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无敌(校对)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455

  ——由于在灵魂穿越附身的时候,被吓出了一身大汗,所以他原本染着的感冒风寒倒是减轻了许多,已经基本上算是不药而愈了——当然,在旁人看来,这都是因为上帝保佑、圣母玛利亚赐福的缘故。
  除了东罗马帝国已经扑街成大坑的可悲国势之外。让这位穿越者感到更加不爽的是,就算不提东罗马帝国已经快要完蛋,这一次的穿越对他本人来说也实在是够悲摧——穿越之前风华正茂的22岁大学生。穿越之后眼睛一眨就变成了47岁的中年大叔(君士坦丁十一世生于1404年)……整整二十五年的人生就这么没了啊!更别提这位大叔还是个无儿无女,一连死了两个老婆的晦气寂寞老光棍……
  虽然这位君士坦丁大叔有一个罗马皇帝的尊号,但实际含金量说真的跟中世纪的日本天皇也差不了多少。而且不管日本的诸侯大名们如何征战。身为天皇一般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但罗马皇帝可没有这样的幸运——自从奥古斯都(屋大维)开创罗马帝国以来,罗马皇帝就是一个险象环生的高危职业,能够平平安安老死床榻的罗马皇帝,在历史上满打满算连三分之一都没有!
  更加悲催的是,就算换了灵魂的君士坦丁十一世已经对前途命运彻底绝望,想要自暴自弃、临死行乐一番,在这个奄奄一息的帝国内都很难做到——这个垂死的帝国之所以到了现在这等绝境还能苦苦支撑,没有自行解体,差不多完全是靠君士坦丁十一世宽厚仁慈、清廉正直的人格魅力在勉强维持。东罗马帝国政府能够搞到的最后一点财富,都被投入了无止境的军备黑洞之中。宫廷的开销早已被削减到了最低限度。
  所以,在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寒酸宫殿内,如今既没有锦衣玉食,也没有如花美眷,甚至没有可以用来置办酒池肉林的金币。君士坦丁堡城内的雇佣兵因为长期拖欠军饷。几乎每个月都要闹事,如果在这种一片绝望的情况之下,皇帝陛下还想要铺张浪费、奢侈享乐的话,失望的大臣们恐怕立刻就会按照处置历代废帝的旧例,把他刺瞎眼睛关进修道院,然后去莫利亚请他的某个弟弟来当东罗马皇帝了……
  望着桌上淡而无味的燕麦粥。还有硬得好像石头一样的黑面包,皇帝陛下失望地叹了口气。
  “……算了,坐在这里空想也是无用,接下来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实在不行就流亡到意大利去,看看教皇是否愿意养一个吃闲饭的皇帝吧……”
  ※※※
  正当君士坦丁十一世在破败的宫殿里自怨自艾的同时,一名土耳其使者也带着来自宫廷的密信,匆匆渡海来到小亚细亚的布尔萨城,给穆拉德苏丹二十一岁的长子,送来其父辞世的消息。
  这位狡黠而精力充沛的土耳其王子在闻讯之后,立即飞身跃上骏马,狠命鞭打着胯下的纯种良驹,疾驰一百二十英里直抵博斯普鲁斯海峡。随即,他又继续寻找船只渡海进发,准备以最快速度踏上欧洲的陆地,赶往位于巴尔干半岛的首都阿德里安堡,与幼弟争夺其父遗留下的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宝座。
  当他乘船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时候,王子抬头眺望着远方君士坦丁堡的高大城墙,不由得豪情大发,用马鞭指着君士坦丁堡,对身边的亲信说道,“……等我成了苏丹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征服它!”
  这位年轻的土耳其王子,就是未来的穆罕默德二世苏丹,以及土耳其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征服者。
  这一天,是公元一四五一年的二月五日。
  历史的车轮,开始了缓缓的转动,并且即将驶向一条完全不同的岔道……
  ——因为,有一群相当彪悍的穿越者将要来搅局!
第五章
失意的穿越者(上)
  “……普天之下,万国万民,齐声赞美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同荣同尊,万有之源,万福之本。阿门。”
  在君士坦丁堡大主教摇着铜铃的颂祷声中,蹒跚而行的东罗马帝国即将迎来公元一四五三年的新年。
  当然,也很可能是东罗马帝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新年。
  嫣红的夕阳从西方的天际边徐徐滑落,艳丽的晚霞覆盖着整个天穹,也照耀在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上。
  公元1452年的最后一天傍晚,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站在君士坦丁堡最东侧的城墙上,心情复杂地俯瞰着前方波澜起伏的马尔马拉海。
  暮色之下的马尔马拉海,旖旎的风景浪漫无限,金红色的云絮在暮光中燃烧着,夕阳的余光洒落在海滩上,与斑驳的黄沙融为一体。粼粼的海潮卷上来又退下去,无休止地冲撞着黝黑的古老海堤,卷起无数碎散的白沫。海上的熏风吹起了皇帝的紫袍,并不怎么寒冷,反而让他感到一阵阵舒适的清凉。
  然而,此时的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却根本无心感受冬日夕阳的静谧,享受难得的安详时光。
  再过不久,这片海面上就要出现挂着新月旗帜的土耳其舰队了!
  ——又是两年的时光过去,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原本笔挺的脊梁开始变得伛偻,而曾经浓密的黑发也出现了斑白。这一方面是岁月不饶人。一方面则是心力交瘁的缘故、
  在过去的两年里,他努力了,挣扎了,也确实对历史做出了改变,但却还是诸事不顺,处处受挫。
  而东罗马帝国的命运,也依然在通往毁灭深渊的坡道上一路疾驰——甚至是在朝着比历史上的境况还要更加糟糕的方向发展。
  首先。原本历史上那位毁灭东罗马帝国的征服者,好战的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还是如同历史上一样顺利地登基了。
  1451年春天。这位心狠手辣的年轻人一边和颜悦色地安慰着新寡的继母,一边暗中派人把自己尚在襁褓之中的幼弟溺死在浴缸里,从而扫除了登上皇位的最后障碍。同年秋天。他又率军远征小亚细亚,镇压了卡拉曼酋长易卜拉欣的叛乱,基本稳定了国内局势。至此,能够牵制土耳其人集结大军围攻君士坦丁堡的内部因素,已经被杀伐果断的穆罕默德二世迅速消灭。尤其是在穆罕默德二世跟北方的匈牙利人签署了停战条约,暂时稳住北方边境之后,再次围攻君士坦丁堡的征兆已经十分明显。
  其次,而在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这边,形势却依然是一如既往的绝望——外交工作依然毫无进展,东罗马帝国的使者竭尽所能地游走于欧洲各国宫廷。却没能拉到一兵一卒的援军,只换来一堆废纸般的承诺。
  罗马教皇尼古拉五世虽然很热情地表示,自己不会坐视基督教世界的东大门就此陷落,但此时的罗马城本身都处于暴乱和内战的边缘。这位教皇在稳住自身地位之前,实在是无力援助遥远的君士坦丁堡。
  为了争取援兵。皇帝甚至亲自赶赴罗德岛,向亚洲地区最后的十字军——医院骑士团求助,但除了一些信誓旦旦的空话之外,还是什么东西都没能拿到手。
  然后,当时光推移到1452年春天的时候,君士坦丁堡的形势迅速变得更加紧张了。
  穆罕默德二世刚刚从小亚细亚平叛凯旋回到阿德里安堡。就立即派遣一支部队“清理”君士坦丁堡郊外的市镇村落,把这些最后的罗马臣民驱赶进城市,同时在君士坦丁堡北方数公里之外,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最窄处建立起鲁米利·希萨尔城堡,企图掐住从君士坦丁堡前往黑海粮食产区的咽喉通道。
  在原本的历史上,东罗马帝国除了派遣使者表示抗议之外,根本不敢阻止土耳其人的这一敌意举动。而在这个时空,不肯坐以待毙的皇帝陛下想尽办法拼凑了两千名士兵,鼓足了勇气出城偷袭,一度驱逐了土耳其施工队,捣毁了这座刚刚开工不久的要塞。但君士坦丁堡的军民们还没来得及欢呼庆祝,财大气粗的穆罕默德二世苏丹立即又派遣了一万精锐骑兵过来报复。兵微将寡的皇帝陛下,很快就在野外被优势敌军打得大败,只能灰溜溜地再次退回城墙后面,眼睁睁地看着土耳其人拆毁了这一地区所有的古老修道院和教堂,把石块运到建筑工地上去,把这座要塞一点点地完工、落成。
  到了1452年的深秋,仅仅比历史上推迟了几个月,鲁米利·希萨尔城堡终于落成,并且用炮火封锁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将试图穿过海峡的商船尽数击沉——君士坦丁堡从黑海地区输入粮食的生命线就此断绝。
  而皇帝陛下这次改变历史的主动出击,非但没能取得任何成效,还葬送了全城三分之一的兵力。
  虽然连接黑海的粮食补给线因此多通畅了几个月,让君士坦丁堡得以多储备了一批粮食,但也因此有更多的市民搭船逃走,甚至包括了不少雇佣兵——这一次主动出击的失败,严重动摇了君士坦丁堡守军的士气,也让被皇帝视为救命稻草的热那亚人和威尼斯人,对东罗马帝国的幸存更加不抱希望。
  很显然,作为精明的商人,热那亚人和威尼斯人都是绝对不愿意往一支垃圾股里丢钱的。
  因此,热那亚和威尼斯全都坚决拒绝了东罗马帝国的求援,同时趁着海路还算通畅的最后一段时间,尽量撤走了滞留在君士坦丁堡的本国侨民和雇员。除了少许志愿参战者之外,没有给皇帝留下任何东西。
  于是,到了1452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愈发沮丧地发现,他在此时拥有的全部城防兵力,比另一段历史上的同期还要短少了一大截,必须用三千五百名士兵抵御十几万土耳其大军的进攻。
第六章
失意的穿越者(中)
  更让这位穿越者皇帝感到懊丧的是,虽然他通过另一个世界的历史记录早有预知,却还是没能阻止未来那尊毁灭君士坦丁堡城墙的“乌尔班大炮”的诞生——这位皇帝陛下早已打定主意,一旦听说有叫乌尔班的匈牙利人来君士坦丁堡推销大炮,就立即格杀勿论,以免资敌(以东罗马帝国的可悲财力,根本铸造不起什么像样的大炮,也支付不出能让乌尔班满意的薪水)。而那位擅长铸造大炮的匈牙利工程师乌尔班,也确实是跟历史上记录的一样,在投靠土耳其异教徒之前,先来君士坦丁堡转了转。
  然而,纵然这位皇帝在穿越前是历史系大学生,也不可能记得乌尔班究竟是什么时候抵达君士坦丁堡这种细节小事。结果,当这位乌尔班工程师来到君士坦丁堡的时候,皇帝陛下正好去罗德岛拜访医院骑士团去了……接下来,走了个空的乌尔班根本没在君士坦丁堡滞留,就直接前往阿德里安堡去找土耳其苏丹求职,并且比历史上更早地得到了穆罕默德二世的青睐和投资,也更早地铸造出了著名的“乌尔班大炮”!
  ——虽然这尊重炮在后世之人看来既笨重又娇贵,而且装填困难,发射缓慢(平均三个小时才能打一炮),但在15世纪却绝对是那个时代威力最大的火器,至少能够凿开君士坦丁堡巍峨如山的坚固城墙。
  现在,这门长达17英尺(约合5.18m)。重17吨,炮筒厚达8英寸(约20,以便承受开炮时的巨大冲击力),口径则高达30英寸(约合762mm),所用花岗岩炮弹重达1500磅(约680公斤)的青铜巨兽,已经在阿德里安堡的铸造厂完工,完成了试射。并且正在400个人和60头牛的拖运之下,让沉重的炮车朝着君士坦丁堡缓缓前进。虽然这尊巨炮的移动速度极为缓慢,但终有一日会推进到君士坦丁堡的郊外。
  对此。这位坐困愁城的皇帝,除了扎纸人针刺诅咒投靠异教徒的乌尔班突然患心脏病暴毙,还有这门大炮在半路上落水淹没或陷入沼泽之外。就什么办法也没有了——袭扰和伏击都是根本不可能的,连马儿都凑不齐几匹的君士坦丁堡守军,根本没法在野外跟来去如风的土耳其骑兵较量。
  而在这年头的君士坦丁堡里,也没有《刺客信条》里面那种胜过特种兵,神似007的厉害杀手,至于在十字军时代曾经颇为传奇的“阿萨辛”刺客组织,到了1453年的时候,也已经被蒙古人剿灭很久了。
  所以,皇帝陛下在盘算了一番手头残存的资本之后,发现自己真的是只能坐以待毙了。
  在万般无奈的绝望之中。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甚至动过了“曲线救国”的念头——这位穿越者皇帝显然不如他的本尊那么有节操,如果土耳其苏丹愿意开出一个稍微慷慨些的价码,那么让他主导一场“君士坦丁堡无血开城”,和平地交出皇冠、御玺和紫袍,带着城内的追随者一起离开。也不是绝对不能商量的事情……就如同幕末时期的最后一任征夷大将军德川庆喜,把江户城和平转让给明治天皇一样。
  而君士坦丁十一世的谈判底线,就是让土耳其人划出一块地盘,用来交换君士坦丁堡,给自己这个皇帝和愿意追随自己的臣民们容身安居——罗马帝国的法统传承,可以从意大利半岛的罗马城搬迁到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君士坦丁堡。自然也可以迁移到更遥远、更偏僻的地方。
  只要能够为罗马帝国保存下一颗未来复兴的火种,君士坦丁十一世就觉得已经很对得起这顶皇冠了。
  至于在穆罕默德二世苏丹的治下当一个“高级宾客”,则是这位穿越者皇帝下从来都没有考虑过的:首先,前期的历代土耳其苏丹基本都是杀伐果断的狠人,连自己的兄弟和儿子都能毫不犹豫地集体处决,指望一个俘虏能在他的身边长命百岁,根本就是做梦;其次,他还依稀记得南唐后主和北宋末年徽、钦二帝的凄惨下场——被鸩酒毒杀都已经算是安乐死了,还有被砍下脑袋当成球来踢着玩的呢!
  幸好,他这个皇帝无儿无女,也没有后宫嫔妃可供敌人凌辱,多少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此时,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就站在靠近港口的城墙上,焦急地等待着土耳其苏丹的回应。
  然后,被他委托办理此事的帝国海军司令卢卡斯大公,终于给皇帝带回了苏丹的“慷慨”允诺。
  “……苏丹表示,他想要得到的只有这座城市——君士坦丁堡。如果您愿意认输撤退,向苏丹献出这座城市的话,苏丹就同意让您带着你的财宝和人民离开,然后把米斯特拉封给您,并和您化敌为友。”
  和煦的海风之中,风尘仆仆的卢卡斯大公一脸木然地转达着穆罕默德二世苏丹的答复。
  “……米斯特拉?我没有听错吧?!苏丹这是什么意思?把我弟弟的领土封给我?!”
  皇帝先是大吃一惊,然后就是一脸的绝望,“……我明白了,这就是昔日罗马灭亡迦太基的招数啊!”
  对此,同样看破了土耳其人的伎俩的卢卡斯大公,也是默然地点了点头。
  在第三次布匿战争的前夕,罗马人征服北非,毁灭迦太基城的过程之中,也曾经用和谈的办法来麻痹对手——先是以和谈为名,向迦太基人索要人质,然后又要求迦太基人交出所有的兵器,最后逼迫迦太基人拆毁城市,搬迁到别处……当骇然醒悟的迦太基人,终于开始奋起抵抗的时候,却已经没有武器可用了。
  而土耳其苏丹“慷慨赠送”给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的米斯特拉,这座城市就位于东罗马帝国如今唯一比较像样的飞地,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莫利亚,目前被封给了皇帝的弟弟德米图斯。
  也就是说,穆罕默德二世苏丹等于是在拿原本就属于东罗马帝国的城市,在跟坐困孤城的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做交易,目的不仅是轻松获得君士坦丁堡,还要驱赶皇帝带着剩余的东罗马军队前去伯罗奔尼撒半岛,为了争夺米斯特拉而跟他的弟弟德米图斯大战一场——届时,无论这场兄弟相残究竟是谁胜谁负,都能极大地消耗东罗马帝国的残余力量。再接下来,就该轮到土耳其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了。
  这就意味着,土耳其苏丹从一开始就没有和谈的诚意,不准备给君士坦丁十一世留下任何的活路。
  ※※※
  “……呵呵,卢卡斯,看起来,我们已经没有选择了,不是吗?”
  在度过了最初的震撼之后,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惨然一笑,转身背对海面,俯瞰着君士坦丁堡的市区。
  夕阳的余晖从遥远的西方缓缓洒落,矗立在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皇宫和大竞技场,都在晚霞之下反射着淡淡的金光。绚丽的金辉掩盖了古老建筑的斑驳伤痕,让它们看起来如梦似幻,好不真实。
  这座被君士坦丁大帝命名为“新罗马”的城市,就是古罗马帝国拖在身后长达千年的车辙。虽然它也曾有过辉煌和兴盛、繁荣和伟大,但在激烈动荡的新时代里,这个古典文明的残留物,最终还是像烈日下的水渍一样被逐渐蒸发,或者以某个新的名字存在下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
  “……放弃一切和平的幻想吧,准备打仗吧!卢卡斯,一场最艰苦的战斗就要打响了!我不知道这一仗能不能打赢,甚至可以说,我们的胜算非常渺茫。但如果君士坦丁堡失守,那么罗马帝国也就要完全消失了。而这座寄托了罗马人灵魂的城市,也将永远地悬挂上新月旗,圣索菲亚大教堂则会被改成清真寺……”
  抚摸着身边饱经沧桑的城墙垛口,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宛如梦呓般地叹息道,幽远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无限的时空,“……在那个遥远的黄金时代,当罗马人在宏伟华丽的浴室中悠闲地吹着口哨的时候,大概都乐观地认为罗马帝国就像自己身下的浴池一样,建立在整块的花岗岩上,永远也不会毁灭吧!
  而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大家应该都明白了,这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一切都有个尽头……”
  他如此发泄着心中的纷乱思绪,喃喃自语了很久,才终于提起了正事,“……敌人的海陆夹攻就要开始了,卢卡斯,我命令你立即拉起金角湾的拦海铁索,同时下达全城戒严令,准备进行防御战!”
  皇帝屈指弹了弹有些剥落的城墙,对卢卡斯如此说道。
  “……遵命,陛下!”卢卡斯大公微微躬身,“……那么,对土耳其苏丹的答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4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