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483

  长江750大名鼎鼎,但是要说这款摩托车的性能,那还真的不怎么样。750造型复古,但是技术、人机工程已经比不上国际上八十年代的摩托车,等到再过上几年国外摩托车大批入侵的时候,可就不再吃香。
  所以对于这款摩托车杨辉没有任何引进的打算,同时杨辉知道就在这几年,长江750的技术就要大规模扩散,后世统计共计有十多个厂家生产这款摩托车,杨辉觉得没有任何必要随大流去做这个项目。
  而长江750的发动机就了不一样了,这款长江750的发动机就是一款潜力巨大的汽油发动机,在二战时候要想实现大功率就得要做双缸发动机,这和现在普遍的单杠摩托发动相比,他就有着更大提升空间。
  只要这款发动机能进行新的改进,绝对可以爆发出更加强劲的性能,这个时候新的发动机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这才是杨辉打的主意。
  等到以后750技术扩散的时候,能够有一款更加强劲的发动机,这将会更加容易在市场中打败其他厂的克隆兄弟们。
  这时候基地制造发动机就更加划算,而且以后可以在发动机领域继续发展,这才是有责任感的国营企业的风范。
  我们就是这么牛逼,我们只做最核心的产品,我们不和其他厂抢市场。我们是民族工业的中流砥柱,这而这才是国营企业的真正作用。
第152章
齿轮传动方案
  杨辉将基地的意见告诉石平,石平也尽他努力帮着转达了基地的意思,至于能不能有合作,这个就不是石平可以说了算的。
  石平转达了意思后,很快洪都方面就有了确定的消息。
  洪都方面表示在新初级教练机上面可以进行合作,在长江750摩托车发动机上面也是可以洽谈。
  这些杨辉早有预料了,教练机这事只要洪都高层脑子没有毛病,就完全没有拒绝合作的理由。摩托车发动机洪都方面就更没有好说的,在八三年的时候,生产长江750摩托车的厂也不只有是洪都一家,全共和国加起来也有好几家厂了。
  最主要在于这个时候,0011基地所在的黔省首府也在开始引进750的整机技术,甚至杨辉记得在上辈子0011基地也引进了这款750进行生产。
  洪都作为最早生产750的工厂,知道现在上面的工业部在打750的主意。与其等到上面工业部行政命令强制拿走750技术,还不如在这个时候将750拿出来承个人情,说不定还能赚几个小钱。
  在石屏和基地谈妥了新初级教练机的合之后,就要离开基地,回到洪都继续开展他的新初级教练机的设计。
  上辈子洪都K8是在86年和巴基斯坦谈妥了之后才加快的设计,现在就不一样了这才是83年而已时间提前了三年。
  同时在杨辉的建议之下,不仅仅提前列出了后世K8引进技术,包括适用于新机小推力的发动机,杨辉也给出了后世K8所配备的发动机。
  “石组长,我提出的这些建议希望你们能够仔细考虑一下,特别是对新机的发动机选型。TFE7-31这款发动机性能挺不错,他的推力范围在1.5吨到2吨之间,油耗也很低。”
  不知道为什么杨辉一直对这款TFE7-31这么上心,都重复了好几次。石平却是对这款发动机上心了,决定在新教练机的设计中考虑到这款发机。
  至于杨辉为什么一直对这款发动机上心,自然有杨辉的原因。这款发动机是美国加雷特公司研制的,它是一款为满足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喷气式行政机的需要而研制。发动机噪音小、性能优良、经济性、安全性都相当可靠。
  最主要在于这款发动机函道比高,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这款发动机采用了齿轮传动方案,这才是最吸引杨辉一点。
  所谓齿轮传动到底是什么东西?这就要说到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从最早的离心式发动机,演变为轴流式发动机。轴流式发动机传动就是依靠着一根长长的轴,一端连接高温动力涡轮,一端连接着压气机,这样就构成了一级转子。
  早期涡轮发动机为单转子发动机,发展到后面为了提高性能,发现了涡喷发动机的压气机若是能实现差动运转,使得各级压气机转速不同,以适应不同的压气机的工作环境,那么发动机会有更好的性能。
  在这种要求之下,于是就有了双转子发动机,乃至更加牛逼、复杂的三转子发动机,发动机转子多了自然就可以实现不同压气机之间不同的转速。
  但是多转子发动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由于是多转子发动机,自然就会一根轴中套着另外一根轴。这不仅在制造中有很大的困难,同时传动效率还并不怎么样。
  这时候就有了另外的传动方案:齿轮传动。采用行星齿轮传动,就只需要一根轴,通过行星齿轮减速传动就可以实现各级压气机在最适合的转速下工作。而且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可以通过不同的需要进行不同的调整,这些才是齿轮发动机牛逼的地方。
  齿轮传动牛逼是挺牛逼,但是在早期各国的发动机传动方案选择中却败给了多转子方案,这就不得不提到这种齿轮传动的硬伤:航空发动机的超高转速,使得行星齿轮的小齿轮也得要以相同的转速进行转动,这样一来行星齿轮的高转速下的发热该如何解决?又保证齿轮在高转速下的安全、长久运转?
  尽管这些问题都是硬伤,不过齿轮传动强大效率也是令人垂涎的,杨辉从后世所来,自然对齿轮传动这种方案的前途知之甚多。
  齿轮传动如何在二十一世纪逆袭?这个光说数据也没有什么说服力,还是举个列子来说明。
  在后市齿轮传动要说大规模使用也还不算,因为在后世齿轮传动方案就只是在美国普惠公司新一代商用发动机上面使用,但就是这样一款发动机却受到了市场的空前响应。
  这款牛逼的齿轮传动发动机甚至还没有大规模生产,普惠就着手安排衍化出了一系列发动机。即普惠公司研制的静洁动力系列发动机。
  这一系列发动机被评为2011年最伟大的五十项发明之一,并形容它是“2011年航空业最重大的发展”。
  新的净洁动力发动机在环保降噪方面,直接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准,其相比其他同类发动机而言噪音直接降低了百分之五十,这在新世纪的客运飞机上面绝对是一个了不得的进步。
  不仅仅是在降噪方面有出色的表现,同样在油耗上面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强化,新的静洁动力发动机在油耗上面,直接将燃油效率降低两位数,排放同样也降低了两位数。
  这些牛逼的数据固然有普惠多年生产航空发动机经验的原因,但是最大的功劳还是要靠齿轮传动这一牛逼的技术,要不然同样技术技术水平强大的罗罗、通用、CFM的发动机为什么没有这么牛逼。
  共和国航空发动机要实现逆袭,现在就得要把宝压到同样现在还不受待见的齿轮传动上面,只有难兄难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一起逆袭,跟在国际几大巨头后面玩传统结构的发动机永远只有吃灰。
  现在有机会接触到一款投入使用的齿轮传动发动机,这就不得不引起杨辉的重视。
  此时的加雷特公司也并不是如同普惠、通用、罗罗这样的超级巨鳄。要合作一下的可能性比较大。
  虽然加雷特公司是美国的公司,但是借助现在共和国和美国良好的关系,还是可以做做文章。
  美国对共和国在八十年代是开放的最多,虽然在大推力发动机上还是捂得很紧,连出口成品都不给,但是在中等推力发动机上面却是放宽了很多。
  君不见上辈子超七项目中,F404、PW1120、RB199打的那是多么激烈。
  中等推力发动机放开了出售成品了,那么小推力发动机还有什么好说的,加雷特本来就不算美国的一线主力发动机供应商,要引进到这款小推力商用发动还是有可能。
  石平不知道杨辉心里的这些想法,但还是肯定的回答了杨辉的话。
  “你放心吧,我回去一定会好好研究研究这款发动机,如果真的很不错的话,我自然会向所里力主推荐这款发动机,看你这么上心应该是想要引进对吧?”
  石平一语中的,杨辉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大大方方的承认就是:“没错,我的确对这款发动机比较看好,当然最主要的是我对我们的新初级教练机也比较看好,这才引进这款发动机,现在我们国内的小推力发动机的确是并不怎么样。”
  杨辉的坦言让石平很高兴,拍拍杨辉的肩膀便上车离开。
  目送着石平离开杨辉也转身往基地走,至于新初级教练机发动机会不会选到这款发动机杨辉并不担心,上辈子K8最早就是选择了这款发动机,这辈子当然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第153章
准备接收
  石平走了,同时洪都又派来了新的负责人,谈长江750动力系统技术合作。
  长江750动力系统的谈判就更加顺利了,在双方友好的商量之后,基地以20万人民币的价格购买到了动力系统技术。
  “那好,杨秘书我们合作就谈到这里,这次我回洪都的时候,你们基地就可以派人和我一起去。我们的资料保证全面,还送两台新发动机、以及变速箱,保证手把手带你们的将动力系统吃透。”
  杨辉对这款发动机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一款二战的发动机而已,现在基地的技术工艺完全可以吃透,没有其他的系统拖累,就只是需要专心的做好发动机技术。
  “好的,我们一共安排五人一起去接收资料,都是对我们的技术骨干。”
  杨辉安排的五人都是从基地各地工厂的技术科抽调的技术精英,研究所的人肯定是没法抽调的,不过这新发动机的资金却是从基地新成立的公司账户上所出。
  也就是说这次的发动机项目是绝对的基地联合项目,只有这种联合项目才能带动起基地的技术能力。虽然到时候的产品只有动力系统,但是动力系统也分成好些部件,一个厂专门做一些部件更加有利于管理、技术优化。
  再次送离了五人,杨辉却没有回二所,因为杨月回来了,随同回来的还有其他参加培训的人员。
  当然达索系统公司的人员也到来了,这些人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基地引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也到位。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最大的两个用户自然是基地的两大设计所,当然其他有科研能力的厂也有使用的需要。
  为了来看看这高大上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于总师,白所长都来了。
  达索系统公司派来的是几个还算是会一点中文的工作人员,现在达索的售后还没有后世那么完善,至少像大中华区这样的售后就不存在,以后系统要是问题了恐怕还得要费一番功夫。
  几名随同的系统安装测试人员操着生硬的汉语想要表达什么:“你好,我们……们是来安……俺装我们公……公司的辅助设计系统人员,请……请问你们……”
  已经学会了法语的杨月实在是不能忍受这几位的汉语,听这位说汉语,那完全就是一种煎熬,是对汉语的亵渎。
  马上杨月就充当了翻译的角色,给那位艰难的说着汉语的法国人说着:“你好,你不用说汉语了,我给你当翻译,你直接说法语就可以了。”
  这位法国人如释重负,终于不用再说这种艰难而又晦涩难懂的语言,刚才说话的时候,这位发国人差点就把自己的舌头给吞下去了。
  马上转换到法语模式,顿时就倍儿感轻松:“我们是达索系统公司的工作人员,负责安装这些计算机辅助系统,首先我们需要评估一下你们准备安装这些计算机的地方。”
  这时候的计算机还是挺娇贵的东西,虽然已经有了对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强的个人计算机,但是在这种专业的工业设计上还是使用的是比较专业的计算机,在对环境的要求上面虽有所优化,比巨型计算机好很多了,但是比之个人家庭计算机还是娇贵很多。
  先到的是一所自然就先去一所准备的地方看看,一所已经提前按照要求进行了修改,至少空调这种东西是有了,防尘问题要求倒是不高。
  来到了安装计算机的房间,达索公司的人算是明白了,不得不佩服这些能想办法的共和国人,在每个大办公组都安装了一个比较封闭的小空间,在这个小空间里面用来安装计算机,通过特殊管道来通入冷气,调节温度。
  只看了一间办公室,于总师就阻止了继续看其它办公司的要求,其他办公室都在进行新歼教七设计,哪里能让达索公司的人去参观完了,现在的一间房就可以看出来技术标准。
  于总师让杨月给法国人翻译:“杨月你告诉他们,我们其他的办公室都是按这样的标准改造得,只需要看这一间办公室就可以了,其他办公室都在工作中。”
  杨月知道了于总师的意思,出言阻止了达索方面:“不好意思,其他办公室都在工作中,他们没有接待任务。”
  果然不出所料,这些共和国人都要很警惕,看起来这些不好办,还是等后面再说。
  这些来安装计算机的可一点也不纯洁,其中一人就是达索飞机公司派出来混到达索系统公司工作人员队伍中的,目的自然是要打探共和国的飞机设计制造水平。
  只有知道了共和国的飞机设计制造水平,才能在对共和国的‘合作’中占尽先机,不要以为技术间谍只是低技术方面对高技术的专利。技术水平先进的对这些方面更加重视,不然如何保证自己的先进地位。
  才第一天到来,时间还长,不能太心急了,还是等等在说。那位混在达索系统公司得达索飞机公司技术人员不再说话,刚才提出要看其它办公司的那位自然也就不再坚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