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校对)第5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7/630

  再一次突破了自己的道德下限,用最卑鄙的手段迫使麦克阿瑟总统屈服之后,艾森豪威尔上将如释重负,却又表情茫然地走出白宫,心中充满了各种混乱的思绪,却唯独没有一丝胜利者的喜悦。
  此时的白宫周边一片寂静,除了少数警卫之外,绝大多数起义者都被引导去了首都市区内的几处战略物资储备库,搬出里面囤积的食物、燃料和酒水,准备开宴会痛饮庆功。有些人也不知是喝醉了还是兴奋得过了头,居然在街道上胡乱朝天放枪。其中一发流弹,无巧不巧地击中了白宫门厅上方屋顶的旗杆,让上面绑着的星条旗,随着折断的旗杆一起坠落下来看着……这面满是弹坑和焦痕的星条旗。无声无息地落在满是尘土的地面上,艾森豪威尔上将只觉得自己的心脏仿佛莫名地收紧了一下,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而与此同时,从背后的白宫里,又恰巧颇为应景地传来了麦克阿瑟总统的嘶哑歌声:
  啊!在晨曦初现时,你可看见是什么,让我们如此骄傲?
  在黎明的最后一道曙光中欢呼,是谁的旗帜在激战中始终高扬!
  烈火熊熊,炮声隆隆,我们看到要塞上那面英勇的旗帜,在黑暗过后依然耸立!
  啊!你说那星条旗是否会静止,在自由的土地上飘舞,在勇者的家园上飞扬?
  ……
  一时之间,艾森豪威尔上将只感觉满腔激烈的情绪在胸膛里面沸腾,有羞愧,有耻辱,有无奈,有绝望,更有愤怒和其它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却又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疏散和平复。
  回想当年,美利坚合众国的建国先贤们,还有入主白宫的历代总统们,当他们升起这面星条旗的时候,心中恐怕充满了对“昭昭天命”的自信,认为这个伟大的国度未来一定能够成为主宰世界的“山巅之城”,并且永远兴旺发达……然而,事实却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一切终究都有个尽头。
  不过,虽然合众国已经走到了尽头,但美利坚民族却不会这样走向死亡。不久的将来,或许还会有更多的苦难和浩劫相继降临,但终究会有一个崭新的美国,就像从火焰和灰烬中飞出来的凤凰一样,诞生在这片经受了最严酷考验的土地上……想到这里,艾森豪威尔上将终于再次平静下来,淡定地喃喃自语道:
  “……所有的罪责和耻辱,就让我们这代人来承担吧!只要能让孩子们的未来拥有一份希望!”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三战终结之时(上)
  一九四九年十月十日,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金门海峡。
  这一天,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三周年纪念日,也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终结之日。
  因为,美国合格政府的代表,将在这一天的金门大桥之下,签署无条件投降协议书。
  ——旧金山湾位于加利福尼亚西部,由没入海水中的河谷形成,是一个几乎全部为陆地环绕的半封闭海湾,或者说一个超小号的黑海,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天然港湾之一,唯有通过一条金门海峡与太平洋相连。
  而通体桔红、宛如落日般雄壮的金门大桥,就横跨于这条金门海峡之上。
  这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著名和最漂亮的悬索桥,于1933年动工,1937年5月竣工,用了4年时间和10万多吨钢材。桥的北端连接北加利福尼亚,南端连接旧金山半岛。当船只驶进旧金山之际,从甲板上举目远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金门大桥高达227米的巨形钢塔。整个大桥造型宏伟壮观、朴素无华。桥身呈朱红色,横卧于碧海白浪之上,华灯初放,如巨龙腾空,使旧金山市的夜空景色更加壮丽。
  ——旧金山的金门大桥,跟纽约的帝国大厦一样,都是这个时代美国工业实力爆发式腾飞的象征。
  (也是另一个时空好莱坞灾难片的首选取景地,从哥斯拉到X战警,不拆个金门大桥算啥大反派?)
  此时此刻,虽然整个旧金山地区的市镇,都已经被原子弹炸成了一片辐射废土,但坚固巍峨的金门大桥,依然在屡次核爆的狂烈气浪冲击之中傲然屹立。尽管桥面同样有了破碎和扭曲,尽管悬索已经断了几根,尽管南边的引桥已经塌了,汽车再也无法开上桥面……但它终究还是站在那里,傲视着一切的浩劫与苦难。
  然而,在这一天,巍然屹立的金门大桥,终究还是成了这片土地又一次屈服于远方入侵者的见证……
  ——红色阵营之所以选择金门大桥作为美国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的背景地点,是因为舰娘苏菲和王秋等异界穿越者的强烈建议。按照他们的说法,之所以选择被核爆废墟环绕的金门大桥,作为将要青史留名的三战结束之地,是因为要让后世的人们充分领略到战争的残酷,以及和平的可贵……
  嗯?辐射问题?首先,金门大桥距离旧金山市区的核弹爆心还有一段路程;其次,眼下距离核爆旧金山及其周边城镇,已经过去大半年了,那时候用的核弹又是几万吨的小当量,到现在还能残留下多少核污染?
  再说,这只是举办一个典礼,又不是要在那里常驻,前后最多几十天的功夫,能出什么大事?
  当然,如果实在不放心的话,也可以派一支先遣队过去检测一下嘛!西海岸不是正好有一支日军么?
  对此,斯大林觉得仪式地点的选择似乎不算什么大事,也就从善如流了。而既然钢铁领袖都已经点头,其余的盟国领袖自然也不会在这种无关痛痒的小事上唱反调……而驻军塔科马港的辻政信中将,也奉命从北面的华盛顿州派遣了一支带着盖革计数器的日本侦察队,乘坐水上飞机突入旧金山湾水域,粗略地调查了一下残留核污染的情况,结果是环境辐射虽然依旧偏高,但至少在几个月的时间内绝对不会有碍健康。
  于是,在金门大桥举办美国无条件投降仪式的这件事情,最终就这么被敲定了。
  至于在另一个世界某战略游戏里,美国战败投降仪式的CG动画背景,恰好就是在金门大桥脚下的旧金山湾海面,大和号战列舰的后甲板上。而王秋他们又对真人COSPLAY颇感兴趣……这个就不足为外人所道了。
  另一边,十二天之前,在确认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无条件投降之后,一支苏联舰队进入切萨皮克湾,并且派遣了一支海军陆战队沿着波托马克河溯流而上,完成了对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临时性占领。
  再接下来,华盛顿城内残存的少数美国政要,就被这些凶悍的红海军陆战队毛子们,假笑着给“请”上了几架大型水上飞机,然后从空中前往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出席结束本次世界大战的签字投降仪式。
  按照预定计划,他们先是在岸上搭建的临时营地里休息和等待了几天,心情复杂地看着一艘艘属于苏联和日本的巍峨巨舰陆续到来,将金门海峡两侧的水域挤得满满当当。两国的海军陆战队也在这几天扫荡了旧金山湾附近地区,建立了几个警戒据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看上去已是半人半鬼的美国难民,也被金门海峡附近的巨大动静给吸引了过来——似乎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和平,苏联和日本派往旧金山地区的占领军,也做了些慈善类的形象工程,在金门大桥两端分别设置了救济站,给前来领救济的当地难民发放了一些食品、毛毯之类的赈济物资……结果陆陆续续只来了几百人,形成了两个小小的难民营。
  看着这些难民们浑身伤病、骨瘦如柴的模样,还有充满麻木的眼神,美国代表团的成员都颇感心情沉重。
  再接下来,麦克阿瑟总统甚至还见到了本地的地主,加利福尼亚州的州长——这曾经是一个体重能够压死健马的胖子,如今却憔悴得几乎成了人干,胸口凹陷,一根根肋骨清晰可见,皮肤皱得如同揉成一团的抹布。天晓得这个曾经养尊处优的家伙,是怎么在这样艰难的废土环境里活下来,又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反正,当他来见麦克阿瑟总统的时候,已经几乎不会说话,只能发出含糊的呵呵声,同时热泪滚滚而下……
  然后,他们终于等到了在无条件投降协议书上正式签字的日期。
  ——————————————————————————————————————
  黎明时分,天色刚有些蒙蒙亮,位于旧金山半岛海滩上的美国代表团临时驻地,就开始喧闹起来。
  在心不在焉地享用过一顿味同嚼蜡的早餐之后,诸位代表们纷纷用餐巾抹了嘴,一言不发地起身走出食堂,准备离开这个由帐篷和活动板棚组成的简易营地,前往正式会场,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个美国签字代表团的主要成员,包括穿着黑色礼服,嘴里叼着玉米芯烟斗的美国总统麦克阿瑟,穿着军礼服和军用皮夹克外套的美国陆军代表艾森豪威尔上将,以及被紧急提拔为国务卿的原国会议员麦卡锡。
  然后还有纯属凑数的海军和空军代表:PT—103鱼雷艇的艇长约翰·肯尼迪上尉是海军代表——虽然在如今的华盛顿,还有那么几个比他军衔更高的海军官员,但他那艘抛锚在波托马克河上的小艇,却是联邦政府目前仅剩的海军力量;至于华盛顿最后剩下的唯一那架B-29“超级空中堡垒”的机长,乔治·布什上尉,则成了空军代表——他负责驾驶这架硕果仅存的美国战略空军轰炸机,先是在华盛顿附近各州到处撒传单,向那些没有收音机的美国人通告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之后又载着华盛顿仅剩的几个新闻记者,前来旧金山郊外海边一处被日本海军陆战队紧急修复的野战机场降落,以赶上这次对美国而言极度耻辱的盛典……此外,还有总统和艾森豪威尔上将的私人秘书,以及几名美国新闻记者,合计一行十一人,神色严峻地步出营地大门,来到一座简陋的临时码头,踏上一条准备已久的日本海军交通艇,驶向了不远处的钢铁丛林……
  ——此时金门大桥附近的海域,停满了各种各样的军舰。一小半挂着苏联的镰刀锤子旗,一大半挂着日本的旭日旗,几乎整个苏联太平洋舰队和大半个日本联合舰队都云集于此。不管是苏联舰队还是日本舰队,这片海域内停泊的每艘军舰上,都是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船舷则站满了闲着没事的水兵。
  每当载着美国代表团的交通艇靠近某艘军舰,上面的苏联或日本水兵多半都会嬉笑着指指点点,甚至朝他们发出嘘声,或者比中指……对此,美国代表团成员无言以对,只能冷着脸保持沉默……
第一百六十六章
三战终结之时(中)
  半个小时之后,载着美国代表团的交通艇,驶近了巨大的大和号战列舰,在它的侧面停下来了。
  一场全人类历史的重大仪式,马上就将在这艘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超级巨舰上举行。
  虽然苏联红旗太平洋舰队的官兵们对此有些不甘,但是与日本海军在这场战争之中的赫赫武功相比,全程基本打酱油的苏联红旗太平洋舰队实在是有些底气不足……再加上随后同样意义重大的战犯审判,将会在苏联领土进行,于是红海军的官兵们也就不说什么怪话了,只是拿着照相机把这艘名舰四处拍了个遍。
  尤其是当这些红海军毛子们诧异地看到,大和号战列舰上的日本海军官兵,从水手到舰长,居然都是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日本妹子之际,那些抗议和抱怨的话语就更是说不出来了。相反,倒是一个个卖弄起了撩妹技能,企图勾搭起这些异国风情的日本女水手,而另一边的大和号女水兵也对这些毛子小鲜肉们颇为青睐,没多久就开始互相眉来眼去,估计再接下来就要勾搭成奸,到处找地方打野战炮了——这年头的日本,虽然比某个御宅废萌时代要保守一些,但总体上的民族秉性还是一脉相承的,实际上日本女性自古就不太讲究贞操,所谓的“大和抚子”一旦要是成了寡妇和大龄剩女,真正的节操也就是那么回事……
  至于其他的盟国代表和新闻记者,首先是人少,其次也不如俄国毛子那么放得开,只是拘谨地待在各自被分配的位置上,根本不敢乱说乱动。除了中立国南非的记者,尤其是那几个黑人记者,在大和号上总是跟传说中的忍者一样神出鬼没,一个不留神就发现他们“好像野人一样”在舰上瞎逛,天晓得是在干什么。
  好吧,无论如何,这帮家伙至少还没穿着炸弹背心上来闹事,只能说是讨厌,而不是恐怖……
  与此同时,踩着舷梯登上大和号战列舰的美国海军代表,约翰·肯尼迪艇长,同样也在仔细观察着这艘闻名遐迩的超级巨舰。当然,最吸引他注意力的,自然还是大和号上满船的莺莺燕燕。
  如果说,看到大和号战列舰上满船都是妹子的场面之后,苏联人的反应是诧异之中带着几丝兴奋(可以在海上泡妹子了),那么美国人的心情就是崩溃了:上帝啊!感情这些年轰轰烈烈的太平洋战争,咱们的几百万吨海军舰艇,都是这样一群叽叽喳喳的日本女人给送到海底生锈的?哈尔西、斯普鲁恩斯、弗莱彻等诸位提督们若是泉下有知,恐怕都该羞愧得再自杀一回了!说好的战争让女人走开呢?
  ——日本海军省:如果不是日本人口在战争中直接打掉了一半,满心武士魂的大和男儿差不多都快被你们这些美英鬼畜给打光了,咱们犯得着让妹子上舰吗?当我们真的不要脸了?还不是给逼得没办法啊!
  嗯,由于信息不对等的缘故,苏联和美国的底层官兵,都不清楚日本人是什么时候让妹子上舰的……
  这显然就带给了他们许多错误而旖旎的遐思,或者略显多余的羞耻——当然,这都是无足轻重的小事。
  ——————————————————————————————————————
  等到美国代表团全体踩着跳板上了大和号之后,穿着整齐的战胜国代表们才矜持地走了出来。在甲板上密密麻麻地排了三列。大多数人表情严肃,然而个个都充满了胜利的自豪。
  美国政府代表团则恭顺地站在指定位置上,双手垂放,脑袋低垂,脸上毫无表情。仿佛一头曾经张牙舞爪的凶残猛兽,终于被打得气息奄奄,并且被摆上了屠宰台,只等着铡刀的最后落下。
  在双方之间的位置上,是一张铺着绿色呢绒的长桌,文件和笔墨都已经在桌上备好,只等仪式开始。
  又过了片刻,舰上布置的扩音器里,传出了大和号女舰长南里香的声音:“……美国代表签字开始。”
  首先签字的是美国总统麦克阿瑟,然后是代表国会和政府的麦卡锡,代表美国陆军的艾森豪威尔,代表美国海军的肯尼迪,代表美国空军的布什……签字的那一刻,麦克阿瑟总统的心情显然是黯淡的,他清楚地知道:一个旧的时代终结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而他麦克阿瑟,则将作为旧时代的废弃遗物,被新的时代所埋葬。甚至还会以一个失败者,乃至于“亡国之君”的身份,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身为败军之将,又被部下以家属性命来胁迫,他只有在这里乖乖签字。
  而且,败则败矣,无论如何,他都走到了个人事业生涯的巅峰,成为了青史留名的合众国总统,并且以总统的身份,领导着这个光荣而伟大的国家,跟红色恶魔统治的整个旧大陆,进行过一场勇敢的较量。且不论成败如何,至少他的荣誉和权力都在这个世界的历史上留下了清晰的刻痕。就像东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或者兵败流放圣赫勒拿岛的拿破仑皇帝,纵然兵败失国,也不失为英雄……
  带着这样的复杂思绪,麦克阿瑟总统签完了字,然后抱着胳膊站到一边,静静地等待着自己的命运。
  然后,轮到战胜国代表来签字。莫洛托夫外交人民委员代表苏联政府,近卫文磨摄政大臣代表日本政府,洛甫(不敢用本名,怕和谐,反正看过《长征》的应该都知道这个化名)外交部长代表中国政府,然后还有民主德国、红色法国、爱尔兰联邦、越南共和国、红色泰国等参战国的代表,也逐一在美国投降书上签了字。
  在战胜国代表之中,最后一个签字的,是日本的美国占领军司令辻政信中将。
  此时此刻,这位以胆大妄为和善于创造奇迹而闻名的光头将军,正是一脸的春风得意,不时还向麦克阿瑟总统,这位曾经被他在桶狭间战场俘获,并且塞进铁笼游街的阶下囚,露出几个颇为促狭的笑容——如今的辻政信中将,确实有理由感到兴奋和愉悦,因为他刚刚得到通知,由于他不畏辐射远征美洲,营救十余万亚裔侨民归国的功劳,接下来就要被晋升为陆军大将,同时升官为北美洲占领区总督——不是日本政府任命的北美洲总督,而是共产国际任命的北美洲总督!理论上可以指挥北美境内的全部战胜国部队,以及所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派遣来北美的人员,对北美战败国居民更有着生杀大权,可谓是半个新大陆的太上皇……
  当然,如今的北美挨了两万多枚原子弹,早已成了一片遍地废墟和病汉饿殍的辐射废土,财富和资源都毁灭得七七八八,油水实在有限,统治这么一大片破地方,实际上也就是面子上光彩,可谈不上什么美差。而且,辻政信的官职和军衔是升了,但拨给他的兵力却没有增加多少——如今全球各国都忙着战后重建、人力资源普遍颇为紧张,想要真正完成对整个北美洲的有效占领和统治,根本就是一桩不可能的任务。
  ——事实上,他如今连华盛顿州都占领不了,离开海岸线不到一百公里,就是各种匪帮盘踞的黑暗世界。
  不过,即便只有这样一份名义上的体面,也足以让辻政信这个草根出身的穷人家孩子欣喜万分了。要知道,北美洲可是一片比日本列岛大了几十倍的土地!如今却被划到了他的名下!过去那些趾高气扬的美洲白人,以后可就得要乖乖给他跪下、讨饶谄媚……这让他心中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
  更何况,辻政信忍不住再次瞟了一眼耷拉着脑袋,脸色青黑的麦克阿瑟总统……身为一名传统的东方军人,最得意的功绩自然莫过于“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前”,他不仅成功地做到了,对方还不是什么微末小邦,而是曾经对日本“黑船开国”的美国大统领……以此类推,自己在历史上的名声,就算够不上东乡平八郎那样的“圣将”,至少也能跟秋山好古、秋山真之兄弟相提并论了吧……
  辻政信如此沾沾自喜地想着,感觉整个人仿佛都愈加的容光焕发了。
  ——————————————————————————————————————
  在本次签字仪式的最后,战胜国方面的最高代表,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发表一番简短的演说: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因为意识形态和治国理念的不同,地球上的全人类连续爆发了两场规模惊人的世界大战,造成了惨绝人寰的空前死伤。各种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武器,在这两场战争之中相继登上历史舞台,并且被投入使用,给全世界的人类带来了远远超出想像力极限的毁灭和噩梦。
  在这十年的炼狱浩劫之中,全世界人口减少了大约百分之四十,欧洲和美洲几乎所有百万人口以上规模的大城市,都沦为了惨不忍睹的废墟。某些小国家和小民族,甚至已经从地球上彻底被抹去……当战争结束的时候,人类文明几个世纪以来的建设成果,都已经几乎被铺天盖地的战火焚烧殆尽。我们曾经熟知的世界也变得满目疮痍,甚至让人难以辨认。但不管怎么说,漫长的战争都已经走到了尾声,一个残酷的时代终结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那些从天而降的毁灭之雨,从此不再在这个星球上出现。这个窄小的后甲板成了和平的祭坛,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新时代,即将降临在你我的面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7/6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