们就好好问问别人,这次会有北航的教授和研究生一起做新机的气动试验,这是你们的机会,要是这次回来你们的技术还得不到提高,那你们就等着滚蛋。”
  没有其他人在场,于总师也是不用顾虑了,想到了就说,对于这些红小将出生的大学生,于总师早就对他们的技术不满意了,很早就打算把他们咔掉了,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没有最后办到,只能是默认他们说的理由:技术不行是时代造就的,若是有机会好好学习,他们技术一定是另外的高度。
  果然听了于总师的介绍这群人中一部分人开始重视杨辉了,虽然他们以前是做小将的,但是在研究所那么久,自然知道技术才是王道。加上于总师对他们说的一番话,那就不得不慎重对待这事了。
  虽然只有一部分人,但是够了。
  “你好,我是基地搞气动的研究员崔阿,以后还望你在技术上能多关照一下,毕竟我们那个年代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是比不上你们现在这些正方式教育出的大学生,你当组长我崔阿是绝对服气的,有什么事就吩咐好了。”
  看到这么快就有人屈服了,这就跪添了,当年的小将战斗力在哪里去了?呜呼,小将之威不存啊。
  对于崔阿的表现有人心里很是恶心,但是表面上却是一副说的好的表情,还忙着对崔阿的行为表示非常赞同。
  “对对,以后还要杨小哥多多关照啊,我们这些泥腿子技术不行啊。”
  “杨小哥,以后若是有问题问你,你可不要嫌我啰嗦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